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 Bibliya

 

以西結書 20:31

pag-aaral

       

31 你們奉上供物使你們兒子的時候,仍將一切偶像玷污自己,直到今日麼?以色列家啊,我豈被你們求問麼?耶和華: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必不被你們求問。

Ang Bibliya

 

耶利米書 44:17

pag-aaral

       

17 我們定要成就我們中所出的一切,向后燒香、澆奠祭,按著我們我們列祖、君、首領在猶大的城邑中和耶路撒冷的街上素常所行的一樣;因為那時我們吃飽飯、享福樂,並不見災禍。

Mula sa Mga gawa ni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 801

Pag-aralan ang Sipi na ito

  
/ 10837  
  

801. 对大洪水前的这些人的描述表明了上古之人所采用的风格的性质, 因而表明了预言风格的性质. 此处直到本章末尾都在描述这些人. 本节描述了他们的信念, 接下来的23节描述了他们的欲望, 也就是说先描述了其觉知之物的状态, 之后描述了其意愿之物的状态. 尽管他们里面没有正确的觉知和意愿之物, 但他们里面的事物, 也就是这些事物的反面, 必须仍被称为觉知和意愿之物. 虚假的信念绝非觉知之物, 但必须这样称呼, 因为它们是思维和推理之物. 这同样适用于绝非意愿之物的欲望. 就象我说的, 首先描述的是这些人的虚假信念, 之后描述的是他们的欲望. 这就是为何接下来的23节重复的原因, 只是21节所提及之物的顺序有所不同.

这也是预言的风格, 原因在于, 人有两种生命 (觉知和意愿), 第一种属于觉知之物, 第二种属于意愿之物, 它们截然不同, 彼此分离. 人是由这二者构成的, 尽管如今它们在人内的是分离的, 但它们仍是一个流入另一个, 并且绝大部分结合起来. 可以用很多方式来证实和说明它们结合起来, 以及如何结合的事实. 因此, 由于人是这两部分构成的, 即觉知和意愿, 并且一个流入另一个, 故当描述人时, 圣言就分别描述每个部分, 这是重复的原因, 否则这种描述是有问题的. 一切其它事物, 如同这里的意愿和觉知, 也是如此. 正是它们的主体使得事物恰如它们所是的样子. 它们是其主体的产物, 因此是这些主体的属性. 从其主体, 即从其实体分离之物什么都不是. 这就是为何圣言描述某个事物时, 会描述这两个方面的原因. 只有这样, 对每个事物的描述才能全面.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