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耶利米哀歌 1

Studie

1 先前满有人民的城,现在何竟独!先前在列国中为大的,现在竟如寡妇;先前在诸省中为王后的,现在成为进贡的。

2 她夜间痛哭,泪流满腮;在一切所亲的中间没有一个安慰她的。她的朋友都以诡诈待她,成为她的仇敌。

3 犹大因遭遇苦难,又因多服劳苦就迁到外邦。她在列国中,寻不着安息;追逼她的都在狭窄之地将她追上。

4 锡安的径因无人守圣节就悲伤;她的城凄凉;她的祭司叹息;她的处女受艰难,自己也愁苦。

5 她的敌人为首;她的仇敌亨通;因耶和华为她许多的罪过使她受苦;她的孩童被敌人掳去。

6 锡安城(原文是女子;下同)的威荣全都失去。她的首领像不着场的鹿;在追赶的人前无力行走。

7 耶路撒冷在困苦窘迫之时,就追想古时一切的乐境。她百姓落在敌人中,无人救济;敌人见,就因她的荒凉嗤笑。

8 耶路撒冷大大犯罪,所以成为不洁之物;素来尊敬她的,见她赤露就都藐视她;她自己也叹息退後。

9 她的污秽是在衣襟上;她不思想自己的结局,所以非常地败落,无人安慰她。她说:耶和华啊,求你我的苦难,因为仇敌夸大。

10 敌人伸,夺取她的美物;她眼见外邦人进入她的圣所─论这外邦人,你曾吩咐不可入你的会中。

11 她的民都叹息,寻求食物;他们用美物换粮食,要救性命。他们说:耶和华啊,求你观,因为我甚是卑贱。

12 你们一切过的人哪,这事你们不介意麽?你们要观:有像这临到我的痛苦没有─就是耶和华在他发烈怒的日子使我所受的苦?

13 他从使进入我的骨头,克制了我;他铺下罗,绊我的,使我回;他使我终日凄凉发昏。

14 我罪过的轭是他所绑的,犹如轭绳缚在我颈项上;他使我的力量衰败。主将我交在我所不能敌挡的人中。

15 耶和华轻弃我中间的一切勇士,招聚多人〔原文作大会〕攻击我,

16 我因这些事哭泣;我眼泪汪汪;因为那当安慰我、救我性命的,离我甚远。我的儿女孤苦,因为仇敌得了胜。

17 锡安举,无人安慰耶和华雅各已经出令,使四围的人作他仇敌;耶路撒冷在他们中间像不洁之物。

18 耶和华是公的!他这样待我,是因我违背他的命令。众民哪,请我的话,我的痛苦;我的处女和少年人都被掳去。

19 我招呼我所亲的,他们却愚弄我。我的祭司长老正寻求食物、救性命的时候,就在城中绝气。

20 耶和华啊,求你观,因为我在急难中。我肠扰乱;我在我里面翻,因我大大悖逆。在外,刀使人丧子;在家,犹如死亡。

21 见我叹息的有人;安慰我的却无人!我的仇敌都见我所遭的患难;因你做这事,他们都喜乐。你必使你报告的日子到,他们就像我一样。

22 愿他们的恶行都呈在你面前;你怎样因我的一切罪过待我,求你照样待他们;因我叹息甚多,中发昏。

Bible

 

诗篇 25:18

Studie

       

18 求你顾我的困苦,我的艰难,赦免我一切的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714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714. “凡洁净的牲畜” 表对良善的情感. 这一点从前文有关牲畜的阐述和说明清楚可知 (45, 46, 142, 143, 246节). 牲畜表示情感的原因在于, 就本身及其自我中心而言, 人与动物无异. 他的 (五种) 感官, 嗜好, 属世的欲望, 以及一切情感, 都与动物极其相似. 他的良善, 甚至他的最爱也非常相似, 诸如爱自己种类的同伴, 后代, 配偶, 以至于根本没什么区别. 然而, 他是一个人, 远比动物高级得多, 因为他具有动物身上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内在生命. 这生命是源自主的信与爱的生命, 若非这生命存在于人与动物共有的最小细节中, 人绝无特别的地方. 仅举一例, 即对同伴的爱. 若他爱同伴仅仅为了自己, 在这爱里没有更为属天或神圣之物, 那他称不上是一个人, 因为动物也是如此, 其它例子也一样. 所以, 若其意愿中没有来自主的爱之生命, 其觉知中没有来自主的信之生命, 他绝不会是人. 死后, 他凭着从主获得的生命而活着, 因为主将他联结于自己. 因此, 他能与天使同在祂的天堂, 活到永远. 即使人象野兽一样活着, 只爱他自己和涉及自己之物, 然而主的仁慈仍如此浩大 (因为它是神圣和无限的), 以致祂不会丢弃他, 而是继续通过天使将自己的生命气息送入他里面. 即便有人只以野兽的方式接受那生命, 主仍使他尽可能地在涉及道德, 文明, 世俗或肉体之事上思考, 反省并理解善与恶, 真与假.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