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hayibheli

 

以西結書 44:10

Funda

       

10 以色列人走迷的時候,有利未人遠離我,就是走迷離開我、隨從他們的偶像,他們必擔當自己的罪孽。

Okususelwe Emisebenzini ka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4545

Funda lesi Sigaba

  
Yiya esigabeni / 10837  
  

4545. “也要自洁, 更换衣裳” 表要披上圣洁. 这从 “洁” 或 “洁净” 和 “更换衣裳” 的含义清楚可知: “洁” 或 “洁净” 是指成圣, 如下文所述; “更换衣裳” 是指披上, 在此是指披上神圣真理; 因为就圣言的内义而言, “衣服” 表示真理. 很明显, “更换衣裳” 是教会中所公认的一种代表, 至于它代表什么, 若不知道 “衣服” 在内义上表示什么 (参看2576节), 则没有人能知道. 由于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对虚假的弃绝, 和在属世层里面良善对真理的整理, 故经上提到这一事实: 雅各吩咐他们更换衣裳.

“更换衣裳” 是代表要披上神圣真理, 这一点从圣言中其它经文也可以看出来, 如以赛亚书:

锡安啊, 你要醒来, 醒来, 披上你的力量, 圣城耶路撒冷啊, 穿上你华美的衣服! 因为未受割礼, 不洁净的, 必不再进入你中间. (以赛亚书 52:1节)

由于 “锡安” 是指属天教会, “耶路撒冷” 是指属灵教会, 并且由于属天教会就是那凭对主之爱而居于良善的, 属灵教会则是那属信与仁而居于真理的, 故 “力量” 论及锡安, “衣服” 论及耶路撒冷. 当穿上这些时, 这二者就都 “洁净” 了.

撒迦利亚书

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 站在使者面前. 使者应声并吩咐站在面前的说, 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 又对约书亚说, 你看, 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了你, 要给你穿上更换的衣服. (撒迦利亚书 3:3-4节)

从这段经文也明显可知, “脱去衣服, 穿上更换的衣服” 代表从虚假中洁净, 因为经上说 “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了你”. 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会换衣服, 并且经上也是这么说他们, 这种说法在圣言各处有所提及, 因为不同的代表通过这些更换来展现.

由于换衣服代表这类事物, 故在以西结书论述新殿的地方 (新殿在内义上表示一个新教会), 经上说:

祭司进去出了圣所的时候, 不可直到外院, 但要放下他们供职的衣服, 因为那些衣服是圣的. 要穿上别的衣服, 才可以走近属民的事物. (以西结书 42:14节)

又:

他们出到外院的民那里, 当脱下供职的衣服, 放在圣屋内, 穿上别的衣服, 不可使民因自己的衣服成圣. (以西结书 44:19节)

谁都能看出, 先知在本章, 以及本章前后各章描述的新殿和圣城不是指什么新殿, 也不是指一座新城和一个新地, 因为经上提及的是正在被重新引入的祭祀和宗教仪式, 而事实上, 这些东西是要被废除的. 经上还提到以色列各支派的名字, 以及这些支派如何在自己当中分地为业; 而事实上, 他们被分散了, 从未回到那地. 由此明显可知, 那些章节所提到的宗教仪式表示构成教会的属灵和属天事物. 亚伦供职, 献燔祭时换衣服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摩西五经:

当他献燔祭时, 穿上细麻布衣服和细麻布裤子, 把灰倒在坛的旁边. 随后要脱去这衣服, 穿上别的衣服, 把灰拿到营外洁净的地方. (利未记 6:9-12节)

他献燔祭时, 必须这样行.

“洁净” 表示成圣, 这一点从被吩咐洁净可以看出来, 如他们要洗身体和衣服, 洒除污秽的水. 凡对属灵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 没有人因这类事而成圣. 事实上, 罪孽或罪过与人所穿的衣服有什么相干呢? 然而, 有时人们会说, 他们洁净自己后, 就会成为圣洁. 由此也明显可知, 吩咐以色列人执行的这类宗教仪式若不凭着它们代表神圣事物, 毫无神圣可言; 因而那些充当代表的人不会由此变成神圣人物. 正是他们所代表并从他们这些实际人物中抽象出来的圣洁, 激发了与他们同在的灵人的情感, 并由此激发了天上天使的情感 (4307节).

因为人类必须与天堂相联, 好叫人类能持续存在; 这种联系通过教会实现. 否则, 人类就会变得如同野兽, 缺乏任何内在或外在的约束; 因而所有人都会肆无忌惮地去毁灭别人, 并灭绝彼此. 由于在以色列人那个时代, 藉由教会的这种联系是不可能的, 故主规定, 要以奇迹般的方式通过代表实现一种联系. 洗和洁净的仪式就代表成圣, 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 如当耶和华降临西乃山时, 祂对摩西说:

叫他们今天明天分别为圣, 又叫他们洗衣服, 到第三天要预备好了. (出埃及记 19:10, 11节)

以西结书:

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 你们就从一切污秽中洁净了. 我要洁净你们, 弃掉你们的一切偶像. 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 将新灵放在你们中间. (以西结书 36:25-26节)

此处很明显, “洒清水” 代表心的洁净, 因此 “洁净” 是指成圣.

  
Yiya esigabeni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Okususelwe Emisebenzini ka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2722

Funda lesi Sigaba

  
Yiya esigabeni / 10837  
  

2722. “亚伯拉罕在别是巴种植果园” 表教义及其认知和性质. 这从 “果园” 和 “别是巴” 的含义清楚可知. 关于果园: 古教会在山上和果园里举行神圣的敬拜. 之所以在山上, 是因为山表敬拜的属天之物; 之所以在果园里, 是因为果园表敬拜的属灵之物. 只要该教会, 即古教会保持这份质朴, 那时他们在山上和果园里的敬拜就是神圣的. 原因在于, 属天之物, 就是爱与仁的事物, 由巍峨高耸的事物来代表, 如大山小山; 而源于属天之物的属灵之物, 则由硕果累累, 枝繁叶茂的事物来代表, 如花园, 果园. 不过, 后来, 这些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符号由于人们敬拜没有内在的外在事物而变成偶像崇拜, 以致神圣敬拜遭到亵渎; 因此他们被禁止在山上和果园里敬拜.

古人在山上举行敬拜的事实从创世记 12章有关亚伯兰的论述清楚看出来:

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 支搭帐棚. 西边是伯特利, 东边是艾. 他在那里又筑了一座坛, 求告耶和华的名. (创世记 12:8,1449-1455节)

这从 “山” 的含义也清楚可知: “山” 是指爱的属天实体 (795, 796, 1430节). 人们也在果园里敬拜的事实从本节经文, 以及 “果园” 和 “树” 的含义清楚可知: 本节经上说 “亚伯拉罕在别是巴种植果园, 又在那里求告 (耶和华) 永生神的名”; “果园” 是指聪明 (100, 108, 1588节); “树” 是指直觉 (103, 2163节). 在山上和果园里的敬拜被禁止的事实从以下摩西书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你不可在耶和华你神的坛旁栽什么树的木偶 (grove), 也不可为自己设立柱像, 这是耶和华你神所恨恶的. (申命记 16:21-22)

出埃及记:

你要拆毁那些民族的祭坛, 打碎他们的柱像, 砍下他们的木偶 (grove). (出埃及记 34:13)

他们还被命令:

用火焚烧他们的木偶 (grove). (申命记 12:3)

古教会的代表性仪式设立在犹太人和以色列人当中, 他们唯独沉浸在外在事物中, 内心无非是偶像崇拜者, 是那种既不承认也不想承认任何内在事物或死后生命的人, 不知道弥赛亚的国度是天国. 因此, 当有自由的时候, 他们就在大山小山, 果园森林举行亵渎的敬拜. 他们还为自己制造丘坛以取代大山小山, 雕刻偶像以取代果园. 这从圣言中的很多经文明显看出来, 如士师记:

以色列人去事奉诸巴力和木偶. (士师记 3:7)

列王纪:

以色列人做木偶, 惹耶和华发怒. (列王纪上14: 15)

又:

犹大人在各高冈上, 各青翠树下筑了邱坛, 立了柱像和木偶. (列王纪上14: 23)

又:

以色列人在他们所有的城邑建筑邱坛, 在各高冈上, 各青翠树下立柱像和木偶. (列王纪下 17:9-10)

又:

犹大王玛拿西为巴力筑坛, 做木偶, 效法以色列王亚哈所行的, 又在神的殿内立雕刻的偶像. (列王纪下 21:3, 7)

由此明显可知, 他们也为自己雕刻偶像. 约西亚王摧毁了这些偶像的事实在列王纪中也有所提及:

约西亚将那为巴力和亚舍拉 (the grove), 日, 月并天上万象所造的器皿, 都从耶和华殿里搬出来, 在耶路撒冷外烧了, 又拆毁妇女为亚舍拉 (the grove) 织帐子的屋子. (列王纪下 23:4-5, 7, 14-15)

他还砍下所罗门制造的木偶 (the grove), 同样在伯特利砍下耶罗波安制造的亚舍拉 (the grove)(列王纪下 23:4, 6-7, 13-15).

希西家王也拆毁这类事物, 这一事实可见于列王纪:

犹大的希西家王废去邱坛, 毁坏柱像, 砍下木偶, 打碎摩西所造的铜蛇. (列王纪下 18:4)

显然, 铜蛇在摩西那个时代是神圣的. 但是, 当所敬拜的是外在事物时, 铜蛇就遭到亵渎, 因此被打碎. 由于同样的原因, 在山上和果园里的敬拜被禁止. 这些事在先知书中看得更清楚. 以赛亚书:

你们在各青翠树下因神明欲火攻心; 在岩石峭壁下的溪谷间献上孩子为牲祭. 你也向溪谷浇了奠祭, 献了供物; 你在巍峨高耸的山上安设居所, 也上那里去献祭. (以赛亚书 57:5-7)

同一先知书:

当那日, 人必仰望造他的主, 眼目重看以色列的圣者; 他必不仰望祭坛, 就是自己手所筑的, 也不重看自己指头所做的, 无论是木偶 (groves) 是日像 (sun images). (以赛亚书 17:7-8)

弥迦书:

我必从你中间除灭雕刻的偶像和柱像, 你就不再跪拜自己手所造的. 我必从你中间拔出木偶, 又毁灭你的城邑. (弥迦书 5:13-14)

以西结书:

他们被杀的人倒在他们偶像的中间, 在他们祭坛的周围, 就是在各高冈各山顶上, 在每一棵翠绿的树下和茂盛的橡树下, 就是他们献馨香的祭给一切偶像的地方. (以西结书 6:13)

由此明显可知偶像崇拜的来源, 也就是说, 它源于对具有代表性和灵义的物体本身的敬拜. 生活在大洪水之前的上古之人在每一个事物, 如大山小山, 平原, 山谷, 花园, 果园, 森林, 江河水流, 田野谷物, 各种树木和活物, 以及发光的天体中所看到的是代表和象征主国度的事物. 但他们的目光从不停留在这些物体上, 更不用他们的心思了. 这些事物只不过是有助于他们思想主国度中的属天和属灵之物的工具罢了; 并且这种情形甚至到了这种程度, 即整个自然界中根本没有一物不作为这类工具而服务于他们. 真相是: 自然万物都具有代表性, 但如今这是一个奥秘, 几乎无人相信. 本为对主之爱的属天之物消失后, 人类就不再处于这种状态, 即能透过世俗物体看到主国度的属天和属灵之物的状态.

然而, 洪水后的古人通过传统习俗和一些人所作的收集知道, 这些物体具有这样的含义. 由于它们具有这样的含义, 他们也视其为圣. 古教会的代表性敬拜由此产生, 该教会因是属灵的, 故不享有 “事情就是如此” 的任何直觉, 只知道事实. 因为与上古教会相比, 古教会居于模糊中 (2715节). 然而, 他们并不敬拜外在事物, 而是藉着外在事物回想内在事物. 所以, 当转向这些代表性和象征性的符号时, 他们便处于敬拜的圣洁中. 他们能转向这些符号, 是因为他们具有属灵之爱, 即仁爱, 他们使仁爱成为敬拜的本质, 主的圣洁因此能流入他们的敬拜中. 但是, 当人类状态发生改变并败坏, 以致人们背离仁之善, 从而不再相信天国或死后生命的存在, 反而以为 (如当今之人所以为的那样), 人类的状况与动物无异, 只不过他们作为人类能够说话的时候, 神圣的代表性敬拜就转为偶像崇拜了, 所敬拜的也只是外在事物. 这就是为何在那时的外邦人, 甚至犹太人和以色列人当中, 敬拜不再具有代表性, 而是一种代表性和象征性符号的敬拜, 也就是没有内在的外在事物的敬拜.

关于具体的 “果园”: 在古人当中, 它们具有各种含义, 事实上, 这类含义取决于果园里的树木种类. 有橄榄树的果园表示敬拜的属天之物; 有葡萄树的果园表示敬拜的属灵之物; 而有无花果树, 香柏树, 杉树, 杨树和橡树的果园则表示与属天和属灵之物有关的各种事物. 然而, 此处仅仅提到 “果园” 或栽植树木, 这表示属于与教义联结的理性的事物及其认知, 因为树一般表直觉 (103, 2163节). 不过, 它们论及属灵教会时, 表示认知. 原因在于, 除了通过取自教义或圣言的认知所获得的直觉外, 属灵教会成员没有任何其它直觉. 因为这类认知成为其信仰的一部分, 从而成为其良善的一部分, 他通过这良知拥有直觉.

  
Yiya esigabeni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