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ble

 

耶利米書 49:8

Study

       

8 底但的居民哪,要轉身逃跑在深密處;因為我向以掃追討的時候,必使災殃臨到他。

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3762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3762. “到了东方之子的地” 表提升到爱之真理. 这从 “东方之子的地” 的含义清楚可知. 显然, 亚兰或叙利亚被称为 “东方之子的地”, 因为这就是雅各所去之地 (参看3249节). “叙利亚” 一般是指对良善的认知, 如前所示 (1232, 1234节); 而 “亚兰-纳哈拉姆 (Aram Naharaim即两河的叙利亚)” 特指对真理的认知 (3051, 3664节). 然而, 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表示整个这一章所论述的主题, 即朝向爱之真理的提升, 经上没有说他到 “亚兰” 或 “叙利亚”, 而是说 “到了东方之子的地”. 爱之真理用来描述那些在别处被称作属天真理的真理, 因为它们是涉及对邻之仁和对主之爱的认知. 就论述主的至高意义而言, 它们就是神性之爱的真理.

人在能够重生之前, 必须先学习这些涉及对邻之仁和对主之爱的真理; 并且这些真理必须得到承认和相信. 它们越得到承认, 相信, 并被赋予生命, 人就越重生, 同时它们也越被植入在人的属世层中, 在那里如在自己的土壤中. 它们首先通过教导被植入在属世层中, 这些教导来自父母和老师, 然后来自主的圣言, 之后来自人自己对它们的深入思考. 不过, 通过这些方法, 它们只是被储存在属世人的记忆中, 被列入那里的认知当中, 仍旧得不到承认, 相信和接受, 除非照它们去生活.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此人便进入对它们的情感中, 并且他越通过生活进入对它们的情感, 这些真理就越被植入在他的属世层中, 如在自己的土壤中. 诚然, 没有被如此植入的真理也与此人同在, 但只作为某种知识或历史而存在于他的记忆中. 这种知识或历史仅仅能使他谈论这类事, 利用它们赚取名声, 从而获得财富和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 这些真理还没有被植入在他里面.

至于 “东方之子” 表示爱之真理, 因而表示通向良善的真理认知, 这一点从 “子” 和 “东方” 的含义可以看出来: “子” 是指真理 (参看489, 491, 533, 1147, 2623节); “东方” 是指爱 (101, 1250, 3249节). 他们的地就是它们存在于其中的土壤. 因为 “东方之子” 是指那些拥有对真理与良善的认知, 因而拥有爱之真理的人. 这一点还可从圣言中的其它经文看出来, 如列王纪:

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一切东方之子的智慧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 (列王纪上 4:30)

此处 “东方之子的智慧” 表示对真理与良善的内在认知, 因而表示那些拥有它们的人. 而 “埃及人的智慧” 表示对这些事物的记忆知识, 它们处于较低层级. “埃及人” 表示总的记忆知识 (参看1164, 1165, 1462节).

耶利米书:

耶和华如此说, 起来, 上去攻击基达, 毁灭东方之子. 他们的帐棚和羊群都要夺去, 他们的幔子和一切器皿, 并骆驼也要掠去. (耶利米书 49:28-29)

此处 “东方之子” 表示那些拥有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之人.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 “他们的帐棚和羊群都要夺去, 他们的幔子和一切器皿, 并骆驼也要掠去”. 因为 “帐棚” 表示良善的神圣事物 (414, 1102, 2145, 2152, 3312节); “羊群” 表仁之良善 (343, 2566节); “幔子” 表神圣真理 (2576, 3478节); “器皿” 表信之真理和记忆知识 (3068, 3079节); “骆驼” 是指总的记忆知识 (3048, 3071, 3143, 3145节). 因此, “东方之子” 表示那些拥有这些事物, 即拥有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之人.

耶稣出生时到祂那里的东方智者就属于那些被称作东方之子的人.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 他们知道主要降生, 并且通过东方显现给他们的那颗星知晓祂的到来. 这些事在马太福音中被描述如下:

当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时, 看哪, 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 说, 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 我们在东方看见祂的星, 特来拜祂. (马太福音 2:1-2)

自古以来, 来自叙利亚的东方之子当中就有这样的预言. 这一事实从巴兰关于主到来的预言清楚可知, 摩西五经:

我看见祂, 却不在现时; 我望见祂, 却不在近处. 必有一星从雅各而出, 必有一杖从以色列兴起. (民数记 24:17)

巴兰来自东方之子的地, 即来自叙利亚. 这一事实从这些话明显看出来:

巴兰便题起诗歌说, 巴勒领我出叙利亚; 摩押王领我出东山. (民数记 23:7)

耶稣出生时到祂那里的那三个智者被称为博士, 那时, 这个词是用来称谓智者的. 这一点从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 如创世记 (41:8), 出埃及记 (7:11), 但以理书 (2:27; 4:6, 7), 以及先知书的各处.

“东方之子” 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对邪恶与虚假的认知, 因而表示那些拥有它们的人. 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以法莲的嫉妒就必消散, 犹大的仇敌必被剪除; 他们要向西飞, 扑在非利士人的肩头上; 一同掳掠东方之子. (以赛亚书 11:13-14)

在以西结书, 当说预言攻击亚扪人时:

看哪, 我要把你交给东方之子为业, 他们必在你中间安营居住. (以西结书 25:4, 10)

士师记:

以色列人每逢撒种之后, 米甸人, 亚玛力人和东方之子都上来; 他们都上来攻打他们. (士师记 6:3)

“米甸人” 表示那些处于虚假的人, 因为他们没有生活的良善 (3242节); “亚玛力人” 表示那些处于用来攻击真理的虚假之人 (1679节); “东方之子” 表示那些具有支持虚假的认知之人.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3242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3242. “米甸的儿子是以法, 以弗, 哈诺, 亚比大和以勒大” 表来自第三类的衍生物. 这从 “米甸” 的代表清楚可知, “米甸” 是指那些处于信之真理的人, 如下文所述. 既然那些处于信之真理的人是 “米甸”, 那么可知, 他的儿子是由此而来的衍生物. 至于那些处于信之真理的人, 情况是这样: 没有人被准许进入主的国度, 除非他处于信之良善, 因为信之良善就是信之生活. 信之生活会保留下来, 而信之教义却不会, 除非它与生活合为一体. 然而, 处于信之真理的人, 即宣称信, 并视之为本质, 因为他们就是如此被教导的人, 也就是心里是基督徒, 仅仅口头上不是的人, 就在主的属灵国度. 当信是本质这样的观点被老师传授给人, 并且这人小时候就吸收这种观点时, 他很容易被说服. 他也被迫相信, 因为那些最有学问的人, 甚至教会领袖都是这么说的, 其中有些人害怕谈论生活的良善, 因为当生活成为标准时, 他们会受到遣责. 此外, 属于信的事物以可察觉的方式流入, 而那些属于仁的事物则不然.

因此, 那些处于信之真理, 然而也处于生活的良善之人被称为米甸. 而他们所照之生活的真理则被称为 “米甸的儿子”. 正如那些处于与其良善结合的信之真理的人被称为 “米甸” 那样, 在反面意义上, 米甸也表示因缺乏生活的良善而处于虚假的人. 这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 以赛亚书:

成群的骆驼并米甸和以法的独峰驼必遮满你. 示巴的众人都必来到, 要奉上黄金乳香, 又要传说耶和华的赞美. (以赛亚书 60:6)

这论及主的属灵国度. “米甸和以法的独峰驼” 表教义. “黄金” 表关于良善的教义, “乳香” 表关于真理的教义, “耶和华的赞美” 表这二者. 由此也明显可知 “以法” 表示什么. 把约瑟从坑里拉上来, 把他卖给以实玛利人, 后来带到埃及又卖给波提乏的米甸商人 (创世记 37:28, 36) 表示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真理之人. 蒙主怜悯, 这一点等到后面解释那几节经文时就能看到.

“米甸” 还表示那些因缺乏生活的良善而处于虚假的人. 这一点从摩西五经中有关米甸的内容可以看出来:

摩押的长老和米甸的长老手里拿着卦金到了巴兰那里, 将巴勒的话都告诉了他. (民数记 22:4, 7等)

就好的意义而言, “摩押” 表那些处于属世良善, 并很容易使自己被误导的人; 但就相反的意义而言, “摩押” 表那些玷污良善的人 (2468节). 就好的意义而言, “米甸” 表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真理, 如前所述, 因而很容易被说服的人; 但就相反的意义而言, 如此处, “米甸” 表那些歪曲真理的人. “手里拿着卦金” 表歪曲; 他们打发人到巴兰那里与以色列人作对表来自这些虚假的行为, 而以色列人表良善和源于这些良善的信之真理.

以色列人与摩押女子所行的淫乱导致瘟疫发生, 非尼哈用枪将妓院里的米甸女人和以色列人由腹中刺透 (民数记 25:6-8) 具有相同的含义, 因为淫行代表对真理的歪曲 (2466, 2729节). 由于就内义而言, 淫行表示对真理的歪曲, 故一万二千以色列人按照吩咐击杀米甸人, 杀了他们的王, 所有男丁和他们所掳的, 与男人同床共寝过的女人, 并分了所夺来的财物 (民数记 25:16, 17; 31:1到末尾). 之所以有 “一万二千”, 是因为 “十二” 表信的一切事物 (577, 2089, 2129, 2130节), 虚假通过这些事物而被摧毁. 他们所杀的 “王” 是指虚假, 因而是 “一切男丁”; “与男人同床共寝过的女人” 是指对虚假的情感; “财物” (如金, 银, 牲畜) 是指被歪曲的真理. 由此明显可知, 那里所提到的每一个事物都代表通过真理惩罚和摧毁虚假.

士师记中论到米甸人的事也一样, 也就是说, 以色列人因行了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就被交在米甸人手里七年; 以色列人因为米甸人而在山中给自己挖洞, 还挖穴, 建造营寨; 每逢撒种之后, 米甸人, 亚玛力人和东方人都上来毁坏土产, 后来他们被基甸和像狗一样用舌头舔水的三百人拯救, 而那些跪下喝水的人则被打发回家; 此外还有其它细节 (士师记 6, 7, 8章). 此处所提到的每一个细节都代表对真理的歪曲, 以及由此而来的惩罚, 直到它们被诸如 “像狗一样用舌头舔水” 所表示的那类事物摧毁. 至于就内义而言, 每一个细节表示什么, 这在此解释起来太过冗长. 蒙主怜悯, 所有这一切将在适当地方予以论述. 哈巴谷书:

他观看, 赶散万族; 永久的山崩裂, 长存的岭塌陷. 我见古珊的帐棚遭难, 米甸地的帘子战兢. (哈巴谷书 3:6-7)

这论述的是主的到来. “古珊的帐棚” 表出于邪恶的宗教信仰, “米甸地的帘子” 表出于虚假的宗教信仰.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