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但以理書 6

Studie

   

1 大利烏隨心所願,立一百二十個總督,治理通國。

2 又在他們以上立總長人(但以理在其中),使總督在他們人面前回覆事務,免得王受虧損。

3 因這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所以顯然超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王又想立他治理通國。

4 那時,總長和總督尋找但以理誤國的把柄,為要參他;只是找不著他的錯誤過失,因他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

5 那些人便:我們要找參這但以理的把柄,除非在他神的律法中就尋不著。

6 於是,總長和總督紛紛聚集來見王,:願大利烏王萬歲!

7 國中的總長、欽差、總督、謀士,和巡撫彼此商議,要立一條堅定的禁令(或譯:求王下旨要立一條……),三十日內,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甚麼,就必扔在獅子坑中。

8 王啊,現在求你立這禁令,加蓋玉璽,使禁令決不更改;照瑪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

9 於是大利烏王立這禁令,加蓋玉璽。

10 但以理知道這禁令蓋了玉璽,就到自己家裡(他樓上的窗戶開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雙膝跪在他神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

11 那些人就紛紛聚集,見但以理在他神面前祈禱懇求。

12 他們便進到王前,提王的禁令,:王啊,三十日內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甚麼,必被扔在獅子坑中。王不是在這禁令上蓋了玉璽麼?王回答:實有這事,照瑪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

13 他們對王:王啊,那被擄之猶大人中的但以理不理你,也不遵你蓋了玉璽的禁令,他竟一日三次祈禱。

14 見這話,就甚愁煩,一心要救但以理,籌劃解救他,直到日落的時候。

15 那些人就紛紛聚集來見王,:王啊,當知道瑪代人和波斯人有例,凡王所立的禁令和律例都不可更改。

16 王下令,人就把但以理帶來,扔在獅子坑中。王對但以理:你所常事奉的神,他必救你。

17 有人搬石頭放在坑口,王用自己的璽和大臣的印,封閉那坑,使懲辦但以理的事毫無更改。

18 王回宮,終夜禁食,無人拿樂器到他面前,並且睡不著覺。

19 次日黎明,王就起來,急忙往獅子坑那裡去。

20 臨近坑邊,哀聲呼叫但以理,對但以理:永生神的僕人但以理啊,你所常事奉的神能救你脫離獅子麼?

21 但以理對王:願王萬歲!

22 我的神差遣使者,封住獅子的口,叫獅子不傷我;因我在神面前無辜,我在王面前也沒有行過虧損的事。

23 王就甚喜樂,吩咐人將但以理從坑裡繫上來。於是但以理從坑裡被繫上來,身上毫無傷損,因為信靠他的神。

24 王下令,人就把那些控告但以理的人,連他們的妻子兒女都帶來,扔在獅子坑中。他們還沒有到坑底,獅子就抓住(原文是勝了)他們,咬碎他們的骨頭。

25 那時,大利烏王傳旨,曉諭住在全地各方、各國、各族的人說:願你們大享平安!

26 現在我降旨曉諭我所統轄的全國人民,要在但以理的神面前,戰兢恐懼。因為他是永遠長存的活神,他的國永不敗壞;他的權柄永存無極!

27 他護庇人,搭人,在天上地下施行神蹟奇事,了但以理脫離獅子的口。

28 如此,這但以理,當大利烏王在位的時候和波斯王古列在位的時候,大享亨通。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1327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1327.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了全地的口音” 表这个古教会的状态, 即内在敬拜开始消失. 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 此处经上说的是 “全地的口音”, 而不象第7节那样说的是那些开始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之人的口音. “全地面” 表教会的状态, 因为 “地” 是指教会 (参看662, 1066节).

关于洪水后的教会, 情况是这样: 圣言特别提到的教会有三个, 即: 第一代古教会, 以挪亚命名; 第二代古教会, 以希伯命名; 第三代古教会, 以雅各命名, 后来以犹大和以色列命名.

名为挪亚的第一代古教会是这样: 它是后续教会之母, 和各教会起初时一样, 相对后来的教会而言, 它最纯全无疵; 这也可从本章第1节清楚看出来, 那里说它有一样的口音, 即有一种教义; 也就是说, 所有教会成员都视仁爱为根本. 但随着时间推移, 如各教会常见的现象, 这个教会也开始退化. 主要原因是, 很多人开始追求自我崇拜, 意欲高人一等, 这从第4节清楚可知, 即 “他们说, 来吧, 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 塔顶通天; 我们要为自己立名. ” 这种人在教会中必然象某种发酵剂, 或引发火灾的火把. 由于亵渎圣物的危险一触即发 (参看571, 582节), 所以按照主的天命, 该教会的状态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 它的内在敬拜消失了, 而外在敬拜保留下来, 这就是此处经上说 “耶和华变乱了全地的口音” 所表示的. 由此也清楚可知, 名为巴别的这种敬拜在第一代古教会中并不盛行, 而是盛行于随后的教会, 此时, 人取代神被敬拜, 尤其是他们死后, 异教诸神就是从这里兴起的.

使内在敬拜消失, 外在敬拜得以保留, 是为了防止圣物遭到亵渎. 因为亵渎圣物会招致永恒的诅咒. 只有那些拥有信之认知并承认它们的人才会亵渎圣物. 没有信之认知的人不会承认, 更不会亵渎它们. 能被亵渎的是内在事物, 因为圣物居于内在事物, 而非外在事物. 这和有人虽行了恶, 但却没有恶意的情形很相似. 他所行之恶不能象蓄意行恶或失去理智者那样被归罪于他. 因此, 凡不相信死后生命存在, 而又进行外在敬拜的, 都不能亵渎属于永生的事物, 因为人不相信它们的存在. 而那些既知道又承认它们之人的情形就不同了.

这也是为何宁可允许人沉浸在欲望和欢乐中, 从而与内在事物隔离, 也不允许他去认识和承认内在事物, 从而亵渎它们. 出于同样的原因, 今天的犹太人则被允许沉浸在贪婪中, 以此避免他们承认内在事物, 因为他们就属于若承认它们, 必会亵渎之的那类人. 没有什么比贪婪更能使人与内在事物隔绝的了, 因为贪婪是一切世俗欲望中最为糟糕的. 这同样适用于教会内的许多人, 也适用于教会外的外邦人, 尽管外邦人是最不能亵渎的. 这就是此处经上说 “耶和华变乱了全地的口音” 的原因, 也是为何这些话表示教会的状态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 它的敬拜变得外在, 里面没有内在敬拜的原因.

以色列人和后来的犹太人被掳为巴比伦之囚, 巴比伦之囚代表和表示同样的情形. 对此, 耶利米书上是这样写的:

无论哪一族哪一国, 不肯服事这巴比伦王, 也不把颈项放在巴比伦王的轭下, 我必用刀剑, 饥荒, 瘟疫刑罚这民, 直到我藉巴比伦王的手将他们毁灭. (耶利米书 27:8)

“服事这巴比伦王, 把颈项放在巴比伦王的轭下” 是指被彻底剥夺对良善和信之真理的知识和承认, 由此被剥夺内在敬拜.

这一点在以下经文中看得更清楚, 同一先知书:

所以耶和华论到住在这城里的一切百姓, 就是未曾与你们一同被掳的弟兄,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 看哪, 我必使刀剑, 饥荒, 瘟疫临到他们, 使他们像极坏的无花果. (耶利米书 29:16, 17)

“住在这城里, 未曾到巴比伦王那里” 代表和表示拥有对内在事物的认知, 即对信之真理的认知, 并亵渎它们的人. 论到这种人, 经上说祂降下 “刀剑, 饥荒, 瘟疫”, 也就是对亵渎的各种惩罚, 并使他们 “像极坏的无花果”.

“巴别” 表剥夺他人对真理的一切知识和承认之人. 这一点也是下面这些话所代表和表示的, 同一先知书:

我必将犹大人全交在巴比伦王的手中; 他要将他们掳到巴比伦去, 也要用刀将他们杀戮. 并且我要将这城中的一切货财和劳碌得来的, 并一切珍宝, 以及犹大君王所有的宝物, 都交在他们仇敌的手中, 仇敌要抢夺他们, 抓住他们. (耶利米书 20:4, 5)

此处 “一切货财和劳碌得来的, 并一切珍宝, 以及犹大君王所有的宝物” 的内义表对信的认知.

又:

我必召北方的众族和我仆人巴比伦王来攻击这地, 和这地的居民, 并四围一切的民族. 我要将他们尽行灭绝, 使他们成为废墟, 令人嗤笑, 并且永久荒凉. 这全地必然荒凉. (耶利米书 25:9, 11)

此处 “巴比伦 (即巴别)” 用来描述信的内在事物, 即内在敬拜的荒凉. 事实上, 如前所述, 凡自我崇拜的人都不会拥有信之真理. 他摧毁, 荒废和囚禁一切真实事物. 因此, 巴比伦被称为 “行毁灭的山” (耶利米书 51:25). 有关巴别的更多情况, 可参看前文 (1182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