ბიბლია

 

创世记 50:5

Სწავლა

       

5 父亲的时候叫我起誓说:你要将我葬在迦南,在我为自己所掘的坟墓里。现在求你让我上去葬我父亲,以後我必回来

სვედენბორგის ნაშრომებიდან

 

属天的奥秘 # 4447

შეისწავლეთ ეს პასაჟი.

  
/ 10837  
  

4447. “哈抹和他们谈话, 说” 表古人当中的教会之良善. 这从 “哈抹” 的代表清楚可知, “哈抹” 是指从古人那里所得来的东西 (参看4431节), 也就是从他们那里所得来的教义良善. 因为教会的良善是父亲, 源于这良善的真理 (在此由 “示剑” 来表示) 是儿子; 这也是为何在圣言中, “父亲” 表示良善, “儿子” 表示真理. 在此之所以说 “古人当中的教会之良善”, 而不说 “古教会的良善”, 是因为 “古人当中的教会” 是指源于存在于大洪水之前的上古教会的教会, “古教会” 是指存在于大洪水之后的教会. 在此之前, 我们曾数次阐述过这两个教会, 并说明大洪水前的上古教会是属天的, 而大洪水后的古教会是属灵的, 还频繁论述过这二者之间的区别.

属天的上古教会的余留仍存在于迦南地, 尤其存在于那些被称为赫人和希未人的人中间. 这些余留之所以在其它地方不存在, 是因为被称 “人” 或 “亚当” (478, 479节) 的上古教会就在迦南地, 因此 “伊甸园” 也在那地; “伊甸园” 表示该教会之人的聪明 (100, 1588节), 园中的树则表示他们的觉知 (103, 2163, 2722, 2972节). 这个园子或乐园因表示聪明和智慧, 故表示教会本身; 并且因表示教会, 故也表示天堂; 因表示天堂, 故在至高意义上还表示主. 因此, “迦南地” 本身在至高意义上也表示主; 在相对意义上表示天堂, 以及教会; 在个体意义上表示教会成员 (1413, 1437, 1607, 3038, 3481, 3705节). 因此, “陆地” 或 “地” 这个词在圣言中单独被提及时, 也具有同样的含义 (566, 662, 1066, 1067, 1413, 1607, 3355节); 而 “新天和新地” 就表示一个新教会, 无论内在还是外在 (1733, 1850, 2117, 2118末尾, 3355末尾节). 上古教会就在迦南地 (参看567节), 正因如此, 那里的地方成了代表. 这解释了为何亚伯兰被吩咐去往那里, 以及为何那地被赐给他的后代, 也就是雅各的儿子们, 即为了这些地方的代表能够永久保存下来, 这些地方在写圣言时都会用得到 (参看3686节). 这就是为何那地的每个地方, 包括山川河流, 以及四围的所有边界都成了代表 (1585, 1866, 4240节).

这一切表明此处 “古人当中的教会” 是什么意思, 即是指上古教会的余留. 因为这些余留存在于赫人和希未人中间, 故亚伯拉罕, 以撒, 和雅各, 连同他们的妻子, 都在赫人中间, 在他们的地上得了一块坟地 (创世记 23:1-20; 49:29-32; 50:13); 约瑟也在希未人中间 (约书亚记 24:32). 示剑的父亲哈抹代表该教会的余留, 因此他表示古人当中的教会之良善, 因而表示来自神性支系的内层真理的起源 (4399节). 至于大洪水前的上古教会和大洪水后的古教会之间有何区别, 可参看前文 (597, 607, 608, 640, 641, 765, 784, 895, 920, 1114-1128, 1238, 1327, 2896, 2897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სვედენბორგის ნაშრომებიდან

 

属天的奥秘 # 920

შეისწავლეთ ეს პასაჟი.

  
/ 10837  
  

920. 本节总体上描述了古教会的敬拜, “祭坛和燔祭” 就是用来敬拜的, 它们是一切代表性敬拜的主要特征. 然而, 首先必须提一下上古教会敬拜的性质, 由此表明通过代表敬拜主是如何兴起的. 上古教会成员只有内在的敬拜, 诸如天堂里的那种. 对他们来说, 天堂与人密切交流, 以致他们成为一体. 这种交流就是直觉, 前面频繁提过到这种直觉. 因此, 他们是天使般的人, 故而是内在人. 虽然他们能感觉到属肉体和尘世的外在事物, 但他们并不理会. 在每一个感觉的对象中, 他们都能直觉到某种神性和天堂之物. 例如, 当看到高山时, 他们直觉到的, 不是山的概念, 而是高的概念, 并通过高直觉天堂和主的概念. 经上说主居于至高之处, 并且祂本人被称为 “至高至上者” 便由此而来; 后来对主的敬拜在山上进行也是从这里来的. 其它事也一样, 如当观察早晨时, 他们并不直觉从时间上开始一天的早晨, 而是直觉人心智中的天堂之物, 它就象早晨和黎明. 这就是为何主被称为早晨, 东方和黎明的原因. 同样, 当看到一棵树及其果实, 叶子时, 他们并不理会这些事物本身, 而是仿佛看到它们里面所表现的人, 在果实里面看到爱和仁, 在叶子里面看到信. 因此, 这个教会成员不但被比作一棵树, 一个乐园, 他里面的东西被比作果实和叶子, 而且他甚至被如此称呼. 这就是具有属天和天使般的观念之人的品性.

人皆知, 总的观念主导一切细节, 因而主导一切感官对象, 无论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 事实上, 这类物体不会被留意到, 除非它们流入人的总体观念. 因此, 对开心的人来说, 他所听到, 看到的一切似乎都在欢声笑语; 而对忧伤的人来说, 他所看到, 听到的一切似乎都在悲伤忧郁. 其他类型的人也一样, 因为总的情感就存在于一切细节中, 并使它们在总情感中被看到, 听到, 而所有其它事物甚至不显现, 仿佛不存在或无关紧要. 上古教会成员的情况是这样: 目之所及在他看来都似天堂一般, 因此, 对他来说, 一切事物似乎都是活的. 这表明上古教会神圣敬拜的性质, 即它是内在的, 根本不是外在的.

然而, 当教会衰落, 如在其后代中的情形, 这种直觉力或与天堂的交流开始丧失时, 另一种状态开始出现了. 这时, 他们在感官对象中不再象以前那样能直觉任何天堂之物, 而只是直觉世俗之物. 他们越是直觉世俗之物, 其直觉力就越丧失. 最终, 在洪水前的最后一代, 他们在这类物体中只能直觉世俗, 肉体和尘世之物. 天堂就这样与人类分离了, 他们只能以极其遥远的方式与天堂交流. 这时, 与地狱的交流向人开放, 他由此获得其总的观念, 一切细节观念皆源于这总的观念, 如前所述. 在这种情况下, 当有天堂观念临到他们时, 他们视若无物, 以致最终甚至不愿承认属灵和属天之物的存在. 人的状态就这样被改变和颠倒.

由于主预见人类的状态会变成这样, 所以祂为保存信的教义事物做好准备, 以便人们可以知道属天和属灵之物. 前面所论述的那些被称为 “该隐” 和 “以诺” 之人通过上古教会成员将这些教义事物搜集起来. 因此, 经上论到该隐说, 他身上被立了一个记号, 免得人杀他 (参看创世记 4:15, 393, 394节), 论到以诺说, 神将他取去 (创世记 5:24). 这些教义事物仅在于有意义, 因而看似神秘之物. 也就是说, 它们仅在于地面上各种具有属灵意义的物体, 诸如高山, 它们表天上之物和主; 早晨和东方, 它们也表天上之物和主; 各种树及其果实, 它们表人及其天堂之物等等. 他们的教义事物就在于诸如这类的事物, 所有这些都通过上古教会有意义的符号被搜集起来. 他们的著作也因此具有这种性质. 由于他们对这类教义事物惊叹不已, 似乎觉得能领悟到其中的神性和天堂之物, 也由于相同的古老风俗习惯, 他们开始并被允许通过类似这样的事物进行敬拜. 这就是他们在山上, 小树林, 树丛中间敬拜的起源, 也是他们露天的柱子或雕像, 以及最后的祭坛和燔祭的起源, 后来, 祭坛和燔祭成了一切敬拜的主要特征. 这种敬拜始于古教会, 并由此传给他们的后代和周边所有国家. 关于这些以及很多其它事物, 蒙主慈悲, 容后再述.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