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a

 

以西結書 7:20

Studimi

       

20 論到耶和華妝飾華美的殿,他建立得威嚴,他們卻在其中製造可憎可厭的偶像,所以這殿我使他們看如污穢之物。

Nga veprat e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8211

Studioni këtë pasazh

  
/ 10837  
  

8211. “到了晨更的时候” 表那些沉浸于邪恶所生虚假之人的黑暗和毁灭的状态, 以及那些处于源于良善的真理之人的启示和得救的状态. 这从 “晨更” 的含义清楚可知, “晨更” 是指一种启示和得救的状态, 在反面意义上是指一种黑暗和毁灭的状态. “晨更” 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 是因为在来世, 信与爱的状态就像世上一日四时, 即早晨, 中午, 晚上和夜间; 因此, 这些时间段也对应于这些状态 (参看2788, 5672, 5962, 6110节). 这些状态也几乎以同样的方式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的结束和开始是 “早晨”, 尤其是 “黎明”, 因为这时黑夜结束, 白昼开始. 在早晨所对应的状态下, 善人开始在信之事物上被启示, 在仁之事物上变得更温暖; 相反, 这时恶人开始被虚假遮蔽, 被邪恶冷却; 因此, 对他们来说, 早晨是一种黑暗和毁灭的状态; 而对善人来说, 早晨是一种启示和得救的状态.

天上的这些状态会在地上产生光和热的状态, 以及黑暗和寒冷的状态, 这些状态每年, 每天都会循环往复. 因为凡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都从存在于灵界的事物那里获得自己的起源和原因, 因为整个自然界无非是代表主国度的一个舞台 (3483, 4939, 5173, 5962节); 对应关系由此而来. 诚然, 地上光影, 以及热冷的变化归因于太阳, 也就是说, 是由于太阳每年和每天在天空中的不同高度, 以及在地球的不同地区. 但这些近似并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原因是照着那些存在于灵界中的事物而造的. 后者是在先的有效原因, 也就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在后原因的原因. 因为处于秩序状态下的事物若不从灵界, 也就是经由灵界从神性获得自己的原因和起源, 就不可能存在于自然界.

由于就善人而言, “早晨” 表示启示和得救的开始, 就恶人而言, 则是黑暗和毁灭的开始, 所以经上在此说: 到了晨更的时候, 耶和华眺望埃及人的营, 使它混乱; 然后又使轮脱落, 把埃及人倾覆在海中间; 另方面, 祂救了以色列人. 由此可见圣言中的以下经文在灵义上表示什么:

在你使植物生长的日子, 种子开花的早晨. (以赛亚书 17:11)

同一先知书:

看哪, 晚上的时候有惊吓, 未到早晨他就没有了. (以赛亚书 17:14).

又:

耶和华啊, 求你每早晨作他们的膀臂, 遭难的时候为我们的拯救. (以赛亚书 33:2)

以西结书:

主耶和华如此说: 有一灾, 独有一灾, 看哪! 临近了! 结局来了, 结局来了! 这地的居民哪, 早晨临到你; 哄嚷的日子近了. (以西结书 7:5-7)

何西阿书:

伯特利啊, 因你们的大恶, 你们必遭遇如此. 到了黎明, 以色列的王必全然剪除. (何西阿书 10:15)

诗篇:

求你使我清晨得听你的慈爱; 耶和华啊, 求你救我脱离我的仇敌. (诗篇 143:8, 9)

创世记:

天明了, 主救了罗得, 将硫磺与火如雨般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 (创世记 19:15, 24)

“早晨” 因表示善人启示和得救的状态, 以及恶人黑暗和毁灭的状态, 故也表示最后审判的时间; 这时, 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就要得救, 而那些陷入邪恶的则就要灭亡. 因此, 它表示一个前教会的结束和一个新教会的开始, 这些事在圣言中由最后的审判来表示 (900, 931, 1733, 1850, 2117-2133, 3353, 4057, 4535节). 这就是以下经文中 “早晨” 的含义:

他对我说, 到二千三百个晚上和早晨; 然后圣所才能正宗化. (但以理书 8:14)

西番雅书:

早晨, 耶和华将在早晨显明祂的公平, 无日不然; 我要剪灭列族, 他们的城角楼必荒凉. (西番雅书 3:5, 6)

以赛亚书:

有人从西珥呼问我, 守望的啊, 夜里如何? 守望的啊, 夜里如何? 守望的说, 早晨将到, 黑夜也来. 你们若要问就可以问, 可以回头再来. (以赛亚书 21:11, 12)

在这些经文中, “早晨” 表示主的到来, 那时的启示和拯救, 因而也论及一个新教会; “夜” 表示那时人类和教会的状态, 他们将沉浸于邪恶所生的纯粹虚假.

经上之所以说 “晨更”, 是因为夜间被分成几更, 其中夜间最后一更和白昼第一更就是晨更. 这些守望者都在墙顶上, 查看是否有敌人来, 并通过呼喊告知他们所看见的. 就内在的代表意义而言, 他们表示主, 他们的守望表示主的不断同在和保护 (7989节), 如诗篇:

守望你的必不打盹! 看哪, 以色列的守望者, 也不打盹, 也不睡觉. 耶和华是守望你的; 耶和华在你右边荫庇你. 白日, 太阳必不伤你; 夜间, 月亮必不害你. 耶和华要保护你, 免受一切灾祸; 祂要保护你的灵魂. (诗篇 121:3-7)

此外, 在以下经文中, “守望的” 表示先知和祭司, 因而表示圣言:

耶路撒冷啊, 我在你的城墙上设立守望的, 他们终日终夜必不静默. 呼吁耶和华记念. (以赛亚书 62:6)

耶利米书:

有一天, 守望的人要在以法莲山上呼喊, 起来, 让我们上锡安, 到耶和华我们的神那里去. (耶利米书 31:6)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Nga veprat e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4536

Studioni këtë pasazh

  
/ 10837  
  

4536. 创世记 35

1. 神对雅各说, 起来, 上伯特利去, 住在那里, 要在那里筑一座坛给神, 就是你从你哥哥以扫面前逃离的时候向你显现的那位.

2. 雅各就对他家人, 并一切与他同在的人说, 你们要除掉你们中间外邦人的神, 也要自洁, 更换衣裳.

3. 我们要起来, 上伯特利去. 在那里我要筑一座坛给神, 就是在我遭难的日子应允我, 在我行的路上与我同在的那位.

4. 他们就把手里面所有外邦人的神像, 和他们耳朵上的耳环, 给了雅各; 雅各把它们都藏在示剑附近的橡树底下.

5. 他们便起行; 对神的畏惧临到他们四围的城邑, 他们就不追赶雅各的众子了.

6. 于是雅各, 他和一切与他同在的人, 到了迦南地的路斯, 就是伯特利.

7. 他在那里筑了一座坛, 就给那地方起名叫伊勒伯特利, 因为他从他哥哥面前逃离的时候, 神在那里向他显现.

8. 利百加的奶母底波拉死了, 就葬在伯特利下边橡树底下; 那棵树名叫亚伦巴古.

9. 雅各从巴旦亚兰回来, 神又被他看见, 赐福与他.

10. 神对他说, 你的名原是雅各, 今后你的名不再叫雅各, 以色列才是你的名; 就给他起名叫以色列.

11. 神又对他说, 我是神沙代, 你要繁殖增多, 必有一个民族和一群民族从你而来, 又有君王从你两腰而出.

12. 我所赐给亚伯拉罕和以撒的地, 我要赐给你, 我也要把这地赐给你以后你的种.

13. 神就在和雅各说话的地方, 从他上面升上去了.

14. 雅各便在神和说话的地方立了一根柱子, 一根石柱, 在那上头奠酒, 浇油.

15. 雅各给那地方, 就是神和他说话的地方起名叫伯特利.

16. 他们从伯特利起行, 这里要到以法他, 还有几里地; 拉结生产, 生得甚是艰难.

17. 正生得艰难的时候, 收生婆对她说, 不要怕, 这又要给你个儿子了.

18. 她将近于死, 灵魂要走的时候, 就给他起名叫便俄尼; 他父亲却给他起名叫便雅悯.

19. 拉结死了, 葬在往以法他, 就是伯利恒的路上.

20. 雅各在她的坟上立了一根柱子; 这就是拉结的墓碑, 到今日还在.

21. 以色列起行前往, 在以得塔那边支搭帐棚.

22. 以色列留在那地的时候, 流便去与他父亲的妾辟拉同寝; 以色列也听见这事. 雅各的儿子共有十二个.

23. 利亚的儿子: 雅各的长子流便, 还有西缅, 利未, 犹大, 以萨迦, 西布伦.

24. 拉结的儿子: 约瑟, 便雅悯.

25. 拉结的使女辟拉的儿子: 但, 拿弗他利.

26. 利亚的使女悉帕的儿子: 迦得, 亚设. 这些是雅各的儿子, 他是在巴旦亚兰给他生的.

27. 雅各来到他父亲以撒那里, 到了基列亚巴的幔利, 就是希伯仑, 乃是亚伯拉罕和以撒寄居的地方.

28. 以撒的日子是一百八十岁.

29. 以撒年纪老迈, 日子满足, 气绝而死, 归到他本民那里. 他两个儿子以扫, 雅各把他埋葬了.

概览

就本章的内义而言, 所论述的主题是主的属世层里面的余留, 也就是它如何变成神性. “以色列” 在此表示属世层的内层事物. 便雅悯的出生, 以及后来雅各的儿子来到以撒那里, 就描述了向着更为内层, 也就是理性所居之地的事物的发展.

内义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