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耶利米哀歌 2:9

Studie

       

9 錫安的都陷入內;將她的閂毀壞,折斷。她的君王和首領落在沒有律法的列國中;她的先知不得見耶和華的異象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6377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6377. “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 表祂的属世层就是来自其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这从 “洗”、“葡萄酒” 和 “衣服” 的含义清楚可知: “洗” 是指洁净 (参看3147节); “葡萄酒” 是指对邻之爱的良善和信之良善, 在至高意义上是指来自主的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 如下文所述; “衣服” 是指覆盖内层的外层 (5248节), 因而是指属世层, 因为属世层是外层, 覆盖理性层, 也就是内层。因此, “衣服” 也表示真理, 因为真理是外层, 覆盖良善, 也就是内层 (2576, 4545, 4763, 5319, 5954节)。

“葡萄酒” 表示对邻之爱和信之良善, 这一点从前面 (2165, 2177, 3464, 4581, 5915节) 关于圣餐中的饼和酒的说明可以看出来, 即: “饼” 是指属天之爱的良善, “酒” 是指属灵之爱的良善。这一点也可从祭祀时的素祭和奠祭看出来。其中, “素祭” 表示爱之良善, “奠祭” 表示信之良善; 素祭是由诸如表示爱之良善的那类事物构成的, 而奠祭是由表示信之良善的酒构成的。此外, 这些祭物本身还被称为 “饼” (2165节)。祭祀时使用酒所构成的奠祭可见于相关经文 (出埃及记 29:40; 利未记 23:12, 13, 18, 19; 民数记 15:2-15; 28:6, 7, 18至末尾; 29:1-7)。

“酒” 表示对邻之爱和信之良善, 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你们一切口渴的都当就近水来, 没有银钱的也可以来。你们都来, 买了吃, 不用银钱, 不用价值, 也来买酒和奶。(以赛亚书 55:1)

谁都能看出, 他们不是买酒和奶, 而是说他们要获得 “酒和奶” 所表示的东西, 也就是对邻之爱和信; 这些礼物由主赐下, “不用银钱, 不用价值”。

何西阿书:

谷场和酒榨都不足以喂养他们, 新酒也必使他们失望。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 必在亚述吃不洁净之物。他们必不得向耶和华奠酒; 他们的祭物也不蒙祂悦纳。(何西阿书 9:2-4)

此处在内义上也指爱之良善和信之良善, 以及它们的消亡。“谷场” 因那里的谷物和谷物作成的饼而表示爱之良善; “酒榨”、“新酒” 和 “奠酒” 表示信之良善。“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 表示理解力在信的秘密上将求教于记忆知识; “在亚述吃不洁净之物” 表示由虚假的推理所导致的后果。“以法莲” 是指教会的理解力 (参看5354, 6222, 6238, 6267节), “埃及” 是指记忆知识 (1164, 1165, 1186, 1462, 5702节), “亚述” 是指推理 (1186节)。此外, 这段经文的思路也表明, 此处这些话所包含的东西比显现在字面上的更多; 因为内在意义有连贯性, 而外在意义没有连贯性; 如当经上说 “谷场和酒榨都不足以喂养他们, 新酒也必使他们失望” 时, 接下来却说 “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 必在亚述吃不洁净之物”。此外, 若没有内义, 那么 “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 必在亚述吃不洁净之物” 是什么意思呢?

在耶利米书, “酒榨” 和 “酒” 也描述了相爱和信之良善的消亡:

那行荒凉的, 已经临到你所摘的葡萄, 肥田和摩押地的欢喜快乐都被夺去, 我使酒榨的酒绝流, 无人踹酒欢呼。(耶利米书 48:32, 33)

“酒” 表示相爱和信之良善, 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

启示录:

我听见在四活物中间似乎有声音说, 油和酒不可糟蹋。(启示录 6:6)

“油” 是指属天之爱的良善, “酒” 是指属灵之爱的良善。在路加福音主关于撒马利亚人比喻中, “油和酒” 具有同样的含义:

一个撒马利亚人旅行看见被强盗打伤的人, 就动了慈心, 遂到他跟前倒油和酒, 把他的伤处包扎好。(路加福音 10:33, 34)

“倒油和酒” 表示他履行爱与仁的行为; “油” 表示爱之良善 (参看886, 3728节)。古人在祭祀的时候, 会在柱子上浇油、奠酒 (创世记 35:14; 4581, 4582节)。

“酒” 表示爱与信之良善, 这一点从主在设立圣餐时论到酒的话明显看出来:

我告诉你们, 从今以后, 我不再喝这葡萄树的产物, 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 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马太福音 26:29; 路加福音 22:17, 18)

谁都能看出, 祂不会在那国喝酒, 所指的是爱与信之良善, 祂将把这良善赐给那些属于祂的国度之人。以下经文中的 “酒” 所表相同: 以赛亚书24:9, 11; 耶利米哀歌 2:11, 12; 何西阿书 14:7; 阿摩司书 9:13, 14; 撒迦利亚书 9:15, 17; 路加福音 5:37-39

“酒” 因表示爱与信之良善, 故在至高意义上表示来自主的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 因为这神性真理在流入人内, 并被他领受时, 会给他带来爱与信之良善。

在圣言中, 绝大多数事物也有一个反面意义, “酒” 也是如此; “酒” 在反面意义上表示来自邪恶的虚假, 如以赛亚书:

祸哉!那些黎明时分一早起来追求烈酒, 留连到黄昏, 甚至因酒发烧的人。祸哉!那些饮酒的英雄, 调烈酒的壮士! (以赛亚书 5:11, 22)

又:

这些人也因酒犯错, 因烈酒迷途; 祭司和先知因烈酒犯错, 他们被酒吞没, 因烈酒迷途; 他们错解默示, 谬行审判。(以赛亚书 28:7)

又:

这些牧人不能明白, 都偏行己路。来吧!我去拿酒, 我们痛饮烈酒, 明日必和今日一样, 盛大丰盈之极。(以赛亚书 56:11, 12)

此外, 以下经文中的 “酒” 也具有反面意义: 耶利米书13:12; 何西阿书 4:11; 7:5; 阿摩司书 2:8; 弥迦书 2:11; 诗篇 75:8; 申命记 32:33。“忿怒的酒杯” (耶利米书 25:15, 16; 启示录 14:8, 10; 16:19) 、“神怒气和烈怒的酒榨” (启示录 19:15) 和 “淫乱的酒” (启示录 17:2; 18:3) 也表示来自邪恶的虚假。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Bible

 

以赛亚书 28

Studie

   

1 祸哉!以法莲的酒徒,住在肥美谷的山上,他们心里高傲,以所夸的为冠冕,犹如将残之花。

2 看哪,主有一大能大力者,像一阵冰雹,像毁灭的暴风,像涨溢的大水,他必用将冠冕摔落於

3 以法莲高傲的酒徒,他的冠冕必被踏在

4 那荣美将残之花,就是在肥美谷山上的,必像夏令以前初熟的无花果;见这果的就注意,一到手中就吞吃了。

5 到那日,万军之耶和华必作他馀之民的荣冠华冕,

6 也作了在位上行审判者公平之灵,并城门口打退仇敌者的力量。

7 就是这地的人也因酒摇摇晃晃,因浓酒东倒西歪。祭司和先知因浓酒摇摇晃晃,被酒所困,因浓酒东倒西歪。他们错解默示,谬行审判。

8 因为各席上满了呕吐的污秽,无一处乾净。

9 讥诮先知的说:他要将知识指教谁呢?要使谁明白传言呢?是那刚断奶离怀的麽?

10 他竟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

11 先知:不然,主要藉异邦人的嘴唇和外邦人的舌头对这百姓说话

12 他曾对他们:你们要使疲乏人得安息,这样才得安息,才得舒畅,他们却不肯

13 所以,耶和华向他们说的是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以致他们前行仰面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

14 所以,你们这些亵慢的人,就是辖管住在耶路撒冷这百姓的,要耶和华的

15 你们曾我们与死亡立约,与阴间结盟;敌军(原文是鞭子)如水涨漫经过的时候,必不临到我们;因我们谎言为避所,在虚假以藏身。

16 所以,耶和华如此: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石头,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信靠的人必不着急。

17 我必以公平为准绳,以公为线铊。冰雹必冲去谎言的避所;大水必漫过藏身之处。

18 你们与死亡所立的约必然废掉,与阴间所结的盟必立不住。敌军(原文是鞭子)如水涨漫经过的时候,你们必被他践踏;

19 每逢经过必将你们掳去。因为每早晨他必经过,白昼黑夜都必如此。明白传言的必受惊恐。

20 原来,床榻短,使人不能舒身;被窝窄,使人不能遮体。

21 耶和华必兴起,像在毗拉心;他必发怒,像在基遍,好做成他的工,就是非常的工;成就他的事,就是奇异的事。

22 现在你们不可亵慢,恐怕捆你们的绑索更结实了;因为我从─万军之耶和华那里见,已经决定在全上施行灭绝的事。

23 你们当侧耳我的声音,留心我的言语。

24 那耕地为要撒种的,岂是常常耕地呢?岂是常常开垦地呢?

25 他拉平了地面,岂不就撒种小茴香,播种大茴香,按行列种小麦,在定处种大麦,在田边种粗麦呢?

26 因为他的教导他务农相宜,并且指教他。

27 原来打小茴香,不用尖利的器具,轧大茴香,也不用碌碡(原文是车轮;下同);但用杖打小茴香,用棍打大茴香。

28 做饼的粮食是用磨磨碎,因他不必常打;虽用碌碡和马打散,却不磨他。

29 这也是出於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谋略奇妙;他的智慧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