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以西結書 17

Studie

   

1 耶和華的臨到我說:

2 人子啊,你要向以色列家出謎語,設比喻,

3 耶和華如此:有一翅膀,翎毛長,羽毛豐滿,彩色俱備,到利巴嫩,將香柏樹梢擰去,

4 就是折去香柏樹儘尖的嫩枝,叼到貿易之,放在買賣城中;

5 又將以色列的枝子栽於肥田裡,插在大水旁,如插柳樹,

6 就漸漸生長,成為蔓延矮小的葡萄樹。其枝向那鷹,其在鷹以,於是成了葡萄樹,生出枝子,發出小枝。

7 又有翅膀羽毛多。這葡萄樹從栽種的畦中向這彎過來,發出枝子,好得他的澆灌。

8 這樹栽於肥田多水的旁邊,生枝子,結果子,成為佳美的葡萄樹。

9 你要耶和華如此:這葡萄樹豈能發旺呢?鷹豈不拔出他的來,芟除他的果子,使他枯乾,使他發的嫩葉都枯乾了麼?也不用力和多民,就拔出他的來。

10 葡萄樹雖然栽種,豈能發旺呢?一經東,豈不全然枯乾麼?必在生長的畦中枯乾了。

11 耶和華的臨到我說:

12 你對那悖逆之家:你們不知道這些事是甚麼意思麼?你要告訴他們,巴比倫王曾到耶路撒冷,將其中的君王和首領到巴比倫自己那裡去。

13 從以色列的宗室中取一人與他立約,使他發誓,並將國中有勢力的人擄去,

14 使國低微不能自強,惟因守盟約得以存立。

15 他卻背叛巴比倫王,打發使者往埃及去,要他們馬匹和多民。他豈能亨通呢?行這樣事的人豈能逃脫呢?他背約豈能逃脫呢?

16 他輕看向王所起的誓,背棄王與他所立的約。耶和華: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定要在立他作王、巴比倫王的京都。

17 敵人築壘造臺,與他打仗的時候,為要剪除多人,法老雖領軍隊群眾,還是不能幫助他。

18 他輕看誓言,背棄盟約,已經投降,卻又做這一切的事,他必不能逃脫。

19 所以耶和華如此: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既輕看指我所起的誓,背棄指我所立的約,我必要使這罪歸在他上。

20 我必將我的撒在他身上,他必在我的羅中纏住。我必他到巴比倫,並要在那裡因他干犯我的罪刑罰他。

21 他的一切軍隊,凡逃跑的,都必倒在刀下;所剩下的,也必分散四方(方:原文是)。你們就知道這話的是我─耶和華

22 耶和華如此:我要將香柏樹梢擰去栽上,就是從儘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栽於極上;

23 以色列處的栽上。他就生枝子,結果子,成為佳美的香柏樹,各類飛都必宿在其,就是宿在枝子的蔭

24 田野的樹木都必知道我─耶和華使矮小,矮大;青枯乾,枯發旺。我─耶和華如此,也如此行了。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真实的基督教 # 782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853  
  

782. 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 (启示录 21章) 表示新教会, 原因在于, 耶路撒冷是迦南地的都城, 圣殿和祭祀的圣坛就在那里, 并且一年三次在那里举行拜神仪式, 届时全地的所有男子都要参加; 还因为主就在耶路撒冷, 在它的圣殿中施行教导, 后来也是在那里荣耀了祂的人性。 这就是为何“耶路撒冷”表教会的原因。 “耶路撒冷”表教会, 这一点从旧约中关于主建立新教会的预言显而易见, 因为它在预言中被称为“耶路撒冷”。

只需引用经文本身, 拥有内在理智者就能明白, “耶路撒冷”表教会。 经文如下:

看哪, 我造新天新地, 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 看哪, 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 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 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 因我的百姓快乐。 那时, 豺狼必与羊羔同食; 在我圣山的遍处, 它们都不伤人, 不害物。 (以赛亚65:17-19, 25)

我因锡安必不静默, 为耶路撒冷必不息声, 直到他的公义如光辉发出, 他的救恩如明灯发亮。 那时, 列国必见你的公义, 列王必见你的荣耀。 你必得新名的称呼, 是耶和华亲口所起的。 你在耶和华的手中要作为华冠, 在你神的掌上必作为王冕。 耶和华喜悦你, 你的地将要婚嫁。 看哪, 你的拯救者来到; 看哪, 他的赏赐在他那里; 人必称他们为圣民, 为耶和华的赎民; 你也必称为被眷顾不撇弃的城。 (以赛亚书62:1-4, 11-12)

锡安啊, 兴起! 兴起! 披上你的能力。 圣城耶路撒冷啊, 穿上你华美的衣服! 因为从今以后, 未受割礼, 不洁净的, 必不再进入你中间。 耶路撒冷啊, 要抖下尘土, 起来坐在位上! 到那日, 我的百姓必知道我的名, 因为说这话的就是我; 看哪, 是我! 耶和华安慰了他的百姓, 救赎了耶路撒冷。 (以赛亚52:1-2, 6, 9)

锡安的女子啊, 应当歌唱! 耶路撒冷的女子啊, 应当满心欢喜快乐! 以色列的王耶和华在你中间, 你必不再惧怕灾祸; 他必因你欢欣喜乐, 默然爱你, 且因你喜乐欢唱; 我必使你们在地上的万民中有名声, 得称赞。 (西番雅书3:14-17, 20)

你的救赎主耶和华如此说, 耶路撒冷必有人居住。 (以赛亚44:24, 26)

耶和华如此说: 我必回到锡安, 住在耶路撒冷中; 耶路撒冷必称为真理的城, 耶和华的山必称为圣山。 (撒迦利亚书8:3, 20-23)

那时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且又住在锡安我的圣山, 耶路撒冷必成为圣; 到那日, 大山要滴甜酒, 小山要流奶子。 耶路撒冷必存到万代。 (约珥书3:17-21)

到那日, 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 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 主以公义的灵, 和焚烧的灵, 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 又将耶路撒冷中杀人的血除净, 那时, 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 必称在耶路撒冷生命册上记名的为圣。 (以赛亚4:2-3, 4)

末后的日子, 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 超乎诸山; 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 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 (弥迦书4:1-2, 8)

那时, 人必称耶路撒冷为耶和华的宝座, 万国必到耶路撒冷, 在耶和华立名的地方聚集; 他们必不再随从自己顽梗的恶心行事。 (耶利米书3:17)

你要看锡安──我们守圣节的城; 你的眼必见耶路撒冷为安静的居所, 为不挪移的帐幕; 橛子永不拔出; 绳索一根也不折断。 (以赛亚33:20) (还有别处, 见于以赛亚书24:23; 37:32; 66:10-14;撒迦利亚书12:3, 6-10; 14:8, 11-12, 21; 玛拉基书3:4; 诗篇122:1-7; 137:4-6)

在此, “耶路撒冷”表主即将建立的教会, 并非指犹太人所居住的耶路撒冷, 这一点从引用的经文所描述的细节明显可知。 例如, 耶和华神要造新天新地, 那时, 也要造耶路撒冷, 她必作为华冠和王冕; 她必被称为圣和真理的城, 耶和华的宝座, 安静的居所, 为不挪移的帐幕。 还说, 豺狼必与羊羔同食; 大山要滴甜酒, 小山要流奶子, 它必存到万代等等。 论及她的百姓则说, 他们圣洁, 每个人都被记在生命册上, 被称为耶和华所救赎的。 此外, 所有这些经文都在阐述主的到来, 尤其祂的第二次降临, 届时会有如此处所描述的耶路撒冷; 因为之前她没有婚嫁, 即没有成为新娘和羔羊的妻, 如在启示录中所描述的新耶路撒冷那样。

先前的教会 (即当今教会) 在但以理书中以“耶路撒冷”来表示, 以下经文描述了它的初期:

你当知道, 当明白, 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 直到有受膏君的时候, 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 正在艰难的时候, 耶路撒冷城连街带濠都必重新建造。 (但以理书9:25)

以下经文则描述了它的末期:

最后那行毁坏可憎的如飞而来; 并且有忿怒倾在那行毁坏的身上, 直到所定的结局。 (但以理书9:27)

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指的就是最后这段经文:

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 (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 (马太福音24:15)

上述经文中的“耶路撒冷”并非表示犹太人所居的耶路撒冷, 这一点从说它已完全丧失, 注定被毁灭的经文可以证实 (如见于耶利米书5:1; 6:6-7; 7:17-34; 8:6-22; 9:10-22; 13:9-10, 14; 14:16; 耶利米哀歌1:8-9, 17; 以西结书4; 5:9-17; 12:8, 19; 15:6-8; 16; 23;马太福音23:37-38; 路加福音19:41-44; 21:20-22; 23:28-30; 除此之外的其它经文) ; 也可从论及“所多玛”的经文看出来 (以赛亚书3:9;耶利米书23:14;以西结书16:46, 48等等)。

  
/ 853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Komentář

 

Say

  

As with many common verbs, the meaning of “to say” in the Bible is highly dependent on context. Who is speaking? Who is hearing? What is it about? Is it a command, a message, an apology, instruction? All these things enter into the meaning of “say.” In general, though, “saying” has to do with sharing truth at various levels -- from the most exalted power people can have to perceive the Lord's desires directly to the most basic of orders issued to people at their lo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