Библијата

 

出埃及記 33:15

Студија

       

15 摩西: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裡領上去。

Библијата

 

希伯來書 10:30

Студија

       

30 因為我們知道誰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又說:主要審判他的百姓。

Од делата на Сведенборг

 

属天的奥秘 #4868

Проучи го овој пасус

  
/ 10837  
  

4868. “说, 来吧! 让我与你同寝” 表结合的欲望. 这从 “与人同寝” 的含义清楚可知, “与人同寝” 是指结合 (4820节). 显然, 此处所指的欲望是与一个妓女结合的欲望, 在内义上则是与虚假结合的欲望. “犹大” 在此所表示的犹太民族 (4815, 4842, 4864节) 只是将代表性教会的内在真理视为虚假, 如今也是如此看待, 这从前面 (4865节) 可以看出来. 此处论述的是, 尽管这个民族与该真理结合, 但不是像与一个妻子那样结合, 而是像与一个妓女那样结合, 也就是说, 不是像与真理那样结合, 而是像与虚假那样结合. 欲望用来描述与虚假的结合, 就像与一个妓女结合一样.

凡唯独相信圣言的外在意义, 也就是只相信它的字义, 完全弃绝它的一切内在, 也就是其灵义的人都如同一个妓女那样与内在真理结合. 那些利用圣言的外在意义或字义来支持属于其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欲望, 也就是统治和谋利的欲望之人尤其如此. 那些如此行的人只会以这种方式看待内在真理; 他们若与它结合, 也是出于欲望结合, 如同与一个妓女结合. 犹太民族的成员就是这样做的, 圣言中巴比伦所指的那些人也是这样做的. 但那些虽简单地相信圣言的字义, 然而却照着包含在内义中的事物生活, 也就是处于爱与仁, 以及处于源自这些的信 (因为这三者就是圣言内义的主题) 之人, 以及那些出于字义教导这些事的人则不然. 事实上, 内在意义和外在意义都归结于这两条诫命: 爱主高于一切, 爱邻如己.

让我们举例说明: 犹太民族视内在真理为妓女, 即便与之结合, 也是出于欲望这样做, 如同与妓女结合. 例如, 若被告知, 圣言是神圣的, 甚至最神圣的, 而且其中的一点一划也都是神圣的, 他们虽然承认, 并将自己与这些话联系在一起; 然而, 他们却是出于一种欲望而如此行. 因为他们以为, 这种神圣性在圣言的实际文字中, 并不相信当人们怀着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阅读圣言时, 这种神圣性便通过圣言流入进来.

若被告知, 圣言中提到的许多人物要被尊为圣, 如亚伯拉罕, 以撒, 雅各, 摩西, 亚伦, 大卫等, 他们虽然承认, 并将自己与之联系在一起, 但却是出于一种欲望而如此行, 因为他们以为这些历史人物优先于其他人被选中, 并因此而神圣, 也因此而应被拜为神明. 然而, 这些人拥有神圣性唯独由于这一事实: 他们代表主. 没有人因作了一个神圣的代表就会经历人格上的变化. 此外, 每个人死后的生活无一例外地与死前一模一样.

若被告知, 他们当中的约柜, 圣殿, 燔祭坛, 香坛, 陈设饼, 灯台和灯台上的灯, 常常烧着的火, 祭物, 香, 油, 以及亚伦的圣衣, 尤其上面有乌陵和土明的胸牌, 都是神圣的, 他们虽然承认这一点, 并将自己与它联系在一起, 但却出于相同的欲望. 因为他们以为这些事物本身是神圣的, 因而木, 石, 金, 银, 饼, 火是神圣的; 他们之所以认为这些东西有神圣在里面, 是因为耶和华在它们里面. 也就是说, 他们认为依附于这些物体的耶和华的神圣实实在在地住在他们里面. 这就是他们的内在真理, 然而, 与纯正的真理相比, 这是虚假. 因为神圣唯独存在于良善与真理里面, 而良善与真理因来自主, 故居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里面, 并由此居于信里面. 因此, 它只存在于活物里面, 也就是那些从主接受这些恩赐的人里面.

若被告知, 基督教会与建在他们中间的教会为一, 只是基督教会是内在的, 而他们的教会是外在的, 以致当建在他们中间的教会被剥去其外在, 并赤露敞开时, 基督教会就会显露出来, 他们并不承认这一真理, 只是视之为妓女, 也就是视之为虚假. 然而, 他们当中许多从犹太教改信基督教的人会将自己与该真理联系在一起, 却也是出于相同的欲望. 在圣言中, 这种事常被称为 “淫乱”. 然而, 至于圣言中 “巴比伦” 所表示的那些人, 他们以同样的方式看待教会的内在真理; 但他们因了解内在事物, 而且童年时就承认它们, 但到了成年却拒绝承认, 故在圣言中被描述为污秽的淫行和可憎的淫合; 因为它们就是亵渎.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