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 Bibliya

 

约拿书 4

pag-aaral

   

1 这事约拿不悦,且甚发怒,

2 就祷告耶和华耶和华啊,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吗?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後悔不降所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

3 耶和华啊,现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为我死了比活着还好。

4 耶和华:你这样发怒合乎理吗?

5 於是约拿出城,在城的东边,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在棚的荫,要那城究竟如何。

6 耶和华安排一棵蓖麻,使其发生高过约拿,影儿遮盖他的,救他脱离苦楚;约拿因这棵蓖麻喜乐。

7 次日黎明,却安排一条子咬这蓖麻,以致枯槁。

8 出来的时候,安排炎热的东,日曝晒约拿的,使他发昏,他就为自己求:我死了比活着还好!

9 约拿: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吗?他:我发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

10 耶和华: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乾死,你尚且爱惜;

11 何况这尼尼微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

   

Puna

 

探讨约拿书的意义 4

Ni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taff (isinalin ng machine sa 中文)

在《约拿书》的第四章中,(约拿书4),先知约拿对他的成功有一个奇怪的反应。他很生气,而且生闷气。他认为自己比上帝更了解。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

乔治-麦考迪牧师在注释这一章时,在他的《约拿书学习指南》中提供了一个总结,该指南有免费的.pdf版本,供你使用。下面,我们摘录了他的部分总结,并进行了编辑,以便在此背景下使用。

约拿时代的犹太教会的人不想重新考虑他们对 "最惠国待遇 "的信念。他们向主挑战。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主想拯救他们在尼尼微的敌人。

尽管有第1章和第2章的惨痛教训,以及第3章所述的成功,约拿仍然认为自己比主更了解。他认为神太软弱和慈爱了,太宽容了,他需要接受约拿的强硬观点。

约拿变得如此愤怒和报复,以至于他宁愿死也不同意主拯救尼尼微人的方式。他的自爱希望得到荫庇--对其概念的保护。主需要结束这种想法;虫子从内部给葫芦带来了死亡。然后,主派人吹了一阵猛烈的东风,这代表着吹走了教会停滞不前的思维。

主的天日照在约拿身上,但他感到昏厥。在这里,约拿坚持自己对事物的困扰的看法,使他对主的看法感到不舒服。神圣的指引为他提供了一种方法,让他学会把邻居的成功当作自己的成功来享受,但他不愿意接受。

对我们来说,那么--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只为自己保留圣言的真理;我们必须到尼尼微去分享它们。然后,如果人们开始听到它们,并利用它们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我们就不能允许自己对主接受他们的悔改并宽恕他们而产生怨恨。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反应;想想门徒们在主的指挥结构中争先恐后的样子(路加福音9:46),或者浪子的兄弟(路加福音15:28-29),或葡萄园里的工人为了一个银币整天工作(马太福音20:10-12).但是...这不是一个好的反应。主不欣赏约拿的这种反应,当它出现在我们的头脑中时,也不欣赏它。

马丁-潘宁顿牧师推荐了瑞典堡神学著作中的几段解释性段落。

"阴暗或阴影意味着对善和真理的认识处于朦胧状态"。(天国的秘密2367)

"葡萄树是属灵的好处(属灵的教会)"。(天国的秘密217)

"虫子代表虚假的东西在啃噬和折磨人"。(天国的秘密8481)

"'太阳渐渐热起来'在相反的意义上意味着自爱和对世界的爱"。(天国的秘密8487)

还有......这里有一个链接,是托德-贝斯文格牧师关于本章的有趣(音频)布道

Ang Bibliya

 

Jonah 3:7

pag-aaral

       

7 He made a proclamation and published through Nineveh by the decree of the king and his nobles, saying, "Let neither man nor animal, herd nor flock, taste anything; let them not feed, nor drink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