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創世記 48

Studie

   

1 這事以,有人告訴約瑟:你的父親病了。他就帶著兩個兒子瑪拿西以法蓮同去。

2 有人告訴雅各:請看,你兒子約瑟到你這裡來了以色列就勉強在床上

3 雅各對約瑟全能的神曾在迦南的路斯向我顯現,賜福與我,

4 對我:我必使你生養眾多,成為多民,又要把這你的裔,永遠為業。

5 未到埃及見你之先,你在埃及所生的以法蓮瑪拿西這兩個兒子是我的,正如流便和西緬是我的一樣。

6 你在他們以所生的就是你的,他們可以歸於他們弟兄的名下得產業。

7 至於我,我從巴旦的時候,拉結在我眼前,在迦南上,離以法他還有一段程,我就把他葬在以法他上〈以法他就是伯利恆〉。

8 以色列見約瑟的兩個兒子,就:這是誰?

9 約瑟對他父親:這是在這裡賜我的兒子。以色列:請你領他們到我跟前,我要他們祝福

10 以色列年紀老邁,眼睛昏花,不能見。約瑟領他們到他跟前,他就和他們親嘴,抱著他們。

11 以色列對約瑟:我想不到得見你的面,不料,又使我得見你的兒子。

12 約瑟把兩個兒子從以色列兩膝中領出來,自己就臉伏於下拜。

13 隨後,約瑟又拉著他們兩個,以法蓮在他的右手裡,對著以色列的左手,瑪拿西在他的左手裡,對著以色列的右手,領他們到以色列的跟前。

14 以色列伸出來,按在以法蓮上〈以法蓮乃是次子〉,又剪搭過左來,按在瑪拿西上〈瑪拿西原是長子〉。

15 他就給約瑟祝福:願我祖亞伯拉罕和我父以撒所事奉的,就是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

16 贖我脫離一切患難的那使者,賜福與這兩個童子。願他們歸在我的名下和我祖亞伯拉罕、我父以撒的名下。又願他們在世界中生養眾多。

17 約瑟見他父親把右按在以法蓮上,就不喜悅,便提起他父親,要從以法蓮上挪到瑪拿西上。

18 約瑟對他父親:我父,不是這樣。這本是長子,求你把右手按在他的上。

19 父親不從,:我知道,我兒,我知道。他也必成為一族,也必昌大。只是他的兄弟將來比他還大;他兄弟的後裔要成為多族。

20 當日就給他們祝福以色列人要指著你們祝福:願使你如以法蓮瑪拿西一樣。於是立以法蓮瑪拿西以上。

21 以色列又對約瑟:我要死了,但必與你們同在,領你們回到你們列祖之

22 並且我從前用用刀從亞摩利人下奪的那塊地,我都賜你,使你比眾弟兄多得分。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4198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4198. “又叫米斯巴; 因为他说, 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鉴察” 表主的神性属世层的同在, 也就是说, 在 “拉班” 现所代表的良善里面的同在. 这从 “鉴察” 或 “观察” 的含义清楚可知, “鉴察” 或 “观察” 是指同在; 因为凡观察别人, 或从高处的瞭望塔中看他的人, 都是以视觉与下面的他同在. 而且, 当论及主时, “看” 表示预见和提供 (2837, 2839, 3686, 3854, 3863节), 因而还表示同在, 不过, 是通过预见和提供同在.

至于主的同在, 祂与每个人同在, 但仅限于祂被接受的程度; 因为所有人皆唯独从主接受自己的生命. 那些在良善与真理里面接受祂的同在之人的生命就是聪明与智慧的生命, 而那些不在良善与真理里面, 而是在邪恶与虚假里面接受祂的同在之人的生命则是又疯狂又愚蠢的生命; 但后者仍具有理解和变得智慧的能力. 从他们知道如何表面上伪装和模仿良善和真理, 通过外表迷惑人, 就能看出他们的确拥有这种能力. 如果他们没有这种能力, 这是不可能的事. “米斯巴” 就表示这种同在的性质, 在此表示它在此处 “拉班” 所代表的那些处于行为良善的人, 也就是外邦人当中的性质. 事实上, 在原文, “米斯巴” 这个名就来源于动词 “观察” 或 “看” (watch或looking).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Apocalypse Explained # 12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232  
  

12. Verse 3. Blessed, signifies those in whom is heaven. This is evident from the signification of "the blessed," as meaning those who are happy to eternity, thus in whom is heaven. Blessedness that is not eternal is indeed called blessedness, yet comparatively it is not, for it passes away, and that which passes away,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which does not pass away, is as nothing. It is said, "in whom is heaven," because heaven is in man; the heaven that is outside of man flows into the heaven that is within him, and is received so far as there is correspondence. (That heaven is in man, and that the internal of a man who is in heavenly love is heaven in the least form, corresponding to the greatest, may be seen in the work on Heaven and Hell 51-58; and that he who has heaven in himself comes into heaven may be seen in The Doctrine of the New Jerusalem, n.232-236.)

  
/ 1232  
  

Thanks to the Swedenborg Foundation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