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以西结书 41

Studie

   

1 我到殿那里量墙柱:这面厚肘,那面厚肘,宽窄与会幕相同。

2 口宽肘。两旁,这边五肘,那边五肘。他量殿长四十肘,宽二十肘。

3 他到内殿量墙柱,各厚肘。口宽肘,两旁各宽肘。

4 他量内殿,长二十肘,宽二十肘。他对我:这是至所。

5 他又量殿,厚肘;围着殿有旁,各宽肘。

6 层,层叠而上,每层排列三十间。旁的梁木搁在殿坎上,免得插入殿

7 这围殿的旁越高越宽;因旁围殿悬叠而上,所以越上越宽,从下一层,由中一层,到上一层。

8 我又见围着殿有站台。旁根基足一竿,就是大肘。

9 的外厚五肘。旁之外还有馀地。

10 在旁与对面的房屋中间有空地,宽二十肘。

11 旁屋的都向馀地:向北向南。周围的馀地宽五肘。

12 在西面空地之後有房子,宽七十肘,长九十肘,四围厚五肘。

13 这样,他量殿,长一肘,又量空地和那房子并墙,共长一肘。

14 殿的前面和两旁的空地,宽一肘。

15 他量空地面的那房子,并两旁的楼廊,共长一肘。

16 内殿、院廊、门槛、严紧的窗棂,并对着门槛的层楼廊,从到窗棂(窗棂都有蔽子),

17 直到以上,就是到内殿和外殿内外四围,都按尺寸用木板遮蔽。

18 墙上雕刻基路伯和棕树。每基路伯中间有一棵棕树,每基路伯脸。

19 这边有人脸向着棕树,那边有狮子脸向着棕树,殿内周围都是如此。

20 以上,都有基路伯和棕树。殿就是这样。

21 殿的门柱是方的。至所的前面,形状和殿的形状一样。

22 头做的,肘,长肘。角和面,并四旁,头做的。他对我:这是耶和华面前的桌子

23 殿和至所的各有两扇。

24 每扇分两扇,这两扇是摺叠的。这边分两扇,那边也分两扇。

25 殿的扇上雕刻基路伯和棕,与刻在墙上的一般。在外头廊前有槛。

26 廊这边那边都有严紧的窗棂和棕树;殿的旁和槛就是这样。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8945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8945. “你上我的坛, 不可用台阶” 表不可把自己提升至更内在的层级, 也就是属天层级. 这从 “用台阶上” 和 “坛” 的含义清楚可知: “用台阶上” 是指把自己提升至更高或更内在的层级, 无论你说 “更内在” 还是 “更高”, 意思都一样, 因为更内在的事物看上去就像更高的事物 (2148, 3084, 4210, 4599节); “坛” 是指主的主要代表 (921, 2777, 2811节). 因此, “用台阶上我的坛” 表示将自己提升到主那里, 因而提升至更内在的层级, 也就是属天层级; 因为在更内在的层级, 主的同在更大. 那些在至内层天堂的事物被称为 “属天的”, 那些在中间天堂的事物则被称为 “属灵的”. 因为天堂分为两个国度, 即属天国度和属灵国度. 在属天国度的天使在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 因而离主最近; 因为那里的天使处于对主之爱, 拥有纯真, 因而在智慧上胜过其他所有天使. 但在属灵国度的天使在中间或第二层天堂, 因而离主较远; 那里的天使处于对邻之仁, 并通过仁而与主同住. 关于这两个国度, 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可参看前文 (2048, 2088, 2227, 2507, 2669, 2708, 2715, 2718, 3235, 3246, 3374, 3887, 4448, 4585, 4938, 4939, 5113, 5922, 6367, 6435, 7877节).

有必要用几句话解释一下 “用台阶上坛” 所表示的把自己提升至更内在的层级, 也就是属天层级是怎么回事. 在来世, 谁也不允许被提升到比他所在的良善层级还要高的那个层级而进入天堂. 如果他被提升到某个更高层级, 他的污秽, 也就是他所爱的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就会显露出来; 因为越是内在的事物, 它在天上就越纯洁和神圣. 那些状态不怎么纯洁的人就被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气场中; 在那里, 他们的不洁不被注意或不明显, 因为这些人处在更粗劣的良善和更模糊的真理之中.

有时那些进入天堂的人强烈渴望上到更内在的天堂, 以为如此他们就会享受更大的喜乐. 为消除粘附于他们的这种强烈渴望, 他们真的被提升到一个更内在的天堂; 但当他们到了那里时, 开始因他们所爱的邪恶而感到痛苦; 那时, 这些邪恶被他们发觉; 他们也因着源于与他们同在的邪恶的虚假而明显变丑. 意识到这些事后, 他们从更内在的天堂跌落, 直到回到原先的位置才恢复宁静和平安的状态. 这些就是 “你上我的坛, 不可用台阶, 免得你的裸体在上头露出来” 所表示的事.

这同样适用于天堂之下的人. 如果这些人尚未做好准备就强烈渴望升入天堂, 那么当被提升到那里时, 他们就会感到几乎地狱般的折磨, 觉得自己就像死尸. 他们的生命变得吃力, 就像垂死挣扎者的生命. 因此, 他们从那里一头栽下去, 之后再也不渴望上升超越他们所在的生命状态了.

要知道, 在来世, 主不拒绝任何人进入天堂; 只要愿意, 人们随时可以进入. 天堂是由处于爱主爱邻之良善的天使社群组成的; 当被引入天堂时, 人们就被允许进入这类天使的社群. 但当他们的生命气场, 也就是他们的爱之生命不一致时, 冲突就会产生, 他们由此感到痛苦, 并从那里跌落. 他们通过这种经历了解天堂的生命, 以及对比之下他们自己的生命状态, 还了解到这一事实: 没有人如世人所普遍认为的那样, 仅凭被接受或获准进入而拥有天堂; 而且一个人必须通过他在世上的生活具备这样的品性: 他变得适合与天上的天使在一起. 关于通过经历对这些问题的阐述和说明, 可参看前文 (3938, 4225, 4226, 4299, 4674, 5057, 5058, 7186, 7519, 8794, 8797节). 这些就是 “你上我的坛, 不可用台阶, 免得你的裸体在上头露出来” 这条律例, 以及另一条类似律例 (出埃及记 28:42, 43) 所表示的事

经上之所以说 “用台阶上”, 是因为提升至内层在灵人界可以看到; 在那里, 属天和属灵事物以类似于世上的形式呈现, 如通过台阶上升. 我常蒙允许看见这种代表性的景象. 也正因如此, 雅各梦见天使通过梯子的阶梯上到主那里 (创世记 28:12). 故在圣言中, “台阶” 也表示上到高层或内层 (如以西结书 40:6, 22, 26, 31, 34); 阿摩司书:

主万军之耶和华在天上建造祂的台阶. (阿摩司书 9:6)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3938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3938. “利亚说, 我有福啊, 众女子都要称我是有福的” 在至高意义上表永恒, 在内在意义上表永生的幸福, 在外在意义上表情感的快乐. 这从 “有福” 和 “众女子称我有福” 的含义清楚可知. “有福” 在至高意义上是指永恒, 这一点只能通过它与人之事物的对应看出来. 因为神性或无限之物若不通过人能对其形成某种概念的有限之物, 就无法被理解. 若没有源于有限之物的概念, 尤其源于时空之物的概念, 人就无法理解任何神性之物, 更不用说无限了. 没有时空概念, 人根本不能思想什么 (3404节); 因为就肉体, 因而就由外在感官印象所形成的思维而言, 人在时间之内. 而天使由于不在时间和空间之内, 故只有状态的概念. 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 空间和时间表示状态 (参看1274, 1382, 2625, 2788, 2837, 3254, 3356, 3827节).

状态分为两种, 即: 一种是与空间相对应的状态, 一种是与时间相对应的状态. 与空间相对应的状态是状态的存在; 与时间相对应的状态是空间的显现 (2625节). 因为有两样实体构成人, 即存在和显现. 人的存在无非是主所发出的永恒之物的接受者; 事实上, 世人, 灵人和天使无非是接受者, 也就是从主接受生命的形式. 显现这个词就论及对生命的这种实际接受. 人以为他拥有存在, 甚至就是自我存在, 而事实上, 他并非自我存在, 而是如前所述, 是显现存在者. 自我存在的存在 (Self-existent BEING) 唯独出现在主里面, 这存在被称为耶和华. 看似自我存在的一切事物皆源自该存在, 也就是耶和华. 但主或耶和华的实际存在绝不可能被赋予任何人, 只能被赋予主的人身. 这人身变成了神性存在, 也就是耶和华. 主在两个本质 (即神性本质和人身本质) 上都是耶和华 (参看1736, 2004, 2005, 2018, 2025, 2156, 2329, 2921, 3023, 3035节).

显现也论及主, 不过只论及在世时的主, 祂在世上披上神性. 但由于祂变成神性存在, 故显现这个术语就不能再论及祂, 只能论及从祂发出之物. 从祂发出之物似乎是祂里面的显现, 其实并不在祂里面, 而是从祂那里发出来, 使得世人, 灵人和天使成为显现祂存在的形式, 也就是拥有生命. 世人, 灵人和天使以如此显现祂的存在而拥有生命, 他所拥有的这生命就是永恒的幸福. 而永生的幸福就是那在至高意义来自主的神性存在的永恒所对应的. 永生的幸福就是 “有福” 在内在意义上, 以及情感的快乐在外在意义上所表示的. 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无需解释.

但此处所表示的, 是对应于永生幸福的真理与良善的情感之快乐. 一切情感都有自己的快乐, 不过, 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快乐的性质. 邪恶与虚假的情感也有自己的快乐, 在人开始重生, 从主接受真理与良善的情感之前, 这些快乐看似是唯一的快乐, 以至于人们以为再没有其它快乐存在, 进而以为他们若丧失这些快乐, 必要完全灭亡. 但人若从主接受真理与良善的情感之乐, 就会逐渐发现并觉察到他们以前生活之快乐的性质; 那些他们曾以为是唯一快乐的快乐相对来说一文不值, 实际上是污秽的. 而且, 他越是进入真理与良善的情感之乐, 就越开始鄙视邪恶与虚假的快乐, 最终憎恶它们.

有时, 我与那些在来世以邪恶与虚假为乐之人交谈, 蒙允许告诉他们说, 他们不会拥有生命, 除非这些快乐从他们那里被拿走. 但与类似他们的世人所说的一样, 这些灵人也说, 他们若丧失这类快乐, 根本不会有任何生命可言. 我蒙允许回答说, 那时生命, 连同诸如存在于天堂中的幸福才刚刚开始. 与其它幸福相比, 这种幸福无以言表. 可他们却不理解这一点, 因为所不知的, 都被视为没有. 所有处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 因而没有任何仁爱之人也一样. 他们只知道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快乐, 却不知道仁爱的快乐. 因此, 他们完全不知道何为仁爱, 更不知道仁爱里面有何快乐可言; 而事实上, 仁爱的快乐充满整个天堂, 构成天堂的祝福和幸福. 若你愿意相信, 它还构成聪明智慧及其快乐; 因为主以真理的光明和良善的火焰, 以及由此衍生的聪明智慧流入仁爱的快乐. 而虚假与邪恶则拒绝, 窒息并败坏这些快乐, 由此导致愚蠢和疯狂. 由此明显可知属于情感的快乐的特征和性质, 它对应于永生的幸福.

当今时代的人以为, 哪怕在临终的那一刻, 只要通过信仰拥有信心, 就能进天堂, 无论他整个一生拥有什么样的情感. 我有时与那些曾如此生活, 并且如此相信的人交谈. 他们进入来世后, 刚开始只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他们能进入天堂, 不管他们以前的生活如何, 也就是说, 哪怕他们已经通过这种生活获得由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所产生的邪恶与虚假的情感的快乐, 这些爱构成他们所关注的目的. 我蒙允许告诉他们, 人人都被允许进入天堂, 因为主并没有拒绝将天堂赐予任何人. 当被允许时, 他们就能知道自己能否住在那里. 有些人坚定地以为自己能, 也被允许进入了. 但由于属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生命在天堂掌权, 这种生命构成天堂的整个生命气场和幸福, 所以一进入其中, 他们就开始感到痛苦, 在这种气场中无法呼吸, 然后开始意识到自己情感的污秽, 因而遭受地狱般的折磨. 结果, 他们匆忙离开那里, 声称他们想快点离开, 并惊讶地发现, 天堂对他们来说, 就是地狱. 这表明这两种不同的快乐的根本性质; 凡其快乐已是邪恶与虚假的情感的快乐之人, 决不能处在那些其快乐已是良善与真理的情感的快乐之人当中; 这两种快乐彼此对立, 犹如天堂与地狱彼此对立 (参看537-539, 541, 547, 1397, 1398, 2130, 2401节).

此外, 关于永生的幸福: 处于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之人活在世上时无法察觉到它, 取而代之的是察觉到某种快乐. 其原因在于, 活在世上时, 他局限于肉体, 当局限于肉体时, 就有世俗的担忧, 并由此有焦虑. 这些会阻碍永生的幸福, 这幸福从内深深存在于他里面, 以其它方式显现. 因为当这幸福从其存在的内在部分流入居于其外在部分的担忧和焦虑中时, 它便沉入那里的担忧和焦虑中, 变成一种模糊的快乐. 尽管如此, 它却是含有祝福在里面, 并且幸福在这祝福里面的一种快乐. 满足于神就构成这种幸福. 不过, 一旦人脱去肉体, 同时抛开那些世俗的担忧和焦虑, 模糊地隐藏在他的内在人里面的幸福就会显现, 并展现自己.

由于情感这个术语经常被提及, 所以我们在此说明情感是什么意思. 情感无非是爱, 不过是爱的延伸. 因为人所拥有的情感, 无论是对邪恶与虚假的情感, 还是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 皆源于爱. 由于这爱呈现并存在于人的每一个部分中, 所以它不是被感知为爱, 而是照着当时的情境, 以及此人所经历的状态及其变化而变化; 并且他所愿, 所思和所行的一切事总是这种情形. 爱的这种延伸就被称为情感, 在人生命中掌权, 产生其一切快乐, 因而产生其实际生命的, 也正是这种延伸. 因为人的生命无非其情感的快乐, 因此无非是其爱之情感. 爱构成人的意愿, 并由此构成他的思维, 进而构成他的行为.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