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eln

 

约珥书 2:5

Studie

       

5 顶蹦跳的响声,如车辆的响声,又如焰烧碎秸的响声,好像强盛的民摆阵预备打仗。

Från Swedenborgs verk

 

属天的奥秘 #5608

Studera detta avsnitt

  
/ 10837  
  

5608. “并我们的小孩子” 表甚至更内在的事物. 这从 “小孩子” 的含义清楚可知, “小孩子” 是指更内在的事物 (参看5604节). “小孩子” 和 “童子或大点的孩子” 之所以表示更内在的事物, 是因为这二者表示纯真, 纯真是某种至内在的事物. 天上的情形是这样: 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由那些处于纯真的人组成, 因为他们处于对主之爱. 由于主是纯真本身, 所以那里的人因处于对主之爱而处于纯真. 尽管他们在众天堂是最有智慧的人, 然而在其他人看来却像小孩子. 由于这个原因, 还由于小孩子处于纯真, 故在圣言中, “小孩子” 表示纯真.

由于天堂的至内在是纯真, 所以纯真必从内在存在于天上所有人中间. 这就像连续事物相对于同时存在的事物, 或像以不同的层级彼此分开存在的事物相对于从它们存在的事物. 因为同时存在的一切事物皆源于连续事物. 当前者从后者存在, 即同时的事物从连续的事物产生时, 它们就按着诸如它们起初被划分为不同层级时所在的次序摆列自己. 以目的, 原因和结果为例来说明. 这些连续存在, 彼此有别而又相互分离. 当它们同时存在时, 便以同样的次序来摆列自己; 也就是说, 目的占据至内在的位置, 原因占据之后的位置, 结果占据最后的位置. 结果与其它二者共存; 因为若非原因存在于结果中, 目的存在于原因中, 结果是不存在的. 你若将原因从结果当中除去, 就会摧毁结果; 若将目的从原因当中除去, 更是如此. 目的使得原因成为原因, 原因使得结果成为结果.

在灵界也是如此: 正如目的, 原因和结果彼此有别而又互相分离, 在灵界, 对主之爱, 对邻之仁和仁爱的行为同样如此. 当这三者成为一体或同时共存时, 第一个必在第二个里面, 第二个必在第三个里面. 在仁爱行为里面同样如此: 若非从情感或内心所流出的仁爱在这些行为里面, 它们就不是仁爱行为; 若非对主之爱在仁爱里面, 它就不是仁爱. 因此, 若你拿走内在实质, 外在形式就会消失; 因为外层从它有序的内层而存在并持续存在. 纯真同样如此. 纯真与对主之爱构成一体. 若非纯真在仁爱里面, 它就不是仁爱. 因此, 若非拥有纯真在里面的仁爱在仁爱的行为中, 它们就不是仁爱的行为. 正因如此, 纯真必在天上所有人里面.

这一事实, 以及 “小孩子” 表示纯真的事实明显可见于马可福音:

耶稣对门徒说, 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 不要禁止他们, 因为神的国正是这样的人的. 我实在告诉你们, 凡要承受神国的, 若不像小孩子, 断不能进去. 于是抱着小孩子, 给他们按手, 为他们祝福. (马可福音 10:14-16; 路加福音 18:15-17; 马太福音 18:3)

此处 “小孩子” 明显表示纯真, 因为纯真居于小孩子中间, 还因为纯真之人在天堂看似小孩子.

没有人能进入天堂, 除非他有某种程度的纯真 (参看4797节); 更重要的是, 小孩子允许自己被充满纯真的天使管教; 孩子还不能独立行动, 像成人那样凭自己的判断力和意愿进行自我管理. 小孩子允许自己被天使管教, 这一事实从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

你们要小心, 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 我告诉你们, 他们的天使在天上, 常见我天父的面. (马太福音 18:10)

若不凭着纯真, 没有人能 “见神的面”.

在以下经文中, 纯真也由 “婴孩或小孩子” 来表示. 马太福音:

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 得着了完全的赞美. (马太福音 21:16; 诗篇 8:2)

又:

你将这些事向智慧聪明人就藏起来, 向婴孩就显出来. (马太福音 11:25; 路加福音 10:21)

“婴孩” 所表示的纯真是智慧本身, 因为真正的纯真居于智慧 (2305-2306, 4797节). 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 “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 得着了完全的赞美”, 以及这些事 “向婴孩就显出来”.

以赛亚书:

牛必与熊同食, 它们的崽必一同躺卧; 吃奶的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 (以赛亚书 11:7-8)

这论及主的国, 尤其论及那里平安或纯真的状态. “吃奶的” 表示纯真; “吃奶的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 表示祸事不会临到纯真的人身上; “虺蛇” 是指最为诡诈的人. 这一章明显论及主. 约珥书:

你们要在锡安吹号角, 要聚集人民, 使会众分别为圣; 招聚老者, 聚集孩童和吃奶的. (约珥书 2:15-16)

“老者” 表示智慧人; “孩童和吃奶的” 表示纯真的人.

在以下经文中, “婴孩或小孩子” 也表示纯真, 但此处表示已被摧毁的纯真. 耶利米书:

你们为何作这大恶自害己命, 使你们的男人, 妇女, 婴孩和吃奶的都从犹大中剪除, 不留一人呢? (耶利米书 44:7)

又:

你的小孩子在各街头受饿发昏, 你要为他们的性命向主举手. (耶利米哀歌 2:19)

以西结书:

走遍耶路撒冷城, 以行击杀. 你们的眼不要顾惜, 也不要可怜. 要将老年人, 少年人, 并处女和小孩子全都杀尽. (以西结书 9:5-6)

弥迦书:

你们将我民中的妇人从各人的快乐家中赶出, 又将我的荣耀从她们的小孩子永远夺去. (弥迦书 2:9)

至于小孩子的纯真, 这种纯真仅是外在的, 不是内在的; 它因不是内在的, 故无法与任何智慧联结, 与它共存. 但天使的纯真, 尤其第三层天堂的天使的纯真是内在的纯真, 因而能与智慧联结 (2305, 2306, 3494, 4563, 4797节). 人如此受造, 以致当他年老, 变得像一个小孩子时, 智慧的纯真就与他尚是一个小孩子时所拥有的那种无知的纯真联结; 在这种情况下, 他作为一个真正的小孩子进入来世.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Från Swedenborgs verk

 

属天的奥秘 #3183

Studera detta avsnitt

  
/ 10837  
  

3183. “和她的乳母” 表与属于那情感的纯真 (分离), 也就是说, 他们也将它打发走了, 或与它分离了. 这从 “乳母” 的含义清楚可知, “乳母” 或奶妈是指纯真. 吃奶的和乳养的在圣言中反复被提及, 前者表示婴儿的第一个状态; 显然, 该状态必是纯真的状态. 因为人一出生就被引入纯真的状态, 好让该状态成为所有后续状态的基础和它们的核心. 在圣言中, 该状态以 “吃奶” 来表示. 接下来他被引入对属天良善的情感, 也就是爱父母的状态; 婴儿所具有的对父母之爱取代了对主之爱; 该状态以 “婴儿或小孩子” (infant或young child) 来表示. 此后他被引入对属灵良善的情感, 也就是相爱, 或对玩伴仁爱的状态, 该状态以 “男孩或少年人” (boys) 来表示. 随着进一步长大, 他被引入真理情感的状态, 该状态以 “年轻人” (young men) 来表示. 后续状态则以 “人或男人” (men) 来表示, 最后以 “老人或老年人” 来表示 (old men). 以 “老人或老年人” 所表示的这最后状态是智慧的状态, 这智慧蕴含婴儿的纯真. 于是, 第一个状态和最后一个状态便联结起来. 人老了以后, 可以说又变成一个小孩子, 不过是有智慧的; 这时, 此人便被引入主的国度.

综上所述, 明显可知, 纯真是第一个状态, 也就是吃奶婴孩的状态. 因此, 乳养并非自己的婴孩的女人也表示纯真. 因为给予者和接受者的状态感觉与作用者和被作用者的很相似. 此处经上之所以说他们将 “乳母” 或奶妈也打发走了, 是为了能描述对真理的情感, 也就是说, 它源于纯真; 因为对真理的情感若不含有纯真在里面, 就不是对真理的情感 (参看2526, 2780, 3111节); 事实上, 主通过纯真以智慧流入该情感, 因为真正的纯真就是智慧本身 (参看2305, 2306节); 在天使眼里, 拥有纯真的人看似婴儿或小孩子 (154, 2306节).

在圣言中, “吃奶的” 表纯真, 这也可从其它经文明显看出来. 如诗篇:

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 (诗篇 8:2; 马太福音 21:16)

此处 “婴孩” 表属天之爱, “吃奶的” 表纯真. 耶利米书:

你们为何作这大恶自害己命, 使你们的男人, 女人, 婴孩和吃奶的都从犹大中剪除, 不留一人呢? (耶利米书 44:7)

此处 “婴孩和吃奶的” 同样表示属天之爱及其纯真. 当这些不复存在时, 也就没有任何余留存在了, 也就是被主储存在内在人中的良善与真理 (这些就是余留, 参看1906, 2284节) 荡然无存. 一切良善与真理随着纯真的消失而消失, 因为纯真直接来自神性本身, 因而是它们里面的本质元素. 同一先知书:

婴孩和吃奶的在城内街上发昏. (耶利米哀歌 2:11);

此处的意思也一样. 又:

鲸鱼尚且露出乳房, 给幼崽吃奶; 我人民的女子倒成为残忍; 吃奶孩子的舌头因干渴贴住上膛; 孩童求饼, 无人擘给他们. (耶利米哀歌 4:3-4)

“吃奶” 表纯真; “孩童” 表对良善的情感. 摩西五经:

外头有刀剑, 内室有惊恐, 使人丧亡, 使少男, 童女, 吃奶的和老人, 尽都灭绝. (申命记 32:25)

“刀剑使少男, 童女, 吃奶的和老人, 尽都灭绝” 表虚假会摧毁对真理的情感和对良善的情感, 以及纯真和智慧. 以赛亚书:

他们必将你的众儿子抱在怀中带来, 将你的众女儿放在肩上扛来, 列王必作你的养父, 王后必作你的乳母. (以赛亚书 49:22-23)

如前所述, “作养父的列王” 表聪明; “作乳母的王后” 表智慧, 这智慧伴随着纯真.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