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耶利米书 25:4

Studie

       

4 耶和华也从起来,差遣他的仆人先知到你们这里来(只是你们没有从,也没有侧耳而),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5376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5376. “因为全地的饥荒都很厉害” 表除了那里外, 荒凉在属世层里面无处不在. 这从 “饥荒” 和 “地” 的含义清楚可知: “饥荒” 是指荒凉, 如前所述; “地” 是指属世层, 也如前所述. 所指的是除了那里, 也就是说, 除了属灵层的属天层所在的记忆知识外的处处; 这一观念从前文可推知. 前面阐述了属世层的荒凉, 或那里真理的剥夺是何情形; 但由于下文论述的仍是这个主题, 故必须再说一说它的性质. 出生在教会的人自幼小的童年起, 就从圣言和教会的教义学习何为信之真理, 以及何为仁之良善. 但长大成人后, 他开始自己要么确认, 要么拒绝接受他所学到的信之真理; 因为那时, 他以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些真理, 由此使这些真理要么变成他自己的, 要么抛弃它们. 因为真理不可能变成人自己的, 除非他凭自己的领悟承认它, 也就是说, 除非他靠自己知道这是真的, 而非仰赖别人. 因此, 自童年时所学到的真理无法更深地进入人的生命, 只停留在第一道入口处, 或外大门; 它们在那里要么被引进来, 要么被扔在外面.

对那些正经历重生的人, 也就是那些主所预见, 肯让自己重生的人来说, 这些真理会大大增多, 因为这些人拥有认识真理的情感. 但当日益接近重生实际发生的点时, 他们似乎被剥夺了这些真理. 因为这些真理向内退去,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此人似乎陷入荒凉. 然而, 随着重生的继续, 这些真理会连续不断地回到属世层, 在那里与良善联结. 但对那些不经历重生的人, 也就是那些主所预见, 不肯让自己重生的人来说, 诚然, 真理通常会增多, 因为这些人为了名声, 地位和利益的缘故, 也拥有认识真理的情感. 然而, 随着年龄增长, 并以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些真理, 他们要么不相信它们, 或不肯接受它们, 要么将它们变为虚假. 因此, 对他们来说, 真理不是向内退去, 而是被扔在外面; 虽然为了服务世俗目的, 它们仍留在记忆中, 但却没有生命. 在圣言中, 这种状态被称为荒凉或荒废, 但不同于前一种状态, 因为属于前一种状态的荒凉只是表面上的, 而属于这后一种状态的荒凉则是绝对, 彻底的. 事实上, 在前一种状态, 人并未被剥夺真理, 而在这后一种状态, 他完全被剥夺了真理. 前一种状态的荒凉就是本章内义所论述的主题, 也是下文所论述的主题; 持续七年的饥荒就表示这种荒凉.

在圣言的其它地方, 经上多次提到这种荒凉, 如以赛亚书:

耶路撒冷啊, 醒来! 醒来! 你从耶和华手中喝了祂忿怒之杯; 荒凉与毁灭, 饥荒与刀剑, 这两样临到你, 谁为你悲哀呢? 我如何能安慰你呢? 你的众子发昏, 在各街头躺卧. 因此, 你这困苦却非因酒而醉的, 要听我言. 看哪! 我已将那使人颤抖的杯, 就是我烈怒之杯的沉渣, 从你手中接过来, 你必不至再喝. 我必将这杯递在苦待你的人手中. (以赛亚书 51:17-23)

这段经文描述了正在变成一个教会, 或正在重生的教会成员所陷入的荒凉. 这种荒凉被称为 “荒凉”, “毁灭”, “饥荒”, “刀剑”, 以及 “耶和华忿怒和烈怒之杯”, “颤抖的杯”. 那时他被剥夺的真理就是 “发昏, 在各街头躺卧” 的 “众子”. 因为 “众子” 是指真理 (参看489, 491, 533, 1147, 2623, 2803, 2813, 3373节), “街” 是指真理所在的地方 (2336节); 因此, “在各街头躺卧” 表示真理看似被驱散了. 显而易见, 这种荒凉只是表面上的, 重生通过它如同通过试探那样实现; 因为经上说耶路撒冷 “必不至再喝”, 祂 “必将这杯递在苦待你的人手中”.

以西结书:

主耶和华如此说, 因为他们使你荒凉, 四围吞吃, 好叫你归与残余民族为业, 故此, 以色列山要听主耶和华的话. 大山小冈, 水沟山谷, 荒凉荒废之地, 被弃之城, 为四围残余民族所劫掠所嗤笑的; 我发愤恨和忿怒说, 因你们曾受列族的羞辱. 你们四围的列族, 这些人必担当自己的羞辱; 以色列山哪, 你必发枝条, 为我的民以色列结果子. 看哪! 我与你同在, 必转而垂顾你们, 使你们得以耕种和撒种; 我必使以色列全家的人数在你上面增多, 城邑有人居住, 荒场再被建造. 我要使你如同昔日一样有人居住, 优待你们胜过先前. (以西结书 36:3-12)

这论述的也是重生之前的荒凉. “荒凉荒废之地”, “为四围残余民族所劫掠所嗤笑的被弃之城” 表示这种荒凉; 而 “发枝条, 结果子”, “转而垂顾你们, 使你们得以耕种和撒种, 使人数增多, 城邑有人居住, 荒场再被建造”, “使你如同昔日一样有人居住, 优待你们胜过先前” 表示重生.

至于荒凉是何情形, 这从那些在来世陷入荒凉的人明显看出来. 在那里, 那些陷入荒凉的人被恶灵和魔鬼纠缠; 他们灌入邪恶与虚假的信念, 直到他们几乎被淹没, 有压垮; 结果, 真理不得而见; 但随着荒凉的时间结束, 他们被天堂所得来的光所光照, 恶灵和魔鬼也以这种方式被赶走, 各回各的地狱, 在那里受到惩罚. 这些惩罚就是 “为四围残余民族所劫掠所嗤笑的城” 和 “担当自己羞辱的四围的列族” 所表示的. 这类惩罚也由前面从以赛亚书所引用经文中的 “递在苦待你的人手中的杯”, 以及以赛亚书其它经文中 “毁灭人的” (以赛亚书 33:1) 来表示. 还有耶利米书:

我必刑罚毁灭人的, 叫他们永远荒凉. (耶利米书 25:12)

以赛亚书:

毁坏你的必使你的儿女急速归回; 使你荒废的, 必都离你出去. 你举目向四方观看, 他们都聚集来到你这里. 至于你荒废凄凉之处, 并你被毁坏之地, 如今为居民必显为太窄; 吞灭你的必离你遥远. (以赛亚书 49:17-19)

这几节, 事实上整个这一章论述的主题都是那些正在重生之人所经受的荒凉, 以及荒凉过后他们的重生和结实, 26节最后论述了对那些逼迫他们之人的惩罚. 同一先知书:

祸哉! 你这毁灭人的, 自己倒不被毁灭; 你毁灭罢休了, 自己必被毁灭. (以赛亚书 33:1)

这论及对毁灭人者的惩罚, 和前面一样. 同一先知书:

求你容我这被赶散的人住在你中间; 至于摩押, 求你作她的隐密处, 脱离毁灭者的面. 勒索人的归于无有, 毁灭的事止息了. (以赛亚书 16:4)

又:

因为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 这日来到, 好像毁灭从沙代来到. (以赛亚书 13:6)

“从沙代来到的毁灭” 表示试探中的消磨, 因为试探方面的神被古人称为沙代 (参看1992, 3667, 4572节).

又:

那时, 他们并不干渴; 祂引导他们经过荒漠之野. 祂为他们使水从磐石出; 分裂磐石, 水就涌出. (以赛亚书 48:21)

这论及荒凉过后的状态. 又:

耶和华已经安慰锡安, 安慰她一切的荒场, 使她的旷野像伊甸, 她的荒漠像耶和华的园囿; 在其中必有欢喜, 快乐, 感谢和歌唱的声音. (以赛亚书 51:3)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一样的, 因为如前所述, 荒凉的发生是为了这一目的, 即叫人能重生, 也就是邪恶与虚假首先他那里分离出去, 然后真理与良善联结, 良善与真理联结. 就良善而言, 重生之人就是那被比作 “伊甸” 的; 就真理而言, 重生之人就是那被比作 “耶和华的园囿” 的. 诗篇:

耶和华从毁灭坑里, 从淤泥中把我拉上来, 使我的脚立在磐石上. (诗篇 40:2)

教会成员或人里面的教会所经受的荒凉和荒废由犹太人在巴比伦的被掳来代表; 教会的兴起则由从那掳掠当中归回来代表, 如耶利米书的各处所述, 尤其32章37节直至结束. 事实上, 荒凉就是掳掠, 因为那时此人可以说被囚禁; 因此, “被掳的”, “坐监的” 和 “下在坑里的” 表示那些陷入荒凉的人 (参看4728, 4744, 5037, 5038, 5085, 5096节).

圣言的各处也提到了那些未经历重生的人当中的荒凉和荒废的状态. 那些否认真理, 或将它们转变为虚假的人便处于这种状态; 这就是教会走向终结时的状态, 那时信和仁不复存在. 以赛亚书:

我要叫你们知道, 我要向我葡萄园怎样行: 我必撤去它的篱笆, 使它被吞灭; 拆毁它的墙垣, 使它被践踏. 我必使它荒废, 不再修理, 不再锄刨, 荆棘蒺藜倒要长起来. 我也必命云不降雨在其上. (以赛亚书 5:5-6)

同一先知书:

你去告诉这百姓说, 你们听是要听见, 却不明白; 看是要看见, 却不晓得. 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 耳朵发沉, 眼睛昏迷; 恐怕眼睛看见, 耳朵听见, 心里明白, 回转过来, 便得医治. 于是我说, 主啊! 这要多久呢? 祂说, 直到城邑荒凉, 无人居住, 房屋空闲无人, 地土极其荒凉. 并且耶和华将人迁到远方, 在这境内撇下的地土很多; 境内剩下的人若还有十分之一, 也必被吞灭. (以赛亚书 6:9-13)

同一先知书:

所剩下的, 就是雅各家所剩下的, 必归回大能的神. 原来灭绝的事已定, 满有公义涨溢. 因为主万军之耶和华在全地之中, 必成就所定规的结局. (以赛亚书 10:21-23)

耶和华使地空虚, 变为荒凉; 又翻转地面. 地必全然空虚, 可居之地悲哀衰残, 世界败落衰残, 地被咒诅吞灭; 新酒悲哀, 葡萄树衰残; 城门所剩下的只有荒凉, 城门被撞得粉碎. 地全然破坏, 地尽都崩裂, 地大大震动. 地要东倒西歪, 好像醉酒的人. (以赛亚书 24:1-23)

大路荒凉, 行人止息; 地上悲哀衰残; 黎巴嫩羞愧枯干; 沙仑像旷野. (以赛亚书 33:8-9)

我要制造荒凉, 一起吞灭; 我要使大山小冈变为荒场, 使一切花草都枯干. (以赛亚书 42:14-15)

耶利米书:

我必将四围一切的众族尽行灭绝, 使他们令人惊骇, 嗤笑, 并且永久荒凉. 我又要使欢喜的声音和快乐的声音, 新郎的声音和新妇的声音, 推磨的声音和灯的亮光, 从他们中间止息. 这全地必然荒凉, 令人惊骇. 七十年满了以后, 我必刑罚巴比伦王和那民族, 并迦勒底人之地, 因他们的罪孽使那地永远荒凉. (耶利米书 25:9-12及以后)

波斯拉必令人惊骇, 羞辱, 咒诅, 并且荒凉. 她的一切城邑必变为永远的荒场. 以东必令人惊骇; 凡经过的人就受惊骇, 又因他一切的灾祸嗤笑. (耶利米书 49:13-18)

以西结书:

主论耶路撒冷和以色列地的居民如此说, 他们吃饭必忧虑, 喝水必惊惶, 因其中居住的众人所行强暴的事, 这地必然荒废, 一无所存. 有居民的城邑必变为荒场, 地也必变为荒废. (以西结书 12:19-20)

又:

我使你变为荒凉的城邑, 如无人居住的城邑; 又使深水漫过你, 大水淹没你. 那时我就叫你跟那些下阴坑的人一起下到古时的人那里; 我要使你和下到阴坑的人一同住在地的深处, 在久已荒废的地方. (以西结书 26:19-21)

这论及推罗. 约珥书:

一个黑暗, 幽冥的日子, 一个密云, 乌黑的日子; 他们前面如火烧灭, 后面如火焰烧尽. 未到以前, 地如伊甸园, 过去以后, 成了荒凉的旷野. (约珥书 2:2-3)

西番雅书:

耶和华的大日临近, 那日是忿怒的日子, 是急难困苦的日子, 是荒废凄凉的日子, 是黑暗, 幽冥的日子, 密云乌黑的日子; 耶和华的忿怒如火, 必烧灭全地, 毁灭这地的一切居民, 而且大大毁灭. (西番雅书 1:14-18)

马太福音:

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预言那行毁坏可憎的, 站在圣地, 那时, 在犹太的, 应当逃到山上. (马太福音 24:15-16; 马可福音 13:14; 但以理书 9:27; 12:10-12)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 荒凉对那些正经历重生的人来说, 是看似真理的剥夺; 但对那些未经历重生的人来说, 则是绝对, 完全的剥夺.

关于与大人的对应关系 (续)

此处关于内脏与大人的对应关系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1326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1326. “因此, 祂称那城名叫巴别” 表这种敬拜, 也就是 “巴别” 所表示的. 这从目前所述, 也就是内含我欲的敬拜, 因而一切污秽和亵渎之物清楚可知. 我欲无非是自我, 从有关自我的说明 (210, 215节) 可以看出它何等污秽, 亵渎. 一切罪恶皆从我欲, 即自我之爱或自我流出, 如仇恨, 报复, 残忍, 奸淫, 欺骗, 虚伪, 敌视宗教等. 结果, 只要我欲或自我存在于敬拜中, 这类罪恶也存在于其中, 罪恶的具体种类及其恶劣程度则取决于从我欲流出之物的数量和性质. 敬拜中的一切亵渎皆由此而来. 事实上, 我欲或自我越进入敬拜, 内在敬拜就远离, 即就越没有内在敬拜. 内在敬拜在于对良善的情感和对真理的认可; 但我欲或自我越侵入或进入, 对良善的情感和对真理的认可就越远离或消失. 圣洁绝不与亵渎共存, 就象天堂不与地狱共存那样, 而是双方彼此背离. 这就是存在于主国度中的状态和秩序. 这就是为何具有被称作 “巴别” 的敬拜之人中没有内在敬拜的原因, 他们所敬拜的是死物, 事实上是内在象死尸一样的事物. 这表明他们那含有这种内在的外在敬拜是何性质.

这种敬拜就是 “巴别 (即巴比伦)”, 这从圣言中描述巴别的经文清楚可知. 如在但以理书, 对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梦中所见到的雕像是这样描述的: 它的头是精金的, 胸和臂是银的, 腹和股是铜的, 腿是铁的, 脚是半铁半泥的;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 真正的敬拜最终沦落为叫做 “巴别” 的那类敬拜, 因此, 一块非人手凿出的石头砸碎了铁, 铜, 泥, 银和金 (但以理书 2:31-33, 44, 45).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所立, 并让人们去敬拜的金像没有别的意思 (但以理书 3:1至末尾). 对巴比伦王及其贵胄的描述也一样, 他们用从耶路撒冷神殿掠来的金银器皿饮酒, 赞美金, 银, 铜, 铁, 石所造的神, 因此墙上显出字来 (但以理书 5:1至末尾); 对大流士的描述同样如此, 他下禁令当崇拜他而不是神 (但以理书 6:1至末尾). 还有但以理在梦中所见到的四兽 (但以理书 7:1至末尾), 以及约翰所写启示录中的兽和巴比伦.

所表示和代表的是这种敬拜, 这不仅清楚可见于但以理书和启示录, 还清楚可见于先知书. 如以赛亚书:

他们脸如火焰的脸; 天上的众星群宿都不发光, 日头一出, 就变黑暗; 月亮也不放光. 只有旷野的走兽卧在那里, 夜枭满了房屋; 猫头鹰的众女住在那里, 半羊人 (萨梯) 在那里跳舞, 豺狼必在他宫中呼号, 龙必在他华美殿内吼叫. (以赛亚书 13:8, 10, 21, 22)

这论及巴别, 这种敬拜的内在被描述为 “火焰的脸”, 就是恶欲; “众星”, 就是信之真理, “都不发光”; “日头”, 就是神圣的爱, “变黑暗”; “月亮”, 就是信之真理, “也不放光”; “走兽”, “夜枭”, “猫头鹰的众女”, “半羊人 (萨梯)” 和 “龙” 是他们敬拜的内在; 因为这类事物属于我欲, 即自我. 这也是为何巴比伦在启示录中被称作 “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 (启示录 17:5). 还有:

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牢狱, 并各样污秽可憎之雀鸟的牢狱. (启示录 18:2)

从上述经文明显可知, 当里面有这类事物时, 信之良善或真理不可能在那里, 并且这类事物进入的程度, 就是良善, 即情感的对象和信之真理远离的程度. 它们在以赛亚书 (21:9) 中还被称作 “巴比伦神的雕像”.

存在于这种敬拜中的, 正是我欲或自我, 或说, 它是自我崇拜. 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你必题这诗歌论巴比伦王说: 你心里曾说, 我要升到天上, 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 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 在北方的极处. 要升到高云之上, 我要与至高者同等. 然而你必坠落阴间. (以赛亚书 14:4, 13-15)

显然, 此处 “巴比伦” 是指想要如神那样被敬拜的人, 也就是说, 它是自我崇拜.

同一先知书:

巴比伦的处女啊, 下来坐在尘埃; 迦勒底的闺女啊, 没有宝座, 要坐在地上. 你素来倚仗自己的恶行, 说, 无人看见我. 你的智慧聪明使你偏邪, 并且你心里说, 惟有我, 除我以外再没有别人. (以赛亚书 47:1, 10)

耶利米书:

看哪, 我跟你作对, 你这行毁灭的山哪, 就是毁灭全地的山; 我必向你伸手, 将你从山岩滚下去, 使你成为烧毁的山. 巴比伦虽升到天上, 虽使她坚固的高处更坚固, 但有行毁灭的从我这里到她那里. (耶利米书 51:25, 53)

这同样表明, “巴比伦 (即巴别)” 是指自我崇拜.

这种人没有真理之光, 只有完全的黑暗; 也就是说, 他们没有信之真理, 这在耶利米书有所描述:

耶和华论巴比伦和迦勒底人之地所说的话: 因有一国从北方上来, 使她的地荒凉, 无人居住, 连人带牲畜都逃跑走光. (耶利米书 50:1, 3)

“北方” 表黑暗, 或真理的缺乏. “无人和牲畜” 表良善的缺乏. 有关巴别的更多内容, 可参看下面第28节经文, 那里论述了迦勒底.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