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創世記 42:23

Studie

       

23 他們不知道約瑟得出來,因為在他們中間用通事傳話。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5461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5461. “可以留你们中间的一个兄弟囚在那看守所屋子里” 表意愿中的信必须被分离出去. 这从 “西缅” 的代表和 “囚在那看守所屋子里” 的含义清楚可知: “西缅”, 即他们 “中间要被囚禁的那一个兄弟” (42:24), 是指意愿中的信 (参看3869-3872, 4497, 4502-4503节); “囚在那看守所屋子里” 是指被分离出去 (5083, 5101, 5452, 5456节). 此中情形是这样: 当意愿中的信, 或说渴望将真理付诸实践的意愿与那些处于教会真理的人分离时, 在这种情况下, 与神性的联结如此微弱, 以致它不过是一种意识.

对已重生的人来说, 神性从主流入良善, 并由此流入真理; 或也可说, 流入他的意愿, 并由此流入他的理解力. 所以, 处于信之真理的人从主接受良善到何等程度, 主就在何等程度上在其心智的理解力部分中为他形成一个新的意愿 (至于为何在理解力部分, 可参看927, 1023, 1043, 1044, 2256, 4328, 4493, 5113节), 并且流入那里, 产生对行善, 也就是向邻舍施行仁爱的情感. 由此可见 “西缅” 所代表的意愿中的信在居间层, 即 “便雅悯” 出现之前被分离出去是什么意思.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1044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1044. “这就可作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 表主以仁爱临在的标志, “地” 在此指人的自我中心. 这从前面所述清楚可知. “地” 表人的自我中心, 这一点从内义和整个思路清楚可知. 前面说到, “这是在我与你们之间, 并同你们一起的一切活的灵魂之间立约的记号” 表凡已重生之物; 而此处经上的措辞不同: “这就可作为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 从这里, 并从 “立约的记号” 这句话的重复明显可知, 此处表示不同的事物. 事实上, “地” 表凡不重生和无法重生之物, 也就是人自我中心的意愿部分.

当人重生后, 就其心智的觉知部分而言, 他属于主, 但就其心智的意愿部分而言, 他属于他自己. 这两个部分在属灵之人里面是彼此对立的. 不过, 尽管人自我中心的意愿部分是对立的, 但它的持续存在仍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 觉知中的一切昏暗, 即云层的一切厚度皆源于此. 它不断从那里流入, 并且随着它的流注, 其觉知部分中的云层变厚; 不过, 随着它被移走, 这云层变薄. 这就是为何 “地” 在此表人的自我中心. 前面已说明, “地” 表人的身体部分, 也表很多其它事物.

意愿和觉知之间的关系就象这样的两个部分: 它们先通过友谊的盟约结合在一起 (如上古教会成员的意愿和觉知的情形), 然后友谊破裂, 敌意产生, 如人完全败坏他的意愿部分时所发生的情况; 之后, 当重新立约时, 敌对部分呈现出来, 仿佛圣约与它同在, 但圣约不是与它立的, 因为它是完全对立和相反的, 圣约是与从它那里所流入之物立的 (如前所述), 即与自我中心的觉知部分立的. 立约的标志或记号乃是这样: 主在自我中心的觉知部分临在的程度, 就是它的意愿部分被移除的程度. 这二者的关系恰似天堂和地狱. 重生之人的觉知部分凭着主所临在的仁爱而成为天堂, 而他的意愿部分则是地狱. 主在这天堂临在的程度, 就是这地狱被移除的程度. 因为人靠自己存活, 就是在地狱, 而靠主存活, 则在天堂. 人不断从地狱被提升天堂, 并且他被提升到什么程度, 其地狱就被移除到什么程度. 所以, 主临在的记号或标志在于人自己的意愿部分正在被移除. 这种移除只有藉着试探和很多其它重生的手段才有可能实现.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