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 Bibliya

 

耶利米書 49

pag-aaral

   

1 論亞捫人。耶和華如此以色列沒有兒子麼?沒有後嗣麼?瑪勒堪為何得迦得之地為業呢?屬他的民為何其中的城邑呢?

2 耶和華:日子將到,我必使人見打仗的喊聲,是攻擊亞捫人拉巴的喊聲。拉巴要成為亂堆;屬他的鄉村(原文是女子)要被焚燒。先前得以色列地為業的,此時以色列倒要得他們的地為業。這是耶和華的。

3 希實本哪,你要哀號,因為地變為荒場。拉巴的居民(原文是女子)哪,要呼喊,以麻布束腰;要哭號,在籬笆中跑來跑去;因瑪勒堪和屬他的祭司、首領要一同被擄去。

4 背道的民(原文是女子)哪,你們為何因有山谷,就是水流的山谷誇張呢?為何倚靠財寶:誰能到我們這裡呢?

5 ─萬軍之耶和華:我要使恐嚇從四圍的中臨到你們;你們必被趕出,各一直前往,沒有收聚逃民。

6 來我還要使被擄的亞捫人歸回。這是耶和華的。

7 以東。萬軍之耶和華如此:提幔中再沒有智慧麼?明哲人不再有謀略麼?他們的智慧盡歸無有麼?

8 底但的居民哪,要轉身逃跑在深密處;因為我向以掃追討的時候,必使災殃臨到他。

9 摘葡萄的若到他那裡,豈不剩下些葡萄呢?盜賊若夜間而,豈不毀壞直到夠了呢?

10 我卻使以掃赤露,顯出他的隱密處;他不能自藏。他的後裔、弟兄、鄰舍盡都滅絕;他也歸於無有。

11 你撇下孤兒,我必保全他們的命;你的寡婦可以倚靠我。

12 耶和華如此:原不該那杯的一定要。你能盡免刑罰麼?你必不能免,一定要

13 耶和華:我指著自己起誓,波斯拉必令人驚駭、羞辱、咒詛,並且荒涼。他的一切城邑必變為永遠的荒場。

14 我從耶和華那裡見信息,並有使者被差往列國去,:你們聚集攻擊以東,要起來爭戰。

15 我使你在列國中為最小,在世人中被藐視。

16 住在山穴中據守山頂的啊,論到你的威嚇,你因中的狂傲自欺;你雖如大搭窩,我卻從那裡拉你來。這是耶和華的。

17 以東必令人驚駭;凡經過的人就受驚駭,又因他一切的災禍嗤笑。

18 耶和華:必無在那裡,也無在其中寄居,要像所多瑪、蛾摩拉,和鄰近的城邑傾覆的時候一樣。

19 仇敵必像獅子從約但河邊的叢林上來,攻擊堅固的居所。轉眼之間,我要使以東人逃跑,離開這地。誰蒙揀選,我就派誰治理這地。誰能比我呢?誰能給我定規日期呢?有何牧人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

20 你們要耶和華攻擊以東所說的謀略和他攻擊提幔居民所定的旨意。仇敵定要將他們眾微弱的拉去,定要使他們的居所荒涼。

21 因他們仆倒的聲音,就震動。人在紅那裡必見呼喊的聲音。

22 仇敵必如大飛起,展開翅膀攻擊波斯拉。到那日,以東的勇士中疼痛如臨產的婦人。

23 論大馬色。哈馬和亞珥拔蒙羞,因他們見凶惡的信息就消化了。上有憂愁,不得平靜

24 大馬色發軟,轉身逃跑。戰兢將他捉住;痛苦憂愁將他抓住,如產難的婦人一樣。

25 我所喜樂可稱讚的城,為何被撇棄了呢?

26 他的少年人必仆倒在街上;當那日,一切兵丁必默默無聲。這是萬軍之耶和華的。

27 我必在大馬色城中使著起,燒滅便哈達的宮殿

28 論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攻打的基達和夏瑣的諸國。耶和華如此:迦勒底人哪,起來上基達去,毀滅東方人。

29 他們的帳棚和羊群都要奪去,將幔子和一切器皿,並駱駝為自己掠去。人向他們喊著說:四圍都有驚嚇。

30 耶和華:夏瑣的居民哪,要逃奔遠方,在深密處;因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設計謀害你們,起意攻擊你們。

31 耶和華:迦勒底人哪,起來!上安逸無慮的居民那裡去;他們是無無閂、獨自居住的。

32 他們的駱駝必成為掠物;他們眾多的牲畜必成為擄物。我必將剃周圍頭髮的人分散四方(原文是),使災殃從四圍臨到他們。這是耶和華的。

33 夏瑣必成為野狗的處,永遠淒涼;必無在那裡,也無在其中寄居。

34 猶大王西底家登基的時候,耶和華論以攔的臨到先知耶利米說:

35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我必折斷以攔人的,就是他們為首的權力。

36 我要使風從方颳,臨到以攔人,將他們分散方(原文是風)。這被趕散的人沒有一國不到的。

37 耶和華:我必使以攔人在仇敵和尋索其命的人面前驚惶;我也必使災禍,就是我的烈怒臨到他們,又必使刀追殺他們,直到將他們滅盡。

38 我要在以攔設立我的寶座,從那裡除滅君和首領。這是耶和華的。

39 到末後,我還要使被擄的以攔人歸回。這是耶和華的。

   

Mula sa Mga gawa ni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 9496

Pag-aralan ang Sipi na ito

  
/ 10837  
  

9496. “要用皂荚木作几根杠” 表由此产生的能力. 这从 “杠” 和 “皂荚木” 的含义清楚可知:

“杠” 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所拥有的能力, 如下文所述;

“皂荚木” 是指唯独属于主的功德之善, 如前所述 (9472, 9486节). 此处有必要说明为何它就是那使得约柜和居所代表天堂, 同时使得约柜的边代表边界, 角代表坚固性, 环代表良善与真理的结合, 杠代表能力的东西. 前面已说明, 整个自然界, 因而其中按真正的秩序存在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主国度, 也就是天堂和那里的天上事物的代表 (9280节). 还说明, 整个天堂类似一个人, 故天堂被称为大人 (9276节的末尾节). 由此可推知, 用来代表天上事物的一切物体都接近于人的形式, 它们照着与该形式的相似程度而具有灵义.

由此明显可知为何当 “(约) 柜” 表示主所在的天堂时,

“柜边” 表示一个边界; 两侧表示必须与真理结合的良善;

“角” 表示坚固性;

“环” 表示结合本身;

“杠” 表示能力. 因为杠类似人的手臂, 故也与手臂所表相同; 环类似手臂与胸连接处的关节或臼 (译注: 可能是关节盂或关节臼); 角类似实现连接的突起物本身 (译注: 可能是肩关节的肱骨头); 两侧类似胸腔或胸部; 边类似固定或形成边界的肩胛带. 由此可见 “杠” 和 “手臂” 一样, 都表示能力.

“手臂” 和 “手” 表示能力 (参看878, 4931-4937, 5327, 5328, 6292, 6947, 7188, 7189, 7205, 7518, 7673, 8050, 8153, 8281, 9025, 9133节);

“两侧” 与身体的胸腔或胸部所表相同, 即表示良善, 因为胸腔包含心和肺, 而 “心” 表示属天良善,

“肺” 表示属灵良善 (3883-3896, 9300节). 由此明显可知,

“环” 与将胸和肩, 肩和手臂连接起来的关节盂或关节臼所表相同, 即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结合;

“角” 表示坚固性, 因为身体的力量在那里行使, 身体通过手臂被赋予力量和能力. 由此可见为何无生气的属世物体, 和有生气的物体, 如人体的各个部位, 都代表同样的事物. 也就是说, 这是由于以下事实: 天堂类似一个人, 存在于天堂里面的事物类似存在于人里面的事物, 这从前面关于人与大人或天堂的对应关系的大量说明可以看出来 (参看9276节的末尾节所提到的地方).

由于抬约柜所用的杠表示能力, 所以拴城门的杠或门闩也表示能力, 这从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 何西阿书:

剑必临到他的城, 毁坏他的门闩.(何西阿书 11:6)

“剑” 表示与虚假争战的真理;

“城” 表示教义事物;

“门闩” 表示能力. 以赛亚书:

因你们的缘故, 我已经打发人到巴比伦去, 并且我要折断她所有的门闩.(以赛亚书 43:14).

耶利米书:

巴比伦的勇士坐在堡垒之中. 他们的力量衰尽. 它的门闩都折断了.(耶利米书 51:30)

阿摩司书:

我必折断大马色的门闩.(阿摩司书 1:5)

以赛亚书:

我必打碎铜门, 砍断铁闩.(以赛亚书 45:2; 诗篇 107:16*)

耶利米书:

他们是无门无闩, 独自居住的.(耶利米书 49:31)

以西结书:

他们都没有城墙, 无门无闩, 安然居住.(以西结书 38:11)

耶利米哀歌:

她的门, 都陷入地内; 祂将她的门闩毁坏打碎.(耶利米哀歌 2:9)

诗篇:

锡安哪, 你要赞美你的神! 因为祂坚固了你的门闩.(诗篇 147:12, 13)

在这些经文中,

“城” 表示教义事物 (2449, 2712, 3216, 4492, 4493节);

“城” 表示坚固和保护;

“门闩或闩” 表示属源于良善的真理的能力. 一切真理皆属于真理, 不过属于源于良善的真理 (参看6344, 6423, 8200, 8304, 9133, 9327, 9410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Mula sa Mga gawa ni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 9300

Pag-aralan ang Sipi na ito

  
/ 10837  
  

9300. “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 表良善的一切真理和真理的一切良善都是神圣的, 因为它们唯独来自主. 这从 “地里初熟之物” 和 “送到神的殿” 的含义清楚可知.

“地里初熟之物” 是指教会的良善和真理都要唯独归于主,

“初熟之物” 表示这些 (参看9223节),

“地” 表示教会 (566, 1068节); 经上之所以说 “首先初熟之物”, 是因为这真理必须是最为首要的; 事实上, 良善和真理都从主那里获得自己的生命, 当它们被归于主时, 就从主那里获得了生命.

“送到神的殿” 是指归于主, 好叫它们成圣,

“神的殿” 是指主 (参看3720节), 一切圣物皆来自主 (9229节). 由此明显可知 “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 表示良善的一切真理和真理的一切良善都是神圣的, 因为它们唯独来自主.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 “良善的真理” 和 “真理的良善”, 是因为就一个正在重生的人, 尤其一个已经重生的人而言, 真理从良善发出, 良善从真理发出. 因为真理构成理解力的生命, 良善构成意愿的生命. 此外, 对已经重生的人来说, 理解力和意愿构成一个心智, 互相交流; 属于理解力的真理与属于意愿的良善交流, 属于意愿的良善与属于理解力的真理交流. 它们流入彼此, 几乎无异于血液从心流入肺, 再从肺流回心; 然后从左心室流入动脉, 再从这些动脉经由静脉流回心. 由此可以对人里面良善与真理从他的理解力流入他的意愿, 从他的意愿流入他的理解力的这种相互流动形成一个类似的概念. 心与肺之所以尤其能使我们对信之真理和仁之良善在理解力和意愿中的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概念, 是因为肺对应于属信的真理, 心对应于属爱的良善 (3635, 3883-3896节). 也正因如此, 在圣言中,

“心” 表示意愿的生命,

“灵魂” (soul, 这个词也表示呼吸, 经上或译为性命, 命等) 表示信的生命 (9050节).

这两个器官之所以能帮助我们对属理解力的真理和属意愿的良善形成一种概念, 是因为属信和爱的一切事物都伴随着由诸如一个人所知道的那类事物所形成的概念. 没有由一个人所知道的事物和他能通过感官所感知到的事物形成的概念, 他就没有思考的能力. 一个人出于对应物思想信和爱的事物时, 他甚至对它们也能进行正确的思考; 因为对应物是属世真理, 属灵真理反映在属世真理中, 如同反映在一面镜子中. 因此, 关于属灵事物的思维观念在何等程度上不通过对应物形成, 就在何等程度上要么由感官幻觉, 要么由与这类事物不一致的事物, 或荒唐的事物形成. 一个人对属信和爱的事物所持的观念是何性质, 这在来世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在来世, 人们的观念能被清晰地感知到.

信之真理属于一个人的理解力, 仁之良善属于他的意愿; 这种说法在那些声称并确信以下观念的人看来, 似乎是无稽之谈, 即: 信的事物仅仅是相信的问题, 或说, 对信的事物拥有一种信仰就是所必需的一切. 这是因为属世人及其理解力并不明白这种性质的任何事, 还因为信并非来自人自己, 而且来自主. 然而, 这些人仍承认并相信, 当一个人阅读圣言时, 他就被真理光照, 被良善激励; 当被光照时, 他便觉知什么是真理, 什么不是真理. 他们还将那些在发现来自圣言的真理方面胜过的人称为被光照的人. 由此明显可知, 那些被光照的人在自己里面看见并觉知某事是不是真理; 那时在他们里面被光照的, 是他们的理解力, 而那时在他们里面被激励的, 是他们的意愿. 不过, 如果光照他们的, 是纯正的信之真理, 激励他们的, 是纯正的仁之良善, 那么被光照的, 就是内在人的理解力; 被激励的, 就是内在人的意愿. 如果信之真理或仁之良善不是纯正的, 情况就迥然不同了.

那些处于非纯正的真理和良善的人, 甚至那些陷入虚假和邪恶的人, 的确能赞同教会的真理; 然而, 他们没有看见并觉知它们是否真的是真理的那种内在能力. 正因如此, 大多数人会持守他们生在其中的教会的教义, 并且仅仅是赞同它们而已. 他们若从持守极端的异端信仰的父母出生, 甚至会同意这些异端信仰, 如苏西尼派和犹太教. 由此明显可知, 理解力被光照, 是就那些处于由良善所产生的对真理的情感之人而言的, 而不是就那些处于由邪恶所产生的对真理的情感之人而言的. 就那些处于由良善所产生的对真理的情感之人而言的, 内在人的理解力被光照, 内在人的意愿被激励; 而就那些处于由邪恶所产生的对真理的情感之人而言的, 内在人的理解力没有被光照, 内在人的意愿也没有被激励, 因为他们是属世的男女. 因此, 他们坚持认为属世人没有能力理解信之事物.

那些处于由良善所产生的对真理的情感, 因而系更内在或属灵的男女之人来说, 理解力被信之真理光照, 意愿被仁之良善激励; 这一点从来世的这些人很明显地看出来. 在来世, 他们能理解信的一切事物, 也能意愿仁的一切事物, 他们自己也清楚地感知到这一切. 因此, 他们拥有无法描述的聪明和智慧; 因为脱去肉体之后, 他们享有在世上被光照的更内在的理解力, 在世上被激励的更内在的意愿. 但那时, 他们无法察觉他们是如何被光照和激励的, 因为在世期间, 他们在肉体里面进行思考, 其思维建立在诸如属于世界的那类事物之上. 由此明显可知, 信之真理构成理解力的生命, 仁之良善构成意愿的生命; 也就是说, 理解力必须存在于信之事物中, 而意愿必须存在于仁之事物中; 或也可说, 来自主的信和仁要流入这两种官能; 这些照着这些官能的状态而被接受. 因此, 主在人里面的居所不在别的地方, 只在这些官能里面.

从前面关于内在人和外在人的说明 (6057, 9279节) 可进一步形成一种观念, 即: 内在人是照着天堂的形像被造的, 而外在人是照着世界的形像被造的; 内在人没有被打开的人从天堂的视角看不见任何事物; 他们从世界的视角所看到的关于天堂的东西都是黑暗; 结果, 他们不可能对诸如属于信和仁的那类事物拥有任何属灵观念. 也正因如此, 他们甚至不可能明白何为基督良善, 也就是何为仁爱; 他们完全以为天堂的生命唯独在于他们称之为信之真理的真理; 还以为天堂的生命能被赋予凡有信仰的信心之人, 哪怕他们没有信之生命.

这些人在信之生命, 也就是仁爱方面何等盲目,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明显地看出来: 他们完全不理会主自己关于生活良善的成千上万次的教导; 当阅读圣言时, 他们立刻就将这些教导仍在信的背后, 由此把它们向自己和他人隐藏起来. 也正因如此, 他们将属于良善, 也就是仁爱, 及其行为的一切都从教会的教义驱逐到低级教义中, 他们称这些教义为道德神学, 并视之为属世的, 而非属灵的. 而事实上, 死后, 仁之生命会保留下来, 而信只有在与这种生命相一致的情况下才会保留下来; 也就是说, 关于信之真理的思维只有在有一个照它们行善的意愿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保留下来. 那些拥有从良善所产生的信仰之人能利用各种知识来证实事物, 并由此强化他们的信仰 (参看2454, 2568, 2588, 4156, 4293, 4760, 5201, 6047, 8629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