Bibla

 

以西結書 48

Studimi

   

1 眾支派按名所得之地記在下面:從頭,由希特倫往哈馬口,到大馬色地界上的哈薩以難。邊靠著哈馬地(各支派的地都有東西的邊界),是但的分。

2 挨著但的地界,從東到西,是亞設的分。

3 挨著亞設的地界,從東到西,是拿弗他利的分。

4 挨著拿弗他利的地界,從東到西,是瑪拿西分。

5 挨著瑪拿西的地界,從東到西,是以法蓮分。

6 挨著以法蓮的地界,從東到西,是流便的分。

7 挨著流便的地界,從東到西,是猶大分。

8 挨著猶大的地界,從東到西,必有你們所當獻的供地,寬二萬五肘。從東界到西界,長短與各分之地相同,聖地當在其中。

9 你們獻與耶和華的供地要長二萬五肘,寬一萬肘。

10 供地要歸與祭司長二萬五肘,西寬一萬肘,東寬一萬肘,長二萬五肘。耶和華的地當在其中。

11 這地要歸與撒督的子孫中成為祭司,就是那守我所吩咐的。當以色列人走迷的時候,他們不像那些利未人走迷了。

12 這要歸與他們為供,是全中至的。供挨著利未人的界。

13 利未人所得的地要長二萬五肘,寬一萬肘,與祭司的地界相等,都長二萬五肘,寬一萬肘。

14 不可,不可換,初熟之物也不可歸與別人,因為是歸耶和華的。

15 這二萬五肘前面所剩下五肘寬之地要作俗用,作為造城蓋房郊野之地。城要在當中。

16 城的尺寸乃是如此:肘,肘,東面肘,西面肘。

17 城必有郊野,向北五十肘,向南五十肘,向東二五十肘,向西二五十肘。

18 靠著供地的地,東長一萬肘,西長一萬肘,要與供地相等;其中的土產要作城內工人的食物。

19 所有以色列支派中,在城內做工的,都要耕種這地。

20 你們所獻的供地連歸城之地,是方的:長二萬五肘,寬二萬五肘。

21 供地連歸城之地,兩邊的地要歸與王。供地東邊,南北二萬五肘,東至東界,西邊南北二萬五肘,西至西界,與各分之地相同,都要歸王。供地和殿的地要在其中,

22 並且利未人之地,與歸城之地的東西兩邊延長之地(這兩地在王地中間),就是在猶大和便雅憫兩界中間,要歸與王。

23 論到其餘的支派,從東到西,是便雅憫的分。

24 挨著便雅憫的地界,從東到西,是西緬分。

25 挨著西緬的地界,從東到西,是以薩迦的分。

26 挨著以薩迦的地界,從東到西,是西布倫的分。

27 挨著西布倫的地界,從東到西,是迦得的分。

28 迦得地的界是從他瑪到米利巴加低斯的水,延到埃及小,直到

29 這就是你們要拈鬮分給以色列支派為業之,乃是他們各支派所得之分。這是耶和華的。

30 城的肘。出城之處如下;

31 城的各要按以色列支派的名字面有為流便猶大為利未

32 東面肘,有為約瑟為便雅憫為但

33 肘,有西緬為以薩迦為西布倫

34 西面肘,有為迦得為亞設為拿弗他利

35 城四圍共一萬八肘。從此以後,這城的名字必稱為耶和華的所在。

   

Nga veprat e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9338

Studioni këtë pasazh

  
/ 10837  
  

9338. “承受那地为业” 表直到处于良善, 因而重生之时. 这从 “承受” 和 “地” 的含义清楚可知:

“承受” 是指作为一个继承人去接受, 如下文所述;

“地”, 即此处的迦南地, 是指主的国度, 因而是指天堂 (参看1413, 1437, 1607, 1866, 3038, 3481, 3686, 3705, 4240, 4447节). 因此,

“承受那地为业” 表示作为一个继承人去接受天堂. 当论及天堂时,

“一个继承人” 尤指一个从主拥有生命的人 (2658, 2851, 3672, 7212节), 因而是指一个处于从主所获得的良善, 从而已经重生的人. 当一个人处于从主所获得的良善时, 他就在天堂中, 因而重生了 (参看9274节, 以及那时所引用的章节).

“承受” 当论及天堂时, 就具有这种含义, 这一点明显可见于马太福音:

于是王要向那在祂右手边的说, 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 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 因为我饿了, 你们给我吃. 渴了, 你们给我喝. 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 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 25:34, 35, 40)

此处 “承受主的国或天堂” 是指着那些处于良善的人说的; 实际的仁之良善也按次序被列举出来; 最后经上说 “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 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那些处于良善的人, 因而那些行善的人被称为主的 “弟兄” (6756节); 因为良善就是与一个人同在的主. 这就是为何经上说 “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 (最小的) 身上”, 而不是说 “弟兄中的一个身上”.

启示录:

得胜的, 必承受这些为业. 我要作他的神, 他要作我的儿子.(启示录 21:7)

这化

论到那些得胜的人, 经上说他们 “必承受这些为业”, 他们还被称为 “儿子”, 因为他们就是继承人;

“得胜” 表示用良善和真理去争战; 因为邪恶通过良善被战胜; 虚假通过真理被战胜.

诗篇:

神要拯救锡安, 建造犹大的城邑. 他们要在那里居住, 得以为业. 祂仆人的种要承受为业. 爱祂名的人也要住在其中.(诗篇 69:35, 36)

此处 “得以为业” 论及那些处于属天良善的人;

“承受为业” 论及那些处于属灵良善的人. 属天良善是对主之爱的良善, 属灵良善是对邻之仁的良善 (9277节). 以赛亚书:

那投靠我的必承受地土, 必得我的圣山为业.(以赛亚书 57:13)

由此明显可知被划分为十二份地业给以色列十二支派的迦南地表示什么 (约书亚记 14到19章; 以西结书 47:13-22; 以及48章). 因为 “迦南地” 表示主的国度, 或天堂 (1413, 1437, 1607, 1866, 3038, 3481, 3686, 3705, 4240, 4447节);

“十二支派” 表示一切良善和真理, 无论总体还是细节 (3858, 3862, 3926, 3939, 4060, 6335, 6337, 6397, 6640节). 因此, 十二份地业表示天堂及其众天堂和其中的社群, 它们根据爱之良善和由此而来的信之真理而彼此分隔开 (7836, 7891, 7996节); 因此, 这些地业在抽象意义上表示源于主, 因而就是天上的主的良善本身.

因为天堂无非是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 天上的天使是接受良善中的真理者; 他们在何等程度上接受它, 就在何等程度上构成天堂. 而且 (这是一个奥秘), 主不会与一位天使同住, 除非住在与这位天使同在的祂自己的东西中. 主以同样的方式与一个人同住; 因为神性真理必住在属神之物中, 而不住在属任何人的自我之物中. 在约翰福音, 主论到祂自己与那些处于爱之良善的人结合时所说的话就表示这一点:

到那日, 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 你们在我里面, 我也在你们里面. 人若爱我, 就必遵守我的话, 我们要到他那里去, 与他同住.(约翰福音 14:20, 23)

同一福音书:

你所赐给我的荣耀, 我已赐给他们, 使他们合而为一, 像我们合而为一. 使你所爱我的爱在他们里面, 我也在他们里面.(约翰福音 17:22, 26)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Nga veprat e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7836

Studioni këtë pasazh

  
/ 10837  
  

7836. “按着灵魂的数目; 你们要按各人所吃的饭量来计算羔羊” 表按着吸收纯真所需的确切数量以良善之真理来填满良善, 由此使得良善足以满足纯真. 这从 “灵魂的数目”, “各人所吃的饭量” 和 “羔羊” 的含义清楚可知: “灵魂的数目” 是指如此多的良善之真理, 因为在圣言中, “数目” 论及真理, “灵魂” 论及属灵良善; , “各人所吃的饭量” 是指照着吸收它所需的量, “吃” 表示吸收或变成人自己的 (参看3168, 3513, 3596, 3832节); “羔羊” 是指纯真 (7832节). 通过填满良善而使良善足以满足纯真, 由 “从隔壁邻舍家” 取足以满足羔羊的数目来表示, “家” 表示良善 (参看7833节). 当此处说到 “良善之真理” 时, 所指的是源于良善的真理. 因为当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正在重生时, 他们通过信之真理被引入仁之良善; 不过, 一旦他们被引入仁之良善, 之后由该良善所生的真理就被称为良善之真理.

但是, 没有人知道当如何理解本节所包含的这些事, 除非他知道天堂里的社群是如何彼此联结的; 因为以色列人照着支派, 家族和家庭生活来往的方式就代表了这些社群. 至于天堂里的社群, 情况是这样: 作为一个整体的天堂是一个社群, 主将该社群作为一个人来掌管. 那里的总体社群和人的肢体, 脏腑, 器官数量一样多; 而具体社群与每个脏腑, 肢体, 器官的组成部位数量一样多; 个体社群则如同构成较大部位的较小部位一样多. 情况就是这样, 这从人及其肢体, 器官, 脏腑与大人, 就是天堂的对应关系明显看出来, 我们在众多章节末尾已经通过经历论述了这种对应关系. 由此可见在天堂, 社群的区分是何情形.

不过, 至于个体的每个社群, 情况是这样: 它是由在良善方面一致的众多天使组成的; 这些良善各种各样, 因为每位天使都有其特有的良善; 但主将这些各种各样, 彼此和谐一致的良善组织成这样一种形式: 他们一起呈现为一个良善. 这些社群就由以色列人当中的父家来代表. 这就是以色列人不仅被划分为各个支派, 还被划分为各个家族和家庭的原因. 这也是为何当在圣言中, 经上以名字提及他们时, 也依次提及他们列祖的名字, 甚至回到他们所属的支派. 例如, 经上论到撒母耳的父亲说, 他来自以法莲山, “名叫以利加拿”, “是苏弗的玄孙, 托户的曾孙, 以利户的孙子, 耶罗罕的儿子” (撒母耳记上 1:1); 还论到扫罗的父亲说, 他来自便雅悯, “名叫基士, 是便雅悯人亚斐亚的玄孙, 比歌拉的曾孙, 洗罗的孙子, 亚别的儿子” (撒母耳记上 9:1); 以及关于许多其它父亲的类似细节. 如此提及是为了叫天堂里的人知道这位父亲所代表的良善种类的具体性质, 因为它是从第一种连续衍生而来的.

此外, 天堂里的情形是这样: 如果一个社群没有如它应该的那样完整, 就会从别处, 从某个邻近社群取新成员, 所取数目刚好使该良善的形式完整起来. 数目多寡取决于每个状态及其变化中的需要; 因为良善的形式照状态的变化而各异. 然而, 要进一步知道, 在第三层或至内层天堂 (它在紧邻属灵天使所在的天堂之上, 因为这些天使构成中间或第二层天堂), 掌权的是纯真, 因为作为完美纯真本身的主直接流入该天堂; 但主与纯真间接, 也就是经由第三层天堂流入第二层天堂, 就是属灵天使所在的地方.

这种流注就是第二层天堂的社群照其良善被组织或排列成秩序所用的手段. 因此, 纯真的流注带来良善状态的变化, 随之带来那里的社群彼此联结的变化. 由此可见, 当如何理解本节在内义上的内容, 即: 如果某人的特定类型的良善不足以满足纯真, 与最近的真理之良善的联结就要得以实现, 好使良善能得以填满, 以足以满足纯真; 用来填满良善的良善之真理, 其数量要恰好满足吸收纯真的需要.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