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eln

 

以西结书 27:13

Studie

       

13 雅完人、土巴人、米设人都与你交易;他们用人口和铜器兑换你的货物。

Från Swedenborgs verk

 

属天的奥秘 #9688

Studera detta avsnitt

  
/ 10837  
  

9688. “用绣花的手工” 表属于记忆知识的事物. 这从 “绣花的手工” 的含义清楚可知,

“绣花的手工” 或 “刺绣或绣花” 是指记忆知识. 在圣言中, 大量经文提到刺绣之物和绣花, 它处处表示记忆知识. 其原因可追溯到来世的代表; 在来世可以看到各种绣花衣, 这些衣服表示记忆真理.

记忆真理不同于理解力层面的真理, 如同外在事物不同于内在事物, 或人里面的属世层不同于属灵层. 因为记忆知识服务于理解力, 作为它能从中孵化出真理的研究对象. 因为理解力是内在人的视觉器官, 而记忆知识是它在外在人或属世人中的研究对象. 这些记忆知识由 “绣花的手工” 来表示, 而理解力由 “巧思者的手工” 来表示 (9598节), 因为思考或设计是理解力的功能,

“刺绣或绣花” 是理解力所用的知识和技能的功能. 这解释了为何表示内在事物的居所内的物体是 “巧思者的手工”, 如: 里面的幔子 (26:1), 圣所和至圣所之间的帷帐 (26:31); 而表示外在事物的物体是 “绣花的手工”, 如: 帐幕的门帘, 取代院门的帘子 (出埃及记 38:18), 以及腰带 (出埃及记 39:29); 因为 “腰带” 是指与一切内在事物联结的外在事物,

“院子” 是指天堂的最低层部分,

“帐幕的门” 是指从中间天堂进入最低层天堂的出口所在的地方.

“刺绣或绣花” 或 “绣花的手工” 表示属于外在人或属世人的记忆知识, 这一点从下列圣言经文明显看出来. 以西结书:

你的篷帆是用埃及绣花细麻布做的; 你的凉棚是用以利沙岛的蓝色, 紫色布做的. 亚兰人因你的工作很多, 就作你的客商; 他们用绿宝石, 紫色布, 刺绣, 细麻布兑换你的货物. 示巴的商人包在绣花蓝色包袱内.(以西结书 27:7, 16, 24)

这论及推罗, 推罗表示那些拥有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之人, 在抽象意义上表示这些认知或知识本身 (1201节).

“绣花细麻布” 表示记忆真理, 因为 “细麻布” 表示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 (5319, 9469节),

“绣花或刺绣” 是指记忆知识. 这也解释了为何经上说它来自 “埃及”, 因为 “埃及” 表示记忆知识 (1164, 1186, 1462, 2588, 4749, 4964, 4966, 5700, 5702, 6004, 6015, 6125, 6651, 6679, 6683, 6692, 6750, 7779节的末尾, 9391节); 还来自 “亚兰” 和 “示巴”, 因为 “亚兰或叙利亚” 表示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 (1232, 1234, 3051, 3249, 3664, 3680, 4112节);

“示巴” 也是 (1171, 3240节). 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构成教会的记忆知识. 凡具有理性思考, 综合权衡能力的人都能看出, 在上述经文中, 所指的不是刺绣, 也不是细麻布, 亦不是蓝色, 紫色; 而是说, 这些货物表示诸如在圣言中值得一提的那类事物, 即属于天堂和教会的属灵事物.

同一先知书:

海上的一切首领都必从宝座上下来, 除去朝服, 脱下刺绣的衣服, 披上战兢.(以西结书 26:16)

此处也论及推罗.

“海上的首领” 是指首要的记忆知识, 被称为信条.

“首领” 表示首要事物 (参看1482, 2089, 5044节);

“海” 表示总的记忆知识 (28, 2850节).

“朝服” 是指外在真理,

“刺绣” 是指记忆真理, 它们也是外在的.

“衣服” 是指真理 (参看2576, 4545, 4763, 5248, 5319, 5954, 6914, 6917, 6918, 9093, 9158, 9212, 9216节).

又:

我也使你身穿绣花衣服, 脚穿獾皮鞋, 并用细麻布给你束腰, 用丝绸给你遮身. 这样, 你就有金银的妆饰, 你的衣服是细麻衣和丝绸并绣花的; 又用你的绣花衣服披在这些偶像身上, 同它们行淫.(以西结书 16:10, 13, 16, 18)

这论及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表示教会;

“绣花衣服” 表示记忆真理;

“披在这些偶像身上, 同它们行淫” 表示确认或强化虚假, 因为 “行淫” 表示通过将真理应用于虚假或邪恶而歪曲真理. 谁看不出 “细麻布”,

“丝绸” 和 “绣花” 在此不是指细麻布, 丝绸和绣花? 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耶路撒冷. 然而, 基督教界不去探究它们究竟表示什么, 因为它以为圣言中的属天和属灵事物就存在于圣言的字义中; 它将圣言的内层称为秘密, 对它们不感兴趣.

又:

有一只大鹰, 翅膀大, 翎毛长, 羽毛丰满, 上有绣花的图案.(以西结书 17:3)

这论及以色列家, 以色列家表示属灵教会; 该教会凭它对真理的觉知而被称为 “一只鹰” (3901, 8764节); 它有 “绣花的图案” 表示它拥有记忆知识. 诗篇:

王女在里面极其荣华, 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 她穿着刺绣衣服, 被引到王前.(诗篇 45:13, 14)

“王女” 表示对真理的情感,

“刺绣衣服” 表示真理的记忆知识. 士师记:

莫非他们正在分战利品? 西西拉得了彩衣为战利品, 得绣花的彩衣为战利, 乃是披在颈项上的战利品.(士师记 5:30)

在这节经文, 就是底波拉和巴拉所作的歌中,

“绣花” 表示属于属世人的记忆知识.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Från Swedenborgs verk

 

属天的奥秘 #6148

Studera detta avsnitt

  
/ 10837  
  

6148. “惟有祭司的土地, 约瑟没有买” 表内在从属世层那里为自己获得了接受良善的一切能力, 因为这些能力都来自它自己。这从 “约瑟” 的代表, 以及 “土地”、“祭司” 和 “没有买” 的含义清楚可知。“约瑟” (这些事是指着他说的)是指内在, 如前所述; “土地” 是指真理的容器, 如前所述 (6135-6137节), 在此是指接受良善的能力, 因为某物的能力是指它固有的接受能力, 以便一个容器能成为一个容器。这种能力来自主, 也就是经由良善从主而来; 因为若非爱之良善从主流入, 就没有人有能力去接受真理或良善。从主而来的爱之良善的流注使得一切事物从内在存在于一个人里面, 以具有接受的性质。接受良善的能力来自属世层, 这一点由土地在埃及境内的事实来表示, 因为 “埃及” 表示记忆知识方面的属世层 (6142节)。“祭司” 是指良善, 如下文所述。“没有买” 是指没有如同它将真理和真理之良善, 连同它们的容器变成它自己的 (这一切通过荒凉和维持发生)那样, 把这些能力归于它自己, 因为这些能力来自它自己, 也就是说, 来自内在。所有这些含义表明, “惟有祭司的土地, 约瑟没有买” 表示内在从属世层那里为自己获得了接受良善的一切能力, 因为这些能力都来自它自己。

此中情形是这样: 人接受真理与良善的能力直接来自主; 人根本不需要来自他自己的任何帮助就能获得它们。因为人始终被保持在接受良善与真理的能力中, 并通过这种能力而拥有理解力和意愿。但人若转向邪恶, 就不会接受它们。诚然, 这种能力会保留下来, 但向着对它们的思维和感觉的靠近则向他关闭或堵塞了; 因此, 看见真理和感受良善的能力随着人转向邪恶, 并在生活和信仰中确认它们而灭亡。人对于接受真理与良善的能力没有丝毫贡献, 这一事实从教会的教义清楚可知, 即: 信之真理与仁之良善丝毫不来自人, 全都来自主。然而, 人却摧毁自己自己里面的这种能力。由此可见当如何理解这一观念: 内在从属世层那里为自己获得了接受良善的一切能力, 因为这些能力都来自它自己。之所以说 “从属世层”, 是因为来自主的良善之流注通过主经由内在进入属世层而实现; 一旦从属世层中获得接受能力, 流注就会发生, 因为此时有了接受 (参看5828节)。

至于 “祭司” 所表示的良善, 要知道, 有两样事物从主发出, 即良善与真理。神性良善由祭司来代表, 神性真理由君王来代表。正因如此, “祭司” 表示良善, “君王” 表示真理。关于论及主的祭司职分和王权, 可参看前文 (1728, 2015末尾, 3670节)。在古时的代表性教会, 祭司和君王这两个职分在一个人身上联结起来, 因为从主发出的良善与真理是合一的, 在天上的众天使中间也是联结在一起的。

在古教会, 联结在一起的这两个职分共存于其中的那一个人被称为 “麦基洗德”, 或 “公义的王”。这一点从迎接亚伯拉罕的麦基洗德可以看出来; 关于他, 经上如此记着说: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 他是至高神的祭司。他为亚伯兰祝福。(创世记 14:18, 19)

他代表这两个职分方面的主,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 他是君王, 同时也是祭司; 他被允许祝福亚伯拉罕, 给他带饼和酒, 这两样东西在当时也是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象征。麦基洗德代表这两个职分方面的主, 这一点从诗篇进一步明显看出来:

耶和华起了誓, 决不后悔, 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样式永远为祭司。(诗篇 110:4)

这些话是指着主说的, “照着麦基洗德的样式” 表示他既是君王, 也是祭司, 也就是说, 就至高意义而言, 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从祂一起发出。

此外, 由于一个代表性教会将要建在雅各的后代中间, 所以他们也要有一个人来联合代表从主合一发出的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但是, 由于那个人民或百姓的战争和偶像崇拜, 这两个职分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分开的; 那些统治百姓的人被称为 “领袖”, 后被称为 “审判官”; 而那些承接圣职的人被称为 “祭司”, 属于亚伦的种, 是利未人。然而, 后来这两个职分就在一个人身上联结起来, 如在以利和撒母耳身上。但由于这个人民或百姓具有这样的性质: 因着偶像崇拜的做法在他们当中盛行, 在他们中间无法建立一个代表性教会, 只能建立一个教会的代表, 所以这两个职分被允许分开。那时, 主在神性真理方面由王来代表, 在神性良善方面由祭司来代表。这种分离是照着那人民或百姓的意愿发生的, 并非出于主的美意, 这一点从耶和华对撒母耳所说的话清楚看出来:

你只管依从百姓的声音, 他们向你说的一切话; 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 乃是厌弃我, 不要我作他们的王。你要叫他们明了那君王所享有的权利。(撒母耳记上 8:7至末尾; 撒母耳记上 12:19, 20)

这两个职分之所以要分开, 是因为与神性良善分离的神性真理会将所有人定罪; 而与神性良善合一的神性真理则拯救所有人。若按着神性真理来审判, 人会被判入地狱; 但神性良善会把他从地狱带出来, 提入天堂。救恩出于怜悯, 因而源于神性良善; 不过, 当人弃绝怜悯, 由此将神性良善从自己那里抛弃时, 诅咒就会存在; 结果, 他被交由真理来审判。“王” 代表神性真理 (参看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75, 4581, 4966, 5044, 5068节)。

“祭司” 代表神性良善方面的主, 并由此表示良善。这一点从拣选亚伦, 并在他之后拣选利未人时关于祭司职分的所有规定的内义可以看出来; 如这些规定:

唯独大祭司才可进入至圣所, 在那里事奉。(利未记 16)

这是献与耶和华为圣物归给祭司的。(利未记 23:20; 27:21)

他们在这地内不可有产业, 也不可有分。耶和华就是他们的分和产业。(民数记 18:20; 申命记10:9; 18:1)

利未人归耶和华, 代替头生的; 耶和华把它们交给亚伦。(民数记 3:9, 12, 13, 40至末尾; 民数记 8:16-19)

当他们安营、起行时, 大祭司和利未人要在营中间。(民数记 1:50-54; 2:17; 3:23-38; 4:1至末尾)

亚伦的种中, 凡有残疾的, 都不可近前来献燔祭和祭物。(利未记 21:17-21)

此外还有其它许多规定 (参看利未记 21:9-13等)。

与祭司有关的所有这些规定在至高意义上都代表主的神性良善, 因而在相对意义上代表爱与仁之良善。然而, 被称为 “圣衣” 的亚伦的衣服则代表源于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关于这些衣服, 蒙主的神性怜悯, 我们将在解释出埃及记时予以详述。

由于 “王或君王” 表示真理, “祭司” 表示良善, 故在圣言中, “王或君王和祭司” 常常一起被提及。如

启示录:

耶稣基督使我们归向神和祂父作王和祭司。(启示录 1:5, 6; 5:10)

说我们作 “王” 凭的是信之真理, 作 “祭司” 凭的是仁之良善。因此, 在那些住在主里面的人中间, 真理与良善被联结在一起, 正如他们在天上那样, 如前所述。这就是 “作王和祭司” 的意思。

耶利米书:

到那日, 君王和首领的心都要消灭, 祭司都要惊奇, 先知都要诧异。(耶利米书 4:9)

又:

以色列家和他们的君王、首领、祭司、先知也都照样羞愧。(耶利米书 2:26)

又:

犹大王、首领、祭司、先知并耶路撒冷居民。(耶利米书 8:1)

在这些经文中, “君王或王” 表示真理; “首领” 表示首要真理 (1482, 2089, 5044节); “祭司” 表示良善; “先知” 表示那些施行教导的人 (2534节)。

进一步知道, 约瑟不买祭司土地代表接受真理与良善的一切能力皆来自主, 这一事实从摩西五经中关于利未人的田地的类似律法明显看出来:

利未人各城郊野的田地不可卖, 因为那是他们永远的产业。(利未记 25:34)

此处在内义上的意思是, 人不可对教会的良善, 也就是爱与仁之良善提出任何要求, 因为这良善唯独来自主。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