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eln

 

馬太福音 6:26

Studie

       

26 你們看那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麼?

Från Swedenborgs verk

 

属天的奥秘 #1017

Studera detta avsnitt

  
/ 10837  
  

1017. 为了说明增多的性质取决于情感的性质, 以接受下列信条者为例, 该信条是: 唯独信拯救人, 即便这人没做出任何善行, 也就是没有任何仁爱. 持此信条之人因此将信从仁那里分离出去, 这种人之所以将信从仁分离出去, 不仅因为他从小就接受这样的信条, 还因为他的确认为, 若有人声称仁爱或仁爱的行为是信的本质, 并因此过一种虔诚的生活, 这人必会将功德置于行为中, 尽管这是个错误的假设. 于是, 他拒绝仁爱, 视仁爱的行为毫无价值, 因而唯独持守信的观念. 而缺乏其本质, 即仁爱的信根本不是信. 只要认定这个信条, 他就决不会出于对良善的情感行事, 只会出于乐趣所固有的情感行事, 而这乐趣就是他可以在恶欲毫无约束的情况下生活. 凡属这一类的人都会通过很多事来确认唯信. 他行事不是出于对真理的情感, 而是出于自我的荣耀, 是为了他能因此显得比别人更伟大, 更有学问, 更高尚, 从而在名利场中爬得更高. 他出于伴随这情感的快乐如此行事, 这快乐会使具有确认性质的事物增多. 因为就象前面说的, 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增多的性质. 一般来说, 若基本信条是虚假的, 那它只会产生虚假, 因为一切事物都会顺应基本信条. 事实上, 我通过亲身经历得知这一点, 关于这些经历, 蒙主慈悲, 我会在别处予以描述. 那些认定诸如有关唯信的这类信条, 根本不受仁爱主导之人, 毫不理会, 甚至仿佛看不到主多次针对爱和仁所说的一切话 (如马太福音 3:8-9; 5:7, 43-48; 6:12, 15; 7:1-20; 9:13; 12:33; 13:8, 23; 18:21-23 至末尾; 19:19; 21:34, 40-41, 43; 22:34-39; 24:12-13; 马可福音 4:18-20; 11:13-14, 20; 12:28-35; 路加福音 3:8-9; 6:27-39, 43-49; 7:47; 8:8, 14-15; 10:25-28; 12:58-59; 13:6-10; John 3:19, 21; 5:42; 13:34-35; 14:14-15, 20-21, 23; 15:1-19; 21:15-17).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Bibeln

 

马可福音 12:28-35

Studie

      

28 有一个文士来,见他们辩论,晓得耶稣回答的好,就他说:诫命中那是第一要紧的呢?

29 耶稣回答:第一要紧的就是:以色列阿,你要,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

30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

31 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

32 那文士对耶稣:夫子,神是一位,实在不错;除了他以外,再没有别的神;

33 并且尽心、尽智、尽力爱他,又爱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样祭祀好的多。

34 耶稣见他回答的有智慧,就对他:你离神的国不远了。从此以後,没有人敢再他甚麽。

35 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就问他们:文士怎麽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