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馬太福音 6:1

Studie

       

1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父的賞賜了。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9207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9207. “你们的儿子要成为孤儿” 表同时真理也会消亡. 这从 “孤儿” 的含义清楚可知.

“孤儿” 是指那些拥有真理, 但还没有良善, 却渴望良善的人 (参看9199节), 在此是指那些拥有真理, 但不渴望良善的人, 因而是指那些与其同在的真理正在消亡的人; 因为经上正在论及恶人, 他们的儿子要成为孤儿. 真理在那些不渴望良善的人中间消亡, 这一事实从刚才关于良善和真理的结合的说明 (9206节) 清楚看出来. 有必要进一步说一说这种结合. 与良善结合的真理总含有一种行善, 同时通过如此行而与良善更紧密地结合的渴望在自己里面; 或也可说, 那些拥有真理的人总有一种行善, 并由此与它们的真理结合的渴望. 因此, 那些以为自己拥有真理, 但不渴望行善的人实际上并未拥有真理; 也就是说, 他们不信真理, 无论他们多么自以为信真理.

主在马太福音中用 “盐” 描述了他们的状况, 祂说:

你们是地上的盐. 盐若失了味, 怎能叫它再咸呢? 以后无用, 不过丢在外面, 被人践踏了.(马太福音 5:13)

这些话是主对门徒和百姓说的.

“地上的盐” 表示对良善拥有一种渴望的教会真理;

“失了味的盐” 表示对良善没有任何渴望的真理;

“失了味的盐以后无用, 不过丢在外面, 被人践踏了” 则描述了这样的真理真理毫无价值. 渴望良善就是渴望行善并以这种方式与良善结合.

马可福音:

必用火盐腌各人, 凡祭物必用盐腌. 盐是好的; 但盐若失了咸味, 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 你们自己里头要有盐, 彼此和睦.(马可福音 9:49-50)

“用火盐腌” 表示对真理拥有一种渴望的良善;

“用盐腌” 表示对良善拥有一种渴望的真理;

“失了咸味的盐” 是指对良善没有任何渴望的真理;

“自己里面要有盐” 表示拥有这种渴望.

路加福音:

你们无论什么人, 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 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盐是好的; 盐若失了味, 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 或用在地里, 或堆在粪里, 都不合适, 只好丢在外面.(路加福音 14:33-35)

此处 “盐” 同样表示对良善拥有一种渴望的真理;

“失了味的盐” 表示对良善没有任何渴望的真理;

“或用在地里, 或堆在粪里, 都不合适” 表示它完全不能提供任何功用, 无论好的还是坏的. 拥有这种真理的人被称为 “不冷不热”, 这从此前的话明显看出来, 即: 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 也就是说, 若不爱主胜过一切, 就不能作主的门徒. 因为同等地爱主爱自己的人就是那些被称为 “不冷不热”, 不适合提供任何好或坏的功用之人.

利未记:

凡献为素祭的供物都要用盐调和, 在素祭上不可缺了你神立约的盐; 一切的供物都要配盐而献.(利未记 2:13)

“一切的供物都要配盐” 表示真理对良善的渴望和良善对真理的渴望要存在于一切敬拜中. 这也解释了为何这 “盐” 被称为 “神立约的盐”, 因为 “约” 是指结合 (665, 666, 1023, 1038, 1864, 1996, 2003, 2021, 2037, 6804, 8767, 8778节),

“盐” 是指对结合的渴望.

当这二者都渴望与对方结合, 也就是良善渴望与真理结合, 真理渴望与良善结合时, 它们就会互相注视. 但当真理挣脱良善时, 它们就互相背离, 向后看或向自己身后看. 这就是路加福音中变成一根盐柱的罗得妻子所表示的:

人在房上, 器具在屋里, 不要下来拿; 人在田里, 也不要回去拿他身后的东西. 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路加福音 17:31-32)

这意味着 “向自己身后看, 或向后看” (参看3652, 5895节的末尾,5897, 7857, 7923, 8505, 8506, 8510, 8516节).

“盐” 之所以表示真理所拥有的渴望, 是因为盐使土地肥沃, 使食物美味; 还因为盐含有一种火性, 同时具有一种结合力, 就像真理含有对良善的一种热切渴望, 同时具有一种结合力一样.

“盐柱” 是指与真理的分离, 因为 “盐” 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已被摧毁和荒废的真理 (如在西番雅书 2:9; 以西结书 47:11; 耶利米书 17:6; 诗篇 107:33, 34; 申命记 29:23; 士师记 9:45; 列王纪下 2:19-22). 引用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知道 “孤儿” 和 “寡妇” 所表示的真理对良善的渴望和良善对真理的渴望是什么意思.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1038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1038. “这是立约的记号” 表主以仁爱临在的标志. 这从 “立约” 和 “立约的记号” 的含义清楚可知. 前面已说明 (创世记 6:18, 9:9), “立约” 表主以仁爱临在. “立约” 表主以爱和仁临在, 这一点从立约的性质明显可知. 立约的目的是结合, 也就是说, 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在相互的友谊或爱中. 这也是为何婚姻被称为圣约的原因. 主与人的结合只存在于爱和仁中, 因为主是爱本身和怜悯. 祂愿意拯救每个人, 以祂的大能将其吸引到天堂, 即祂自己身边. 谁都能由此知道并推论出, 若不通过祂自己所是之物, 即通过变得象祂那样, 或与祂成为一体, 换句话说, 通过回以祂爱和爱邻如己, 没人能与主结合. 结合唯独以这种方式实现; 这就是立约的精髓. 结合由此产生后, 自然会有主的临在. 主的确与每个人同在, 至于远近, 则全取决于人距离爱的远近.

由于 “立约” 就是主藉着爱与人结合, 或也可说, 主以爱和仁与人同在, 故在圣言中, 立约本身被称为 “平安的约”. 因为 “平安” 表主的国, 主的国在于相爱, 平安唯独在于相爱, 如以赛书所言:

大山可以挪开, 小山可以迁移, 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 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 这是耶和华, 就是怜恤你的那一位说的. (以赛亚书 54:10)

此处怜悯, 也就是爱的属性, 被称为 “平安的约”. 以西结书:

我要为他们兴起一个牧人, 祂要牧养他们, 就是我的仆人大卫. 祂必牧养他们, 作他们的牧人. 我必与他们立平安的约. (以西结书 34:23, 25)

此处, “大卫” 明显用来表主, 祂与重生之人的同在用 “祂必牧养他们” 来描述.

同一先知书:

我的仆人大卫必作他们的王, 他们必都归一个牧人. 并且我要与他们立平安的约; 它必作为与他们的永约. 我要赐福给他们, 使他们增多, 又在他们中间设立我的圣所, 直到永远; 我要作他们的神, 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以西结书 37:24, 26-27)

此处主同样用大卫来表示. 爱用 “在他们中间的圣所” 来表示, 主在爱中的临在和结合用被称为 “平安的约” 和 “永约” 的承诺, 即 “我要作他们的神, 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来表示.

玛拉基书:

你们就知道我传这诫命给你们, 使我与利未所立的约可以常存. 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我曾与他立生命和平安的约, 我将这两样赐给他, 使他存敬畏的心, 他就敬畏我. (玛拉基书 2:4-5)

在至高义上, “利未” 表主, 由此表拥有爱和仁之人, 所以与利未所立 “生命和平安的约” 表在爱和仁中.

在摩西书中, 论到非尼哈:

看哪, 我将我平安的约赐给他, 这约要给他和他以后他的种, 作为永远当祭司职任的约. (民数记 25:12-13)

此处 “非尼哈” 并非用来表非尼哈, 而是表他所代表的祭司职任, 而祭司象征爱和属于爱之物, 如教会的所有祭司职任. 众所周知, 非尼哈不会永远留在祭司职任上. 又:

耶和华你的神是神自己, 是信实的神, 向爱他, 守祂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 直到千代. (申命记 7:9, 12)

“守约” 在此明显表主在爱中与人同在, 因为经上说 “向爱他, 守祂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

由于 “立约” 就是主藉着爱与人结合, 故可知, 立约是通过属于爱的所有事物实现的, 这些事物就是信之真理, 被称为诫命. 一切诫命, 甚至律法和先知, 都基于一条律法: 即爱主高于一切和爱人如己, 这从主的话明显可知 (马太福音 22:34-40; 马可福音 12:28-34). 这也是为何写有十诫的石版被称为 “约版” 的原因. 立约或结合既通过爱的律法或诫命实现, 故也通过主引入犹太教会并称为 “法度” 的社会法实现, 还通过主所命定, 称为 “律例” 的教会仪式实现. 所有这些事物都被称为立约的律法, 因为它们涉及爱和仁. 如有关约西亚国王的论述:

王站在柱旁, 在耶和华面前立约, 要尽心尽性地顺从耶和华, 遵守祂的诫命, 法度, 律例, 成就这书上所记的约言. (列王记下 23:3)

从这些论述清楚可知何为立约, 立约是内在的, 因为主与人的结合是藉着内在事物, 而非藉着脱离内在事物的外在事物实现的. 外在事物只不过是这些内在事物的形像和代表, 如同人的行为是其思维和意愿的形像和代表, 又如同仁爱的行为是发自于内, 存于心思意念中的仁爱的形像和代表. 所以, 犹太教会的一切仪式是主, 因而是爱和仁, 以及源于这些的一切事物的形像和代表. 因此, 立约或结合正是藉着人的内在事物实现的. 外在事物不过是立约的标志, 事实上, 它们也被如此称呼. 内在事物是实现立约或结合的手段, 这是显而易见的, 如耶利米书:

看哪, 耶和华说, 日子将到, 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 不像我与他们的祖宗所立的约, 因为他们背了我的约. 但那些日子以后, 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 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中间, 写在他们心上. (耶利米书 31:31-33)

这论及一个新教会. 这段经文清楚阐明圣约是藉着内在事物立下的, 事实上是立在良知中, 即律法被铭刻在良知上, 而良知的全部律法都是爱的律法, 如前所述.

外在事物并不构成圣约, 除非它们与内在事物结合, 并因着结合而一举一动皆行如一体; 它们仅仅是圣约的 “记号”, 藉着它们如同藉着代表形像, 使得主可以被记在心中. 这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 安息日和割礼被称为圣约的 “记号”. 安息日被如此称呼, 清楚可见于摩西书:

以色列人世世代代都要守安息日, 奉为永久的约. 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远的记号. (出埃及记 31:16-17)

割礼被称为 “圣约的记号”, 同样可见于摩西书:

你们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礼, 这就是我与你, 并你以后你的种所立的约, 是你们所当遵守的. 你们都要割去包皮的肉, 这就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记号了. (创世记 17:10-11)

由于同样的原因, 血也被称为 “立约的血” (出埃及记 24:7-8).

外在宗教仪式之所以被称为圣约的记号, 主要是为了让人们可以通过它们将内在事物, 就是它们所指之物记在心里. 犹太教堂的所有宗教仪式没别的了. 由于这个原因, 它们也被称为记号, 有助于人们忆起内在事物. 例如, 将主要戒律系在手上, 戴在前额的做法, 如摩西书所说:

你要尽心, 尽性, 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 你要这些话系在手上为记号, 它们必如你两眼之间的额前饰. (申命记 6:5, 8; 11:13, 18)

“手” 在此表意愿, 因为它表力量, 而力量出于意愿; “两眼之间的额前饰” 表觉知; 因而 “记号” 表忆起主要戒律, 或总的律法, 以便它不断存在于意愿和思维中, 也就是说, 主和爱的临在存在于整个意愿和整个思维中. 这就是主的临在, 以及相爱通过主而在天使身上的临在. 蒙主慈悲, 我将在后面进一步描述这种持续的临在. 同样, 本节经文所说 “这是立约的记号, 是我在我与你们之间所立的, 并与同你们一起的一切活的灵魂直到万代之间所立的. 我把我的彩虹放在云彩中, 这就可作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 并非表其它记号, 而是指主以仁爱临在的标志, 因而是指人对主的忆起. 不过, 至于云彩中的彩虹如何成为记号和忆起, 蒙主慈悲, 这将在下文予以讨论.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