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创世记 26:22

Studie

       

22 以撒离开那里,又了一口,他们不为这争竞了,他就给那起名利河伯(就是宽阔的意思)。他耶和华现在给我们宽阔之我们必在这昌盛。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3451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3451. “他们说, 我们明明地看见耶和华与你同在” 表他们知道神性存在于它里面. 这从 “明明地看见” 和 “耶和华与你同在” 的含义清楚可知: “明明地看见” 是指发现并因此确切地知道; “耶和华与你同在” 是指神性存在于它里面. 如前所述 (3447节),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圣言的字义与内义的一致性, 因而是亚比米勒, 亚户撒和非各所表示的信之教义事物与内义的一致性, 只要这些教义事物取自圣言的字义. 因此, 所论述的主题是主在地上的国度与主在天上的国度, 因而与主藉着圣言的联结. 因为圣言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主自己, 在内义上是指主在天上的国度本身, 在字义上则指主在地上的国度本身, 如前所述

关于主在地上的国度, 也就是祂的教会, 情况是这样: 由于它的教义事物取自圣言的字义, 所以就这些教义事物而言, 它必具有多样性, 也就是说, 这个团体声称这个观念是信之真理, 因为它在圣言中就是这么说的; 而那个团体则声称那个观念是真理, 因为它在圣言中也是这么说的, 诸如此类. 结果, 由于教义事物取自圣言的字义, 故主的教会处处不一样, 不仅各个团体之间不一样, 有时一个团体内的个体之间也不一样. 不过, 信之教义事物上的不同并不妨碍教会成为一体, 只要全体一致同意要意愿并行出良善.

例如, 若有人认可这样的教义, 仁来自信, 同时要过仁爱邻舍的生活, 那么诚然, 就教义而言, 他并未处于真理, 但就生活而言, 他仍处于真理, 所以他拥有主的教会或国度在里面. 再如, 若有人根据圣言的字义 (马太福音 10:41, 42; 25:34-36等) 声称为了在天上得到回报, 要行出善事, 然而在行善的过程中从未思想功德, 那么他同样在主的国度, 因为就生活而言, 他处于真理. 就生活而言, 这就是他真实的样子, 所以他很容易允许自己被告知, 没有人能凭功德上天堂, 人视为功德的行为并非良善. 其它例子也一样. 因为字义具有这样的特点, 在许多经文中, 它似乎自相矛盾; 原因在于, 字义含有真理的表象, 而真理的表象适合那些专注于外在事物的人, 因而适合那些还充满世俗, 甚至肉体爱欲的人.

故此处通过 “亚比米勒” 论述了那些拥有信之教义事物, 并且如前所述, 视信为得救的本质之人, 还论述了他们的教义事物与内义的一致性. 显然, 这些人也藉着字义与天堂并主联结起来, 不过, 只有那些具有良善, 也就是说, 尽管就教义而言视信为本质, 但就生活而言仍视仁为本质的人才可以. 因为当拥有他们称之为信本身的对主的信心或信靠时, 他们便处于对主之爱的情感, 因而就生活而言处于良善. 不过, 关于这个主题, 要参阅前面的阐述和说明, 即: 构成教会的是仁爱, 而不是教义 (809, 916, 1798, 1799, 1834, 1844节). 教义事物任何价值, 除非人们照之生活 (1515节). 教会就真理而言各种各样, 但通过仁爱成为一体 (3267节). 主与人之间在属良善的属天事物方面, 而非在属真理的属灵事物方面存在平行关系 (1831, 1832节). 教义只有一个, 也就是说, 它始终关注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 (3445节). 如果所有人都拥有仁爱, 那么教会就是一个, 即便他们在敬拜形式和教义事物上各不相同 (809, 1285, 1316, 1798, 1799, 1834, 1844, 2982节). 如果所有人都拥有仁爱, 那么教会就像主在天上的国度 (2385节). 天上的良善与真理有无数种, 但它们因彼此和谐一致行动而构成一体, 就像人体的各个器官和肢体 (684, 690, 3241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1316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1316. “看哪! 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 都有一样的口音” 表所有人都拥有信之真理, 持守同样的教义. 这从 “人民” 和 “口音” 的含义清楚可知, “人民” 表信之真理, “口音” 表教义. “人民” 表信之真理, 就是那些拥有信之真理的人, 这在前面已说明 (1259节), “口音” 表信之教义, 这在前面也已说明 (11:1). 当所有人都以社群, 教会和主国度的共同利益为目的时, 就说人民是 “一样的”, 他们的口音是 “一样的”. 因为此时, 主就在这目的里面, 所有人通过祂成为一体. 但主绝不与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的人同在. 人自己的东西本身就会将主排除在外, 因为这个人会由此将社群, 教会, 甚至主国度的公共利益扭转并指向他自己, 以至于这些公共利益仿佛是为他而存在的. 他就这样把主的东西从祂那里夺走, 把自己置于祂的位置上. 若人总体上是这种态度, 那么其思维的每一个细节, 甚至最细微之处都会有类似的态度. 这就是人的主流态度的性质.

这种情形在人的肉身生活期间不象在来世那样明显, 因为在来世, 他的主流态度会显为某种气场, 并能被他周围的所有人察觉到. 该气场具有这样的性质, 是因为它从此人里面的每一个事物中散发出来. 人若在一切事上只关心自己, 那他的气场就会将对自己有利的一切都据为己有, 或如来世的情形, 即吸收这一切. 因此, 它会吸收周围灵人的一切快乐, 摧毁他们的一切自由, 所以这种人不得不被逐出社群. 然而, 当 “人民是一样的, 口音是一样的” 时, 也就是说, 当他们都看重共同利益时, 一个人永远不会将他人的快乐据为己有或摧毁别人的自由, 而是尽可能地提升和增加它. 这就是为何天堂社群如同一体的原因, 这一体唯独藉着相爱通过主才能实现. 教会也一样.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