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hayibheli

 

以西結書 44:12

Funda

       

12 因為這些利未人曾在偶像前伺候這民,成了以色列家罪孽的絆腳石,所以我向他們起誓:他們必擔當自己的罪孽。這是耶和華的。

Okususelwe Emisebenzini ka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4545

Funda lesi Sigaba

  
Yiya esigabeni / 10837  
  

4545. “也要自洁, 更换衣裳” 表要披上圣洁. 这从 “洁” 或 “洁净” 和 “更换衣裳” 的含义清楚可知: “洁” 或 “洁净” 是指成圣, 如下文所述; “更换衣裳” 是指披上, 在此是指披上神圣真理; 因为就圣言的内义而言, “衣服” 表示真理. 很明显, “更换衣裳” 是教会中所公认的一种代表, 至于它代表什么, 若不知道 “衣服” 在内义上表示什么 (参看2576节), 则没有人能知道. 由于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对虚假的弃绝, 和在属世层里面良善对真理的整理, 故经上提到这一事实: 雅各吩咐他们更换衣裳.

“更换衣裳” 是代表要披上神圣真理, 这一点从圣言中其它经文也可以看出来, 如以赛亚书:

锡安啊, 你要醒来, 醒来, 披上你的力量, 圣城耶路撒冷啊, 穿上你华美的衣服! 因为未受割礼, 不洁净的, 必不再进入你中间. (以赛亚书 52:1节)

由于 “锡安” 是指属天教会, “耶路撒冷” 是指属灵教会, 并且由于属天教会就是那凭对主之爱而居于良善的, 属灵教会则是那属信与仁而居于真理的, 故 “力量” 论及锡安, “衣服” 论及耶路撒冷. 当穿上这些时, 这二者就都 “洁净” 了.

撒迦利亚书

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 站在使者面前. 使者应声并吩咐站在面前的说, 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 又对约书亚说, 你看, 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了你, 要给你穿上更换的衣服. (撒迦利亚书 3:3-4节)

从这段经文也明显可知, “脱去衣服, 穿上更换的衣服” 代表从虚假中洁净, 因为经上说 “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了你”. 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会换衣服, 并且经上也是这么说他们, 这种说法在圣言各处有所提及, 因为不同的代表通过这些更换来展现.

由于换衣服代表这类事物, 故在以西结书论述新殿的地方 (新殿在内义上表示一个新教会), 经上说:

祭司进去出了圣所的时候, 不可直到外院, 但要放下他们供职的衣服, 因为那些衣服是圣的. 要穿上别的衣服, 才可以走近属民的事物. (以西结书 42:14节)

又:

他们出到外院的民那里, 当脱下供职的衣服, 放在圣屋内, 穿上别的衣服, 不可使民因自己的衣服成圣. (以西结书 44:19节)

谁都能看出, 先知在本章, 以及本章前后各章描述的新殿和圣城不是指什么新殿, 也不是指一座新城和一个新地, 因为经上提及的是正在被重新引入的祭祀和宗教仪式, 而事实上, 这些东西是要被废除的. 经上还提到以色列各支派的名字, 以及这些支派如何在自己当中分地为业; 而事实上, 他们被分散了, 从未回到那地. 由此明显可知, 那些章节所提到的宗教仪式表示构成教会的属灵和属天事物. 亚伦供职, 献燔祭时换衣服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摩西五经:

当他献燔祭时, 穿上细麻布衣服和细麻布裤子, 把灰倒在坛的旁边. 随后要脱去这衣服, 穿上别的衣服, 把灰拿到营外洁净的地方. (利未记 6:9-12节)

他献燔祭时, 必须这样行.

“洁净” 表示成圣, 这一点从被吩咐洁净可以看出来, 如他们要洗身体和衣服, 洒除污秽的水. 凡对属灵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 没有人因这类事而成圣. 事实上, 罪孽或罪过与人所穿的衣服有什么相干呢? 然而, 有时人们会说, 他们洁净自己后, 就会成为圣洁. 由此也明显可知, 吩咐以色列人执行的这类宗教仪式若不凭着它们代表神圣事物, 毫无神圣可言; 因而那些充当代表的人不会由此变成神圣人物. 正是他们所代表并从他们这些实际人物中抽象出来的圣洁, 激发了与他们同在的灵人的情感, 并由此激发了天上天使的情感 (4307节).

因为人类必须与天堂相联, 好叫人类能持续存在; 这种联系通过教会实现. 否则, 人类就会变得如同野兽, 缺乏任何内在或外在的约束; 因而所有人都会肆无忌惮地去毁灭别人, 并灭绝彼此. 由于在以色列人那个时代, 藉由教会的这种联系是不可能的, 故主规定, 要以奇迹般的方式通过代表实现一种联系. 洗和洁净的仪式就代表成圣, 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 如当耶和华降临西乃山时, 祂对摩西说:

叫他们今天明天分别为圣, 又叫他们洗衣服, 到第三天要预备好了. (出埃及记 19:10, 11节)

以西结书:

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 你们就从一切污秽中洁净了. 我要洁净你们, 弃掉你们的一切偶像. 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 将新灵放在你们中间. (以西结书 36:25-26节)

此处很明显, “洒清水” 代表心的洁净, 因此 “洁净” 是指成圣.

  
Yiya esigabeni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Okususelwe Emisebenzini ka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2682

Funda lesi Sigaba

  
Yiya esigabeni / 10837  
  

2682. “她就把孩子撇在一棵矮树底下” 表对没有发觉丝毫真理与良善的绝望. 这从 “孩子” 和 “矮树” 的含义, 以及这一行为中所体现出的感情, 也就是绝望感清楚可知: “孩子” 是指属灵真理 (参看2669, 2677节); “矮树” 或灌木是指直觉, 不过这种直觉非常微弱, 几近于无. 正因如此, 经上采用 “在一棵矮树底下” 这样的说法, 因为 “矮树” 和 “树” 一个意思, 只是程度较低, “树” 表直觉 (参看103, 2163节). 由此明显可知, “她就把孩子撇在一棵矮树底下” 表对没有发觉丝毫真理与良善的绝望. 撇在一棵矮树底下表就真理与良善而言, 只剩下荒凉, 直到绝望. 这一点明显可见于约伯记:

穷乏饥饿, 独自一人. 他们逃到干旱之地, 直到昨夜的荒废凄凉, 在灌木上采野葵; 住在裂谷, 地洞和岩穴中; 在灌木丛中叫唤, 在野蓟下聚集. (约伯记 30:3-4, 6-7)

此处论述的是真理的荒凉, 是以古教会常用的表述形式来描述的 (因为约伯记是古教会的一本书), 如 “穷乏饥饿, 独自一人”, “逃到干旱之地, 直到昨夜的荒废凄凉”, “住在裂谷, 地洞和岩穴中”, 以及 “在灌木上采野葵”, “在灌木丛中叫唤”. 在以赛亚书中也是如此:

他们必来, 他们都落在荒凉的溪谷内, 磐石的裂缝里和一切灌木丛中, 并一切水道里. (以赛亚书 7:19)

此处论述的也是荒凉, 以同样的表述形式来描述, 也就是说 “落在荒凉的溪谷内, 磐石的裂缝里和一切灌木丛中”.

本节论述了正经历改造之人的第二状态, 也就是他们变得无知, 直到对真理一无所知, 甚至到了绝望地步的一种状态. 他们变得如此无知的原因是为熄灭说服之光 (persuasive light). 说服之光具有这样的性质, 它既能照虚假, 也能照真理, 从而通过真理制造对虚假的信仰, 通过虚假制造对真理的信仰, 同时信靠他们自己. 他们变得如此无知, 也是为了叫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被引导承认这一事实: 良善与真理丝毫不源于他们自己, 或他们自己的东西, 只来源于主. 正经历改造之人变得无知, 甚至到了绝望的地步, 就在这时, 他们便收到安慰和启示, 这从下文清楚看出来. 因为来自主的真理之光无法流入源于自我的说服性思维 (persuasive thinking); 事实上, 这种思维具有熄灭真理之光的性质. 在来世, 说服性思维显为冬光; 不过, 一靠近天堂之光, 就有一种黑暗取代这冬光, 这黑暗当中就有对一切真理的无知. 对那些正经历改造的人来说, 这种状态被称为真理荒凉的状态, 在圣言的内义中常常被论述.

但很少有人了解这种状态, 因为如今只有极少数人正在重生. 对那些未重生的人而言, 他们是否知道真理, 或他们知道的是不是真理, 都一样, 只要他们能把一件事当成真理进行下去. 但正在重生的人会多多思考教义和生命, 因为他们会多多思考永恒的救恩. 因此, 如果真理遗弃他们, 他们会发自内心感到忧伤, 因为真理是他们全部思想和情感的对象. 从以下分析可以看出正在重生之人和未重生之人各自状态的性质: 活在肉身的人就其灵而言, 身处天堂, 就其肉体而言, 身处尘世; 因为他生来就进入这两个世界, 并且就其灵而言如此被造, 以致他实际上与天使同在, 同时又藉着属身体之物与世人同在. 不过, 由于极少有人相信自己拥有死后会活着的灵, 所以正在重生的人也就为数甚少. 对那些相信自己拥有一个灵的人来说, 来世就是他们全部的思想和情感, 相比之下, 这个世界根本算不了什么. 而对那些不相信的人来说, 这个世界就是他们全部的思想和情感, 相比之下, 来世则根本算不了什么. 前者是那些能重生之人, 后者则是那些不能重生之人.

  
Yiya esigabeni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