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以西結書 16:12

Studie

       

12 我也將環子戴在你鼻子上,將耳環戴在你耳朵上,將華冠戴在你上。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9995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9995. “你要用细麦面来作它们” 表源于神性良善的真理 (良善的那些属天种类就是由这些真理构成的). 这从 “细面”, “麦 (子)” 和 “作它们” 的含义清楚可知: “细面” 是指真理, 如下文所述; “麦 (子)” 是指爱之良善 (参看3941节), 因而在至高意义上是指神性良善; “作它们” 是指无酵的饼, 糕饼和薄饼所表示的属天良善的这些种类必须由这真理构成的要求. 此处的情形如下: 存在于天堂里的一切真理和良善皆来源于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 这神性真理在属天国度被天使接受, 就被称为属天良善; 但在属灵国度, 当被那里的天使接受时, 它就被称为属灵良善; 因为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不管如何被称为真理, 它仍是良善. 它之所以被称为真理, 是因为它在天堂, 在那里的天使的外在视觉面前显为光; 事实上, 天堂里的光是神性真理, 但这光里面的热, 也就是爱之良善, 使得它成为良善. 这和世人的情况相似. 当信之真理从仁之良善发出时, 如当一个人已经重生时的情形, 真理就显为良善, 也由此被称为 “属灵良善”, 因为真理的内在存在是良善, 真理是良善的外在形式.

由此可见为何一个人很难分清思考和意愿; 因为当他意愿某事时, 却说自己在思考它; 而常常是, 当他思考某事时, 却说自己在意愿它. 然而, 它们就像真理和良善那样有别并分离; 因为思维的内在存在是意愿, 意愿的外在形式是思维; 正如真理的内在存在是良善, 良善的外在形式是真理一样, 如刚才所述. 一个人因很难分清这二者, 故不知道其生命的内在存在是什么, 或不知道构成它的, 是良善, 而不是真理, 除非这真理源于良善. 良善属于意愿, 意愿就是一个人的所爱之物; 因此, 在一个人热爱真理之前, 真理不会成为他生命的存在; 当此人热爱真理时, 他就会实行真理. 然而, 真理属于理解力, 理解力的功能是思考; 当一个人思考它时, 他就能谈论它. 此外, 理解并思考真理, 却不意愿或实行它是有可能的; 但当真理缺乏意愿时, 它不会变成此人自己的, 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因为它没有其生命的内在存在在自己里面. 人因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故将救恩完全归于信, 几乎不归于仁; 而事实上, 信从仁获得自己的内在存在, 如同真理从良善获得自己的内在存在.

此外, 与人同在的一切良善都通过真理被赋予形式; 因为良善经由一条内在途径从主流入, 而真理则经由一条外在途径进入. 然后, 它们在内在人里面结婚; 不过, 对一个属灵人或属灵天使来说, 以一种方式结婚; 对一个属天人或属天天使来说, 则以另一种方式结婚. 对一个属灵人或属灵天使来说, 婚姻在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实现; 但在一个属天人或属天天使里面, 则在意愿部分实现. 真理进入所经由的外在途径是通过听觉和视觉进入理解力; 但良善从主流入所经由的内在途径是通过此人的至内在之物进入意愿. 关于这个主题, 可参看9596节提到的地方所作的说明. 由此明显可知, 无酵的饼, 糕饼和薄饼所表示的良善的属天种类通过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存在; 这就是 “你要用细麦面来作它们” 的意思. 这就解释了为何素祭虽制作方式各种各样, 但都用调油的细面来作 (利未记 2:1至末尾; 6:13-16; 民数记 7:13ff; 15:2-15; 28:11-15).

“细面”, 以及 “面粉” 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 这一点从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

你吃的是细面, 蜂蜜并油. 你变得极其美貌. (以西结书 16:13)

这些话论及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在此表示古教会; “细面” 表示源于良善的古教会的真理; “蜂蜜” 表示它的快乐; “油” 表示爱之良善; “吃” 表示将它变成人自己的; 因此, 经上说 “你变得极其美貌”, 因为属灵的美貌来自真理和良善.

何西阿书:

他没有站着的禾稼; 穗子必不出面粉. 即或出了面粉, 外人必吞吃它. (何西阿书 8:7)

“站着的禾稼” 表示在孕育过程中的源于良善的信之真理 (9146节); “穗子必不出面粉” 表示不生育, 因为没有源于良善的真理; “必吞吃它的外人” 表示吞灭它的邪恶所产生的虚假.

列王纪上:

撒勒法的西顿女人对以利亚说, 她没有作糕饼的东西, 缸里只有一把面, 瓶里只有一点油. 以利亚对她说, 只要先为他做一个糕饼, 缸里的面粉必不用尽, 瓶里的油决不短缺; 这事果然发生了. (列王纪上 17:12-15)

“面粉” 在此表示教会的真理; “油” 表示教会的良善; 因为西顿女人代表一个拥有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的教会; 而先知以利亚代表圣言方面的主. 由此明显可知这个奇迹涉及什么, 因为圣言中所描述的一切奇迹都涉及诸如属于教会的那类事物 (7337, 8364, 9086节). 由此明显可知只要妇人用她仅有的一点先为以利亚作糕饼, 后为她儿子作糕饼, “缸里的面粉必不用尽, 瓶里的油决不短缺” 表示什么. “女人” 表示教会 (参看252, 253节); “西顿” 表示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 (1201节); “以利亚” 表示圣言方面的主 (2762, 5247末尾节).

以赛亚书:

巴比伦的女儿啊, 你要拿石磨去磨面. (以赛亚书 47:1, 2)

“巴比伦的女儿” 表示教会里那些外在神圣, 内在亵渎的人; “磨面” 表示从圣言的字义中选取诸如用来强化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的那类事物, 这种邪恶是亵渎的; “磨” 描述了选取, 以及解释, 以支持这些爱; 而 “面” 表示为此而服务的真理 (4335节).

由此明显可知 “推磨” 表示什么, 因而被 “磨碎” 的东西表示什么, 如在这些经文中:

首领被吊起手, 老年人的脸面不受尊敬; 年轻人被带去推磨. (耶利米哀歌 5:12, 13)

摩西五经:

摩西将他们所铸的牛犊用火焚烧, 磨得粉碎, 撒在水面上, 叫以色列人喝. (出埃及记 32:20; 申命记 9:21)

马太福音:

那时, 两个人在田里, 取去一个, 撇下一个. 两个女人推磨, 取去一个, 撇下一个. (马太福音 24:40, 41)

由此明显可知 “推磨” 表示什么, 即: 它表示从圣言选取真理并解释它们, 在好的意义上用来服务良善; 在坏的意义上则用来服务邪恶 (7780节). 由此也明显可知被 “磨碎” 的东西表示什么, 因而 “面粉” 和 “细面” 表示什么.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2004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2004. “你要作多族之父” 表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融合. 这一点通过解读个别句子的内义难以说明, 除非以一种笼统的概念看待它们. 内义的性质往往就是这样, 这时, 它可谓更普遍, 因为更遥远. 这种近似的含义通过对个别句子的解读呈现出来: 即一切真理和一切良善皆出自主, 因为如我们稍后所看到的, “父” 在此表来自祂, 即来自主; “多” 表真理, “族” 表由此衍生的良善. 但由于后者, 也就是说, 真理与良善是主借以将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融合的工具, 所以更普遍, 更遥远的含义就通过这种解读产生了. 这就是天使理解这些话的方式, 与此同时, 他们还察觉到一种相互融合, 也就是主的神性本质与人性本质, 并人性本质与神性的相互融合. 因为如前所述, “我的约是同你立的” 表神性本质与人性本质的融合, 所以随后那句话就表示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融合.

结合是相互产生的, 这是一个至今尚未透露的奥秘, 并且这个奥秘很难解释清楚. 因为至今没人知道何为流注, 不了解流注, 就不可能对相互融合形成任何概念. 不过, 这个问题通过发生在人身上的流注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明, 因为人也有一个相互结合. 生命不断从主经由人的内在 (刚才论述过,1999节) 流入人的理性, 然后经由这理性流入人的外在, 甚至流入他所拥有的知识和认知. 这生命不仅使它们适合接受生命, 还将它们整理得井然有序, 从而使此人能思考, 最终变得理性. 这就是主与人的结合, 没有该结合, 人根本无法思考, 更不用说变得理性了. 谁都能由以下事实清楚看出这一点: 即人的思维里面存在数不清的科学和分析艺术的奥秘, 数量多到甚至永远不可能将它们解读个遍. 这类奥秘决不会通过感官知觉, 或外在人流入, 而只通过内在人流入. 然而, 从人这方面来说, 他凭知识和认知逐渐触及这从主所流入的生命, 并由此反过来使自己去结合.

至于主的神性本质与人性本质, 并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融合, 这融合无限超越人与主之间的结合. 因为主的内在是耶和华自己, 因而是生命本身; 而人的内在并非主, 因而也不是生命, 只是生命的接受者. 主与耶和华的关系是融合, 而人与主的关系不是融合, 而是结合. 主凭自己的能力将祂自己与耶和华融合, 并因此变成公义; 而人使自己去结合决非凭自己的能力, 而是凭主的能力. 既如此, 那么正是主将人与祂自己结合起来. 在约翰福音中, 主所指的就是这种相互结合, 主将自己的归于父, 将父的归于自己:

耶稣说, 信我的, 不是信我, 乃是信那差我来的. 人看见我, 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 我到世上来, 乃是光, 叫凡信我的, 不住在黑暗里. (约翰福音 12:44-46)

这些话隐藏着极深的奥秘, 事实上, 这奥秘涉及良善与真理, 并真理与良善的融合, 或也可说, 涉及神性本质与人性本质, 并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融合. 因此, 祂声称 “信我的, 不是信我, 乃是信那差我来的”, 稍后又声称 “凡信我的”, 这两句话之间又有一句涉及那融合的话, 即祂说: “人看见我, 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

同一福音书: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 不是凭着自己说的, 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你们当信我, 我在父里面, 父在我里面.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 我所做的事, 信我的人也要做. (约翰福音 14:10-12)

这些话同样隐藏着奥秘, 也就是说, 这些奥秘涉及良善与真理, 并真理与良善的融合, 或也可说, 涉及神性本质与人性本质, 并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的融合. 因此, 祂声称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 不是凭着自己说的, 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稍后声称 “我所做的事”, 两句话之间同样又有一句涉及融合的话, 即祂说: “我在父里面, 父在我里面”. 这就是很多人所谈论的神秘融合.

由此明显可知, 主并非另外一个人, 而是父, 尽管祂谈起父时, 如同谈起另外一个人. 祂这样做的原因就是那将要实现并已实现的相互融合. 因为祂多次公开声明祂与父为一, 如下面引用的经文:

人看见我, 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 (约翰福音 12:45)

还有:

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你们当信我, 我在父里面, 父在我里面. (约翰福音 14:10, 11)

同一福音书:

你若是认识我, 也就认识我的父. (约翰福音 8:19)

又:

你们若认识我, 也就认识我的父. 从今以后, 你们认识祂, 并且已经看见祂. 腓力对他说, 将父显给我们看. 耶稣对他说, 腓力, 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 你还不认识我吗? 人看见了我, 就是看见了父, 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 我在父里面, 父在我里面, 你不信吗? (约翰福音 14:7-10)

又:

我与父原为一. (约翰福音 10:30)

这就是为何在天堂, 他们不认识父, 只认识主, 因为父就在主里面, 主与父为一; 他们看见了祂, 就看见了父, 如祂自己所说的 (参看15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