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ble

 

阿摩司书 8

Study

   

1 耶和华又指示我一件事:我见一筐夏天的果子。

2 :阿摩司啊,你见甚麽?我见一筐夏天的果子。耶和华:我民以色列的结局到了,我必不再宽恕他们。

3 耶和华:那日,殿中的诗歌变为哀号;必有许多尸首在各处抛弃,无人作声。

4 你们这些要吞吃穷乏人、使困苦人衰败的,当我的话!

5 你们说:朔几时过去,我们好卖粮;安息日几时过去,我们好摆开麦子;卖出用小升斗,收银用大戥子,用诡诈的天平欺哄人,

6 好用子买贫寒人,用一双鞋换穷乏人,将坏了的麦子卖给人。

7 耶和华指着雅各的荣耀起誓说:他们的一切行为,我必永远不忘。

8 岂不因这事震动?其上的居民不也悲哀吗?必全然像尼罗河涨起,如同埃及河涌上落下。

9 耶和华:到那日,我必使日头在间落下,使在白昼黑暗。

10 我必使你们的节期变为悲哀,歌曲变为哀歌。众人腰束麻布上光,使这场悲哀如丧独生子,至终如痛苦的日子一样。

11 耶和华:日子将到,我必命饥荒降在上。人饥饿非因无饼,乾渴非因无,乃因不耶和华的

12 他们必飘流,从这到那,从边到东边,往来奔跑,寻求耶和华的,却寻不着。

13 当那日,美貌的处女和少年的男子必因乾渴发昏。

14 那指着撒玛利亚牛犊(原文是罪)起誓的:但哪,我们指着你那里的活起誓;又:我们指着别是巴的道(:原文是活)起誓。这些人都必仆倒,永不再起来

   

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1453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1453. 至于 “西边是伯特利, 东边是艾” 表祂的状态依然是朦胧的, 也就是说, 对属天, 属灵事物的认知是朦胧的; 因为被属天事物所主导是一回事, 被对属天事物的认知所主导又是另一回事. 比起成人, 婴幼儿和小孩子更是被属天事物所主导, 因为他们具有对父母的爱, 并且彼此相爱, 处在纯真中; 而比起婴幼儿和小孩子, 成人更是被对属天事物的认知所主导, 因为很多成人根本不在爱的属天事物中. 人在爱与信的事上接受指教之前, 就认知而言, 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 这种状态在此被描述为 “西边是伯特利” (即 “海边”), “东边是艾”. 如前所述, “伯特利” 表对属天事物的认知, 但 “艾” 表对世俗事物的认知. 当属天事物处于朦胧状态时, 前者被说成是 “西边”; 而当它们处于明亮状态时, 后者被说成是 “东边”; 因为与西边相比, 东边是明亮. 无需证实西边和东边有这样的含义, 因为它们不言而喻.

然而, “伯特利” 表对属天事物的认知, 这从圣言中提及伯特利的其它经文清楚可知, 如下一章:

他从南地渐渐往伯特利去, 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 就是从前支搭帐棚的地方, 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 (创世记 13:3, 4)

此处 “从南地渐渐往伯特利去” 表逐渐进入认知的光明中, 这就是为何这种情况下没有提及 “西边是伯特利, 东边是艾”. 当雅各看到天梯时, 他说:

这不是别的, 乃是神的殿, 也是天的门. 他就给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 (就是 “神殿” 的意思). (创世记 28:17, 19)

此处, “伯特利” 同样表对属天事物的认知, 因为当一个人被呈现为认知的属天事物所主导时, 他就是一个 “伯特利”, 即一个 “神殿”, 一扇 “天门”. 人在重生期间, 藉着对属灵, 属天事物的认知被教导; 不过, 一旦重生, 教导就完成, 他就被呈现为认知的属天, 属灵事物所主导. 后来:

神对雅各说, 起来! 上伯特利去, 住在那里, 要在那里筑一座坛给向你显现的神. (创世记 35:1, 6-7)

同样, “伯特利” 在此表认知. 当着伯特利的耶和华约柜的面, 并以色列人为求问耶和华而造访那地 (士师记 20:18, 26, 27; 撒母耳记上 7:16, 10:3) 都有同样的含义; 还有, 亚述王吩咐从撒玛利亚所掳来的祭司回去一个, 使他住在那里, 指教他们怎样敬畏耶和华 (列王纪下 17:27, 28). 阿摩司书:

亚玛谢又对阿摩司说, 你这先见哪, 要逃往犹大地去, 在那里糊口, 在那里说预言, 却不要在伯特利再说预言, 因为这里有王的圣所, 有王的宫殿. (阿摩司书 7:12-13)

耶罗波安亵渎伯特利后 (列王记上 12:32; 13:1-8; 列王记下 23:15), 伯特利就成了反面代表 (参看何西阿书 10:15; 阿摩司书 3:14-15; 5:5-7). 至于 “艾” 表对世俗事物的认知, 这也可从圣言的历史和预言部分得以证实 (参看约书亚记 7:2; 8:1-28; 耶利米书 49:3-4).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