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出埃及記 29

Studie

   

1 你使亞倫和他兒子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要如此行:取隻公牛犢,兩隻無殘疾的公綿

2 無酵餅和調無酵餅,與抹無酵薄餅;這都要用細麥麵做成。

3 這餅要裝在個筐子裡,連筐子帶來,又把公牛和兩隻公綿牽來。

4 要使亞倫和他兒子到會幕口來,用身。

5 要給亞倫穿上內袍和以弗得的外袍,並以弗得,又帶上胸牌,束上以弗得巧工織的帶子。

6 把冠冕戴在他上,將冠加在冠冕上,

7 就把倒在他他。

8 要叫他的兒子來,給他們穿上內袍。

9 亞倫和他兒子束上腰帶,包上裹頭巾,他們就憑永遠的定例得了祭司的職任。又要將亞倫和他兒子分別為聖。

10 你要把公牛帶到會幕前,亞倫和他兒子要按在公牛的上。

11 你要在耶和華面前,在會幕口,宰這公牛。

12 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頭抹在的四角上,把血都倒在腳那裡。

13 要把一切蓋臟的脂油與上的網子,並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燒在上。

14 只是公牛的、糞都要用燒在外。這牛是贖祭。

15 你要牽隻公綿來,亞倫和他兒子要按在這上。

16 要宰這,把血灑在的周圍。

17 要把切成塊子,洗淨五臟和,連塊子帶,都放在一處。

18 要把全燒在上,是給耶和華獻的燔祭,是獻給耶和華為馨的火祭。

19 你要將那一隻公綿牽來,亞倫和他兒子要按上。

20 你要宰這,取點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他兒子的右耳垂上,又抹在他們右的大拇指上和右的大拇指上;並要把血灑在的四圍。

21 你要取點膏上的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並他兒子和他兒子的衣服上,他們和他們的衣服就一同成聖

22 你要取這的脂油和肥尾巴,並蓋臟的脂油與上的網子,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並右腿(這是承接聖職所獻的)。

23 再從耶和華面前裝無酵餅的筐子中取個餅,個調的餅和個薄餅,

24 都放在亞倫的手上和他兒子的手上,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

25 要從他們中接過來,燒在耶和華面前上的燔祭上,是獻給耶和華為馨的火祭。

26 你要取亞倫承接聖職所獻公羊的胸,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這就可以作你的分。

27 那搖祭的胸和舉祭的腿,就是承接職所搖的、所舉的,是歸亞倫和他兒子的。這些你都要成為

28 亞倫和他子孫從以色列人永遠所得的分,因為是舉祭。這要從以色列人的平安祭中,作為獻給耶和華的舉祭。

29 亞倫的衣要留給他的子孫,可以穿著受膏,又穿著承接職。

30 他的子孫接續他當祭司的,每逢進會幕所供職的時候,要穿

31 你要將承接聖職所獻公羊的在聖處。

32 亞倫和他兒子要在會幕和筐內的餅。

33 他們那些贖罪之物,好承接職,使他們成聖;只是外人不可,因為這是物。

34 那承接職所獻的或餅,若有一點留到早晨,就要用燒了,不可這物,因為是物。

35 你要這樣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向亞倫和他兒子行承接聖職的禮

36 要獻公牛一隻為贖罪祭。你潔淨的時候,就潔淨了;且要用,使成聖

37 要潔淨,使成聖就成為至。凡挨著的都成為

38 你每所要獻在上的就是兩隻一歲的羊羔;

39 早晨要獻這隻,黃昏的時候要獻那隻。

40 和這隻羊羔同獻的,要用細麵伊法十分之與搗成的分之調和,又用酒分之作為奠祭。

41 那一隻羊羔要在黃昏的時候獻上,照著早晨的素祭和奠祭的禮辦理,作為獻給耶和華的火祭。

42 這要在耶和華面前、會幕口,作你們世世代常獻的燔祭。我要在那裡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

43 我要在那裡與以色列人相會,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

44 我要使會幕成聖,也要使亞倫和他的兒子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

45 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作他們的

46 他們必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是將他們從埃及領出來的,為要住在他們中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10184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10184. “坛顶” 表至内在之物. 这从 “顶” 的含义清楚可知, “顶” 是指至内在之物. “顶” 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 其中是一原因是, 它是最上面或最高的部分, 最上面或最高的表示至内在之物, 如前所示 (10181节); 另一个原因是, “顶” 和人的头具有相同的含义. 因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代表都类似人的形式, 并具有和它们所类似的人体部位一样的含义 (参看9496节). “头” 表示至内在之物 (参看5328, 6436, 7859, 9656, 9913, 9914节). 在此由香坛顶所表示的至内在之物是指敬拜的至内在部分; 敬拜里面有类似在献上敬拜的那个人里面的层级的层级, 即至内层, 中间层和外层. 至内层被称为属天的, 中间层被称为属灵的, 外层被称为属世的 (4938, 4939, 9992, 10005, 10017, 10068节). 这些层级凭对应关系而由 “头”, “胸” 和 “脚” 来表示, 同样由香坛的 “顶”, “壁” 和 “角” 来表示.

“顶” 因表示属天之物, 也就是至内在之物, 故也表示良善, 因为良善在所有地方都是至内在的, 真理从它发出, 打个比方说, 就像光从火焰发出. 这就是马太福音中 “房顶” 的意思:

在房顶上的, 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 (马太福音 24:17; 马可福音 13:15; 路加福音 17:31)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教会的末期, “在房顶上” 表示一个处于良善之人的状态; “下来拿家里的东西” 表示回到以前的状态 (参看3652节, 以及9274节提到的地方). 耶利米书:

在摩押的各房顶上和街市上, 处处都有哀哭. (耶利米书 48:38)

“摩押各房顶上的哀哭” 表示在摩押在代表意义上所表示的那些人, 也就是那些处于属世良善, 很容易让自己受迷惑的人当中, 一切良善的毁灭 (2468节); “街市上的哀哭” 表示一切真理的毁灭, 因为 “街” 表示真理 (参看2336节).

由于 “顶” 表示良善, 所以古人有在上面行走的房顶, 他们也在房顶上进行敬拜, 这一点清楚可见于撒母耳记上 9:25, 26; 撒母耳记下 11:2; 西番雅书 1:5. 摩西五经:

当你建造新房屋时, 要在房顶的四围作护墙, 免得有人从房顶掉下来, 你将血带到你家. 不可把混杂的种子播种在你的葡萄园里, 免得你所撒种子的收获和葡萄园的出产都被没收. 不可并用牛, 驴耕地. 不可穿羊毛, 细麻搀杂织成的衣服. (申命记 22:8-11)

由此也明显可知, “(房) 顶” 表示爱之良善, 因为这些诫命的每一条都包含了只有内义才能显明的类似含义. 这含义是, 一个人若处于良善, 也就是处于已经重生之人的状态, 绝不可返回到真理的状态, 就是他以前的状态, 即他正在重生之时的状态. 因为在这个状态, 此人通过真理被引向良善, 也就是说, 他还在一定程度上被自己引导; 但在它之后的状态下, 也就是说, 当此人已经重生时, 他就被良善引导, 也就是通过良善被主引导.

这就是隐藏在这些诫命的每一条里面的奥秘, 这与主在下列经文中所说的话是一样的:

在房顶上的, 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 在田里的, 也不要回去取衣裳. (马太福音 24:17, 18)

马可福音:

在房顶上的, 不要下来到家里, 也不要进去拿家里的东西. 在田里的, 也不要回到取衣裳. (马可福音 13:15, 16)

路加福音:

当那日, 凡在房顶上, 器具在屋里的, 不要下来拿; 凡在田里的, 也不要回到他身后的东西. 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 (路加福音 17:31, 32)

谁看不出这些经文包含天堂的奥秘? 否则, 经上说他们不要从房顶下来, 或从田里回来, 还要他们回想罗得的妻子有什么意义呢? 这些奥秘同样包含在摩西五经中的律法中, 这些律法声称, 他们要在房顶的四围作护墙, 免得有人从房顶掉下来流人的血; 接着声称, 田里不可播种混杂的种子, 又说到葡萄园的产出; 不可并用牛, 驴耕地; 也不可穿羊毛, 细麻搀杂织成的衣服. “顶” 表示良善, “在房顶上” 或在顶上表示表示当一个人处于良善时的状态; “从房顶掉下来” 表示退回到以前的状态; “血” 表示那时向良善和真理所施的暴行 (374, 1005, 4735, 6978, 7317, 7326节); “葡萄园” 表示人类当中的教会; “葡萄园的产出” 表示真理的状态 (9139节); 大麦或小麦的 “种子” 表示良善的状态 (3941, 7605节); “牛” 也表示良善, “并用牛耕地” 表示状态的状态 (2781, 9135节); “羊毛” 和 “穿羊毛织成的衣服” 具有相同的含义 (9470节); “驴” 表示真理 (2781, 5741节); “麻” 或 “细麻” 也是 (7601, 9959节). 至于这个奥秘是何情形, 可参看9274节提到的地方所作的解释.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9274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9274. “只是第七年要叫地歇息, 不耕不种” 表第二个状态, 就是当教会成员处于良善, 从而享受和平与安宁之时. 这从 “第七年”,

“叫地不耕不种” 和 “歇息” 的含义清楚可知:

“第七年” 或安息日, 是指当人处于良善, 被主通过良善引导时 (参看8505, 8510, 8890, 8893节);

“叫地不耕不种” 是指不像以前那样被真理引导;

“歇息” 是指享受和平与安宁. 安息日也是一种平安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良善与真理结合在一起 (参看8494节). 因为叫地歇息, 不耕不种代表那些处于从主所获得的良善之人所享受的休息, 安宁与和平. 关于正在重生, 并变成一个教会之人的两种状态, 第一种是当他通过信之真理被引向仁之良善的时候, 第二种是当他处于仁之良善的时候 (参看7923, 7992, 8505, 8506, 8512, 8513, 8516, 8539, 8643, 8648, 8658, 8685, 8690, 8701, 8772, 9139, 9224, 9227, 9230节).

正在重生并变成一个教会之人的这两种状态至今不为人知, 主要原因是: 教会成员没有在真理和良善之间, 因而没有在信和仁之间作出任何区分. 另外一个原因是, 他们对人所拥有的两种心智官能, 就是理解力和意愿没有清晰的概念; 也不清楚理解力的功能是看见真理和良善, 意愿, 意愿的功能是受它们感染并热爱它们. 由于同样的原因, 他们不可能知道, 正在重生之人的第一个状态在于学习并看见真理, 第二个状态在于意愿并热爱它们; 只有等到一个人意愿并热爱他所学习并看见的真理时, 他才将这些真理变成他自己的. 因为意愿就是真正的这个人自己, 而理解力只是它的仆人. 如果人们早就知道这些事, 他们就可能知道并清楚看到, 一个正在重生的人被主赋予一个新的理解力和一个新的意愿, 并且除非被赋予这二者, 否则他就不是一个新人; 因为理解力仅仅看见一个人所意愿并热爱的事物, 因而只是一个仆人, 如前所述. 人们若早就知道这一切, 就会因此知道, 正在重生之人的第一个状态就在于通过真理被引向良善; 第二个状态就在于通过良善被引导; 并且当他处于第二个状态时, 秩序就翻转过来, 这时此人就被主引导; 因此, 这时此人就在天堂, 从而享爱和平与安宁.

这种状态就是 “第七日”,

“第七年”, 以及 “禧年”, 也就是 “安息” 和 “圣安息”, 并地在这些年的歇息所表示的, 正如摩西五经中所说的:

六年要耕种田地, 六年要修理葡萄园, 收藏其中的出产. 第七年, 地要守圣安息, 就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 不可耕种田地, 也不可修理葡萄园. 不可收割自然生长的庄稼.(利未记 25:3-5)

关于禧年:

在禧年, 你们不可播种, 地中自长的, 不可收割; 也不可摘取没有修理的葡萄树.(利未记 25:11)

人若对这两种状态一无所知, 不可能知道包含在圣言中的许多事物; 因为在圣言中, 尤其在预言部分, 经上清楚描述了这两种状态. 事实上, 没有这种知识, 人不可能明白圣言的内义, 甚至不明白包含在圣言字义中的大量事物, 如在下列经文中, 主关于当今教会末期的预言, 在那里, 当今教会的末期被称为 “时代的完结”:

那时, 在犹太的, 应当逃到山上. 在房顶上的, 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 在田里的, 也不要回去取衣裳.(马太福音 24:16-18)

路加福音:

当那日, 人在房顶上, 器具在屋里, 不要下来拿; 人在田里, 也不要回到后面的事物. 你们要记得罗得的妻子.(路加福音 17:31, 32)

这些地方描述的是第二个状态, 人不可从这个状态回到第一个状态 (参看3650-3655, 5895节的末尾,5897节的末尾,8505, 8506, 8510, 8512, 8516节)

摩西五经中的这些话也暗示, 这些状态彼此有别, 互相分离:

你若建造新房屋, 要给你的房顶作围墙. 不可用混杂种子种你的葡萄园和田地. 你不可用牛和驴一同耕地. 不可穿羊毛和细麻混合织成的衣服.(申命记 22:8-11; 利未记 19:19)

这些话表示凡处于真理的状态, 也就是第一个状态的人, 都不能处于良善的状态, 也就是第二个状态, 反之亦然. 原因在于, 这一种状态是另一种状态的反面; 因为在第一种状态下, 人从世界看向天堂, 但在第二种状态下, 则从天堂看向世界. 在第一种状态下, 真理从世界通过理解力进入意愿, 在那里变成良善, 因为它们被爱. 但在第二种状态下, 由此而形成的良善从天堂出来, 通过意愿进入理解力, 在那里以信的形式显现. 这人就是那得救之信, 因为它是从爱之良善出来的, 也就是经由爱之良善从主而来; 因为这信就是外在形式的仁.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