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創世記 28

Studie

   

1 以撒雅各來,給他祝福,並囑咐他:你不要娶迦南的女子為妻。

2 你起身往巴旦亞蘭去,到你外祖彼土利家裡,在你母舅拉班的女兒中娶一女為妻。

3 全能的神賜福給你,使你生養眾多,成為多族,

4 將應許亞伯拉罕的福賜你和你的後裔,使你承受你所寄居的為業,就是亞伯拉罕的

5 以撒打發雅各走了,他就往巴旦亞蘭去,到亞蘭人彼土利的兒子拉班那裡。拉班雅各以掃的母舅。

6 以掃以撒已經給雅各祝福,而且打發他往巴旦亞蘭去,在那裡娶妻,並見祝福的時候囑咐他說:不要娶迦南的女子為妻,

7 又見雅各從父母的話往巴旦亞蘭去了,

8 以掃就曉得他父親以撒不中迦南的女子,

9 便往以實瑪利那裡去,在他二妻之外又娶了瑪哈拉為妻。他是亞伯拉罕兒子以實瑪利的女兒,尼拜約的妹子。

10 雅各出了別是巴,向哈蘭走去;

11 到了一個地方,因為太陽落了,就在那裡住宿,便拾起那地方的一塊石頭枕在頭,在那裡躺臥睡了,

12 夢見一個梯子立在上,梯子的頂著,有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來。

13 耶和華站在梯子以上(或作站在他旁邊),:我是耶和華─你祖亞伯拉罕的,也是以撒的;我要將你現在所躺臥之你和你的後裔。

14 你的後裔必像上的塵沙那樣多,必向東西開展;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

15 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那裡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

16 雅各睡醒了,耶和華真在這裡,我竟不知道

17 就懼: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的殿,也是

18 雅各起來,把所枕的石頭立作柱子,澆在上面。

19 他就給那地方起名伯特利(就是神殿的意思);但那地方起先名路斯。

20 雅各許願若與我同在,在我所行的上保佑我,又我食物衣服穿,

21 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親的家,我就必以耶和華為我的

22 我所立為柱子的石頭也必作的殿,凡你所賜我的,我必將十分之一獻你。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3696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3696. “就躺在那地方” 表这种状态的宁静. 这从 “躺” 的含义清楚可知, “躺” 是指处于宁静的状态, 因为 “躺” 或 “睡” 并不表示别的. 就内义而言, 这就是 “躺” 的含义, 这一点从紧接着所论述的圣言中的其它经文可以看出来. 对那些要经历重生的人, 也就是此处就内在代表意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来说, 情况是这样: 他们首先处于宁静的状态, 或外在平安的状态, 因为外在平安, 或在外在事物中所体验到的平安就被称为宁静. 事实上, 这种宁静是由平安的神性状态产生的. 平安的神性状态通过除去恶欲和谬念而从至内在存在并显现于外在事物; 因为一切动荡都是由这些恶欲和谬念造成的. 此外, 每个人在生命初, 也就是婴儿时都处于宁静的状态; 但随着年龄增长, 或逐渐长大成人, 他远离了这种状态, 因为他任由自己陷入世俗的挂虑, 因而陷入由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贪欲, 以及源于这些的虚假所造成的焦虑中.

正在重生之人所具有的新生命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形. 一开始, 他会处于宁静的状态; 但随着他进入一种新生命, 他也会进入一种非宁静的状态. 因为他以前所吸收的邪恶与虚假现在开始浮现出来, 并困扰他, 以至于最后他会经历恶魔团伙所带来的试探和烦恼, 这些恶魔不断试图摧毁其新生命的状态. 然而, 此人从至内在处于平安的状态. 若非这种状态从至内在存在于他身上, 他根本不会去争战, 因为在一切冲突中, 他不断将这种状态当作目的来关注; 他若没有这样的目的, 永远不会有权能和力量去争战. 而且, 这就是他为何得胜的原因. 由于这就是所关注的目的, 所以一旦争战或试探结束, 他也会进入这种状态. 这就像继秋冬状态之后的春天状态, 或继傍晚和夜间之后的黎明状态. 属灵之物上的平安状态就类似于属世之物上的春天和黎明 (参看1726, 2780节); 平安来自良善与真理, 动荡来自邪恶与虚假 (3170节).

在圣言中, “躺” 表宁静的状态. 这一点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 摩西五经:

你们若遵行我的律例, 谨守我的诫命, 实行它们, 我要赐平安在地上, 你们躺卧, 无人惊吓你们; 我要叫恶兽从地上息灭, 刀剑也必不经过你们的地. (利未记 26:3, 6)

“躺卧” 明显论及平安和宁静的状态. “恶兽” 表恶欲 (45, 46, 908节), 它们必 “息灭”. “刀剑” 表与真理争战的虚假 (2799节), 它们 “必不经过”. 所有这一切表明, 平安和平安的宁静来自良善与真理, 对它的毁灭则来自邪恶与虚假.

以赛亚书:

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 豹子与山羊羔同卧; 牛犊与少壮狮子同群; 小孩子要牵引它们. 牛必与熊同食, 牛犊必与小熊同卧. (以赛亚书 11:6-7)

这论述的是主和祂国度中的平安状态. 它们 “同卧” 表他们不可能受到任何邪恶或虚假的侵扰. 何西阿书:

当那日, 我必为他们与田野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 并地上的爬行物立约; 我必从这地折断弓剑, 止息争战, 使他们安然躺卧. (何西阿书 2:18)

此处 “躺卧” 同样表示除去造成动荡的虚假与邪恶后的宁静状态.

诗篇:

我躺下睡觉, 我醒着, 耶和华都保佑我. 虽有成万的百姓来周围攻击我, 我也不怕. (诗篇 3:5-6)

“躺下睡觉” 表宁静和安全的状态. 又:

我必平安躺下睡觉, 因为独有你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 (诗篇 4:8)

又:

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 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祂使我的灵魂苏醒. (诗篇 23:2-3)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 “躺或躺卧” 表示平安和宁静的状态; “躺在那地方” 表示状态的宁静, 因为就内义而言, “地方” 表示状态 (3692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1327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1327.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了全地的口音” 表这个古教会的状态, 即内在敬拜开始消失. 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 此处经上说的是 “全地的口音”, 而不象第7节那样说的是那些开始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之人的口音. “全地面” 表教会的状态, 因为 “地” 是指教会 (参看662, 1066节).

关于洪水后的教会, 情况是这样: 圣言特别提到的教会有三个, 即: 第一代古教会, 以挪亚命名; 第二代古教会, 以希伯命名; 第三代古教会, 以雅各命名, 后来以犹大和以色列命名.

名为挪亚的第一代古教会是这样: 它是后续教会之母, 和各教会起初时一样, 相对后来的教会而言, 它最纯全无疵; 这也可从本章第1节清楚看出来, 那里说它有一样的口音, 即有一种教义; 也就是说, 所有教会成员都视仁爱为根本. 但随着时间推移, 如各教会常见的现象, 这个教会也开始退化. 主要原因是, 很多人开始追求自我崇拜, 意欲高人一等, 这从第4节清楚可知, 即 “他们说, 来吧, 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 塔顶通天; 我们要为自己立名. ” 这种人在教会中必然象某种发酵剂, 或引发火灾的火把. 由于亵渎圣物的危险一触即发 (参看571, 582节), 所以按照主的天命, 该教会的状态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 它的内在敬拜消失了, 而外在敬拜保留下来, 这就是此处经上说 “耶和华变乱了全地的口音” 所表示的. 由此也清楚可知, 名为巴别的这种敬拜在第一代古教会中并不盛行, 而是盛行于随后的教会, 此时, 人取代神被敬拜, 尤其是他们死后, 异教诸神就是从这里兴起的.

使内在敬拜消失, 外在敬拜得以保留, 是为了防止圣物遭到亵渎. 因为亵渎圣物会招致永恒的诅咒. 只有那些拥有信之认知并承认它们的人才会亵渎圣物. 没有信之认知的人不会承认, 更不会亵渎它们. 能被亵渎的是内在事物, 因为圣物居于内在事物, 而非外在事物. 这和有人虽行了恶, 但却没有恶意的情形很相似. 他所行之恶不能象蓄意行恶或失去理智者那样被归罪于他. 因此, 凡不相信死后生命存在, 而又进行外在敬拜的, 都不能亵渎属于永生的事物, 因为人不相信它们的存在. 而那些既知道又承认它们之人的情形就不同了.

这也是为何宁可允许人沉浸在欲望和欢乐中, 从而与内在事物隔离, 也不允许他去认识和承认内在事物, 从而亵渎它们. 出于同样的原因, 今天的犹太人则被允许沉浸在贪婪中, 以此避免他们承认内在事物, 因为他们就属于若承认它们, 必会亵渎之的那类人. 没有什么比贪婪更能使人与内在事物隔绝的了, 因为贪婪是一切世俗欲望中最为糟糕的. 这同样适用于教会内的许多人, 也适用于教会外的外邦人, 尽管外邦人是最不能亵渎的. 这就是此处经上说 “耶和华变乱了全地的口音” 的原因, 也是为何这些话表示教会的状态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 它的敬拜变得外在, 里面没有内在敬拜的原因.

以色列人和后来的犹太人被掳为巴比伦之囚, 巴比伦之囚代表和表示同样的情形. 对此, 耶利米书上是这样写的:

无论哪一族哪一国, 不肯服事这巴比伦王, 也不把颈项放在巴比伦王的轭下, 我必用刀剑, 饥荒, 瘟疫刑罚这民, 直到我藉巴比伦王的手将他们毁灭. (耶利米书 27:8)

“服事这巴比伦王, 把颈项放在巴比伦王的轭下” 是指被彻底剥夺对良善和信之真理的知识和承认, 由此被剥夺内在敬拜.

这一点在以下经文中看得更清楚, 同一先知书:

所以耶和华论到住在这城里的一切百姓, 就是未曾与你们一同被掳的弟兄,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 看哪, 我必使刀剑, 饥荒, 瘟疫临到他们, 使他们像极坏的无花果. (耶利米书 29:16, 17)

“住在这城里, 未曾到巴比伦王那里” 代表和表示拥有对内在事物的认知, 即对信之真理的认知, 并亵渎它们的人. 论到这种人, 经上说祂降下 “刀剑, 饥荒, 瘟疫”, 也就是对亵渎的各种惩罚, 并使他们 “像极坏的无花果”.

“巴别” 表剥夺他人对真理的一切知识和承认之人. 这一点也是下面这些话所代表和表示的, 同一先知书:

我必将犹大人全交在巴比伦王的手中; 他要将他们掳到巴比伦去, 也要用刀将他们杀戮. 并且我要将这城中的一切货财和劳碌得来的, 并一切珍宝, 以及犹大君王所有的宝物, 都交在他们仇敌的手中, 仇敌要抢夺他们, 抓住他们. (耶利米书 20:4, 5)

此处 “一切货财和劳碌得来的, 并一切珍宝, 以及犹大君王所有的宝物” 的内义表对信的认知.

又:

我必召北方的众族和我仆人巴比伦王来攻击这地, 和这地的居民, 并四围一切的民族. 我要将他们尽行灭绝, 使他们成为废墟, 令人嗤笑, 并且永久荒凉. 这全地必然荒凉. (耶利米书 25:9, 11)

此处 “巴比伦 (即巴别)” 用来描述信的内在事物, 即内在敬拜的荒凉. 事实上, 如前所述, 凡自我崇拜的人都不会拥有信之真理. 他摧毁, 荒废和囚禁一切真实事物. 因此, 巴比伦被称为 “行毁灭的山” (耶利米书 51:25). 有关巴别的更多情况, 可参看前文 (1182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