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如申命记 32:4

Studie

       

4 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神,又公,又正直。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8581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8581. “看哪, 我必在你面前站在何烈的磐石上” 表信之真理方面的主. 这从 “磐石” 和 “何烈” 的含义清楚可知: “磐石” 是指信, 在此是指从主所获得的信, 或信方面的主, 因为耶和华, 也就是说主, 说 “看哪, 我必站在磐石上”; “何烈” 是指神之律法. 所以, 此处这些话表示来自祂律法或圣言的信之真理方面的主. “磐石” 表示信方面的主, 在人这一方面表示从主所获得的信, 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 如在摩西五经:

你们要将伟大归与我们的神, 那磐石, 祂的作为完全. 耶和华使他乘驾地的高处, 使他得吃田间的土产; 又使他从磐石中咂蜜, 从燧石中吸油; 但耶书仑渐渐肥胖, 就踢跳, 便离弃造他的神, 轻看救他的磐石. 你轻忽生你的磐石, 忘记产你的神. 他们的磐石卖了他们, 耶和华交出他们. 他们的磐石不如我们的磐石. 说, 他们的神, 他们所投靠的磐石, 在哪里呢? (申命记 32:3, 4, 13, 15, 18, 30, 31, 37)

从这些话明显可知, 耶和华, 就是主, 就是被称 “磐石” 的那一位; “磐石” 就是信方面的耶和华或主, 这一点从此处内义上的细节明显可知.

但以理书:

你观看, 直到有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 把脚砸碎. 于是铁, 泥, 铜, 银, 金都一同砸得粉碎, 成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 风把它们吹散, 无处可寻. 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个大磐石, 充满全地. 诸天之神必兴起一个永不灭亡的国; 祂的国必不归给别的百姓, 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 这国必存立到永远. 你既看见非人手凿出来的一块石头从磐石而出, 打碎铁, 铜, 泥, 银, 金. (但以理书 2:34, 35, 44, 45)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及其国度, “石头” 表示信, “磐石” 表示信方面的主. “石头” 和 “磐石” 表示这些事物, 这一点对凡思考这个问题的人来说, 是显而易见的. 在圣言中, “石头” 也表示信之真理 (参看643, 1298, 3720, 3769, 3771, 3773, 3789, 3798, 6426节); 因此, 神性真理方面的主被称为 “以色列的石头” (6426节). “磐石” 之所以表示信之真理方面的主, 是因为 “磐石” 也表示抵御虚假的堡垒; 堡垒本身就是信之真理, 因为争战就是通过这既反对虚假, 也反对邪恶的真理进行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 在主于马太福音中对彼得所说的话中, “磐石” 表示信之方面的主, 还表示从主所获得的信:

我对你说, 你是彼得,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 阴间的门, 不能胜过它.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 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 在天上也要捆绑. 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 在天上也要释放. (马太福音 16:18, 19)

此处 “磐石” 表示信方面的主, 以及从主所获得的信, “彼得” 代表这信 (参看创世记 22章序言, 以及3750, 4738, 6000, 6073末尾, (6344结尾). 凡正确思考的人, 谁也能明显看出, 向善人打开天堂, 关闭地狱, 向恶人打开地狱, 关闭天堂的权柄唯独属于主; 这种权柄之所以属于信, 是因为信来自主, 因而也属于主, 也就是说, 主自己就在信里面. 此外, 在来世, 一切权柄或能力都通过源于良善的信之真理而来 (参看4931, 6344, 6423, 8200, 8304节). 一个正确思考的人也能推断出, 主的教会不会建立在任何人身上, 因而不会建立在彼得身上, 而是建立在主自己身上, 因而建立在对祂的信上面.

由此可以看出, 那些恪守圣言字义的人陷入什么样, 以及何等大的错误; 还能看出为何教会的领袖都如此急切地抓住这一观念, 即: 这种权柄被赋予彼得, 因而被赋予那些自称是他的继任者之人, 因为该观念支持他们的爱, 或说支持他们心里的东西; 同样能看出, 对他们来说, 让自己信服这段经文没有其它任何含义是何等困难, 因为人人都想获得至高无上的权柄. 这一切也清楚表明, 知道 “磐石”, “钥匙”, “阴间的门”, 以及其它许多事物在内义上表示什么是何等重要.

耶和华被称为 “磐石”, 当祂被如此称呼时, 所表示的是信方面的主, 这一点也可从圣言中的其它许多只需引用, 无需进一步解释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如以下经文:

你们当将羊羔奉给那地掌权的, 从磐石往旷野, 送到锡安山. (以赛亚书 16:1)

同一先知书:

你已忘记救你的神, 不记念你逃难所的磐石. (以赛亚书 17:10)

又:

亚述人必倒在并非人的剑下, 他的磐石必因惊吓挪去. (以赛亚书 31:8, 9)

又:

磐石的居民当歌唱, 在山顶上呐喊! (以赛亚书 42:11)

又:

你们这追求公义, 寻求耶和华的, 当留心听从我! 你们要回溯那磐石, 你们就是从那里被凿出来的. (以赛亚书 51:1)

耶利米书:

摩押的居民哪, 要离弃城邑, 住在磐石里. (耶利米书 48:28)

又:

你这行毁灭的山哪, 就是毁灭全地的, 我与你反对! 我必向你伸手, 将你从磐石滚下去, 使你成为烧毁的山. 人必不从你那里取石头为房角石, 也不取石头为根基石. (耶利米书 51:25, 26)

这论及巴比伦. 诗篇:

祂从毁灭坑里, 从淤泥中使我上来, 使我的脚立在磐石上. (诗篇 40:2)

又:

我心里发昏的时候, 我要从地极求告你, 求你领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 (诗篇 61:2)

又:

我必拿上好的麦子给他们吃, 又拿从磐石出的蜂蜜叫他们饱足. (诗篇 81:16)

由于 “磐石” 表示信方面的主, 和从主所获得的信, 所以奇事也发生在磐石上; 对此, 士师记如此记着说:

耶和华的使者对基甸说, 将肉和无酵饼放在这磐石上, 把汤倒出来, 就有火从磐石中出来, 烧尽了肉和无酵饼. (士师记 6:20, 21)

又:

参孙的父亲玛挪亚取了一只母山羊羔, 献在磐石上. 使者行奇妙的事, 在火焰中升上去了. (士师记 13:19, 20)

这些事物具有什么含义, 是显而易见的, 只要通过内义发现基甸和参孙的父亲玛挪亚分别代表什么; 以及 “肉”, “无酵饼”, “汤”, “母山羊羔” 和 “火” 分别表示什么; 因为这些事物当中的每一个都代表, 具有一个灵义.

从 “磐石” 表示信的含义也可以知道当摩西要看见耶和华时, 他被放在磐石缝里 (出埃及记 33:20-23) 表示什么; 因为 “磐石缝” 表示信的模糊. 在教会, 众所周知, 有水出来的何烈磐石表示主; 但现在已说明, 它表示信方面的主, 它还表示从主所获得的信. 以赛亚书中的这些话所表示的含义类似于 “何烈的磐石” 所表示的:

你们要说, 耶和华救赎了祂的仆人雅各! 那时, 他们必不干渴; 祂在荒野引领他们, 为他们使水从磐石流出, 分裂磐石, 水就涌出. (以赛亚书 48:20, 21)

水之所以只从何烈的磐石, 而不从其它任何磐石被赐予百姓, 是因为 “何烈” 表示神之律法; 而 “何烈” 之所以表示神之律法, 是因为律法在那里颁布. 从主所获得的信是从神之律法, 也就是从圣言获得的; 因为主通过圣言教导何为信, 也赋予信.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3769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3769. “井口上有一块大石头” 表它, 即圣言, 被封住了. 这是显而易见的, 无需解释. 当只照着字义理解圣言, 并且字义中的一切事物都被视为教义时, 可以说圣言被封住了. 当这些事物作为支持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欲望而被认可时, 圣言被封得更严实, 因数尤其这些东西把大石头滚到井口上, 也就是封住圣言. 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既不知道, 也不想知道圣言里面存在什么内层意义. 然而, 他们能从许多以内义解释字义的经文, 以及在教会中被广泛接受的, 通过各种解释指向字义的教义事物明白, 圣言具有内层意义.

圣言被封住的意思从犹太人看得尤其清楚. 他们照字面解释每一个事物, 并因此相信他们优先于世上所有民族和人民被拣选, 还相信弥赛亚会来领他们进入迦南地, 将他们高举在世上所有民族和人民之上. 因为犹太人沉浸于世俗和肉体的爱欲中, 而世俗和肉体的爱欲具有这样的性质, 它们会完全封闭圣言. 而且, 他们竟然不知道天国是否存在, 他们死后是否还会活着, 不知道何为内在人, 甚至不知道任何属灵事物的存在, 更不知道弥赛亚来拯救灵魂. 对他们来说, 圣言被封住了.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 他们虽生活在基督徒当中, 却丝毫不接受他们的教义事物, 和以赛亚书所说的一样:

你去对这百姓说, 你们听是要听见, 却不明白; 看是要看见, 却不理解. 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 耳朵发沉, 眼睛昏迷. 我就说, 主啊! 这到几时为止呢? 祂说, 直到城邑荒凉, 无人居住, 房屋空闲无人, 地土废弃荒凉. (以赛亚书 6:9-11; 马太福音 13:14-15; 约翰福音 12:40-41)

人越沉浸于自我和尘世之爱以及伴随这些爱的欲望中, 圣言就越向他封闭. 因为这些爱以自我为目的, 这目的点燃属世之光, 却熄灭天堂之光, 以致人们清楚看到属于自我和尘世的事物, 却根本看不到属于主及其国度的任何事物.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 他们的确能阅读圣言, 但却带有获取地位和财富的目的, 或为了做给别人看, 或因为这是符合社会习俗的事, 因而仅仅是惯性使然, 或出于一种宗教义务, 然而没有以修正生活为目的. 对这类人来说, 圣言以种种方式被封闭, 对有些人甚至封闭到除了他们的教义事物所指示的东西 (无论这些东西是什么) 外, 他们什么也不愿知道. 例如, 若有人说, 打开和关闭天堂的权柄从来没有被赐给彼得, 而是被赋予根植于爱的信, 这信由彼得的钥匙来表示, 由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反对, 他们决不会承认. 若有人说, 不可敬拜圣徒, 唯独敬拜主, 他们也不会接受. 或者若有人说, 圣餐中的饼和酒表示主对全人类的爱, 以及反过来人对主的爱, 他们不相信. 又或者若有人声称信除非是信之善, 也就是仁爱, 否则一点用处没有, 他们给出完全相反的解释; 其它一切事物也一样. 像这样的人一点也看不到圣言中的真理, 也不愿看到. 相反, 他们顽固坚守自己的信条, 甚至不愿听到内义的存在, 并且圣言的神圣和荣耀就在这内义中. 事实上, 当听到内义的存在时, 他们由于一提到它就厌恶而抗拒. 圣言就这样被封闭了. 然而, 圣言具有这样的性质, 它直接向天堂敞开, 并经由天堂向主敞开; 唯独涉及人时, 也就是说, 只要他在生活的目的上受制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邪恶, 并由于这些邪恶而受制于虚假的原则, 圣言就被封闭. 由此可见 “井口上的大石头” 是什么意思.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