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 Bibel

 

出埃及記 15

Lernen

   

1 那時,摩西以色列人耶和華唱歌:我要向耶和華,因他大大戰勝,將和騎的投在中。

2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也成了我的拯救。這是我的,我要讚美他,是我父親,我要尊崇他。

3 耶和華是戰士;他的名是耶和華

4 法老的車輛、軍兵,耶和華已拋在中;他特選的軍長都沉於紅

5 水淹沒他們;他們如同石頭墜到深處

6 耶和華阿,你的右手施展能力,顯出榮耀;耶和華阿,你的右手摔碎仇敵。

7 你大發威嚴,推翻那些起來攻擊你的;你發出烈怒如火,燒滅他們像燒碎一樣。

8 你發鼻中的氣,便聚起成堆,大直立如壘,中的深凝結。

9 仇敵:我要追趕,我要追上;我要分擄物,我要在他們身上稱我的心願。我要拔出刀來,親殺滅他們。

10 你叫一吹,就把他們淹沒;他們如鉛沉在大水之中。

11 耶和華阿,眾神之中,誰能像你?誰能像你─至至榮,可頌可畏,施行奇事?

12 伸出右手,便滅他們。

13 你憑慈愛領了你所贖的百姓;你憑能力引他們到了你的所。

14 外邦人見就發顫;疼痛抓非利士居民

15 那時,以東的族長驚惶,摩押的英雄被戰兢抓迦南居民心都消化了。

16 驚駭恐懼臨到他們。耶和華阿,因你膀的大能,他們如石頭寂然不動,等候你的百姓過去,等候你所贖的百姓過去。

17 你要將他們領進去,栽於你產業的上─耶和華阿,就是你為自己所造的處;阿,就是你所建立的聖所。

18 耶和華必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19 法老的馬匹、車輛,和兵下到中,耶和華使回流,淹沒他們;惟有以色列人中走乾地。

20 亞倫的姊姊,女先知米利暗,裡拿著;眾婦女也跟他出去拿跳舞

21 米利暗應聲:你們要歌頌耶和華,因他大大戰勝,將和騎的投在中。

22 摩西以色列人從紅往前行,到了書珥的曠野,在曠野走了不著

23 到了瑪拉,不能那裡的;因為苦,所以那地名瑪拉

24 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我們甚麼呢?

25 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他把丟在裡,就變甜了。耶和華在那裡為他們定了律例、典章,在那裡試驗他們;

26 :你若留意耶和華─你的話,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留心我的誡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疾病加在你身上,因為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

27 他們到了以琳,在那裡有十二股泉,七十棵棕樹;他們就在那裡的邊安營。

   

Aus Swedenborgs Werken

 

属天的奥秘 #8330

studieren Sie diesen Abschnitt

  
/ 10837  
  

8330. “主啊, 就是你手所预备的圣所” 表那些处于来自主的信之真理的人所在的天堂. 这从 “圣所” 和 “你手所预备” 的含义清楚可知: “圣所” 是指信之真理所在的天堂, 如下文所述; “你手所预备” 是指从主来的. 经上论及 “圣所”, 之所以说 “你手所预备的”, 是因为 “手” 论及真理, 表示能力. “手” 论及真理 (3091, 8281节); “手” 也表示能力 (878, 3387, 4931-4937, 5327, 5328, 6292, 6947, 7011, 7188, 7189, 7518, 7673, 8050, 8069, 8153, 8281节); “圣所” 以同样的方式论及真理 (8302节). 但在此之前的话, 即 “为你居住的地方” 和 “耶和华啊, 就是你所造来” 则论及良善, 因为它们涉及 “产业的山”, “产业的山” 表示仁之良善所在的天堂 (8327节). 圣言中有些话论及良善, 有些话论及真理 (8314节).

必须简要阐明何谓 “产业的山” 所表示的仁之良善所在的天堂, 何谓 “圣所” 所表示的信之真理所在的天堂. 仁之良善所在的天堂是主的属灵国度的内在成员所住的天堂, 而信之真理所在的天堂是该国度的外在成员所住的天堂. 内在成员是指那些处于仁本身和植根于仁的信之人, 而外在成员是指那些处于信, 尚未处于仁的人. 后者出于顺从行善, 而前者出于情感行善. 这几个细节表明何谓仁之良善所在的天堂, 何谓信之真理所在的天堂.

至于 “圣所”, 它在至高意义上表示来自主的信之真理, 由此在代表意义上表示主的属灵国度, 以及属灵教会, 并由此表示作为一个教会的一个重生之人, 进而在从这些抽象出来的意义上表示信之真理, 因而表示信本身. 至于 “神圣” 表示什么, 可参看前文 (8302节).

正因如此, 使得天堂被称为 “圣所” 的, 是来自主的信之真理, 如在诗篇:

愿耶和华在你遭难的日子应答你. 愿祂从圣所给你救助, 从锡安扶持你. (诗篇 20:1, 2)

此处 “圣所” 表示信之真理所在的天堂; “锡安” 表示爱之良善所在的天堂.

又:

神啊, 他们在圣所已经看见你行走, 我的神, 我的王行走. 神啊, 你从圣所显为可畏, 以色列的神. (诗篇 68:24, 35)

“圣所” 表示信之真理所在的天堂. 这就是为何经上用 “神”, 而非 “耶和华” 之名, 还提到 “王”; 因为 “神” 用在论述真理的地方, “耶和华” 用在论述良善的地方 (2586, 2769, 2807, 2822, 3921末尾, 4402, 7010, 7268节), “王” 表示真理 (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4575, 4581, 4966, 5044, 5068, 6148节).

又:

人民要赞美耶, 因为祂从至高的圣所垂看. 耶和华从天向地观看, 要垂听被囚之人的叹息, 要释放将要死的人. (诗篇 102:18-20)

此处 “圣所” 也表示信之真理方面的天堂. 又:

你们要在神的圣所赞美神, 在祂能力的穹苍下赞美祂! (诗篇 150:1)

“在圣所赞美” 表示出于来自主的信之真理赞美, “在能力的穹苍下赞美” 表示出于来自主的仁之良善 (赞美).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Aus Swedenborgs Werken

 

属天的奥秘 #2015

studieren Sie diesen Abschnitt

  
/ 10837  
  

2015. “君王从你而出” 表一切真理皆来自祂. 这从 “君王” 的含义清楚可知, 无论在圣言的历史部分还是预言部分, “君王” 都指真理, 这在前面有所论述 (1672节), 但没有充分阐明. 从 “列族” 表良善, “君王” 表真理可以看出圣言内义的性质, 还能看出内义距离字义何等遥远. 人在阅读圣言, 尤其历史部分时, 只会以为那里所提到的 “民族” 就是民族, “君王” 就是君王, 因而以为圣言本身所论述的真正主题是民族和君王. 殊不知, 民族和君王的概念一到天使那里就完全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良善与真理. 这一点看上去肯定显得很奇怪, 而且的确是一个悖论, 然而, 却是千真万确的. 若考虑到以下事实, 谁都能明白这个问题: 即若在圣言中, “民族” 表示民族, “君王” 表示君王, 那么主的圣言和其它历史或作品一样, 几乎不包含任何事物, 因而纯粹是世俗事件. 而事实上, 圣言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神性, 因而是属天和属灵的.

仅举一例. 本节经文说, 亚伯拉罕极能生殖, 列族必从他而立, 君王必从他而出. 这句经文不就是纯粹的世俗事件, 根本不是天上的事吗? 因为这些事只含有世俗的荣耀, 而在天堂, 世俗的荣耀根本什么都不是. 但是, 若这是主的圣言, 那它必含有天堂的荣耀, 而无一丝世俗的荣耀. 所以, 字义在上达天堂时会完全被抹掉, 消失不见, 它会被净化得无一丝世俗之物掺杂. 因为 “亚伯拉罕” 并非指亚伯拉罕, 而是指主; 他 “极能生殖” 并非指他的后代极其繁多, 而是指主人性本质的良善会无限增多; “列族” 不是指诸民族, 而是指良善; “君王” 也不是指君王, 而是指真理. 尽管如此, 字面上的历史仍是真实的历史, 因为亚伯拉罕的确有这样一段对话, 他也的确极能生殖, 并且列族和君王从他而出.

“君王” 表真理, 这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 以赛亚书:

外邦人必建筑你的城墙, 他们的王必服事你. 你也必吃列族的奶, 又吮列王的乳. (以赛亚书 60:10, 16)

“列族的奶” 和 “列王的乳” 绝非字面上的意思, 而是具有内义, 表示被赋予良善, 在真理上得到指教. 耶利米书:

那时就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 或坐车, 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 (耶利米书 17:25; 22:4)

“或坐车, 或骑马” 是一个预言, 它表示富有认知之物. 这从先知书中的很多经文清楚看出来. 因此, 就内义而言, “君王进入这城的各门” 表他们要被赋予信之真理. 这就是圣言的天堂之义, 而世俗的字义会逐渐变成天堂之义.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在烈怒中藐视君王和祭司. 锡安的门, 都陷入土地内, 祂将她的门闩毁坏折断. 君王和首领落在列族中, 再没有律法. (耶利米哀歌 2:6, 9)

此处 “君王” 表信之真理, “祭司” 表仁之良善, “锡安” 表教会, 它被毁灭, 它的门闩被折断. 因此, “君王和首领落在列族中”, 也就是说, 真理及其所属一切将完全被驱逐, 以致 “再没有律法”, 即信之教义荡然无存. 以赛亚书:

在这孩子还不晓得弃恶择善之先, 你所憎恶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见弃. (以赛亚书 7:16)

这论及主的到来. “那地必致见弃” 表那时不复存在的信. “王” 是指将被憎恶的信之真理.

同一先知书:

我必向列族举手, 向万民竖立我的大旗, 他们必将你的众子怀中抱来, 将你的众女肩上扛来. 列王必作你的养父, 他们的王后必作你的乳母. (以赛亚书 49:22, 23)

“列族” 和 “众女” 表良善, “万民” 和 “众子” 表真理, 如第一卷所示. “列族” 表良善 (1259, 1260, 1416, 1849节); “众女” 也表良善 (489-491节); 而 “万民” 表真理 (1259, 1260节); “众子” 也表真理 (489, 491, 533, 1147节). 因此, “君王” 一般表真理, 他们必被这真理滋养, 而他们的 “王后” 表良善, 他们必通过这良善被乳养. 无论你说良善与真理, 还是那些被良善与真理所主导的人, 意思都一样.

又:

他必洗净许多民族, 君王要闭口. 因所未曾传与他们的, 他们必看见; 未曾听见的, 他们要明白. (以赛亚书 52:15)

这论及主的到来. “民族” 表那些被良善的情感所激励的人, “君王” 表那些被真理的情感所激励的人. 诗篇:

现在, 君王啊! 你们应当省悟; 世上的审判官啊, 你们该受管教! 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 又当存战兢而快乐. 当亲吻儿子, 恐怕祂发怒, 你们便在道中灭亡. (诗篇 2:10-12)

“君王” 表那些由真理所主导的人, 他们凭真理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作 “王的众子”. 此处 “儿子” 表主, 他在此叫做儿子, 是因为他是真理本身, 是一切真理的源头.

启示录:

他们唱新歌. 你配拿书卷, 配揭开其印. 你使我们成为我们神的君王和祭司, 我们要在地上执掌王权. (启示录 5:9, 10)

此处由真理所主导的人被称作 “君王”. 在马太福音中, 主也称他们为 “王的众子”:

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 田地就是世界, 好种就是王的众子, 稗子就是那恶者的众子. (马太福音 13:37, 38)

启示录:

第六位天使把碗倒在伯拉大河上, 河水就干了, 要给那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预备道路. (启示录 16:12)

“伯拉” 明显不是指伯拉, “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 也不是指从那个地区来的众王. “伯拉” 的含义可见于前文 (120, 1585, 1866节), 从那里明显可知, “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的道路” 表源于爱之善的信之真.

又:

得救的列族要在城的光里行走, 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归与那城. (启示录 21:24)

此处 “列族” 表由良善所主导的人, “地上的君王” 表那些由真理所主导的人. 这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 即此处的细节并非历史, 而是预言. 又:

地上的君王与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行淫, 喝醉了她淫乱的酒. (启示录 17:2)

还有:

巴比伦用她邪淫大怒的酒把列族灌醉了. 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 (启示录 18:3, 9)

此处同样很明显, “地上的君王” 并非指君王, 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对信之教义, 即真理的歪曲和亵渎, 也就是 “邪淫”. “地上的君王” 表被歪曲和亵渎的真理.

又:

你所看见的那十角就是十王, 他们还没有得国, 但他们一时之间要和兽同得权柄, 与王一样. 他们同心合意将自己的能力权柄给那兽. (启示录 17:12, 13)

“王” 在此并非指王, 谁都能明显看出来这一点. 若所指的是王, 那么 “十王一时之间要得权柄, 与王一样” 就完全无法理解, 下面这些话也一样, 启示录:

我看见那兽和地上的君王, 并他们的众军都聚集, 要与骑白马的并祂的众军争战. (启示录 19:19)

该章13节公开声称, 骑白马的那一位就是神之道; 经上说与它争战的地上君王都聚集起来. “兽” 表被玷污的爱之善; “君王” 表被亵渎的信之真; 这些被称为 “地上的君王”, 是因为它们存在于教会 (“地” 是指教会, 参看662, 1066, 1067, 1262节). “白马” 表对真理的认知; “骑白马的” 表圣言. 这一事实在但以理书 (11章) 更为明显, 那里描述了 “南方王” 和 “北方王” 之间的战争, 这些术语表示真理与虚假的争战. 此处所描述的争战也被描述为历史上所发生的战争.

“王” 表真理. 由此可见, 当主被称作王和祭司时, 内义表示什么; 还可看出, 君王和祭司代表主的哪种本质属性. 君王代表祂的神性真理, 祭司代表祂的神性良善. 主作为王统治宇宙所凭借的一切秩序法则就是真理; 而作为祭司统治宇宙, 并且也主宰真理所凭借的一切法则就是良善. 因为唯独通过真理统治会将所有人都罚入地狱; 但通过良善统治则会把他们从地狱提上来, 并将其举升天堂 (参看1728节). 就主而言, 由于这二者, 即良善与真理联结在一起, 所以在古时, 它们由与祭司职份合在一起的王权来代表. 如麦基洗德, 他既是撒冷王, 同时也是至高神的祭司 (创世记 14:18). 后来, 在犹太人 (代表性教会就以自己的形式设立在他们中间) 当中, 祂由审判官和祭司来代表, 之后由诸王来代表.

不过, 由于 “王” 代表真理, 而真理不应是权力最大的, 原因如前所述, 即它们会定罪, 所以, 想要拥有王的想法十分令人厌恶, 以至于犹太人为此受到责备. 就其本身而言, 真理的性质被描述为王的权利 (撒母耳记上 8:11-18); 此前, 在摩西五经 (申命记 17:14-18), 他们通过摩西被指示要拣选源于良善的纯正真理, 而不要拣选虚假的真理; 不能以推理和记忆知识亵渎它. 这些就是刚才提到的摩西五经中的经文所给出的有关立王的指示所包括的考虑事项. 单从字义上看, 没人明白这一切. 然而, 这一切从内义所包含的细节清楚看出来. 因此, 很明显, “王” 和 “王权” 无非代表和表示真理.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