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文本

 

马太福音第28章

学习

   

1 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

2 忽然,地大震动;因为有主的使者从上下来,把石头滚开,在上面。

3 他的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

4 看守的人就因他吓得浑身乱战,甚至和死人一样。

5 天使对妇女: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

6 他不在这里,照他所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

7 快去告诉他的门徒,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看哪,我已经告诉你们了。

8 妇女们就急忙离开坟墓,又害怕,又大大的欢喜,跑去要报给他的门徒。

9 忽然,耶稣遇见他们,:愿你们平安!他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

10 耶稣对他们: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

11 他们去的时候,看守的兵有几个进城去,将所经历的事都报给祭司长。

12 祭司长和长老聚集商议,就拿许多银钱给兵丁,说:

13 你们要这样: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把他偷去了。

14 倘若这话被巡抚听见,有我们劝他,保你们无事。

15 兵丁受了银钱,就照所嘱咐他们的去行。这话就传说在犹太人中间,直到今日。

16 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

17 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

18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19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於父、子、圣灵的名)。

20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评论

 

探讨马太福音第28章的含义

原作者: Ray and Star Silverman (由觉醒翻译成中文)

A look from inside the sepulchre in Israel.

第二十八章

翻译:觉醒


一个新的安息日


1. 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


“安息日”的含义



本章以“安息日将尽”这句话开始。传统上,安息日从星期五结束时开始,到星期六结束时结束。由于遵守安息日是十诫之一,所以宗教当局认为这二十四小时是最神圣的。因此,经上关于在安息日无论何工都不可做的禁令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如希伯来圣经所记:“六日要做工,但第七日是安息圣日,是向耶和华守为圣的。凡在安息日做工的,必要把他治死。”(出埃及记31:15

“安息日”一词在希伯来语中是שַׁבּת(shabbat),意思是“休息”或“平安”。宗教领袖将其解释为从任何形式的体力劳动中得到休息。曾经,有人因为在安息日捡柴,就被带到摩西、亚伦和众百姓面前,等候处置。如经上所记:“耶和华吩咐摩西说,总要把那人治死,全会众要在营外用石头把他打死。于是全会众把他带到营外,用石头打死他,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民数记15:35-36

这是对耶稣出生时的宗教世界状况的一瞥,在那个世界里,诫命是按字面意思理解并严格执行的。我们已经看到,当耶稣的门徒在安息日摘麦穗时,宗教领袖是多么恼怒(12:1-4)。同样,当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一个人枯干的手时,宗教领袖怒火填膺,就“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12:14)。在他们看来,耶稣是在安息日“做工”。祂在藐视一个神圣的传统,而违反这个传统是要被处死的。

对安息日的这种看法是基于一个观念,即神是一丝不苟的,是以规则为导向的,要毁灭一切违反安息日的人,即使他只是做像捡柴、摘麦穗或医治病人这样无辜的事情。在安息日,人们甚至不允许携带任何重物。正如先知耶利米所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谨慎,不要在安息日担什么担子......你们若不听从我,不以安息日为圣日,仍在安息日担担子进入耶路撒冷的各门,我必在各门中点火。这火也必烧毁耶路撒冷的宫殿,不能熄灭。”(耶利米书17:2127

像这样暗示神喜欢发怒和报复的说法,在整个希伯来圣经中随处可见。很明显,这不是对一位慈爱的神(祂是怜悯本身)的准确描绘,但它是对当时人们如何看待神的准确描绘。尽管希伯来圣经包含了无限深邃的智慧(如果从属灵的角度来理解),但脱离了属灵含义的字面含义更多的揭示了著经人的本性,而不是神的真实本性。 1

这些都是神必须来纠正的错误观念。因此,神不得不亲自来向我们展示祂的真实本性,加深我们对诫命的理解。祂教导我们,仇恨即是谋杀,动淫念即是行淫,遵守安息日不仅仅是不做体力活或担重担。这就是为什么当祂有意谈到重担时,祂指的不是身体上的重担。在更内在的层面上,祂说的是我们内心的烦恼、忧虑和恐惧等重担。祂说的是我们难以放下的怨恨、愤怒和仇恨。这些都是重重压在我们灵魂上的重担。这就是为什么祂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11:28-29

每当我们在主里面休息时,我们的灵魂就得享安息。这就是安息日的内在含义。还应该注意的是,安息日是随经上所说的“六日劳苦”之后而来的。这“六日”是灵性考验的时期。在这时期,我们有机会按照我们所知和所信的真理生活,即使这很困难。当我们经历这一过程时,我们会体验到一种越来越深刻的平安,因为我们的内在本性与神的旨意变得更加完美地一致。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胜利都会将我们引入一种天国的心境,在圣经的语言中,这被称为“第七日”和“安息日”。 2

在前面的情节中,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祂为我们示范了这个过程。祂遭受了最痛苦的试炼,却没有心怀怨恨;祂忍受了最剧烈的疼痛,却没有愤愤不平;祂经历了最黑暗的绝望,却从未忘记祂的使命,也就是拯救人类。在这个过程中,耶稣征服了地狱,使祂的人性成为神圣的。这是祂最后的试探,是一个新的、更崇高的安息日观念的开始。这是平安的安息日,是在我们努力使自己的意愿与神的旨意一致之后所享的安息日。每当我们让神藉着我们并与我们一起作工时,我们就可以歇了自己的劳苦。

那么,这段情节标志着我们对安息日、对神、甚至对自己的旧观念的结束。当夜晚结束,黑暗消退,一种新的理解之光开始在我们里面升起。因此,我们读到:“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28:1)七日的头一日来了。


滚开石头


2. 忽然,地大震动,因为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把石头滚开,坐在上面。

3. 他的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


这最后一章的开头既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这是我们感觉和思考事物的旧方式的结束,我们不再被自私的念头所驱使,也不再被低级本性的欲望所支配。当新的生命观在我们意识中出现时,我们开始认识到,主掌管着我们生命的细节。既知道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让自己受神的支配,随时遵行祂的旨意。我们可以放下内心的负担,让灵魂安息在主里面。一个新的安息日即将开始。 3

在这个新的“安息日状态”下,我们再次看见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另一个马利亚在主的坟墓前。两天前,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被安放在坟墓里。周五晚上和周六已经过去了,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耶稣仍然在坟墓里。这代表圣经似乎没有对我们说话的时候;它似乎没有生命,是死的。虽然我们知道神就在祂的话语中,但我们听不到祂的声音,感觉不到祂的同在,也感觉不到祂的抚摸。祂似乎“死而埋葬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虽然神总是通过祂的圣经对我们说话,但我们并不总是听见祂的声音。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记住,耶稣被埋在一个洞里,有一块石头滚在洞口,把它封住了。在我们能够清楚听见神的话语并感受耶稣的同在之前,这块石头必须被推开。这块“石头”代表挡在我们和神之间的东西。无论是自私,还是过分专注世俗的事务,或者仅仅是对神的引导缺乏信心,这块石头都必须被推开。有时,我们的生活需要经历巨大的动荡,我们才能幡然醒悟,明白有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它可能就像我们意识中的一场地震,相当于普通人层次的主的受难。因此,我们读到:“忽然,地大震动,因为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把石头滚开,坐在上面。”(28:2

第三日早晨发生的地震,让我们想起耶稣受难时发生的地震,当时殿里的幔子裂为两半,有死人从坟墓里复活。这也让我们想起另一次震动地基的地震。如记上所记:“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轰、闪电......遍山大大地震动。”(出埃及记19:16-18)那次地震是主赐下十诫的前奏。神圣真理的声音有时带着惊天动地的力量来到我们面前。

我们也有受难的时候,即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候。这些灵性上的震动邀请我们进入内心,唤起我们所拥有的每一分勇气和信心。像耶稣一样,我们也可以带着使命感去经历我们的小型受难,虽然与耶稣的层次不同,但仍然是神所赋予的使命。因着我们对神的信心,我们可以拒绝屈从于愤怒、自怜或绝望。相反,我们可以在主里面安息,即使是在争战中,依靠祂的力量和智慧。

这便是天使下来滚开石头的时候。

在字面的故事中,宗教领袖封住了石头。宗教领袖封住石头,代表我们封闭自己,使自己与永生神隔绝。因此,天使滚开石头,坐在上面,描绘主圣经中的真理从天而降,进入我们的头脑,把错误的信念推到一边,让真实的观念凸显出来。这可能是我们生命中的地震时刻。 4

因此,我们的任务便是让真理滚走阻碍我们爱他人的自私和贪婪的石头,让真理滚走阻碍我们体验生活乐趣的绝望和自怜的石头,让真理滚走阻碍我们看见和认识神真实本性的无知的石头。从本质上说,我们的任务是让来自神话语的真理(从天而降的天使)推开每一种虚假和扭曲的信仰,这些信仰就像挡在我们和神之间的石头。 5

滚走石头的天使被描述为“他的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28:3)。对天使的描述表明了神圣真理的光明和纯洁,它带着洞见进入我们的生命,像闪电一样划过我们内心的天空,并在我们的意识中闪耀,带着像新落的雪一样纯净的直觉。在圣经中,这些来自天堂的光辉洞见和清晰直觉被描述为“天使降临”。他们把虚假的石头滚开,把真理之光显示给我们。如前所述,当十诫在地震中颁布时,天空中出现了闪电。它象征着神圣的真理像闪电一样进入我们的生命。 6


妇女们大大地欢喜


4. 看守的人就因他吓得浑身乱战,甚至和死人一样。

5. 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

6. 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

7. 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看哪,我已经告诉你们了。

8. 妇女们就急忙离开坟墓,又害怕,又大大地欢喜,跑去要报给他的门徒。

9. 忽然,耶稣遇见她们,说,愿你们平安!她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

10. 耶稣对她们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


在新的领悟之光出现之前,忧虑的念头、内心的动荡、令人不安的恐惧都必须止息。这是新的安息日开始的时候。在每个新状态的黎明,石头必须被滚开。对于那些一直耐心等候主的人来说,这代表一种新悟性的到来。这是新意识的第一道曙光。

两位马利亚的心一直在等候和渴望着耶稣,她们已经准备好让石头滚开。当天使把石头滚开时,看守的人“吓得浑身乱战,甚至和死人一样”(28:4)。与他们不同的是,妇女们从天使的话中得到了安慰。“不要害怕!”天使对妇女们说,“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28:5-6)当妇女们走近坟墓并往里面看时,她们看到天使的话是真的。耶稣不在那里!天使说:“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28:7

当两位妇女跑去见门徒并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时,耶稣在路上遇见了她们。祂说:“愿你们平安!”(28:9)在她们身后是空荡荡的坟墓,在她们面前是永生的神。这幅画面描绘了当天使滚开石头,宣告“他不在这里,因为他已经复活了”的永恒真理时,我们的生活所发生的改变。

当怀疑和不信的石头被滚开时,我们看到永生的神无处不在,祂的神圣生命遍及宇宙,源源不断地流入自然,产生鲜艳的色彩和甜美的香气,也源源不断地流入人类的心灵和头脑,产生高尚的思想和仁爱的情感。无论我们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神总是在那里,敦促我们接受祂。 7

当耶稣问候两位马利亚时,她们以虔诚敬畏的心来回应。如经上所记:“她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28:10)“她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这句话表明,这不仅仅是一次平常的好友重聚,相反,它是一种自发的、发自内心的对耶稣神性的承认。在耶稣的传道生涯中,有许多时刻,人们受感动而敬拜祂。当博士来到伯利恒时,“他们拜他”(2:11);当耶稣使海平静,在水面上行走时,祂的门徒“拜他”(14:33);当妇人来到耶稣面前,求祂医治她被鬼附身的女儿时,“她拜他”(15:25)。同样地,在本情节中,两位马利亚抱住祂的脚,拜祂。 8

在大多数情况下,吸引人们敬拜主的都是某个神迹,无论是祂在伯利恒奇迹出生,祂在加利利水上行走,还是祂在耶路撒冷从死里复活。但基于神迹的敬拜,不是真正的敬拜。它只是一种外在的说服,可以强迫人们相信,但不会成为一个人本质性格的一部分。 9

对主的真正敬拜不是基于外在的神迹,无论这些神迹多么令人信服。真正的敬拜在于遵行诫命,也就是说,按照神的旨意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意愿行事,即使这意味着我们自私的倾向和态度必须经历客西马尼的痛苦和髑髅地的受难。每当我们如此行,我们灵里发生的变化,就是对神能在我们里面行神迹的最真实的肯定。只有这一点才能引导我们进入真正的敬拜。 10

当两位马利亚还在祂脚前拜祂时,耶稣重复了天使安慰的话。祂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28:10)在本福音的早些时候,耶稣应许祂的门徒,无论祂遭遇什么,祂最终都会在加利利与他们相见。因此,他们无需气馁。祂当时告诉他们,牧人虽然要被击打,但祂必要复活。祂说:“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26:32)现在,在本节的结束语中,耶稣重复了祂的应许。但这一次,祂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细节。祂说:“他们必在那里见我。”“见主”就是领悟祂的教导并遵行祂的旨意。祂在山上宝训中说:“心里洁净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就是处于一个被称为“加利利”的状态的意思。 11


圣殿守卫的报告


11. 他们去的时候,看守的兵有几个进城去,将所经历的事都报给祭司长。

12. 祭司长和长老聚集商议,就拿许多银钱给兵丁,说,

13. 你们要这样说,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来,把他偷去了。

14. 倘若这话被巡抚听见,有我们劝他,保你们无事。

15. 兵丁受了银钱,就照所嘱咐他们的去行。这话就传说在犹太人中间,直到今日。


与此同时,耶路撒冷的宗教领袖感到非常不安。圣殿的守卫刚刚来到他们面前,报告了他们所看见的事(28:11),包括地大震动,天使显现,石头被滚走,坟墓空了。他们就是那些在天使面前“吓得浑身乱战,甚至和死人一样”的守卫。

宗教领袖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就立即与长老聚集商议,想出了一个计划,来消除人们对复活的信仰。他们决定给守卫一大笔钱,让他们对实际发生的事情闭口不言。若有人问起,守卫就告诉他们说:“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来,把他偷去了。”(28:13)此外,宗教领袖告诉守卫,如果彼拉多发现他们的疏忽(在执勤时睡觉),他们会处理好一切,保他们无事(28:14)。守卫受了银钱。如经文所记:“兵丁受了银钱,就照所嘱咐他们的去行。”(28:15


复活的现实


比较一下那些恨耶稣的人和那些爱耶稣的人是如何接受复活的消息的,这很有意思。对于那些爱耶稣的妇女来说,祂复活的消息是令人兴奋的。她们喜出望外,跑去告诉门徒这个好消息。当她们在路上遇见耶稣时,“就抱住他的脚拜他”(28:9)。

但对于那些恨耶稣的人来说,这个消息没有带来任何喜悦。相反,宗教领袖对此深感担忧。一直以来,他们都相信,如果耶稣被除灭,祂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就会终止,不再威胁他们的权力。然而,如果耶稣从十字架上幸存下来的消息传出去,这对他们证明耶稣是亵渎者的努力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他们采取了贿赂和说谎的手段,买通了守卫,指示他们散布假消息。

宗教领袖顽固不化,坚决拒绝承认他们对耶稣的看法可能是错误的(即使面对守卫不偏不倚的见证),这代表了一颗不愿改变的刚硬的心。对于那些不愿相信的人来说,再多的证据也不够。因此,宗教领袖,代表我们的低级自我,仍然一心想要除灭耶稣。即使他们不能从肉体上做到这一点,他们也会努力诋毁祂,在信祂的人中败坏祂的名声。 12

这些都是内心的声音,试图让我们相信复活不是真的。它们暗示复活是不靠谱的。当有人说神以耶稣基督的身份来到世上,被钉在十字架上,然后复活时,这些声音就提出质疑。它们认为,更可信的说法是,耶稣也是一个人,和其他人一样,当祂被钉死后,祂的门徒趁守卫睡觉时从坟墓偷走了祂的尸体——就像宗教领袖指示守卫的那样。根据福音书的记载,守卫所报告的故事在当时的人群中广为流传(28:15)。

对复活真实性的怀疑和复活本身一样古老。它被称为一个巨大的骗局,一个异教的神话,甚至是一个烟雾和镜子的魔术表演。一些学者断言,相信复活是一种扼杀智力的形式,是对理性和逻辑的彻底否定。凡是想要否定复活的人,都可以找到巧妙的解释。我们有接受或拒绝复活的自由。同样,我们也有接受或拒绝神的话语甚至神本身的自由。

我们也可以拒绝相信地球是圆的,而相信它是平的。我们可以拒绝相信地球围绕太阳转动,而相信太阳围绕地球转动。对于我们的肉眼和感官来说,地球似乎是平的,太阳似乎围绕地球升起。同样,我们的生命似乎来自我们自己,而不是来自神。但启示告诉我们,理性也向我们证实,有一位神,所有生命都来自祂。尽管这样的属灵现实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但我们凭理性可以看出,这是真的。 13

同样,我们不需要“凭信心”接受耶稣复活的报告。一点也不需要,因为复活有一个在理性上令人满意的理由。道理很简单:神不会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事实,如果我们愿意经历内心的受难和内心的复活。如果我们坚定地“背起我们的十字架跟从耶稣”(16:24),我们就知道与试探争战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有苦难,但我们也知道与试探争战后的平安。我们知道这就是我们灵性成长的方式,通过远离邪恶,通过呼求神的帮助和力量,通过认识到唯有主在我们受试炼时为我们争战。每当我们靠着主的真理和大能与试探争战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复活。在这种时候,我们通过亲身经历从内心知道和领悟到主耶稣基督的复活是真实的,因为它在我们身上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这不仅是一个历史事实,而且是一个持续的现实。我们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能在我们里面经历祂的复活。 14


新的应许之地


16. 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

17. 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

18.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19.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20.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时代的末了。


天使给了两个妇女一个简单的信息:“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28:7)她们急忙去告诉门徒,耶稣亲自遇见她们,又吩咐她们说:“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28:10

当我们来到本福音的最后一节时,我们看到耶稣的应许是真的。我们读到:“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28:16)就在几节之前,妇女们抱住耶稣的脚“拜他”(28:9)。而现在,仅仅在七节之后,众门徒也这样做了。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的直接反应都是崇敬和敬畏。他们拜祂。还应注意的是,这里是“十一个”门徒,而不是十二个。从字面上看,这是因为犹大已经离开了。但正如我们在葡萄园工人的比喻中所指出的,那些在“第十一时”来的人代表我们里面纯真、乐于接受的状态,能够对神作出回应,接受从祂那里流来的东西。 15


我们里面的加利利


这一切都发生在加利利的一座山上。为什么是加利利呢?毕竟,从耶路撒冷到加利利至少有七十英里,需要两三天的路程。为什么不在耶路撒冷或耶利哥的某个地方见面呢?为什么选择加利利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原因是,在加利利聚会更安全,能够远离那些仍在寻求除灭耶稣的宗教领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加利利是耶稣最初聚集门徒的地方。这将是一个重聚的时刻,一个重新联系的机会,在一个新的、令人激动的时刻回忆当初的欢乐和兴奋。

耶稣为我们做了同样的事情。当我们经历了耶路撒冷的挣扎(试探)之后,祂一次又一次地带我们回到最初的爱,重新点燃我们最初跟从祂的热情,呼召我们回到加利利,回到对祂简单、单纯的信赖和信靠。 16

正如数字“十一”代表童年的开放和纯真,加利利代表我们像孩子一样天真信靠主的时候。加利利人不是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也没有受过神学训练。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简单的人,生活在远离耶路撒冷知识和文化中心的地方。他们是乡下人、农民和渔民,没有什么学问,但有一颗乐于接受的心。耶稣就是在这里开始服事的,祂喂饱饥饿的人,医治生病的人,打开瞎子的眼睛,开通聋子的耳朵。他使瘸子行走,使哑巴说话。虽然祂也传道,并花一些时间指导祂的门徒,但祂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满足这些无辜的、乐于接受的人的身体需要,为将来满足他们的灵性需要做准备。

因此,加利利代表我们每个人里面那种简单、单纯的信仰。凡是过良善生活的人,都容易接受这种信仰。当我们的心处于正确的位置时,我们很容易接受真理。这是因为我们渴望学习真理,渴望行善。因此,耶稣在加利利召聚祂的十一个门徒是合宜的——这个地方代表一种纯真的信仰,一种学习真理的意愿,以及一种行善的愿望。 17


大使命


在把祂的门徒带到加利利(灵性上和地理上)之后,耶稣即将把祂的大使命交给门徒。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兴奋和热情。战胜了死亡的耶稣,现在回到了他们身边。但即使如此,“还有人疑惑”(28:17)。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门徒仍在学习。在希腊原文中,“门徒”(μαθητής)一词的意思是一个正在学习的人。这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除了多次表达惊奇和敬畏之外,他们也有困惑、迷茫、失望和恐惧的时候。还有一些时候,他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软弱和自私。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已经走了很远,但他们还有更远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

同样地,主也不指望我们是完全的或有完全的信心。祂总是保护我们的自由,所以如果我们选择怀疑,我们可以怀疑。主知道,在信仰的道路上总会有疑惑,我们也会有软弱的时候。但祂也知道我们的力量。当我们疑惑时(这是必然有的),耶稣走近我们,应许给我们祝福,正如祂现在在加利利对门徒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28:18)通过这些话和这样的应许,祂坚固祂的门徒,去完成他们的大使命。祂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28:19

门徒现在要继续耶稣的工作,仿佛是凭他们自己的力量。他们要去“给万民施洗”——不只是加利利的百姓,或以色列家迷失的羊,而是所有有耳可听、有心可领受的人。那些接受水的洗礼的人将知道并明白,受洗代表他们愿意接受真正基督教真理的教导。这洗礼将奉“父”的名(主耶稣基督心中的神圣之爱)、“子”的名(从耶稣口中所出的神圣真理)和“圣灵”的名(从耶稣复活和荣耀的人性所出的神圣大能)而进行。所有的权柄和能力都在祂里面,也来自祂;这是神圣的三一,不是三个位格,而是一个神圣位格的三个属性。 18


最后的场景


随着这一节的结束,我们看到了耶稣和门徒在山顶上的美丽画面。这让我们想起了摩西,多年前他也曾站在山顶上,俯瞰应许之地。然而,摩西只是个凡人。他就是死在那里的尼波山上。耶和华随后任命约书亚成为百姓的新领袖。“我的仆人摩西死了,”耶和华对约书亚说,“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旦河......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赐给你了......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那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约书亚记1:2-39

正如耶和华委托约书亚一样,耶稣同样委托祂的门徒,进入人类心灵和头脑的应许之地。当他们进入这块新的应许之地时,他们只寻求人里面的良善和真理。他们要用耶稣教给他们的新的荣耀的真理来给万民施洗,为一个新的宗教时代预备道路。他们不要惧怕,而是要刚强壮胆。正如耶和华告诉约书亚,无论他往哪里去,祂都必与他同在,耶稣也对祂的门徒说:“看哪,我常与你们同在,直到时代的末了。”(28:20


时代的末了


耶稣在本福音中多次提到“时代的末了”(13:3913:4924:3)。最后,祂在结束时再次提到它(28:20)。这是什么意思?它将在什么时候发生?耶稣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也没有指出特定的地点。这是因为“时代的末了”不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的。 19

在一个层面上,“时代的末了”指的是腐败的宗教制度的结束和终结。从字面上看,这是指在耶稣降临之前统治人们的宗教时代的结束。同时,它也是指一个基于耶稣字面教导的新宗教时代的开始。然而,在更内在的层面上,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与其说与宗教机构有关,不如说与我们的内在生命有关。换句话说,“时代的末了”不仅仅是一个由腐败的宗教领袖所领导的宗教机构的终结和一个由正直的宗教领袖所领导的新宗教的开始。在更深的层面上,“时代的末了”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结束自私自利的生活,开始更多地关注他人的需求,并放下傲慢的态度,开始培养谦卑和接受教导的意愿的时候。 20

当我们结束自私和傲慢的时代时,我们就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和一个新的存在维度。当这种情况在我们里面发生时,我们将经历意识上的重大转变。我们里面的旧时代逐渐结束,新的时代开始来临。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知道,“耶稣基督降生的事”(1:1)已经开始在我们的灵魂中发生,我们将准备好宣告祂的神性。我们不再视祂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1:1),而是视祂为神的儿子。

因此,我们将转向本系列的下一卷福音,它以“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开始。

脚注:

1属天的奥秘3605[3-4]:“受邪恶影响的人......相信耶和华也会心怀仇恨,生气,发怒,和他们一样。因此,圣经照着表象来说话。因为人的品性如何,他看主便如何。”另见新教会教义纲要62:“神不向人发怒,但人因为自身的愤怒而向神发怒......当作恶的人被自己的恶惩罚时,在他们看来,这惩罚是来自神。”

2属天的奥秘8893:“人在重生或新造之前,是不得宁静或安息的。因为这时,人的属世生命与他的属灵生命相争,想要掌控它。因此,主在这段时间内劳碌,为人对抗地狱的攻击。但是,一旦爱之良善被植入,争战就止息了,安息随之而来,因为这时人被引入天堂,照着那里的秩序法则被主引导,从而进入平安的状态。这些被表示为‘耶和华在第七日安息了’。”另见属天的奥秘8494:“‘安息’表示没有试探的平安状态。这从‘安息’的含义可知(如安息日所享受的安息),它代表一种平安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良善与真理[在人里面]结合。”

3属天的奥秘8455:“在平安之内有对主的信靠,相信祂主导一切,供应一切,引向良善的目的。”

4真实的基督教71[2]:“这是一个秩序法则:人应该通过他的小天堂或小灵界来管理他的小宇宙或小尘世,正如神通过祂的大天堂或大灵界来管理大宇宙或大尘世及其中万物一样。”

5详解启示录400[14]:“天使从[洞口]滚开石头,坐在上面,表示主除去所有阻碍人接近祂的虚假,并揭示神圣的真理......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封住石头,设立看守的人,但有一位天使从天而降,挪开石头,坐在上面。”另见详解启示录655[4]:“‘石头’表示真理,在相反的意义上,表示虚假。”

6详解启示录687[18]:“天使滚开石头,表示曾被封住的神圣真理,也就是圣经......[现在]正被主打开。”另见属天的奥秘8914[2]:“十诫是在西奈山的雷鸣和闪电中颁布的......闪电表示来自良善的真理所拥有的光辉[或]从主的神圣良善所发的神圣真理。”

7真实的基督教49:“神无处不在。”另见真实的基督教341:“神总是与每个人同在,赋予他生命[以及]理解和爱的能力。”以及新教会的邀请23:“主总是与每个人同在,无论善恶。没有祂的同在,任何人都无法存活。主不断地行动,催促,希望被人接受。”

8详解启示录75:“‘俯伏在他脚前’表示在神面前怀着谦卑的心敬拜。”

9圣治130:“没有人因神迹奇事被改造,因为它们强迫人......不可否认,神迹会诱发一种信仰和强烈的说服力,叫人相信行神迹的人所说和所教导的都是真的。它们占据着人的外在思维,使人痴迷。然而,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人就被剥夺了自由和理性这两种能力,也就被剥夺了按理性自由行事的能力。”

10详解启示录815[4]:“在那个时候,信仰是建立在神迹之上的......主允许自己被这样敬拜......因为基于神迹的信心必须先有。然而,当一个人从圣经中学习真理,并按照这些真理生活时,它就成了拯救的信心。”另见属天的奥秘10143[5]:“简而言之,按照主的诫命生活构成对祂的真正敬拜......如果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相信另一个人,那么他想做的事情莫过于满足对方的意愿和想法。因此,他唯一的愿望就是了解对方的意愿和想法,然后取悦他。”

11属天的奥秘8767:“人若照诫命生活,便与主结合。因为诫命教导人生活,赋予人生命,由此打开通往天堂的道路,也打开人的眼睛,叫他看见主。”另见详解启示录447[5]:“加利利......表示在那些生活良善并接受真理的人当中建立的教会。”

12详解启示录1014[2]:“凡行为败坏,从而弄虚作假的人,都是杀人的。他们是良善和真理的仇敌,因为邪恶恨恶良善,虚假恨恶真理。”另见详解启示录1012[4]:“在最高的意义上,‘不可杀人’这条诫命的意思是,不可剥夺任何人对神的信仰和爱,从而剥夺一个人的属灵生命。这是谋杀本身。”

13属天的奥秘1378:“有些人不相信未曾眼见的一切......例如,一艘船绕地球航行。那些随从感官谬误的人可能认为船只和水手在到达另一边时会掉落,在地球对面的人也不能站立。来生有许多事情也是如此,它们与感官的谬误相反,但却是真的,比如人自己没有生命,生命是从主而来的。诸如此类的。”

14属天的奥秘2405:“主在第三日早晨复活包含一个真理,即祂每天,甚至每一刻,都在那些正在重生的人心中复活。”

15详解启示录194:“数字‘十一’表示一种尚未完全的状态,但仍是一种接受的状态,比如良善的儿童和婴儿的状态。”(见20:9的注释)

16属天的奥秘2094[2]:“今天,有许多人什么都不信,除非他们凭理性知道这是真的......这些人不可能接受任何信仰,除非他们首先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它,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事情现在被解释出来。然而,那些单纯相信圣经的人不需要知道这些,因为他们已经到达刚刚描述的那些人必须凭知识才能达到的终点。”

17详解启示录447:“‘加利利’一词表示在那些生活良善的人当中建立的教会。”另见属天的奥秘2986:“所有生活良善的人都很容易接受真理。”

18圣治262:“从前面和后面的经文可以清楚地看出,祂说这话是要让人知道,在祂得荣耀以后,祂里面有神圣的三一。在前面的经文中,祂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祂了。在接下来的经文中,祂说祂将与他们同在,直到时代的末了。因此,祂说的只是祂自己,而不是三个位格。”

19属天的奥秘4535[5]:“当教会不再有任何仁,因此也没有任何信时,这就是时代的末了。”

20属天的奥秘2243[8]:“就教会而言,时代的末了[或时代的终结]是邪恶达到顶峰的时候。各人的情况也是如此。”另见详解启示录870:“时代的末了是指旧教会的结束和新教会的开始......主亲自降临是在圣经中启示祂自己,即祂是天地之主耶和华,所有进入新教会(就是新耶路撒冷所指的)的人将单单敬拜祂。为着这个目的,祂现在揭开了圣经的内在或属灵含义。”

圣经文本

 

Matthew第27章:21

学习

       

21 But the governor answered them, "Which of the two do you want me to release to you?" They said, "Barabb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