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 Bibliya

 

以西結書 20:32

pag-aaral

       

32 你們:我們要像外邦人和列國的宗族一樣,去事奉頭與石頭。你們所起的這心意萬不能成就。

Ang Bibliya

 

耶利米書 44

pag-aaral

   

1 有臨到耶利米,論及一切埃及的猶大人,就是在密奪、答比匿、挪弗、巴忒羅境內的猶大人,說:

2 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如此:我所降與耶路撒冷猶大各城的一切災禍你們都見了。那些城邑今日荒涼,無人居住

3 這是因居民所行的惡,去燒香事奉別,就是他們和你們,並你們列祖所不認識的,惹我發怒。

4 我從起來差遣我的僕人先知去說,你們切不要行我所厭惡這可憎之事。

5 他們卻不從,不側耳而,不離惡事,仍向別燒香。

6 因此,我的怒氣和忿怒都倒出來,在猶大城邑中和耶路撒冷的街上,如火著起,以致都荒廢淒涼,正如今日一樣。

7 現在耶和華─萬軍之以色列的如此:你們為何作這惡自害己命,使你們的男人、婦女、嬰孩,和吃奶的都從猶大中剪除、不留一呢?

8 就是因你們所做的,在所去寄居的埃及向別燒香惹我發怒,使你們被剪除,在天下萬國中令人咒詛羞辱。

9 你們列祖的惡行,猶大和他們后妃的惡行,你們自己和你們妻子的惡行,就是在猶大耶路撒冷街上所行的,你們都忘了麼?

10 到如今還沒有懊悔,沒有懼,沒有遵行我在你們和你們列祖面前所設立的法度律例。

11 所以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如此:我必向你們變臉降災,以致剪除猶大眾人。

12 那定意進入埃及、在那裡寄居的,就是所剩下的猶大人,我必使他們盡都滅絕,必在埃及仆倒,必因刀饑荒滅絕;從最小的到至的都必遭刀饑荒而,以致令人辱罵、驚駭、咒詛、羞辱。

13 我怎樣用刀、饑荒、瘟疫刑罰耶路撒冷,也必照樣刑罰那些埃及的猶大人;

14 甚至那進入埃及寄居的,就是所剩下的猶大人,都不得逃脫,也不得存留歸回猶大。他們心中甚想歸回居住;除了逃脫的以外,一個都不能歸回。

15 那些埃及巴忒羅知道自己妻子向別燒香的,與旁邊站立的眾婦女,聚集成群,回答耶利米

16 論到你奉耶和華的名向我們我們必不從。

17 我們定要成就我們中所出的一切,向后燒香、澆奠祭,按著我們我們列祖、君、首領在猶大的城邑中和耶路撒冷的街上素常所行的一樣;因為那時我們吃飽飯、享福樂,並不見災禍。

18 自從我們停止向后燒香、澆奠祭,我們倒缺乏一切,又因刀饑荒滅絕。

19 婦女:我們向后燒香、澆奠祭,做后像的餅供奉他,向他澆奠祭,是外乎我們的丈夫麼?

20 耶利米對一切那樣回答他的男人婦女

21 你們與你們列祖、君、首領,並國內的百姓,在猶大城邑中和耶路撒冷上所燒的香,耶和華豈不記念,中豈不思想麼?

22 耶和華因你們所作的惡、所行可憎的事,不能再容忍,所以你們的荒涼,令人驚駭咒詛,無人居住,正如今日一樣。

23 你們燒香,得罪耶和華,沒有聽從他的話,沒有遵行他的律法、條例、法度,所以你們遭遇這災禍,正如今日一樣。

24 耶利米又對眾民和眾婦女:你們在埃及的一切猶大人當耶和華的

25 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如此:你們和你們的妻都裡做,我們定要償還所許的願,向后燒香、澆奠祭。現在你們只管堅定所許的願而償還罷!

26 所以你們埃及的一切猶大耶和華的耶和華:我指著我的名起誓,在埃及,我的名不再被猶大一個稱呼: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

27 我向他們留意降禍不降福;在埃及的一切猶大必因刀、饑荒所滅,直到滅盡。

28 脫離刀、從埃及歸回猶大的人數很少;那進入埃及要在那裡寄居的,就是所剩下的猶大人,必知道是誰的立得住,是我的呢?是他們的呢?

29 耶和華:我在這地方刑罰你們,必有預兆,使你們知道我降禍與你們的必要立得住。

30 耶和華如此:我必將埃及王法老合弗拉交在他仇敵和尋索其命的人中,像我將猶大王西底家交在他仇敵和尋索其命的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中一樣。

   

Mula sa Mga gawa ni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 9144

Pag-aralan ang Sipi na ito

  
/ 10837  
  

9144. “烧着了荆棘” 表蔓延至虚假. 这从 “烧着” 和 “荆棘” 的含义清楚可知:

“烧着” 当论及由对邪恶的情感所产生的怒气时, 是指蔓延, 从而点燃;

“荆棘” 是指虚假, 如下文所述. 必须先说一说此处是何情形. 在一个人里面或说与一个人同在的爱就是他的生命之火 (参看9055节). 邪恶的爱, 即对自我和世界的爱, 就是吞噬的火; 因为它们吞噬属于生命本身的良善和真理. 这些火构成人之意愿的生命, 而这些火发出的光则构成其理解力的生命. 只要邪恶的火被关在意愿中, 理解力就住在光中, 从而能辨别何为良善与真理. 但是, 当这些火将它们的光倾注到理解力中时, 之前的光就被驱散, 此人对何为良善与真理的辨别力就变得昏暗. 这种情况会随着对自我和世界的爱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而变得更糟; 直到最后这些爱的扼杀并熄灭一切真理, 连同一切良善.

当这些爱受到攻击时, 火就从意愿迸发出来进入理解力, 并在那里点起一团火焰. 这团火焰就是那被称为 “怒气” 的. 这就是为何当一个人发怒时, 人们就说他 “火冒三丈”,

“发火”,

“上火”. 这火焰攻击存在于理解力中的真理和良善, 不仅隐藏它们, 还吞噬它们. 此外 (这是一个奥秘), 当这邪恶之火从意愿迸发出来进入理解力时, 后者就从上面关闭, 从下面打开; 也就是说, 在它看向天堂的地方关闭, 在它看向地狱的地方打开.

正因如此, 当一个恶人生气发火时, 产生火焰的邪恶和虚假就会流入进来. 此处的情形就像体内的一根纤维, 它若被针尖刺伤, 就会立刻缩回去并闭合, 从而防止伤口加深, 并伤害它根本上的生命. 此外, 当虚假以可见的形状来呈现时, 它显为尖锐之物. 一个恶人发怒时的状态也类似于一点火就喷发为火焰的烟雾; 因为存在于理解力中的由邪恶所产生的虚假就像烟, 怒气就像点燃的烟. 它们也相互对应, 故在圣言中,

“烟” 表示虚假, 其 “火焰” 表示怒气, 如在大卫诗篇:

从祂鼻孔有烟上腾; 从祂口中有火喷出, 连炭也因祂着起来.(诗篇 18:8)

以赛亚书:

邪恶像火焚烧, 吞灭荆棘和蒺藜, 点燃森林中缠绕的树枝; 因万军之耶和华的烈怒, 它们就成为烟柱, 旋转上腾.(以赛亚书 9:18-19)

此处 “烟” 是指虚假, 当它被点燃时, 就是产生怒气.

“烟” 是指虚假 (参看1861节).

由此可见,

“火若发出, 烧着了荆棘, 禾捆, 站着的庄稼都烧尽了” 表示什么, 即: 如果对邪恶的情感爆发为怒气, 蔓延至属于恶欲的虚假, 并吞噬信之真理和良善. 凡进行思考的人都能看出, 制定这条律法必有某个隐藏在里面, 并未显明的原因. 因为没有哪个地方会为了火烧着了荆棘, 并由此烧尽了禾捆或站着的庄稼而制定一条律法; 这种情况是极为罕见的. 而邪恶和怒气之火抓住并点燃欲望的虚假, 由此吞噬教会的真理和良善, 这却是每天都发生的事.

“荆棘” 是指欲望的虚假, 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以赛亚书:

荆棘蒺藜必长在我百姓的地上.(以赛亚书 32:13)

“地” 是指教会;

“荆棘蒺藜” 是指虚假和源于它们的邪恶. 同一先知书:

至于你们的灵, 火要吞灭你们. 这百姓要被烧成石灰; 又像被割下的荆棘, 在火中焚烧.(以赛亚书 33:11-12)

“在火中焚烧的荆棘” 是指爆发为火焰并吞噬真理和良善的虚假.

以西结书:

必不再向以色列家作刺人的荆棘, 使人痛苦的蒺藜.(以西结书 28:24)

“刺人的荆棘” 是指属于自我之爱的欲望的虚假;

“蒺藜” 是指属于世界之爱的欲望的虚假. 何西阿书:

他们的母亲行了淫乱. 因此, 我必用荆棘堵塞你的道, 使她找不着路.(何西阿书 2:5-6)

“道” 和 “路” 表示真理;

“荆棘” 表示取代真理的虚假.

同一先知书:

伯亚文的高地, 就是以色列的罪恶, 必被毁灭. 荆棘和蒺藜必长在他们的祭坛上.(何西阿书 10:8)

“荆棘和蒺藜” 表示使敬拜的良善和真理荒废的邪恶和虚假. 大卫诗篇:

他们如同蜂子围绕我, 好像荆棘的火熄灭.(诗篇 118:12)

“荆棘的火” 表示对邪恶的欲望. 马太福音:

凭着他们的果子, 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 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 (马太福音 7:16)

“荆棘上摘葡萄” 表示从欲望的虚假中获得信和仁的良善,

“葡萄” 是指这些良善 (参看1071, 5117, 6378节).

马可福音:

有些种子撒在荆棘里, 荆棘长起来, 把它挤住了, 就不结实; 还有那撒在荆棘里的, 就是人听了这话, 但这世上的思虑, 钱财的迷惑, 和其它事物上的私欲进来, 把这话挤住了, 结不出果实.(马可福音 4:7, 18-19)

此处解释了 “撒种在荆棘里” 是什么意思, 因而 “荆棘” 又是什么意思. 在耶利米书中,

“撒种在荆棘里” 和 “收割的荆棘” 所表相同:

耶和华对犹大和耶路撒冷人如此, 要开垦你们的荒地, 不要撒种在荆棘中! (耶利米书 4:3)

又:

他们种的是麦子, 收割的是荆棘.(耶利米书 12:13)

“荆棘” 所表示的欲望之虚假是指支持世俗事物和世俗欲望的虚假; 这些虚假比其它虚假更能起火并熊熊燃烧起来, 因为它们是一个人所感觉到的肉体欲望的产物. 因此, 它们也关闭内在人, 使得此人在灵魂得救和永生方面完全缺乏智慧.

约翰福音:

当主被钉上十字架时, 他们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祂头上, 当祂被恭喜是犹太人的王, 祂说, 看哪, 这个人! (约翰福音 19:2, 3, 5)

这一切代表那时在犹太教会中, 神之真理或神性圣言的处境; 即: 这真理被欲望的虚假窒息了.

“犹太人的王”, 正如他们当时所恭喜祂的, 表示神之真理. 在圣言中,

“王” 表示来自神的真理 (参看1672, 2015, 2069, 3009, 3670, 4575, 4581, 4966, 5044, 6148节);

“受膏者”, 就是希伯来语的弥赛亚和希腊语的基督, 具有同样的含义 (3004, 3008, 3009, 3732节的末尾节).

“犹大” 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神性良善方面的主, 在内义上表示圣言, 因而取自圣言的教义方面的主 (3881节); 这样的冠冕被戴在祂头上之后, 主说 “看哪, 这个人”, 祂的意思是:

“看看现在教会里的神性真理! ” 因为 “人” 是从天上的主发出的神性真理. 正因如此, 天堂是大人, 这是由于流注和对应, 如许多章节末尾所示 (参看1871, 1276, 2996, 2998, 3624-3649, 3741-3750, 7396, 8547, 8988节). 也正因如此, 主的属天教会被称为 “人” (参看478, 479节), 该教会是犹太人所代表的教会 (6363, 6364, 8770节). 由此明显可知 “荆棘的冠冕”, 祂被恭喜为 “犹太人的王”,

“看哪, 这个人”, 以及写在十字架上的文字:

“犹太人的王, 拿撒勒人耶稣” (约翰福音 19:19, 20) 表示什么, 即: 犹太人看待和对待神性真理, 或圣言的方式, 而教会就存在于犹太人当中. 当主即将被钉在十字架时, 犹太人对祂所做的这一切事, 就表示他们的教会在神之真理或圣言方面的状态 (参看9093节的末尾节). 主就是圣言, 这一点清楚可见于约翰福音:

起初有圣言, 圣言与神同在, 神就是圣言. 圣言成了肉身, 住在我们中间,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约翰福音 1:1, 14)

“圣言” 就是神性真理.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