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4229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4229. 第32

最后的审判 (续)

我们从第三卷 (系指拉丁文的第3卷) 开始解释主在马太福音 24章关于最后审判的预言. 这些解释被放在了那一卷最后几章的开头部分, 目前已解释到31节 (参看3353-3356, 3486-3489, 3650-3655, 3897-3901, 4056-4060节).

概括地说, 主的这些预言的内义从所给出的解释很清楚看出来, 即祂预言了教会的逐渐毁灭和最终一个新教会的建立, 其次序如下:

⑴教会成员不再知道何为良善与真理, 反而开始彼此争论它们.

⑵他们蔑视它们.

⑶他们从心里不承认它们.

⑷他们亵渎它们.

⑸由于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仍存留在某些被称为 “选民” 的人当中, 故经上描述了那时信之真理所具有的状态.

⑹然后描述了仁的状态.

⑺最后论述了一个新教会的开始, 由最后所解释的那些话来表示, 即:

祂要差遣祂的使者, 用号筒的大声, 将祂的选民从四风, 从天这边到天那边, 都招聚了来. (马太福音 24:31)

这些话表示一个新教会的开始 (参看4060末尾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The Bible

 

创世记 32:29

Study

       

29 雅各问他:请将你的名告诉我。那人:何必问我的名?於是在那里给雅各祝福

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1463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1463. “寄居” 表接受教导. 这从圣言中 “寄居” 表接受教导的含义清楚可知, 之所以有这样的含义, 是因为在天堂, 寄居和迁移, 或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 无非是状态的变化, 如前所示 (1376, 1379节). 因此, 每当旅居, 寄居, 或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出现在圣言中, 天使只会想到诸如他们所具有的状态的变化, 既有思维状态的变化, 也有情感状态的变化. 思维状态的变化是认知, 在灵人界, 这些变化表现为教导. 这也解释了为何与天使天堂相联的上古教会成员并未感觉 “寄居” 表其它事物. 故此处经上所说 “亚伯兰就下埃及去, 要寄居在那里” 无非表示主被教导.

雅各和他儿子们下到埃及具有相同的含义, 如以赛亚书:

主耶和华如此说, 起先我的百姓下到埃及, 在那里寄居, 又有亚述人无故欺压他们. (以赛亚书 52:4)

此处 “亚述” 表推理. 这也是为何在犹太教会, 接受教导的人被称为 “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人”, 他们和本地人同归一例, 同等对待 (出埃及记 12:48-49; 利未记 24:22; 民数记 15:13-16, 26, 29; 19:10). 关于寄居的外人, 以西结书上说:

你们要按着以色列的支派彼此分这地. 要拈阄分这地为业, 归与自己和你们中间寄居的外人. 你们要看他们如同以色列人中的本地人一样, 他们在以色列支派中要与你们同得地业. 外人寄居在哪支派中, 你们就在那里分给他地业. (以西结书 47:21-23)

这论及新耶路撒冷, 或主的国. “寄居的外人” 用来表允许自己接受教导的人, 因而表外邦人. “外人” 表正接受教导的人, 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 即经上说 “外人寄居在哪支派中, 你们就在那里分给他地业”. “支派” 表构成信的事物.

“寄居” 的含义还与 “旅居” 和 “居住” 的相似. “旅居” 表所建立的生活模式和秩序, 而 “居住” 表生活, 这二者前面都已论述过 (1293节). 由于同样的原因, 迦南地还被称为 “亚伯拉罕, 以撒, 雅各所寄居的地” (创世记 28:4; 36:7; 37:1; 出埃及记 6:4). 雅各对法老说:

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岁, 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 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 (创世记 47:9)

此处 “寄居” 表生活和教导.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