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ble

 

但以理书 12:13

Study

   

13 你且去等候结局,因为你必安歇。到了末期,你必起来,享受你的福分。

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8312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8312. “就发颤” 表恐惧. 这是显而易见的, 无需解释.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3412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3412. “在他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 他父亲的仆人所挖的井, 非利士人全都塞住” 表拥有认知的记忆知识之人不愿知道出自神性的内层真理, 因而抹掉了它们. 这从 “井” 和 “塞住” 的含义, 以及 “非利士人” 的代表清楚可知: “井” 是指真理 (2702, 3096节), 在此是指出自神性的内层真理, 因为经上说这表示真理的井是 “在他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 他父亲的仆人所挖的”, 而亚伯拉罕代表主的神性本身 (2011, 2833, 2836, 3251, 3305节); “塞住” 是指不愿知道, 因而是指抹掉; “非利士人” 是指那些只拥有认知的记忆知识之人 (1197, 1198节).

现在论述的主题是属于较低层级的真理表象, 它们存在于那些拥有认知的记忆知识之人, 也就是此处 “非利士人” 所表示的人身上. 至于出自神性, 被那些所谓的 “非利士人” 抹掉的内层真理, 情况是这样: 在古教会和古教会之后, 那些很少考虑生活, 却大量思想教义, 并且随着时间推移, 甚至拒绝接受生活事务, 而是承认信的事务 (这信脱离生活) 为教会的本质要素之人就被称为 “非利士人”. 结果, 他们根本不重视仁之教义, 从而抹掉了它们, 而在古教会, 仁之教义是教义的全部和主旨. 相反, 他们过分夸耀信之教义, 将其整个宗教都集中于这些教义. 他们就这样背离仁爱的生活, 也就是背离作为生活之全部和主旨的仁爱, 故比起其他所有人, 他们更是被称为 “未受割礼的”. 因为 “未受割礼的” 是指所有没有仁爱的人, 无论他们多么精通教义 (2049节).

那些背离仁爱的人也远离智慧和聪明, 因为若没有良善, 即仁爱, 没有人能在真理方面变得智慧, 聪明. 事实上, 一切真理皆源于良善, 并关注良善, 以致人若没有良善, 就不可能理解真理, 甚至不愿知道它. 在来世, 这种人远离天堂; 有时他们身上的光看似亮白如雪, 但这光就像冬天里的光, 缺乏温暖, 产不出果实. 这也解释了为何这种人一接近天堂, 他们的光就转化为纯粹的黑暗, 其心智变成类似那黑暗的东西, 也就是愚蠢. 由此可见, “只拥有认知的记忆知识之人不愿知道出自神性的内层真理, 因而抹掉了它们”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