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創世記 44:1

Studie

       

1 約瑟吩咐家宰說:『把糧食裝滿這些袋,儘著他們的驢所能馱的,又把各子放在各袋裡,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5747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5747. “这不是我主人饮酒的杯吗” 表有从属天层领受的内层真理与它们同在。这从 “杯” 的含义和约瑟的代表清楚可知: “我主人饮酒” 的 “杯” 是指内层真理 (参看5736节); 约瑟, 即此处 “我主人”, 是指属灵层的属天层 (5307, 5331, 5332节), 在此是指属天层, 因为所论述的是内层真理, 内层真理是属灵的, 是从属天层发出的。按照约瑟的吩咐, 杯被放在便雅悯的袋口就表示对它的接受。

他们受到指控, 好像是他们拿走了这杯。他们受到了如此的指控, 而事实上, 那杯早就被放在那里了; 其原因从内义明显可知, 这内义乃是这样: 主所赐的真理起初并没有当作礼物被接受; 因为在重生之前, 人以为是他自己获得了他所知道的真理; 只要他如此认为, 就犯了属灵的偷盗罪。声称良善与真理是自己的, 并将它们归于自己的功和义, 就是从主那里夺走祂的东西 (参看2609, 4174, 5135节)。为能代表这种偷盗行为, 约瑟才做了这事; 即便如此, 这些人仍被指控为贼, 这是为了实现一种联结。因为人在重生之前, 不能不以为他是如此获得真理的。诚然, 他因所受的教导而口头上说, 信之真理和仁之良善完全来自主; 然而, 他并不相信这一点, 直到信仰被植入良善; 只有到那时, 他才开始从心里承认这一点。

因着所受的教导而信奉某种东西完全不同于因着相信而信奉它。许多人, 甚至那些未处于良善的人也能因着所受的教导而信奉某种东西; 但对他们来说, 所受的教导纯粹是记忆知识。但除了那些处于属灵良善, 也就是处于对邻之仁的人之外, 没有人能因着相信而信奉某种东西。为了实现联结, 他们被指挥为贼, 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 约瑟因此把他们带回到自己这里, 使他们对自己所行的事思考了一段时间; 然后, 他表明自己是谁, 也就是把自己与他们联结起来。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2609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2609. 但是, 关于生活的律例, 如十诫, 以及律法和先知里的很多律例, 因有助于人的生活, 故无论在字义上还是内义上, 都是有用处的. 包含在字义中的事适合那个时期的百姓和各民, 因为他们不理解内在事物; 而包含在内义中的事则适合天使, 因为天使根本不关心外在事物. 十诫若不包含内义, 永远不会以如此大的奇迹在西奈山上被颁布. 因为它所包含的一切事, 如当孝敬父母, 不可偷盗, 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贪恋他人的东西等, 都是连外邦人也知道, 并且也是他们的法律所规定的事. 这些律法即便不在西奈山颁布, 作为人类成员的以色列也很熟悉它们. 但是, 这些律例在两种意义上服务于生活, 并且如同内在所产生的外在形式, 内在与外在彼此对应, 所以它们以如此大的奇迹从天上降到西奈山上, 并且就其内义而言, 在天堂被宣布和听到, 就其字义而言, 则在世上被宣布和听到.

以这一诫命为例, 即当孝敬父母, 使他们的日子在地上得以长久: 天上的天使将 “父母” 理解为主; 将 “地” 理解为祂的国度, 那些出于爱与信敬拜主的人必永远作为儿子和继承者而拥有它; 而世人则将 “父母” 理解为生身父母; 将 “地” 理解为迦南地; 将 “他们的日子长久” 理解为他们的寿命. 再以不可偷盗的诫命为例, 即: 天上的天使将其理解为不可拿走主的任何东西, 不可将功义归给自己; 而世人则理解为不可偷东西. 由此可见, 这些律例在这两种意义上都是对的. 同样以不可杀人的诫命为例: 天上的天使将其理解为不可仇恨任何人, 不可毁灭任何人所具有的任何良善与真理; 而世人则理解为不可杀他们的朋友. 其它诫命也一样.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