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ble

 

阿摩司書 5

Study

   

1 以色列家啊,要我為你們所作的哀歌

2 以色列民(原文是處女)跌倒,不得再起;躺在地上,無人攙扶。

3 耶和華如此以色列家的城發出一兵的,只剩一;發出一的,只剩個。

4 耶和華以色列家如此:你們要尋求我,就必存活。

5 不要往伯特利尋求,不要進入吉甲,不要過到別是巴;因為吉甲必被擄掠,伯特利也必歸於無有。

6 尋求耶和華,就必存活,免得他在約瑟家像發出,在伯特利焚燒,無人撲滅。

7 你們這使公平變為茵蔯、將公丟棄於的,

8 尋求那造昴星和參星,使死蔭變為晨光,使白日變為黑夜,命水來澆在上的─耶和華是他的名;

9 他使力強的忽遭滅亡,以致保障遭遇毀壞。

10 你們怨恨那在城門口責備人的,憎惡那正直話的。

11 你們踐踏貧民,向他們勒索麥子;你們用鑿過的石頭建造房屋,卻不得在其內;栽種美好的葡萄園,卻不得所出的酒。

12 知道你們的罪過何等多,你們的惡何等大。你們苦待人,收受賄賂,在城門口屈枉窮乏人。

13 所以通達人見這樣的時勢必靜默不言,因為時勢真惡。

14 你們要求善,不要求惡,就必存活。這樣,耶和華─萬軍之必照你們所的與你們同在。

15 要惡惡善,在城門口秉公行義;或者耶和華─萬軍之向約瑟的餘民施恩。

16 耶和華─萬軍之如此:在一切寬闊處必有哀號的聲音;在各街市上必有人:哀哉!哀哉!又必農夫來哭號,善唱哀歌的來舉哀。

17 在各葡萄園必有哀號的聲音,因為我必從你中間經過。這是耶和華的。

18 想望耶和華日子來到的有禍了!你們為何想望耶和華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沒有明,

19 景況好像躲避獅子遇見,或是進房屋,就被咬。

20 耶和華的日子不是黑暗沒有明麼?不是幽毫無輝麼?

21 我厭惡你們的節期,也不喜悅你們的嚴肅會。

22 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悅納,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

23 要使你們歌唱的聲音遠離我,因為我不你們彈琴的響聲。

24 惟願公平如大滾滾,使公如江滔滔。

25 以色列家啊,你們在曠野四十年,豈是將祭物和供物獻給我呢?

26 你們抬著為自己所造之摩洛的帳幕和偶像的龕,並你們的

27 所以我要把你們擄到大馬色以外。這是耶和華、名為萬軍之的。

   

The Bible

 

历代志下 24:20

Study

       

20 那時,的靈感動祭司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他就站在上面對民說:如此說:你們為何干犯耶和華的誡命,以致不得亨通呢?因為你們離棄耶和華,所以他也離棄你們。

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4459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4459. “雅各的儿子们就以诡诈回答示剑和他父亲哈抹” 表对古人当中的教会真理与良善所怀的邪恶思想和意图. 这从 “示剑” 和 “哈抹” 的代表, 以及 “诡诈” 的含义清楚可知: “示剑” 是指古人当中的真理, 或也可说, 源于古代神性支系的真理 (参看4399, 4454节); “哈抹” 是指该真理所出自的良善 (4399, 4431, 4447, 4454节); “诡诈” 是指邪恶的思想和意图, 事实上, 就一般意义而言, “诡诈” 意味着反对别人, 反对他所言所行的邪恶, 因为诡诈之人的思想和意图总与别人的相反, 这也可从本章所描述的事件结果清楚看出来. 由此明显可知, “雅各的儿子们就以诡诈回答示剑和他父亲哈抹” 表示对古人当中的教会真理与良善所怀的邪恶思想和意图.

雅各的儿子或后代只能对内在人的真理与良善怀有邪恶思想和意图, 因为他们对缺乏内在的外在事物感兴趣 (参看4281, 4293, 4307, 4429, 4433节). 他们根本看不见内在事物的价值, 因而完全藐视它们. 如今这个民族仍具有这种性质, 这也是所有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之人的性质. 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甚至不知道对内在事物感兴趣是什么样, 因为他们不知道何为内在之物. 若有人当着他们的面提及内在之物, 他们要么由于从教义知道它的存在而承认它 (然而, 这种承认可归因于他们的诡诈), 要么无论嘴上还是心里都否认它的存在. 因为他们无法超越外在人的感觉经验, 因而不相信死后有什么生命, 也不相信除了肉体上的复活外, 还有任何复活的可能性. 正因如此, 他们被允许拥有这种复活观, 否则, 他们就什么观念也没有了. 因为他们将整个生命都集中在身体上, 殊不知, 其身体生命来自其死后活着的灵之生命. 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绝无可能拥有任何信仰, 因为他们当中的外在事物会毁灭关于内在事物的一切思维, 因而毁灭他们里面的一切信仰.

由于如今这种无知仍占据主导地位, 故有必要解释一下何为对缺乏内在的外在事物感兴趣. 所有缺乏良知的人都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 因为内在人通过良知显示它自己. 凡思考并行出真理与良善不是为了真理与良善的缘故, 而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地位和利益, 以及仅仅因为害怕法律和自己的生命之人都没有良知. 因为如果名声, 地位, 利益和生命没有受到威胁, 他就会毫无良心地冲向各种难以启齿的恶行. 在来世, 这一事实从那些活在肉身时就具有这种秉性的人身上看得很明显, 所以这些人不断努力摧毁别人, 因此他们在地狱中, 在那里以属灵的方式被约束.

为叫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何谓对外在事物的兴趣, 何谓对内在事物的兴趣; 也叫他们知道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不可能对何为内在事物形成任何概念, 因而不可能感受到对它们的任何情感 (因为人对他没有任何概念的事物不会有任何情感), 我们举个例子. 在天上, 最小的就是最大的, 谦卑的必升为高; 以及穷乏困苦的要富足有余. 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无法理解这些事, 因为他们认为, 最小的绝无可能成为最大的, 谦卑的不可能升为高, 穷乏人不可能富足, 困苦人也不可能有余, 尽管这正是在天上的情形. 他们因无法理解这些事, 故也无法感受到对它们的任何情感; 当出于他们所陷入的肉体和世俗事物反思它们时, 他们对它们感到厌恶. 他们根本不知道天上竟有这种事, 并且只要唯独对外在事物感兴趣, 也不想知道, 甚至不能知道它们. 然而, 在天上, 发自内心, 也就是出于情感知道, 承认并相信, 他凭自己毫无能力, 他所拥有的能力皆出自主的人被称为最小的. 然而, 他却是最大的, 因为他的能力出自主. 谦卑之人的情形也一样, 他必升为高; 对因出于情感承认并相信, 他凭自己毫无能力, 聪明智慧, 以及良善与真理而谦卑下来的人, 主所赐予他的能力, 对真理的聪明理解和对良善的智慧洞察要多于其他人. 富足有余的穷乏困苦之人也一样; 因为被称为穷乏困苦的, 是那出于内心和情感相信, 他凭自己一无所有, 什么也不知道, 在一切事上都没有智慧, 毫无能力的人. 在天上, 这种人是富足有余的, 因为主赐给他一切财富, 以致他比谁都智慧, 比谁都富足, 并且住在最宏伟的宫殿 (1116, 1626, 1627节) 和天上一切财富的宝库中.

另举一例. 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完全不能理解天上的喜乐就是爱邻胜己, 爱主高于一切, 并且幸福就取决于这爱的质和量. 因为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的人爱己胜邻; 即便爱他人, 也是因为他们偏向他, 因此他爱他们是为了自己的缘故, 因而是在他们里面爱自己, 在自己里面爱他们. 像这样的人不可能知道什么叫爱人胜己, 事实上既不想知道, 也不愿知道. 所以当被告知天堂就在于这样的爱 (548节) 时, 他很排斥这种观念. 正因如此, 那些活在世上时就具有这种秉性的人无法接受天上的任何社群; 一旦接近, 他们便因对它的排斥而使自己一头栽入地狱.

由于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何谓对外在事物感兴趣, 何谓对内在事物感兴趣, 还由于绝大多数人以为那些对内在事物感兴趣的人对外在事物不感兴趣, 反之亦然, 所以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就拿身体的滋养和灵魂的滋养来说: 只对外在快乐感兴趣的人会花费大量精力保养自己的皮肤, 满足自己的胃口, 喜欢奢华的生活, 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吃好的喝好的. 对内在事物感兴趣的人也以这些事为乐, 但其主导情感是以令人愉悦的食物滋养他的身体, 以便身体能够健康, 所着眼的目的是健康身体里面的健康心灵. 他最关心的是心灵的健康, 而身体的健康只是服务心灵健康的一种手段. 人若是一个属灵之人, 不会就此止步, 而是将心灵或灵魂的健康视为获得聪明智慧的一种手段, 不是为了名声, 地位或利益, 而是为了死后的生命. 在更内在的层面上属灵的人, 视聪明智慧为一种居间目的, 使他能够作为一个有用成员在主国度中进行服侍; 而属天之人关注聪明智慧是为了能事奉主. 对这种人来说, 身体的食物是享受属灵食物的一种手段, 属灵食物是享受属天食物的一种手段. 它们应以这种方式来服侍, 所以这些食物也是对应, 并因此被称为食物.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何谓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 何谓对内在事物感兴趣,

本章在内在历史意义上所论述的犹太和以色列民族, 除了那些小时候死去的人外, 绝大部分具有上述秉性. 他们因贪婪而对外在事物的兴趣比其他所有人都要大. 那些仅仅为了金银而喜爱利益, 好处, 并将生命的全部快乐都投入到这些财物中的人就住在最外围或最低级的地方, 因为他们所爱的对象纯粹是世俗事物. 而那些为了某种功用而喜悦金银的人则能照着这种功用而上升到世俗事物之上. 人所爱的功用本身决定了他的生命, 并将他与其他人区分开来; 邪恶的功用使他像地狱里的人, 而良善的功用则使他像天上的人. 事实上, 并不是功用本身, 而是功用背后的爱使他这样, 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在他的爱里面.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