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馬太福音 15

Studie

   

1 那時,有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見耶穌,說:

2 你的門徒為甚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

3 耶穌回答:你們為甚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神的誡命呢?

4 :當孝敬父母;又: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5 你們倒:無論何人對父母: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

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廢了神的誡命。

7 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的預言是不錯的。他

8 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

9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10 耶穌就叫了眾人來,對他們:你們要,也要明白。

11 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

12 當時,門徒進前來對他法利賽人見這話,不服(原文是跌倒),你知道麼?

13 耶穌回答: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

14 任憑他們罷!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

15 彼得對耶穌:請將這比喻講給我們聽。

16 耶穌:你們到如今還不明白麼?

17 豈不知凡入口的,是運到肚子裡,又落在茅廁裡麼?

18 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

19 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

20 這都是污穢人的;至於不洗手吃飯,那卻不污穢人。

21 耶穌離開那裡,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

22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主阿,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

23 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他走罷。

24 耶穌: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25 那婦人拜他,:主阿,幫助我!

26 回答: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

27 婦人:主阿,不錯;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28 耶穌: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罷。從那時候,他女兒就好了。

29 耶穌離開那地方,來到靠近加利利的海邊,就上山下。

30 有許多人到他那裡,帶著瘸子、瞎子、吧、有殘疾的,和好些別的病人,都放在他腳前;他就治好了他們。

31 甚至眾人都希奇;因為看見吧說話,殘疾的痊愈,瘸子行走,瞎子看見,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

32 耶穌叫門徒來,: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天,也沒有吃的了。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上困乏。

33 門徒我們在這野地,那裡有這麼多的餅叫這許多人吃飽呢?

34 耶穌:你們有多少餅?他們:有七個,還有幾條小魚。

35 他就吩咐眾人在地上,

36 拿著這七個餅和幾條,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

37 眾人都吃,並且吃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

38 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共有四千。

39 耶穌叫眾人散去,就上船,到馬加丹的境界。

   

Komentář

 

探讨马太福音第15章的含义

Napsal(a) Ray and Star Silverman (Přeloženo do 中文 od 觉醒)

Brotvermehrungskirche in Tabgha, Mosaik: vier Brote und zwei Fische

第十五章

翻译:觉醒


又一次冲突


1 那时,有法利赛人和文士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说,

2 你的门徒为什么犯古人的遗传呢?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手。

3 耶稣回答说,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神的诫命呢?

4 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5 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

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废了神的诫命。

7 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

8 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9 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10 耶稣就叫了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要听,也要明白。

11 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才能污秽人。

12 当时,门徒进前来对他说,法利赛人听见这话不服,你知道吗?

13 耶稣回答说,凡栽种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种的,必要拔出来。

14 任凭他们吧!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

15 彼得对耶稣说,请将这比喻讲给我们听。

16 耶稣说,你们到如今还不明白吗?

17 岂不知凡入口的,是运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吗?

18 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

19 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亵渎,

20 这都是污秽人的,至于不洗手吃饭,那却不污秽人。


现在,场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从加利利百姓展现出的相信和他们所受的神奇医治,转到耶路撒冷顽固的宗教领袖的冲突和对抗。宗教领袖对围绕着耶稣传道的神奇事迹无动于衷,却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微不足道的传统上。“你的门徒为什么违反古人的传统?”他们说,“因为他们吃饭的时候不洗手。”(15:2

鉴于耶稣所行的许多神迹,他们的问题似乎忽略了重点。在分发饼和鱼的神奇过程中,有人真的会在意是否洗手吗?这个神迹本身是如此令人敬畏,以至于其他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包括他们在分发食物前是否洗手的琐碎细节。因此,他们的问题显得格外狭隘。但它确实揭示了他们心里的意念——除灭耶稣。

虽然批评宗教领袖顽固很容易,但我们应该记住,我们有时也会以类似的方式行事。有多少次,我们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对他人怀有期待,产生恼火和愤怒,以至于无法享受相互关系中美好的一面?关于得体和不得体的行为,或必须遵守的传统和习俗,我们也有自己认定的准则——有时我们把它们看得比神的诫命还重要。

“你的门徒为什么违犯古人的传统”?宗教领袖说。耶稣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质问他们:“你们为什么因你们的传统而违犯神的诫命呢?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须处死。”(15:4

耶稣想让他们明白,神的伟大诫命比人的传统重要得多。祂想要揭露他们是如何曲解诫命,为自己的自私目的服务的。例如,遵守“当孝敬父母”的诫命包括在父母年老时照顾他们。宗教领袖通过制定自己的律法绕开了这条诫命:“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15:5-6)这种传统不但没有照神的律法来孝敬和照顾父母,反而为逃避孝道责任提供了一个“宗教”漏洞。

大家知道,当时并没有任何养老政策或退休计划,但有一条关于孝敬父母的诫命。对于年老体弱而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来说,唯一的保障是子女的赡养。然而,这个漏洞给了人们“宗教”上的许可,允许他们抛弃父母,让他们无依无靠。

这个诡计很有效,特别是因为人们被说服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向宗教领袖慷慨奉献来获得神的偏爱。圣殿和圣殿活动的奉献,已经成为其宗教的焦点与核心,人的受苦受难却可以被忽略。维护圣殿的荣耀本身已经成为一个目的。在腐败的宗教领袖手中,圣殿已经成为一个亵渎神的宗教中心,这个宗教拜权力、利益、享乐和声望为偶像,而不是崇拜神和服务邻舍。

在应对宗教领袖对门徒在吃饭前不洗手的指控时,耶稣关注的是他们的亵渎行为。这时的宗教已经变得如此肤浅,以至于人们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外在的洗濯来洁净自己的罪孽。对他们来说,洁净的手不仅是身体圣洁的标志,也是心灵洁净的证明。如果用不洁的手接触食物,食物就会被认为是不洁的,凡吃这种食物的,都会被视为可弃的罪人。

耶稣认为这是虚伪的虔诚。所以祂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15:8-9)然后,为了阐明祂的观点,祂补充说:“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才能污秽人。”(15:11

彼得目睹了这一次冲突,知道耶稣的话总是包含更深的意思,所以他说:“请将这比喻讲给我们听。”(15:15)耶稣便说:“岂不知凡入口的,是运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吗?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亵渎。”(15:17-19

值得注意的是,耶稣继续提醒宗教领袖注意十诫。他们已经违反了关于孝敬父母的诫命。耶稣现在又加上凶杀、奸淫(包括苟合)、偷盗和假见证——这正是照着十诫第二块石版的顺序。在这个列表中,祂还加上了“恶念”和“亵渎”。

有趣的是,对耶稣的主要指控是亵渎(9:3)。但耶稣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指责宗教领袖犯了亵渎。祂还加上了“恶念”——祂知道他们仇视祂,想公开毁谤祂,并最终图谋除灭祂。正是这些邪恶的意图,是耶稣所说的:“这都是污秽人的,至于不洗手吃饭,那却不污秽人”(15:20)。


一个实际应用


这段情节呼吁我们反思,有时相对琐碎的事情引发我们恼怒,即“人为传统”优先于“神的诫命”。


一个有大信心的妇人


21 耶稣离开那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去。

22 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

23 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进前来,求他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

24 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

25 那妇人来拜他,说,主啊,帮助我!

26 他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27 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

28 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

29 耶稣离开那地方,来到靠近加利利的海边,就上山坐下。

30 有许多人到他那里,带着瘸子、瞎子、哑吧、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都放在他脚前。他就治好了他们。

31 甚至众人都希奇,因为看见哑吧说话,残疾的痊愈,瘸子行走,瞎子看见,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


在整个福音书的叙述中,真诚的信徒与宗教领袖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怀着单纯的信心,而后者却表现出复杂和好争论的怀疑。例如,前一情节中公开对抗的场景应与之前的简单美好形成对比:众人将他们的病人带来,他们只是摸耶稣的衣裳繸子,就都得到了医治。

这些单纯的信徒没有受过什么神学训练,但却有极大的信心。他们住在加利利海一带,被称为“外邦人”。 1 最初,“外邦人”是指任何不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直系后裔的人。当雅各的名被改为“以色列”时,他所有的后代和支派都被称为“以色列的子孙”。所有其他人则被视为非以色列人。因此,他们是“外邦人”,意思是“非我族人”。

然而,以色列人经常善待外邦人,有时甚至给予他们特殊优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到了新约时代,外邦人开始被视为不洁的和可鄙的。耶路撒冷的宗教领袖仇视他们,说他们是异教徒,是污秽的狗,是神子民的敌人。因此,“外邦人”一词,不再简单地指那些不是以色列后裔的人,而是有了负面和贬低的含义。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耶路撒冷的宗教领袖热衷于保护他们的信仰,希望它不被异教徒的影响所污染。因此,他们教导并实行一种严格的、具有高度偏见的、排他的生活方式。以色列人不可与外邦人来往,免得被他们败坏。

这种态度在耶路撒冷及其周围尤其强烈,并从那里向外延伸。人们住得离耶路撒冷越远,被视为“外邦人”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尽管加利利地区在地理上位于以色列境内,但仍被视为“外邦人之地”,因为它离耶路撒冷有七十英里。

此外,许多外地人被加利利及其周围的肥沃地区所吸引,因为那里有肥沃的土壤和充裕的渔业和农业。由于有众多外地人住在加利利,其中许多人对以色列的神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所以耶路撒冷的宗教领袖认为有理由把加利利人称为“外邦人”。

如果加利利人(在以色列境内)被认为是外邦人,那么来自推罗(距耶路撒冷110英里)和西顿(距耶路撒冷130英里)地区的人更会被认为是外邦人了。这些海滨城市位于加利利西北、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地区,并不在以色列境内。因此,它被确切无疑地视为“外邦人之地”。

耶稣继续祂的行程,到达那里。我们读到:“耶稣离开那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去”。当地有一位妇人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15:22)耶稣没有回答她。门徒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15:23

门徒都是单纯的人,他们渴望遵从耶稣的指示。耶稣曾经嘱咐他们:“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玛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相反,祂指示他们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10:5)那里去。因此,当他们请求耶稣“打发她走”时,他们似乎只是在遵从耶稣的指示。毕竟,她是一个外邦妇人,不是以色列家迷失的羊。起初从表面上看,耶稣似乎也打算遵守祂自己的吩咐。祂没有立即回应她的请求。相反,祂回答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15:24

但这个外邦妇人不愿放弃。她坚持不懈地说:“主啊,帮助我!”耶稣看似再次拒绝了她的请求,祂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15:26)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宗教领袖教导说非以色列人是异教徒和“狗”。但妇人并没有被这种羞辱所困扰。相反,她回答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15:27)耶稣对她谦卑、不反抗的回答感到满意,就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15:28)事就这样成了。“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15:28

这个外邦妇人乞求用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来充饥,表明她有一颗真正谦卑的心。看到这一点,耶稣应允了她的祈求,治好了她的女儿。但必须记住,这一切都发生在门徒眼前,耶稣正在为他们提供一个服事的“示范课”。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他们将要明白,“以色列家迷失的羊”是指所有真诚渴望神的爱的人,尤其是像这位外邦妇人一样谦卑而执着的人。正如耶稣坐在山顶上第一次讲道时所说的:“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5:6

这种新的服事路线将包括医治世界各地所有谦卑和乐于接受的人,无论其宗教背景或国籍如何。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罗马人还是希腊人,奴隶还是自由人,这些都是“以色列家迷失的羊”。正如耶稣已经说过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12:50)门徒现在要出去,从各民各族中寻找迷失的羊,把他们聚集在一个羊圈里,归一个牧人。从今以后,不再有犹太人或外邦人,只有在基督里的弟兄姐妹,他们有同一位天父。

在表明了这种新的和更广泛的服事路线以后,耶稣继续在外邦人中行医治的异能:“耶稣离开那地方,来到靠近加利利的海边,就上山坐下。有许多人到他那里,带着瘸子、瞎子、哑吧、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都放在他脚前。他就治好了他们。”(15:29-30

这是一幅感人的画面,外邦人从四面八方来寻求医治。它生动地描绘了灵魂对良善的饥饿和对真理的渴慕,这种饥渴深深扎根于所有人的内心,构成了我们的基本人性。他们忍受长途跋涉的艰辛,领瘸子和瞎子一起上山,搀扶着残废的人,来到耶稣面前,把他们的亲人放在祂的脚前。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走的旅程,一路上相互扶持,我们来到神面前。这是一种简单的外邦人信仰——完全相信神有医治的能力。这种信仰,无论多么简单,总会得到回报。因此,我们读到:“他就治好了他们。”(15:30

外邦人被耶稣吸引,不是因为祂的宗教或种族背景,而是因为祂的爱、智慧和治愈所有人的能力。在耶稣身上,他们可以看到某种超越种族和宗教成见的东西,神的纯粹的爱、纯粹的智慧和纯粹的能力在祂身上彰显出来。在耶稣身上,从某种程度上,他们看到了神的显现。因此,“众人都希奇,因为看见哑吧说话,残疾的痊愈,瘸子行走,瞎子看见”。于是,“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15:31)。


第二次喂饱众人


32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我不愿意叫他们饿着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

33 门徒说,我们在这野地,哪里有这么多的饼,叫这许多人吃饱呢?

34 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他们说,有七个,还有几条小鱼。

35 他就吩咐众人坐在地上,

36 拿着这七个饼和几条鱼,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

37 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装满了七个筐子。

38 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共有四千。

39 耶稣叫众人散去,就上船,来到马加丹的境界。


经过三天医治百姓,耶稣想给他们提供食物。“我怜悯这众人”,祂说,“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我不愿意叫他们饿着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15:32

门徒忘记耶稣最近才用五个饼喂饱了五千人,他们回答说:“我们在这野地,哪里有这么多的饼,叫这许多人吃饱呢?”耶稣没有责备他们健忘。相反,祂只是问道:“你们有多少饼?”(15:34)他们回答说:“有七个,还有几条小鱼。”(15:34

上次喂饱众人,他们只有五个饼,但这次他们有七个。数字“七”让我们想起圣经中许多与神圣有关的事物:第七日是安息圣日,是向耶和华守为圣的(出埃及记31:15);会幕中的灯台上有七个灯盏(出埃及记25:37);七个祭司拿着七支号绕耶利哥城七日,第七日绕城七次(约书亚记6:13);所罗门的圣殿是在七年内建成的(列王纪上6:38);乃缦要在约旦河里沐浴七次(列王纪下5:10);大卫说,他每天七次赞美主(诗篇119:164);日光要加七倍,如七日的光一样(以赛亚书30:26);我们要饶恕弟兄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18:22)。 2

因此,在圣经中,数字“七”与神圣的事物有关。毫无疑问,门徒越来越感觉到耶稣的神圣,也越来越意识到祂内在的神性。他们现在有“七个饼”,而不是五个,即是暗示这一点;这代表一种神圣的爱的状态。他们还有“几条小鱼”,这代表他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稍微的理解,但也代表他们越来越谦卑。他们的训练进展顺利。

门徒又一次获得向众人分发饼和鱼的荣幸,而耶稣又一次以祝福开始:“他拿着这七个饼和几条鱼,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15:36)当众人吃饱了,数字“七”再次出现:“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装满了七个筐子。”(15:373

神圣的数字“七”比任何解释都更有说服力。它暗示了一个极其神圣的时刻——庄严、安详、美丽、纯洁。从本章的开始到结束,门徒(和我们)经历了很多,记得本章的开头,宗教领袖指责耶稣允许祂的门徒用不洁净的手吃饭,却忽略了祂刚刚用五个饼喂饱了五千人的事实。

到结尾这里,我们又一次与耶稣、门徒和拥戴祂的众人一起在山上,见证了另一个喂饱众人的神迹。这一次,七个饼喂饱了四千人。当我们见证神满溢的爱和无限的怜悯时,会有一种崇高的神圣感。信息很明确:即便我们都得到了我们渴望的所有的爱,主的爱总还会有很多盈余的——“装满了七个筐子”。

在第一次喂饱众人的时候,“篮子”的希腊语是κοφίνους(kophinous),意思是“小篮子”。但这次“筐子”的希腊语是σπυρίδας(spyridas),意思是“大篮子”。篮子是用来装东西的。同样,人的心灵也是用来接受从主流入(的爱与智慧)的容器。结尾于“现在有七个满满的大篮子”,象征了人们更能接受主满溢的爱与智慧。 4

Poznámky pod čarou:

1. 这个词来自拉丁语gens,意思是“氏族”或“家族”。

2. 还应该注意的是,除了一周的七天之外,光谱中有七种颜色,音阶中有七个音符,脖子上有七块骨头。

3详解启示录617[4]:“主用五个饼和两条鱼喂饱五千人,还有许多妇女孩子,又用七个饼和几条鱼喂饱四千人......[表示]主若愿意,灵人和天使所享用的灵性的食物,那是他们真正的食物,在尘世变成自然的食物......这就是‘在神的国里吃饼’的意思。”

4属天的奥秘9996[2]:“‘要把它们装在一个筐子里’(出埃及记29:3)。‘筐子’是内在事物的容器......放在筐子里的东西,表示属天的良善。由于筐子(篮子)是感官层,在(属世、属灵、属天层级)里是最后和最低的,并且包含了后两者,所以经上说这些东西都要装在一个筐子里。”

Bible

 

Leviticus 23:16-17

Studie

      

16 even to the next day after the seventh Sabbath you shall number fifty days; and you shall offer a new meal offering to Yahweh.

17 You shall bring out of your habitations two loaves of bread for a wave offering made of two tenth parts of an ephah of fine flour. They shall be baked with yeast, for first fruits to Yahw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