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ble

 

出埃及记 17

Study

   

1 以色列全会众都遵耶和华的吩咐,按着站从汛的旷野往前行,在利非订安营。百姓没有

2 所以与摩西争闹,我们罢!摩西对他们:你们为甚麽与我争闹?为甚麽试探耶和华呢?

3 百姓在那里甚,要喝,就向摩西发怨言,:你为甚麽将我们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我们的儿女并牲畜都呢?

4 摩西就呼求耶和华:我向这百姓怎样行呢?他们几乎要拿石头打死我。

5 耶和华摩西:你里拿着你先前击打河水的杖,带领以色列的几个长老,从百姓面前走过去。

6 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里,站在你面前。你要击打磐石,从磐石里必有流出来,使百姓可以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长老眼前这样行了。

7 他给那地方起名玛撒(就是试探的意思),又米利巴(就是争闹的意思);因以色列人争闹,又因他们试探耶和华,说:耶和华是在我们中间不是?

8 那时,亚玛力人在利非订,和以色列人争战。

9 摩西对约书亚:你为我们选出人来,出去和亚玛力人争战。明天我里要拿着的杖,站在山顶上。

10 於是约书亚照着摩西对他所的话行,和亚玛力人争战。摩西亚伦,与户珥都上了山顶。

11 摩西何时举以色列人就得胜,何时垂,亚玛力人就得胜。

12 摩西的发沉,他们就搬石头,放在他以,他就在上面。亚伦与户珥扶着他的个在这边,个在那边,他的就稳住,直到日落的时候。

13 约书亚用刀杀了亚玛力王和他的百姓。

14 耶和华摩西:我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全然涂抹了;你要将这话上作纪念,又念给约亚听。

15 摩西筑了一座,起名耶和华尼西(就是耶和华是我旌旗的意思),

16 耶和华已经起了誓,必世世代和亚玛力人争战。

   

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8537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8537. “以色列人吃吗哪共四十年” 表在所有试探的状态下将真理之良善变成他们自己的. 这从 “以色列人” 代表, 以及 “吃”, “吗哪” 和 “四十年” 的含义清楚可知: “以色列人” 是指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 (参看6426, 6637, 6862, 6868, 7035, 7062, 7198节); “吃” 是指变成人自己的 (3168, 3513, 3596, 4745节); “吗哪” 是指真理之良善 (8464节); “四十年” 是指试探的状态, “年” 表示状态 (参看482, 487, 488, 493, 893节), “四十” 表示试探 (730, 862, 2272, 2273, 8098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3478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3478. 帐幕和约柜也展现在一些灵人面前. 因为他们在世时就以圣言为大乐, 这类事物便活生生地呈现给他们. 这就是帐幕及其所属一切, 它的院子, 四围的帘子, 里面的幔子, 金坛或香坛, 陈设饼的桌子, 灯台, 以及上有基路伯的施恩座的情形. 同时, 这些正直的灵人得以感知到每个具体事物表示什么: 帐幕代表三层天堂, 上有施恩座的法柜里面的石版代表主自己. 随着他们的视觉被打开, 他们在这些物体中看到越来越属天和神性的事物, 都是他们在世时根本就不知道的. 说来奇妙, 那里的每一个最小事物, 哪怕每个钩, 环, 无不是代表.

例如桌子上的饼. 他们在饼中如在一个代表和符号中那样感知到天使赖以存活的食物, 从而感知到属天和属灵之爱, 以及天使所享受的一切幸福快乐. 他们从这些爱和幸福快乐中感知到主自己就是那天上的饼或吗哪. 此外, 他们从饼的形状, 位置和数量, 以及它们周围的金子, 照亮这些事物并进一步展示无法形容之物的代表的灯台中感知到更多细节. 帐幕的其它事物也一样. 由此可见, 犹太教会的一切宗教仪式或代表包含了基督教会的一切奥秘; 并且旧约的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被揭示给的那些人在世期间就能知道并发觉属于主在地上国度的奥秘. 等到了来世, 他们就能知道并发觉属于主在天上国度的奥秘中的奥秘.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