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以西結書 16:52

Studie

       

52 你既斷定你姊妹為(為:或譯當受羞辱),就要擔當自己的羞辱;因你所犯的比他們更為可憎,他們就比你更顯為;你既使你的姊妹顯為,你就要抱愧擔當自己的羞辱

Bible

 

以賽亞書 14:1

Studie

       

1 耶和華要憐恤雅各,必再揀選以色列,將他們安置在本地。寄居的必與他們聯合,緊貼雅各家。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6110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6110. “饥荒非常严重” 表荒凉。这从 “饥荒” 的含义清楚可知, “饥荒” 是指良善和认知或知识的缺乏 (参看1460, 3364, 5277, 5279, 5281, 5300, 5579, 5893节); 因此, “饥荒非常严重” 表示荒凉 (5360, 5376, 5415, 5576节)。关于荒凉, 要知道, 真理与良善, 连同有关它们的认知或知识构成那些在天堂之人的属灵生命, 因为它们是滋养他们的属天和属灵食物; 主每天都将这些食物赐予他们。当他们到了早晨时, 就供应良善; 到了中午, 就供应真理; 但到了晚上, 他们便缺乏良善与真理, 并且这种缺乏一直持续到黎明, 然后早晨再次到来。当天使缺乏它们时, 他们的欲求仍如此强烈, 以致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渴求, 比世人对食物的渴求还大。这种状态由 “饥荒” 来表示, 这是一种荒凉, 但不是那些在低地的人所经历的那种荒凉 (698, 699, 1106-1113节)。

在这个世界上, 几乎没有人相信天使天堂对真理和良善, 以及有关它们的认知或知识有如此大的渴求。因为一心只想着利益和荣耀, 沉溺于世俗享乐的人会惊讶于这类事物竟构成天使的生命; 他们会说: “关于良善与真理的认知或知识对我有什么用?它们能给予我什么生命?能给我带来生命和生命快乐的东西是财富、地位和世俗的享乐!” 但让说这种话的人知道: 这些事物所带来的生命是身体的生命, 不是灵魂的生命; 前一种生命会与身体一道灭亡, 而后一种生命则永远保留。还要让他们知道: 人们活在世上时若毫不思想属灵的生命, 是极其不明智的。

关于荒凉, 要进一步知道, 它是为引发欲求而存在的, 因为良善与真理照着这种欲求而被接受; 当获得这种欲求所激发的渴望时, 这些渴望便产生满足和幸福感。故在来世, 那些经历荒凉的人很快重新焕发活力, 实现自己的渴望。那里的所有人都通过这种交替变化而变得越发完美。值得注意的是, 自然界中白昼的时间变化 (即早晨、中午、晚上、夜间, 又一个早晨等)完全代表灵界所发生的变化, 唯一不同的是: 灵界所发生的变化流入理解力和意愿, 并维持那些属于生命的事物; 而自然界所发生的变化则流入并维持那些属于身体的事物。

更值得注意的是, 晚上的阴影和夜间的黑暗并非来自主, 而是来自完全属于天使、灵人和世人自己的事物。因为显为太阳的主始终照耀并流入; 但源于人自己的东西的邪恶与虚假因存在于世人、灵人或天使里面, 故会将他们从主那里转离, 如此把他们引入晚上的阴影, 把那些陷入邪恶的人引入夜间的黑暗。这就像我们世上的太阳始终照耀并流入, 但地球因着绕轴旋转而转离太阳, 把自己带入阴影和黑暗之中。

自然界之所以发生这些交替变化, 是因为自然界是从灵界存在的, 因而也是从灵界持续存在的; 正因如此, 整个自然界是代表主国度的一个舞台 (参看3483, 4939节)。灵界之所以发生这些交替变化, 是为了使天堂里的所有人能不断变得越发完美。这类交替变化存在于自然界也是为了这个原因, 若非如此,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就会因干旱而灭亡。

然而, 要知道, 天堂没有黑夜, 只有晚上, 晚上过后是早晨来临之前的黎明; 而地狱则有黑夜。地狱也发生交替变化, 但这些交替变化在性质上与天堂的交替变化正好相反。在地狱, 早晨是恶欲之热, 中午是对虚假的热望, 晚上是焦虑, 夜间是折磨。然而, 在所有这些交替变化中, 夜间居于主导地位; 其实产生这些交替变化的, 纯粹是阴影和黑暗的变化。

此外还要知道, 在灵界, 没有哪两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变化是一样的, 而且那里的交替变化没有划分为固定的时间段, 因为它们是产生这些交替变化的状态变化。事实上, 在灵界, 状态取代了自然界的时间段 (1274, 1382, 2625, 2788, 2837, 3254, 3356, 4814, 4882, 4901, 4916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