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文本

 

以西結書第44章:20

学习

       

20 不可剃,也不可容髮綹長長,只可剪髮。

来自斯威登堡的著作

 

属天的奥秘#9300

学习本章节

  
/10837  
  

9300. “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 表良善的一切真理和真理的一切良善都是神圣的, 因为它们唯独来自主. 这从 “地里初熟之物” 和 “送到神的殿” 的含义清楚可知.

“地里初熟之物” 是指教会的良善和真理都要唯独归于主,

“初熟之物” 表示这些 (参看9223节),

“地” 表示教会 (566, 1068节); 经上之所以说 “首先初熟之物”, 是因为这真理必须是最为首要的; 事实上, 良善和真理都从主那里获得自己的生命, 当它们被归于主时, 就从主那里获得了生命.

“送到神的殿” 是指归于主, 好叫它们成圣,

“神的殿” 是指主 (参看3720节), 一切圣物皆来自主 (9229节). 由此明显可知 “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 表示良善的一切真理和真理的一切良善都是神圣的, 因为它们唯独来自主.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 “良善的真理” 和 “真理的良善”, 是因为就一个正在重生的人, 尤其一个已经重生的人而言, 真理从良善发出, 良善从真理发出. 因为真理构成理解力的生命, 良善构成意愿的生命. 此外, 对已经重生的人来说, 理解力和意愿构成一个心智, 互相交流; 属于理解力的真理与属于意愿的良善交流, 属于意愿的良善与属于理解力的真理交流. 它们流入彼此, 几乎无异于血液从心流入肺, 再从肺流回心; 然后从左心室流入动脉, 再从这些动脉经由静脉流回心. 由此可以对人里面良善与真理从他的理解力流入他的意愿, 从他的意愿流入他的理解力的这种相互流动形成一个类似的概念. 心与肺之所以尤其能使我们对信之真理和仁之良善在理解力和意愿中的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概念, 是因为肺对应于属信的真理, 心对应于属爱的良善 (3635, 3883-3896节). 也正因如此, 在圣言中,

“心” 表示意愿的生命,

“灵魂” (soul, 这个词也表示呼吸, 经上或译为性命, 命等) 表示信的生命 (9050节).

这两个器官之所以能帮助我们对属理解力的真理和属意愿的良善形成一种概念, 是因为属信和爱的一切事物都伴随着由诸如一个人所知道的那类事物所形成的概念. 没有由一个人所知道的事物和他能通过感官所感知到的事物形成的概念, 他就没有思考的能力. 一个人出于对应物思想信和爱的事物时, 他甚至对它们也能进行正确的思考; 因为对应物是属世真理, 属灵真理反映在属世真理中, 如同反映在一面镜子中. 因此, 关于属灵事物的思维观念在何等程度上不通过对应物形成, 就在何等程度上要么由感官幻觉, 要么由与这类事物不一致的事物, 或荒唐的事物形成. 一个人对属信和爱的事物所持的观念是何性质, 这在来世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在来世, 人们的观念能被清晰地感知到.

信之真理属于一个人的理解力, 仁之良善属于他的意愿; 这种说法在那些声称并确信以下观念的人看来, 似乎是无稽之谈, 即: 信的事物仅仅是相信的问题, 或说, 对信的事物拥有一种信仰就是所必需的一切. 这是因为属世人及其理解力并不明白这种性质的任何事, 还因为信并非来自人自己, 而且来自主. 然而, 这些人仍承认并相信, 当一个人阅读圣言时, 他就被真理光照, 被良善激励; 当被光照时, 他便觉知什么是真理, 什么不是真理. 他们还将那些在发现来自圣言的真理方面胜过的人称为被光照的人. 由此明显可知, 那些被光照的人在自己里面看见并觉知某事是不是真理; 那时在他们里面被光照的, 是他们的理解力, 而那时在他们里面被激励的, 是他们的意愿. 不过, 如果光照他们的, 是纯正的信之真理, 激励他们的, 是纯正的仁之良善, 那么被光照的, 就是内在人的理解力; 被激励的, 就是内在人的意愿. 如果信之真理或仁之良善不是纯正的, 情况就迥然不同了.

那些处于非纯正的真理和良善的人, 甚至那些陷入虚假和邪恶的人, 的确能赞同教会的真理; 然而, 他们没有看见并觉知它们是否真的是真理的那种内在能力. 正因如此, 大多数人会持守他们生在其中的教会的教义, 并且仅仅是赞同它们而已. 他们若从持守极端的异端信仰的父母出生, 甚至会同意这些异端信仰, 如苏西尼派和犹太教. 由此明显可知, 理解力被光照, 是就那些处于由良善所产生的对真理的情感之人而言的, 而不是就那些处于由邪恶所产生的对真理的情感之人而言的. 就那些处于由良善所产生的对真理的情感之人而言的, 内在人的理解力被光照, 内在人的意愿被激励; 而就那些处于由邪恶所产生的对真理的情感之人而言的, 内在人的理解力没有被光照, 内在人的意愿也没有被激励, 因为他们是属世的男女. 因此, 他们坚持认为属世人没有能力理解信之事物.

那些处于由良善所产生的对真理的情感, 因而系更内在或属灵的男女之人来说, 理解力被信之真理光照, 意愿被仁之良善激励; 这一点从来世的这些人很明显地看出来. 在来世, 他们能理解信的一切事物, 也能意愿仁的一切事物, 他们自己也清楚地感知到这一切. 因此, 他们拥有无法描述的聪明和智慧; 因为脱去肉体之后, 他们享有在世上被光照的更内在的理解力, 在世上被激励的更内在的意愿. 但那时, 他们无法察觉他们是如何被光照和激励的, 因为在世期间, 他们在肉体里面进行思考, 其思维建立在诸如属于世界的那类事物之上. 由此明显可知, 信之真理构成理解力的生命, 仁之良善构成意愿的生命; 也就是说, 理解力必须存在于信之事物中, 而意愿必须存在于仁之事物中; 或也可说, 来自主的信和仁要流入这两种官能; 这些照着这些官能的状态而被接受. 因此, 主在人里面的居所不在别的地方, 只在这些官能里面.

从前面关于内在人和外在人的说明 (6057, 9279节) 可进一步形成一种观念, 即: 内在人是照着天堂的形像被造的, 而外在人是照着世界的形像被造的; 内在人没有被打开的人从天堂的视角看不见任何事物; 他们从世界的视角所看到的关于天堂的东西都是黑暗; 结果, 他们不可能对诸如属于信和仁的那类事物拥有任何属灵观念. 也正因如此, 他们甚至不可能明白何为基督良善, 也就是何为仁爱; 他们完全以为天堂的生命唯独在于他们称之为信之真理的真理; 还以为天堂的生命能被赋予凡有信仰的信心之人, 哪怕他们没有信之生命.

这些人在信之生命, 也就是仁爱方面何等盲目,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明显地看出来: 他们完全不理会主自己关于生活良善的成千上万次的教导; 当阅读圣言时, 他们立刻就将这些教导仍在信的背后, 由此把它们向自己和他人隐藏起来. 也正因如此, 他们将属于良善, 也就是仁爱, 及其行为的一切都从教会的教义驱逐到低级教义中, 他们称这些教义为道德神学, 并视之为属世的, 而非属灵的. 而事实上, 死后, 仁之生命会保留下来, 而信只有在与这种生命相一致的情况下才会保留下来; 也就是说, 关于信之真理的思维只有在有一个照它们行善的意愿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保留下来. 那些拥有从良善所产生的信仰之人能利用各种知识来证实事物, 并由此强化他们的信仰 (参看2454, 2568, 2588, 4156, 4293, 4760, 5201, 6047, 8629节).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来自斯威登堡的著作

 

属天的奥秘#2568

学习本章节

  
/10837  
  

2568. 本章前面已说明, 若请教理性, 教义必变得无效 (2516, 2538节); 不能请教理性 (2519, 2531节). 但此处又说, 信之教义富有理性和属世的良善与真理. 乍一看, 这些话似乎彼此冲突和矛盾,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前面说明了主是何情况, 现在则告知人又是何情况.

对人来说, 通过理性事物看待信之教义是一回事, 通过信之教义看待理性事物完全是另一回事. 通过理性事物看待信之教义就是不信圣言, 或不信取自圣言的教义, 除非人通过理性事物信服, 事情的确如此; 而通过信之教义看待理性事物就是先相信圣言, 或取自圣言的教义, 然后用理性事物加以确认. 前一种情况颠倒秩序, 导致什么也不信; 而后一种才是真正的秩序, 并使这个人更好地相信. 经上说亚比米勒因那女人的缘故而必死在此就是指前一种情况, 这句话的意思是若请教理性, 信之教义必变得无效 (2516, 2538节); 而经上说亚比米勒赐下牛羊, 仆婢是指后一种情况; 这句话的意思是信之教义富有理性和属世的良善与真理.

就内义而言, 这些事在圣言中有大量论述, 尤其论及亚述和埃及的地方. 原因在于, 当通过理性事物来看待信之教义时, 也就是说, 当一个人若不通过理性事物信服事情的确如此, 就不相信时, 信之教义不仅变得无效, 而且它所包含的任何事物也都被否认; 而当通过信之教义来看待理性事物时, 也就是说, 当一个人相信圣言, 后来用理性事物加以确认时, 教义就是活的, 而它所包含的任何事物都得到肯定.

因此, 有两种基本心态: 其中一种导向彻底的愚蠢和疯狂, 而另一种则导向完美的聪明和智慧. 前一种心态否认一切事, 或发自内心说, 除非通过理解而信服, 或通过感官而认知, 否则就无法相信. 这是一种导向彻底愚蠢和疯狂的心态, 被称为否定态度. 而另一种心态则肯定构成取自圣言教义的事物, 或内心思考并相信那些事都是真的, 因为主就这么说的. 这是一种导向完美聪明和智慧的心态, 被称为肯定态度.

凡出于否定态度思考问题的人越请教理性事物, 记忆知识, 甚至哲学概念, 就越抛掷自己, 沉入黑暗, 直到最后否认一切. 这是因为, 人无法通过低级事物来理解高级事物, 也就是说, 无法通过低级事物来理解属灵和属天之物, 更不用说神性事物了. 因为这些事物远远超出他的全部认知. 而且, 若是这种情况, 人就会出于否定心态看待一切事. 而另一方面, 凡出于肯定态度思考问题的人则会通过尽可能利用的理性事物, 记忆知识, 甚至哲学概念来确认. 因为对他们来说, 所以这些事物都能起到确认作用, 使他们对这个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

此外, 有些人在否认之前存有疑惑, 而有些人在肯定之前存有疑惑. 否认之前存有疑惑的, 是那些倾向于邪恶生活的人; 若被这种生活带走, 那么他们只要想到这些事, 就会否认它们. 然而, 肯定之前存有疑惑的人则倾向于良善的生活. 若他们允许自己被主折向这种生活, 那么他们越思考这些事, 就越肯定. 这个问题在下面的章节还会进一步予以论述. 蒙主怜悯, 我会在那里详述它们 (参看2588节)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