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hayibheli

 

以西結書 44:10

Funda

       

10 以色列人走迷的時候,有利未人遠離我,就是走迷離開我、隨從他們的偶像,他們必擔當自己的罪孽。

Okususelwe Emisebenzini ka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4545

Funda lesi Sigaba

  
Yiya esigabeni / 10837  
  

4545. “也要自洁, 更换衣裳” 表要披上圣洁. 这从 “洁” 或 “洁净” 和 “更换衣裳” 的含义清楚可知: “洁” 或 “洁净” 是指成圣, 如下文所述; “更换衣裳” 是指披上, 在此是指披上神圣真理; 因为就圣言的内义而言, “衣服” 表示真理. 很明显, “更换衣裳” 是教会中所公认的一种代表, 至于它代表什么, 若不知道 “衣服” 在内义上表示什么 (参看2576节), 则没有人能知道. 由于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对虚假的弃绝, 和在属世层里面良善对真理的整理, 故经上提到这一事实: 雅各吩咐他们更换衣裳.

“更换衣裳” 是代表要披上神圣真理, 这一点从圣言中其它经文也可以看出来, 如以赛亚书:

锡安啊, 你要醒来, 醒来, 披上你的力量, 圣城耶路撒冷啊, 穿上你华美的衣服! 因为未受割礼, 不洁净的, 必不再进入你中间. (以赛亚书 52:1节)

由于 “锡安” 是指属天教会, “耶路撒冷” 是指属灵教会, 并且由于属天教会就是那凭对主之爱而居于良善的, 属灵教会则是那属信与仁而居于真理的, 故 “力量” 论及锡安, “衣服” 论及耶路撒冷. 当穿上这些时, 这二者就都 “洁净” 了.

撒迦利亚书

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 站在使者面前. 使者应声并吩咐站在面前的说, 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 又对约书亚说, 你看, 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了你, 要给你穿上更换的衣服. (撒迦利亚书 3:3-4节)

从这段经文也明显可知, “脱去衣服, 穿上更换的衣服” 代表从虚假中洁净, 因为经上说 “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了你”. 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会换衣服, 并且经上也是这么说他们, 这种说法在圣言各处有所提及, 因为不同的代表通过这些更换来展现.

由于换衣服代表这类事物, 故在以西结书论述新殿的地方 (新殿在内义上表示一个新教会), 经上说:

祭司进去出了圣所的时候, 不可直到外院, 但要放下他们供职的衣服, 因为那些衣服是圣的. 要穿上别的衣服, 才可以走近属民的事物. (以西结书 42:14节)

又:

他们出到外院的民那里, 当脱下供职的衣服, 放在圣屋内, 穿上别的衣服, 不可使民因自己的衣服成圣. (以西结书 44:19节)

谁都能看出, 先知在本章, 以及本章前后各章描述的新殿和圣城不是指什么新殿, 也不是指一座新城和一个新地, 因为经上提及的是正在被重新引入的祭祀和宗教仪式, 而事实上, 这些东西是要被废除的. 经上还提到以色列各支派的名字, 以及这些支派如何在自己当中分地为业; 而事实上, 他们被分散了, 从未回到那地. 由此明显可知, 那些章节所提到的宗教仪式表示构成教会的属灵和属天事物. 亚伦供职, 献燔祭时换衣服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摩西五经:

当他献燔祭时, 穿上细麻布衣服和细麻布裤子, 把灰倒在坛的旁边. 随后要脱去这衣服, 穿上别的衣服, 把灰拿到营外洁净的地方. (利未记 6:9-12节)

他献燔祭时, 必须这样行.

“洁净” 表示成圣, 这一点从被吩咐洁净可以看出来, 如他们要洗身体和衣服, 洒除污秽的水. 凡对属灵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 没有人因这类事而成圣. 事实上, 罪孽或罪过与人所穿的衣服有什么相干呢? 然而, 有时人们会说, 他们洁净自己后, 就会成为圣洁. 由此也明显可知, 吩咐以色列人执行的这类宗教仪式若不凭着它们代表神圣事物, 毫无神圣可言; 因而那些充当代表的人不会由此变成神圣人物. 正是他们所代表并从他们这些实际人物中抽象出来的圣洁, 激发了与他们同在的灵人的情感, 并由此激发了天上天使的情感 (4307节).

因为人类必须与天堂相联, 好叫人类能持续存在; 这种联系通过教会实现. 否则, 人类就会变得如同野兽, 缺乏任何内在或外在的约束; 因而所有人都会肆无忌惮地去毁灭别人, 并灭绝彼此. 由于在以色列人那个时代, 藉由教会的这种联系是不可能的, 故主规定, 要以奇迹般的方式通过代表实现一种联系. 洗和洁净的仪式就代表成圣, 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 如当耶和华降临西乃山时, 祂对摩西说:

叫他们今天明天分别为圣, 又叫他们洗衣服, 到第三天要预备好了. (出埃及记 19:10, 11节)

以西结书:

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 你们就从一切污秽中洁净了. 我要洁净你们, 弃掉你们的一切偶像. 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 将新灵放在你们中间. (以西结书 36:25-26节)

此处很明显, “洒清水” 代表心的洁净, 因此 “洁净” 是指成圣.

  
Yiya esigabeni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Okususelwe Emisebenzini ka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5077

Funda lesi Sigaba

  
Yiya esigabeni / 10837  
  

5077. “埃及王的酒政” 表在受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的身体事物当中. 这从 “酒政” 和 “埃及王” 的含义清楚可知: “酒政” 是指受内在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的外在感觉或身体感觉, 如下文所述; “埃及王” 是指属世人, 如下文所述 (5079节). 由于接下来的几节论述的主题是酒政和膳长, 而他们表示属于身体的外在感官事物, 故有必要说一说这些感官事物. 众所周知, 外在或身体感觉有五种, 即: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和触觉; 这些感觉构成身体的整个生命. 因为没有这些感觉, 身体根本没有生命可言; 因此, 当丧失它们时, 身体就会死亡, 变成一具尸体. 所以, 人的实际身体部分无非是感官印象, 和随之由此产生的生命接受者. 感官所扮演的角色是主体性的, 而身体所扮演的角色是辅助性的. 辅助性的东西若离开它适合服务的主体, 甚至不能被称为人活在世上时所携带的身体; 但辅助性的东西与它的主体在行如一体时就能被如此称呼. 因此, 这二者一起构成身体.

人的一切外在感觉都与他的内在感觉直接相关, 因为它们被赋予人并被置于他的身体中, 以便他活在世上时服务于他的内在人, 并受这内在人的感官能力或感官事物支配. 因此, 当人的外在感觉开始主导他的内在感觉时, 他就完了.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他的内在感官能力就仅仅被视为仆人, 这仆人的功能就是强化或确认凡外在感官事物带着权威所迫切需要的东西. 当外在感官事物处于这种状态时, 它们便陷入刚才所说的颠倒次序 (5076节).

如前所述, 人的外在感觉与他的内在感觉直接相关, 一般与理解力并意愿相关. 所以, 有些外在感官事物受人类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 有些受意愿部分支配. 有一种感官能力尤其受理解力支配, 那就是视觉; 还有一种感官能力受理解力支配, 之后受意愿支配, 那就是听觉; 嗅觉, 尤其味觉同时受这二者支配; 而受意愿支配的能力则是触觉. 大量证据表明, 外在感官事物受理解力和意愿支配; 还表明它们如何受支配; 不过, 要解释到这种程度需占用大量篇幅. 然而, 所涉及的某些事实可从前面各章节末尾有关这些感官的对应关系的说明得知.

另外, 要知道, 被称为信之真理的一切真理皆属于理解力部分, 属于爱与仁的一切良善则与意愿部分一起存在. 因此, 理解力的功能是相信, 承认, 知道并看见真理, 以及良善. 而意愿的功能是感受到对真理的一种情感, 并热爱它; 凡人从中感受到一种情感并热爱之物就是良善. 不过, 至于当真理进入良善时, 理解力如何影响意愿, 以及当它将那良善付诸实践时, 意愿如何影响理解力, 这些都是需要更深入探究的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 蒙主的神性怜悯, 我们将在不同的地方进一步予以讨论.

“酒政” 之所以表示受内在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的感官, 是因为用来喝的一切, 或诸如此类的消费物, 如酒, 奶, 水等, 都与真理有关; 真理喂养理解力, 因而属于理解力. 由于外在或身体感官起服务作用, 故 “酒政” 表示那些感官或它们所感知到的东西. 因为总的来说, “喝” 与喂养理解力的真理有关 (3069, 3071, 3168, 3772, 4017, 4018节); “酒” 的具体含义是源于良善的真理, 或源于仁的信 (1071, 1798节); 而 “水” 表示真理 (680, 2702, 3058, 3424, 4976节). 由此可见 “酒政” 表示什么.

  
Yiya esigabeni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