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以西結書 16:43

Studie

       

43 因你不追念你幼年的日子,在這一切的事上向我發烈怒,所以我必照你所行的報應在你上,你就不再貪淫,行那一切可憎的事。這是耶和華的。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3704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3704. “也是以撒的神” 表主的神性人身. 这从 “以撒” 的代表清楚可知, “以撒” 是指主的神圣理性; 由于人身就始于这理性 (参看2194节), 因而通过它并经由它而存在, 故 “以撒的神” 在此表示主的神性人身. 由于天上的每一个事物, 人所具有的每一个事物, 甚至整个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涉及良善和真理, 所以主的神性也分成了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 主的神性良善被称为 “父”, 主的神性真理被称为 “子”. 然而, 主的神性无非是良善, 甚至就是良善本身; 神性真理则是主的神性良善在天堂, 也就是在天使面前呈为可见的样式. 其中的情形就像太阳. 就其本质而言, 这太阳本身无非是火, 我们所看到出自它的光并不在这太阳里面, 而是从这太阳发出的. 主的神性良善就由这太阳来代表, 并且在来世, 也是整个天堂的一轮太阳 (参看1053, 1521, 1529-1531, 2495, 3636, 3643节); 而主的神性真理则由光来代表, 并且在来世, 也是整个天堂的光 (参看1053, 1521, 1529-1530, 2776, 3138, 3195, 3222-3223, 3339, 3341, 3636, 3643节).

因此, 主本质上无非是神性良善, 并且这适用于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这两个本质. 但神性真理并不在神性良善里面, 而是从神性良善发出的, 因为如前所述, 神性真理是神性良善在天堂呈为可见的样式. 由于神性良善呈现出来的形像就是神性真理, 所以为了能使人领悟, 主的神性就分成了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 在圣言中, 神性良善就是那被称为 “父” 的, 神性真理则是那被称为 “子” 的. 这就是隐藏在以下事实中的奥秘: 主自己在多个场合论到祂的父, 仿佛祂是不同的, 可以说是另一个人而不是祂自己; 而在其它地方, 又声称祂与祂自己为一. 就内义而言, “父” 表良善, 并且就至高意义而言, 是指主的神性良善, 这一事实刚才已经说明 (3703节). “儿子” 表真理, “神的儿子” 和 “人子” 表主的神性真理 (1729, 1733, 2159, 2803, 2813节). 这个问题也可从主用 “父” 这个名, 并称自己为 “子” 的所有经文清楚看出来.

在旧约中, 主不仅被称为 “耶和华” (参看1343, 1736, 2921节), 还被称为 “父”. 这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以赛亚书: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 有一子赐给我们; 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 祂名称为奇妙, 策士, 神, 永恒的父, 和平的君! (以赛亚书 9:6)

由此显而易见, “为我们而生的婴孩” 和 “赐给我们的子” 就是主; 因此, 那被称为 “永恒的父” 的, 正是主. 耶利米书:

我是以色列的父, 以法莲是我的长子. (耶利米书 31:9)

这论及主, 主就是 “以色列的神” 和 “以色列的圣者” (参看3305节), 在此则是 “以色列的父”. 玛拉基书:

我们岂不都有一位父吗? 岂不是一位神创造了我们吗? (玛拉基书 2:10)

此处 “创造” 在内义上表示重生, 和在圣言的其它经文一样 (16, 88, 472节). 由于唯独主是再生者和救赎主, 故此处被称为 “父” 和 “神” 的, 正是祂. 以赛亚书:

亚伯拉罕虽然不认识我们, 以色列也不承认我们, 你却是我们的父; 耶和华啊, 你是我们的父; 从万古以来, 你名称为我们的救赎主. (以赛亚书 63:16)

又:

我将你的外袍给祂穿上, 将你的腰带给祂系紧, 将你的政权交在祂手中, 祂必作耶路撒冷居民和犹大家的父. 我必将大卫家的钥匙放在祂肩头上, 祂开, 无人能关; 祂关, 无人能开. 我必将他牢固, 像钉子钉在安稳处. 祂必作为祂父荣耀的宝座. 祂父家所有的荣耀, 连儿女带子孙, 一切小器皿, 从杯器到各样弦乐器都挂在祂身上. (以赛亚书 22:21-24)

显而易见, 就内义而言, 此处所代表并表示的, 正是主, 祂被称为 “耶路撒冷居民和犹大家的父”. 因为犹大家的钥匙正是放在祂肩头上, 祂开, 无人能关; 祂关, 无人能开 (参看22章序言). 祂拥有祂父荣耀的宝座, 一切圣物都挂在祂身上, 并源于祂. 这些圣物在此处被称为 “器皿”, 属天之物被称为 “杯器”, 属灵之物被称为 “弦乐器”.

由于君王和祭司代表主, 君王通过其王权代表主的神性真理; 祭司则代表主的神性良善 (3670节), 故祭司被称为 “父”, 这一点可见于士师记:

米迦对利未说, 你可以和我同住, 给我作父作祭司. (士师记 17:10)

但人以同样的方式对这人说:

不要作声, 用手捂口, 跟我们去吧! 给我们作父作祭司. (士师记 18:19)

君王自己也如此称呼他们, 这明显可见于列王纪下:

以色列王对以利沙说, 我父啊, 我可以击杀他们吗? 他回答说, 不可击杀他们. (列王纪下 6:21-22)

还有当以利沙快要死了时, 以色列王约阿施对他说的话:

以色列王约阿施伏在他脸上哭泣说, 我父啊! 我父啊! 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 (列王纪下 13:14)

王之所以称祭司为父, 是因为王代表主的神性真理, 而祭司代表主的神性良善, 还因为真理与良善的关系, 如同子与父的关系, 因真理源于良善.

这个问题在来世是众所周知的, 因此, 除了主以外, 天上的人并不称呼其他人为父, 并且对于福音书中所提到的 “父”, 他们只理解为主 (参看15, 1729节). 那里所有的小孩子在被引入爱之良善与真理时, 都被教导唯独承认主为他们的父. 甚至新进入天堂的人也被以极大的关怀教导神只有一位; 他们若在教会内出生, 就被教导整个三位一体都居于主里面, 因为凡从基督教界来的, 几乎都拥有三神观, 哪怕他们口头上声称只有一位神. 因为一旦三的概念进入, 每一位都被称为神, 并且这三者就属性和职能而言, 还彼此有别, 甚至被分开来敬拜, 那么对人而言, 再去思想一位神是不可能的. 结果, 心里敬拜三神, 而嘴上敬拜独一神.

整个三位一体居于主里面, 这一真理在基督教界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 在来世的基督徒当中, 却很少有人思想主. 事实上, 祂的人身对很多人来说成了一个绊脚石, 因为他们将人身与神性区别开来, 也不相信人身就是神性. 人会自称为义, 因而变得纯洁, 几乎成圣; 但这些人却不认为主已得着荣耀, 也就是祂的人身已变成神性. 而事实上, 主是从耶和华自己成孕的, 若不通过神性, 尤其通过主的神性人身, 人无论如何都不能称义, 更不用说成圣了. 主的神性以圣餐来代表并表示, 在圣餐中明确说明, 饼是祂的身体, 酒是祂的血.

主与父为一, 祂自永恒就存在, 掌管万有, 因而是神性良善本身和神性真理本身, 这一切从圣言看得非常清楚. 其中, 从约翰福音中的这些话明显可知, 主与父为一:

从来没有人在任何时候见过神, 除了父怀里的独生子. (约翰福音 1:18)

同一福音书:

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 因祂还称神为自己的父, 将自己和神当作平等. 耶稣回答他们说, 我实实在在对你们说, 子凭着自己不能做什么, 惟有看见父所做的, 子才能做; 父所做的事, 子也照样做. 父怎样叫死人起来, 使他们活着, 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 父不审判什么人, 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 叫众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 不尊敬子的, 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 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 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 差我来的父也为我作过见证. 你们从来没有听见祂的声音, 也没有看见祂的形状. 应当查考圣经, 因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些经. (约翰福音 5:18-39)

如所说过的, 此处的 “父” 表示神性良善, “子” 表示神性真理, 这二者都在主里面. 从为 “父” 的神性良善所发出或出来的, 除了神性之物外, 不可能是别的什么, 并且所发出或出来的, 是为 “子” 的神性真理.

又:

凡从父听见又学习的, 就到我这里来. 这不是说有人看见过父, 惟独与父同在的, 祂看见过父. (约翰福音 6:45-46)

又:

于是他们对祂说, 你的父在哪里? 耶稣回答说, 你们不认识我, 也不认识我的父; 若是认识我, 也就认识我的父. (约翰福音 8:19)

又:

我与父原为一. , 你们纵然不信我, 也当信这些事; 叫你们又知道又明白: 父在我里面, 我也在父里面. (约翰福音 10:30, 38)

又:

耶稣说, 信我的, 不是信我, 乃是信那差我来的; 人看见我, 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 我到世上来, 乃是光, 叫凡信我的, 不住在黑暗里. (约翰福音 12:44-46)

“差祂来的父” 在内义上表示祂是从父出来的. 这在此处及其它地方都一样, 在其它经文中, 主说父差祂来. 从前面可以看出, “光” 表示神性真理.

又:

我就是道路, 真理, 生命; 若不藉着我, 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你们若认识我, 也就认识我的父. 从今以后, 你们认识祂, 并且已经看见祂. 腓力对祂说, 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 耶稣对他说, 腓力, 我与你们同在这么长时间, 你还不认识我吗? 人看见了我, 就是看见了父, 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 我在父里面, 父在我里面, 你不信吗?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 不是凭着自己说的, 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祂的事. 你们当信我, 我在父里面, 父在我里面.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 我必成就, 叫父因儿子得荣耀. (约翰福音 14:6-11, 13)

又: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 这人就是爱我的; 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 我也要爱他, 并且要向他显现. 人若爱我, 就必遵守我的道, 我父也必爱他, 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 与他同住. (约翰福音 14:21, 23)

那些处于神性真理的人就是那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 而那些处于神性良善的人则是那 “爱祂的”. 这就为何经上说 “必蒙我父爱他” 并且 “我们要到他那里去, 与他同住”, 也就是说, 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要要进来住在他里面. 这也是为何本章接下来说:

到那日, 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 你们在我里面. (约翰福音 14:20)

还有该福音书的别处:

圣父啊, 求你用你的名保守他们, 叫他们合而为一, 像我们一样. (约翰福音 17:11)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 主凭祂自己所拥有的神性良善论及 “父”, 凭源于这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论及 “子”. 因此, “父” 与 “子” 不是二, 而为一. 主之所以用这种方式说话, 是为了圣言既可以在地上, 也可以在天上被接纳; 还因为在主得荣耀前, 祂是源于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 而一旦得了荣耀, 祂在这两种本质上都是神性良善, 一切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都源于祂.

主自永恒就已存在.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 正是主通过先知说话, 由于这个原因, 还由于神性真理来自祂, 故祂被称为 “圣言” (即道). 对此, 约翰福音上说:

太初有道, 道与神同在, 道就是神; 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万物都是藉着祂造的, 凡被造的, 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 生命在祂里头,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道成了肉身, 住在我们中间, 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 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约翰福音 1:1-4, 14)

“道” (即圣言) 表出自神性的天上和地上的一切真理.

主自永恒就存在, 祂在约翰福音书的别处明确教导了这一点:

约翰说, 这就是我曾说, 那在我以后来的, 反成了在我以前的, 因祂本来在我以前. 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 是你们不认识的; 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 原在我以前的. (约翰福音 1:15, 26-27, 30)

又:

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祂原先所在之处. (约翰福音 6:62)

又:

耶稣对他们说,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 还没有亚伯拉罕我就存在了. (约翰福音 8:58)

又:

耶稣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 又要往神那里去. (约翰福音 13:3)

又:

父自己爱你们, 因为你们已经爱我, 又信我是从父出来的. 我从父出来, 到了世界; 我又离开世界, 往父那里去. (约翰福音 16:27-28)

又:

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 你交给我要作的工, 我已经完成了. 父啊, 现在求你以你自己的自我荣耀我, 就是未有世界以先, 我同你所有的荣耀; 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 因为创立世界以前, 你已经爱我了. (约翰福音 17:4-5, 24)

以赛亚书: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 有一子赐给我们. 祂名称为奇妙, 策士, 神, 勇士, 永恒的父, 和平的君! (以赛亚书 9:6)

主掌管万有. 这一点从马太福音明显看出来:

一切所有的, 都是我父交付我的. (马太福音 11:27)

又:

耶稣对祂的门徒说, 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马太福音 28:18)

约翰福音:

父爱子, 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 信子的人有永生. (约翰福音 3:35-36)

又:

父不审判什么人, 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 (约翰福音 5:22)

又:

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 (约翰福音 13:3)

又:

凡父所有的, 都是我的. (约翰福音 16:15)

又:

耶稣说, 愿你荣耀你的儿子, 使儿子也荣耀你; 正如你曾赐给他权柄, 管理凡有血气的. (约翰福音 17:1-2)

又:

凡是我的都是你的, 你的也是我的, 并且我因他们得了荣耀. 我不在世上, 因我往你那里去. (约翰福音 17:10-11)

路加福音: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 (路加福音 10:22)

从上述经文明显可知, 神性良善就是那被称为 “父” 的; “神性真理” 就是那被称为 “子” 的; 主藉着神性真理通过神性良善掌握宇宙万物, 无论总体还是细节. 这一事实从圣言明显看出来, 所以令人震惊的是, 基督教界的人明明知道并教导整个三位一体都居于主里面, 然而他们却不像天上的人那样唯独承认并崇拜主, 因而承认并崇拜那一位神. 也被当作有别于子和父的神来敬拜的圣灵, 其实就是灵的圣洁, 或从主经由灵人或天使, 也就是从主的神性良善经由其神性真理而发出的圣洁. 蒙主的神圣怜悯, 这一点将在别处予以说明.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3703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3703. “祂说, 我是耶和华你父亚伯拉罕的神” 表主, 那良善就源于祂. 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 耶和华是主的神性存在本身, 主凭神性良善被称为 “亚伯拉罕的神”. 亚伯拉罕代表主的神性良善 (2172, 2198节). 由于神性良善是一切属天和属灵之善, 以及由此衍生的一切真理的源头, 所以此处经上说 “你 (即雅各) 父亚伯拉罕”, 而事实上, 以撒才是他父亲. 就内义而言, “父” 表良善, 这是因为良善是每一个事物存在的源头, 而真理则它借以显形的方法. 因此, 每一个事物都是从良善与真理的婚姻生出的. 无非由良善与真理的神圣婚姻构成的天堂本身就源于主里面良善与真理, 并真理与良善的神圣婚姻.

整个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涉及良善与真理. 因为天堂的属天和属灵的良善和真理在自然界被代表; 而主的神性良善和真理在天堂被代表. 由此明显可知, 良善就像父亲, 真理就像母亲; 故就圣言的内义而言, “父亲” 表良善, “母亲” 表真理. 事实上, 他们表示低级或衍生良善与真理所源于的良善与真理, 低级或衍生良善与真理相对来说如同女儿和儿子, 因此在圣言中也被称为 “女儿” 和 “儿子” (489-491, 2362节). 它们相对来说还如同兄弟姐妹, 如同孙子孙女, 以及女婿, 岳父, 儿媳; 简言之, 如同各个层次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 所有这些关系都源于为父的良善和为母的真理的婚姻. 因为天堂里的一切事物, 无论总体还是细节, 都是照着对主之爱与信的关系, 或也可说, 良善与真理的关系而存在 (685, 917, 2739, 3612节); 上古之人因此将所有这些事物都比作婚姻 (参看54, 55, 718, 747, 1432, 2508, 2516, 2524, 2556节).

就圣言的内义而言, “父” 表良善. 这一点从许多经文可以看出来, 如以下经文, 以赛亚书:

你们这追求公义, 寻求耶和华的, 当听从我! 你们要瞻仰你们被凿而出的磐石, 被挖而出的坑穴; 要瞻仰你们的父亚伯拉罕和生养你们的撒拉; 因为亚伯拉罕独自一人的时候, 我呼召了他, 赐福与他, 使他增多. 耶和华必安慰锡安, 安慰她所有的荒场, 使旷野像伊甸, 使荒漠像耶和华的园子. (以赛亚书 51:1-3)

这论及主及其到来, 这一点从每个细节明显看出来. 就神性真理而言, 祂被称为 “磐石” 和 “坑”; 就神性良善而言, 祂被称为 “父亚伯拉罕”. 由于亚伯拉罕和撒拉代表良善和真理的神圣婚姻 (参看1468, 1901, 1965, 1989, 2011, 2063, 2065, 2172, 2173, 2198, 2507, 2833, 2836, 2904, 3245, 3251, 3305节), 故经上说 “你们的父亚伯拉罕和生养你们的撒拉”. 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还说他们要 “瞻仰那磐石和坑”, 以及 “他们的父亚伯拉罕和撒拉”; 还解释了为何紧接着会有这样的应许 “耶和华必安慰锡安”, 也就是属天教会 (2362节), 并且 “安慰她所有的荒场, 使旷野像伊甸, 使荒漠像耶和华的园子”.

当亚伯拉罕在圣言的其它经文中被称为 “父” 时, 他具有同样的含义, 如约翰福音:

耶稣说, 我所说的, 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 你们所行的, 是在你们的父那里看见的. 他们回答祂说, 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 耶稣对他们说, 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 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 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 (约翰福音 8:38-39, 41)

马太福音:

不要自己心里想着说, 我们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父; 我告诉你们, 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 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 就砍下来, 丢在火里. (马太福音 3:9-10)

路加福音:

穷人拉撒路死了, 被天使带上去, 到亚伯拉罕的怀里; 财主也死了, 并且埋葬了; 他在阴间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 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 就喊着说, 我父亚伯拉罕哪, 可怜我吧! 父啊, 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 (路加福音 16:22-24, 27)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 所指的不是亚伯拉罕, 而是主的神性良善. 天上没有人知道亚伯拉罕, 当提到他的名字时, 他们理解为主 (1834, 1876, 1989, 3305节).

“父” 在内义上表良善, 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看出来. 摩西五经:

当孝敬父母, 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出埃及记 20:12; 申命记 5:16)

这条诫命和十诫中的其它诫命一样, 在两种意义上都是正确的; 在内义上, “当孝敬父母” 是指热爱良善与真理, 并热爱在良善与真理中的主 (参看2609, 3690节). “地上的日子” 是指随之而来的主国度中的良善状态, 这一点从 “日子”, “迦南” 和 “长久” 的含义清楚可知: “日子” 是指状态 (23, 487, 488, 493, 893, 2788节); “迦南”, 就是此处的 “地”, 是指主的国度 (参看1607, 3038, 3481节); “长久” 论及良善 (1613节).

由于 “父母” 具有这些含义, 故在代表性的犹太教会, 针对父母和儿子制定了许多条例. 就内义而言, 每个条例都是指良善与真理; 就至高意义而言, 则是指主的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 如摩西五经:

打父亲或母亲的, 必须处死. 咒骂父亲或母亲的, 必须处死. (出埃及记 21:15, 17)

又:

凡咒骂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的, 必须被处死; 他咒骂了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他的血要归到他身上. (利未记 20:9)

又:

轻慢父亲或母亲的, 必受咒诅! 百姓都要说, 阿们! (申命记 27:16)

以西结书:

看哪! 以色列的首领各逞其能, 在你中间流人之血. 在你中间有轻慢父母的. (以西结书 22:6-7)

摩西五经:

人若有顽梗悖逆的儿子, 不听从他父亲的声音, 或他母亲的声音, 他们虽惩治他, 他仍不听从, 父母就要抓住他, 将他带到本地的城门, 本城的长老那里; 本城的众人就要用石头将他打死. (申命记 21:18-19, 21)

在所有这些经文中, 就字义而言, “父母” 是指父母; 但就内义而言, 是指良善与真理; 就至高意义而言, 则指主的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 这也是主自己在马太福音中的教导:

就伸手指着门徒说, 看哪, 我的母亲, 我的弟兄; 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 就是我的弟兄, 姐妹和母亲了. (马太福音 12:49, 50)

又:

但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 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 就是基督; 你们都是弟兄; 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 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 就是在天上的父. (马太福音 23:8-9)

此处禁止受夫子的称呼, 也禁止称呼地上的人为父; 除了主以外, 不可发自内心承认其他父. 也就是说, 当提及 “夫子” 和 “父” 时, 当理解为主, 就至高意义而言, 他们代表主. 如前所述 (3702节), 属天的上古之人在地上所感知到的任何事物对他们来说, 都是思想主的工具.

这同样体现在主对其中一个门徒所说的话中, 祂说:

主啊, 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耶稣对他说, 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 你跟从我吧! (马太福音 8:21-22)

事实上, 地上的父之于天上的父, 也就是主, 如同死人之于活人. 甚至就连 “孝敬父母” 这条律法本身也可以说是死的, 除非它含有对主的尊重, 敬拜和爱在里面. 因为这条律法是从该神性律法降下来的, 因此存在于 “孝敬父母” 这条律法里面的生命元素就是从这条神性律法得来的. 这就为何主说 “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 你跟从我吧”. 以利亚对以利沙所说的话在意义上也一样:

以利亚经过以利沙, 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 以利沙就离开牛跑去追上以利亚说. 求你容我先与父母吻别, 然后我便跟随你. 以利亚对他说, 你回去吧! 我向你做了什么呢?(列王纪上 19:19-20)

以利亚代表主 (参看18章序言和2762节)

玛拉基书:

看哪! 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 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 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 儿女的心转向父亲, 免得我来咒诅这地. (玛拉基书 4:5-6)

在路加福音, 天使向撒迦利亚论到他儿子约翰说:

他必有以利亚的灵和能力, 行在主的面前, 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 (路加福音 1:17)

从这些地方明显可知, “父” 和 “儿女” 不是指父亲和儿女, 而是指主即将恢复的教会良善与真理.

玛拉基书:

耶和华在以色列疆界之外必尊为大! 儿子尊敬父亲, 仆人敬畏主人. 我既为父亲, 尊敬我的在哪里呢? 我既为主人, 敬畏我的在哪里呢? (玛拉基书 1:5-6)

“儿子” 表那些处于教会良善的人, “仆人” 表那些处于教会真理的人. 此处 “父亲” 明显表示主的神性良善, “主人” 或 “主” 表其神性真理

诗篇:

我父母离弃我, 耶和华必收留我. (诗篇 27:10)

“父母” 表良善与真理, 当人意识到他凭自己不能行任何良善, 或不知道任何真理时, 就说他被 “离弃” 了. 显然, 这句话不能理解为大卫的父母离弃了他.

又:

你比世人更美; 王女在宫里极其荣华, 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 你的子孙要接替你的列祖, 你要立他们在全地作王. (诗篇 45:2, 13, 16) 这论述的是主. “你的子孙要接替你的列祖” 表神性真理必如同神性良善. “王女” 表对真理的热爱; “用金线绣的衣服” 表源于良善的这真理的性质. 从整个诗篇及其中的每个部分明显看出, 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主及其神性人身, 故显而易见, 其中的每一个词都涉及同一个事物. 因此, “王女” 不是指国王的女儿, “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 你的子孙要接替你的列祖, 你要立他们在全地作王” 这些话也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而每个词都表示神性属天和属灵之物. “女儿” 表情感或爱 (490, 491, 2362节); “王” 表神性真理 (1672, 1728, 2015, 2069, 3009节); “金” 表良善 (113, 1551, 1552节). “绣” 论及属世的记忆知识 (2831节), 故在此论及神圣的属世真理. “衣服” 表诸如包裹良善的那类真理 (297, 2576节); “接替列祖的子孙” 表源于良善的真理, 在这种情况下, 神性真理如同神性良善 (264, 489, 491, 533, 1147, 1729, 1733, 2159, 2623, 2803, 2813节). “全地的王” 是指主的国度和教会的首要事物, “王” 是指首要事物 (1482, 2089节), “地” 是指主的国度和教会 (1413, 1607, 1733, 1850, 2117, 2118, 3355节).

摩西五经:

耶和华却喜悦你的列祖, 爱他们, 从万民中拣选你们为他们以后他们的种, 像今日一样. 所以你们要给你们的心行割礼, 不可再硬着颈项. (申命记 10:15-16)

此处 “列祖” 在内义上表古教会和上古教会, 其成员凭他们所拥有的对良善与真理的热爱而被如此称呼: 属天的上古之人凭着对良善的热爱, 属灵的古人凭着对真理的热爱. 在教会, 他们的良善与真理被称为 “耶和华所拣选的种”. 很明显, 此处的列祖不是指亚伯拉罕, 以撒, 雅各和他的十二个儿子. ; 种也不是指以色列和犹太人. 确切地说, 之所以论及他们并向他们说这句话, 是为了内义可以具有某种外在形式, 从而容易被世人理解.

以赛亚书:

少年人必侮慢老年人, 卑贱人必侮慢尊贵人. 人在父家拉住弟兄说, 你有衣服, 可以作我们的官长, 他必说, 我家中没有粮食, 也没有衣服, 你们不可立我作百姓的官长. (以赛亚书 3:5-7)

就内义而言, 这论述的是教会的败坏状态, 这时, 真理不再被承认为真理, 也没人知道何为良善. “人在父家拉住弟兄” 表承认一切事物为良善. “衣服” 表真理 (1073, 2576节), “官长” 表取自真理的教义首要事务 (1482, 2089节). “我家中没有粮食, 也没有衣服” 表没有良善也没有真理, “粮食” 表良善 (276, 680, 3478节); “衣服” 表真理 (297, 2576节).

由于父母, 以及女儿和儿子代表良善与真理, 所以代表性教会才会有众多通过这些代表而拥有神性之物在里面的律法或条例, 如以下条例:

祭司的女儿若行淫, 辱没自己, 就辱没了父亲, 必用火将她焚烧. (利未记 21:9)

“祭司的女儿” 表对良善的情感, “父亲” 表该情感所源于的良善. “行淫” 表亵渎良善. 至于何谓 “行淫”, 可参看前文 (2466, 2729, 3399节), 何谓 “辱没” (1008, 1010, 1059, 2051, 3398, 3399节). 而且:

祭司的女儿若是寡妇或是被休的, 没有种, 又归回父家, 与她青年一样, 就可以吃她父亲的食物; 只是外人不可吃. (利未记 22:13)

还有这个条例:

若在被掳的人中见有美貌的妻子, 恋慕她, 要娶她为妻, 就可以领她到你家中, 她便要剃头发, 修指甲, 脱去被掳时所穿的衣服, 坐在你家里哀哭父母一个月的天数, 然后可以进去找她, 与她同房, 她作你的妻子. (申命记 21:11-13)

在这个条例中, 每一个细节都是属世真理的代表, 因为它一旦洁除虚假, 就被良善接纳. 这种真理由 “被掳的人中美貌的妻子” 来表示; 从虚假当中洁净由 “领她到家中, 剃头发, 修指甲, 脱去被掳时所穿的衣服, 哀哭父母” 来表示; 接纳由 “然后可以进去找她, 与她同房, 娶她为妻” 来表示.

我们在圣言中读到: 婚姻的条例规定要在支派和宗族内通婚, 继承法禁止遗产从一个支派转到另一个支派. 写在圣言里的这些条例也有同样的来源, 也就是说, 源于主国度中属天和属灵的婚姻, 或 “父母” 所表示的良善与真理的婚姻. 这同样适用于所颁布的关于允许与禁止亲密关系程度的条例. 在圣言中, 关于这些事的每一个条例都从内在涉及天堂中良善与真理的联系和结合, 并涉及地狱中邪恶虚假的苟合, 它们与前者分离. 关于允许和禁止程度的条例, 可参看利未记 (20章); 关于禁止遗产从一个支派转到另一个支派的条例, 和关于规定在支派内通婚的条例, 可参看民数记 (27:7-9等). 在天上, 每一个事物的位置都照着良善与真理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而固定 (参看685, 917, 2739, 3612节).

由于以色列人代表主在天上的国度, 因而代表那里的天堂秩序, 故经上还规定他们要照着支派, 宗族和家族划分 (民数记 26章); 他们要照着这个秩序在会幕的四围安营, 同样照着这个秩序起行, 如摩西五经所记载的那样:

以色列人各人要在自己的旗帜下, 按照自己父家的旗号安营, 对着会幕的四围安营. 以色列人就这样行. (民数记 2:2, 34)

因此:

巴兰看见以色列人照着支派居住, 神的灵就临到他身上. 他便题起诗歌说, 雅各啊, 你的帐棚何等华美! 以色列啊, 你的帐幕何其华丽! 如接连的山谷, 如河旁的园子. (民数记 24:2-3, 5-6等)

在这段预言中, 所指的不是雅各或以色列, 而是主在天上的国度和祂在地上的教会, 它们由那时巴兰看到他们时所处的次序来代表, 这一点从其中这些词明显看出来.

从这些例子也可得知, 就圣言的内义而言, 何谓孤儿, 也就是无父之人; 就是那些处于纯真和仁爱的状态, 渴望知道并行出良善却不能的人. 这种状态尤其存在于那些教会之外的人身上, 主看顾他们, 并在来世将其接纳为祂的儿女. 这些人由 “孤儿” 来表示, 故当他们在圣言中被提及时, 很多经文也会提及寄居者和寡妇. 因为 “寄居者” 表示那些正在接受良善与真理的教导之人 (1463节), “寡妇” 则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状态, 却不怎么处于真理的人, 以及那些处于真理的状态 , 却不怎么处于良善, 却渴望处于其中的人. 由于这三者, 即 “孤儿”, “寄居者” 和 “寡妇” 的含义同属一个极其类似的系列, 所以如前所述, 在很多经文中, 他们一起被提及 (参看申命记 14:29; 16:11, 14; 24:17, 19; 耶利米书 7:6; 22:3; 以西结书 22:6, 7; 撒迦利亚书 7:10; 诗篇 94:6; 146:9).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父” 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即表示良善, 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

在圣言中, 绝大部分词都有一个反面意义, “父” (经上有时译为祖宗或祖) 这个词也不例外, “父” 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邪恶. “母” 同样如此, 在正面意义上表示真理, 在反面意义上则表示虚假. 这一事实可从以下经文看出来, 诗篇:

愿他祖宗的罪孽被耶和华记念, 愿他母亲的罪过不被涂抹. (诗篇 109:14)

又:

他们转身行诡诈, 像他们的祖宗一样. 他们翻转, 如同乖张的弓. (诗篇 78:57)

摩西五经:

你们剩下的人, 必因自己的罪孽在仇敌之地消灭; 也必因他们祖宗的罪孽而与他们消灭. (利未记 26:39)

以赛亚书:

你们要预备杀戮他的子孙, 因为他们的父既有罪孽, 免得他们兴起来, 得了这地, 使城市遍满地面. (以赛亚书 14:21)

又:

我必一同报应你们自己的罪孽, 和你们列祖的罪孽. (以赛亚书 65:6-7)

耶利米书:

以色列家和他们的君王, 首领, 祭司, 先知也都照样羞愧. 他们向木头说, 你是我的父; 向石头说你是生我的. 他们以颈背向我, 不是以面. (耶利米书 2:26-27)

又:

我要将绊脚石放在这百姓前面, 父亲和儿子要一同跌在其上; 邻舍与朋友也都灭亡. (耶利米书 6:21)

又:

孩子拾柴, 父亲烧火, 妇女抟面做饼, 献给天后. (耶利米书 7:18)

以西结书:

因你一切可憎的事, 我要在你中间行我所未曾行的, 以后我也不再照着行. 因此父亲要吃儿子, 儿子要吃父亲. 我必向你施行审判, 我必将你所剩下的分散四风. (以西结书 5:9-10)

这论及对神圣之物的亵渎. 又:

主耶和华对耶路撒冷如此说: 你的根源, 你的出身, 是在迦南地; 你父亲是亚摩利人, 你母亲是赫人. (以西结书 16:3)

马太福音:

弟兄要把弟兄, 父亲要把儿子, 送到死地; 儿女要起来反对父母, 置他们于死地. 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 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对立, 女儿与母亲对立, 媳妇与婆婆对立;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爱父母过于爱我的, 不配作属我的; 爱儿女过于爱我的, 不配作属我的. (马太福音 10:21-22, 35-37; 路加福音 12:49, 52-53)

同一福音书:

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 姐妹, 父亲, 母亲, 妻子, 儿女, 田地的, 必要得着百倍, 并且承受永生. (马太福音 19:29 ; 路加福音 18:29, 30; 马可福音 10:29, 30)

路加福音:

人到我这里来, 若不恨恶自己的父母, 妻子, 儿女, 弟兄, 姐妹, 甚至自己的性命, 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路加福音 14:26)

马可福音:

弟兄要把弟兄, 父亲要把孩子, 送到死地; 儿女要起来反对父母, 置他们于死地; 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 (马可福音 13:12-13; 路加福音 21:16-17)

这论及世代的终结和教会的状态, 这时, 它在良善与真理上已经败坏, 也就是说, 邪恶起来反对真理, 虚假起来反对良善. “父” (或祖) 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邪恶, 这从刚才所引用的经文, 以及下面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约翰福音:

耶稣对他们说, 倘若神是你们的父, 你们就必爱我, 因为我本是出于神, 也是从神而来. 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 你们父的私欲, 你们偏要行. 他从起初是杀人的, 不守真理, 因真理不在他里面; 他说谎言时, 出于自己说的, 因他本来是说谎的, 也是说谎之人的父. (约翰福音 8:42, 44)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