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但以理書 5

Studie

   

1 伯沙撒王為他的一千大臣設擺盛筵,與這一千人對面飲酒。

2 伯沙撒歡飲之間,吩咐人將他父(或譯:祖;下同)尼布甲尼撒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銀器皿拿來,王與大臣、皇后、妃嬪好用這器皿飲酒。

3 於是他們把耶路撒冷神殿庫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來,王和大臣、皇后、妃嬪就用這器皿飲酒。

4 他們飲酒,讚美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

5 當時,忽有人的指頭顯出,在王宮與臺相對的粉上寫字。王看見寫字的指頭

6 就變了臉色,心意驚惶,腰骨好像脫節,雙膝彼此相碰,

7 大聲吩咐將用法術的和迦勒底人並觀兆的領進來,對巴比倫的哲士,誰能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他必身穿紫袍,項帶金鍊,在我國中位列第

8 於是王的一切哲士都進來,卻不能讀那文字,也不能把講解告訴王。

9 伯沙撒王就甚驚惶,臉色改變,他的大臣也都驚奇。

10 太后(或譯:皇后;下同)因王和他大臣所的話,就進入宴宮,:願王萬歲!你心意不要驚惶,臉面不要變色。

11 在你國中有一人,他裡頭有聖神的靈,你父在世的日子,這人心中光明,又有聰明智慧,好像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立他為術士、用法術的,和迦勒底人,並觀兆的領袖。

12 在他裡頭有美好的靈性,又有知識聰明,能圓夢,釋謎語,解疑惑。這人名叫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又稱他為伯提沙撒,現在可以召他來,他必解明這意思。

13 但以理就被領到王前。王問但以理:你是被擄之猶大人中的但以理麼?就是我父王從猶大擄來的麼?

14 說你裡頭有神的靈,心中光明,又有聰明和美好的智慧。

15 現在哲士和用法術的都領到我面前,為叫他們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無奈他們都不能把講解說出來。

16 說你善於講解,能解疑惑;現在你若能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我,就必身穿紫袍,項戴金鍊,在我國中位列第

17 但以理在王面前回答:你的贈品可以歸你自己,你的賞賜可以歸給別人;我卻要為王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王。

18 王啊,至的神曾將國位、大權、榮耀、威嚴賜與你父尼布甲尼撒

19 因神所賜他的大權,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在他面前戰兢恐懼。他可以隨意生殺,隨意升降。

20 但他心氣傲,靈也剛愎,甚至行事狂傲,就被革去王位,奪去榮耀。

21 他被趕出離開世人,他的心變如獸心,與野驢同居,吃草如牛,身被天露滴濕,等他知道至的神在人的國中掌權,憑自己的意旨立人治國。

22 伯沙撒啊,你是他的兒子(或譯:孫子),你雖知道這一切,你心仍不自卑,

23 竟向天上的主自高,使人將他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你和大臣、皇后、妃嬪用這器皿飲酒。你又讚美那不能看、不能、無知無識、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卻沒有將榮耀歸與那手中有你氣息,管理你一切行動的神。

24 因此從神那裡顯出指頭來這文字。

25 的文字是: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

26 講解是這樣:彌尼,就是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

27 提客勒,就是你被稱在天平裡,顯出你的虧欠。

28 毗勒斯(與烏法珥新同義),就是你的國分裂,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

29 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給但以理穿上,把金鍊給他戴在頸項上,又傳令使他在國中位列第

30 當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殺。

31 瑪代人大利烏年六十二歲,取了迦勒底國。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10227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10227. “将提献物奉给耶和华的时候, 富人不可多给, 穷人也不可少给半舍客勒” 表所有人, 无论他们拥有多大的能力, 都要同等地将源于良善的真理的一切事物归于主. 这从 “富人”, “穷人”, “不可多给, 也不可少给”, “半舍客勒” 和 “奉给耶和华” 的含义清楚可知: “富人” 是指一个富有真理和良善, 以及关于它们的认知或知识的人, 如下文所述; “穷人” 是指一个不富有它们的人, 也如下文所述; “不可多给, 也不可少给” 是指所有人同等地; “半舍客勒” 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的一切事物 (参看10221节); “奉给耶和华” 是指归于主, 因为在圣言中, “耶和华” 是指主 (参看9373节提到的地方). 从这些含义明显可知, “奉给耶和华的时候, 富人不可多给, 穷人也不可少给半舍客勒” 表示所有人, 无论他们拥有多大的能力, 都要同等地将源于良善的真理的一切事物归于主.

此处的情形是这样: 每个人都拥有理解并变得智慧的能力; 至于一个人为何比另一个人更智慧, 原因在于, 他们将构成理解和智慧的一切, 也就是真理和良善的一切事物归于主的方式不同. 那些将它们都归于主的人比其他人更智慧, 因为构成智慧的真理和良善的一切事物都是从天堂, 也就是从那里的主流入的. 把它们都归于主打开一个人朝向天堂的心智内层, 因为这种归于就是承认: 真理和良善丝毫不是来自他自己; 并且依照这一点被承认的程度, 自我之爱就离开, 连同它一道离开的, 还有虚假和邪恶所造成的幽暗. 此人也在同等程度上获得纯真, 对主的爱和信, 与神性的结合, 以及神性的流注和所带来的光照或启示便由此而来. 这一切都表明为何一个人可能更智慧, 而另一个人不那么智慧; 又为何富人不可多给, 穷人不可少给, 意思是说, 所有人都同等地拥有变得智慧的能力. 诚然, 变得智慧的能力并未同等地存在于所有人身上; 然而, 所有人都同等地拥有这种能力, 因为每个人都能变得智慧.

变得智慧的能力不是指利用记忆知识推理真理和良善的能力, 也不是指证明你所乐意的任何东西的能力. 相反, 它是一种观察何为真理和良善, 选择适合的, 并把它应用于生活的功用, 或说在生活中所履行的功能的一种能力. 那些将一切事物都归于主的人就能做这些事, 即观察, 选择和应用; 而那些将一切事物都归于自己, 而非主的人只知道如何推理真理和良善. 除了他们从别人那里所得来的东西外, 他们什么也看不见; 只是用记忆的活动, 而不是用理性能力看待这一切. 他们因无法进入真理本身里面四处观看, 故站在门外, 肯定他们所接受的任何东西, 无论它是真是假. 越能熟练运用记忆知识如此行的人, 会被世人认为比其他人更聪明. 但他们越将一切事物归于自己, 因而越喜欢他们出于自己的努力所思想的东西, 就越疯狂; 因为他们肯定虚假甚于真理, 肯定邪恶甚于良善. 这是因为他们所获得的光并非来自其它源头, 只来源于存在于世界上的幻觉和表象, 因而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劣质之光; 这光被称为属世之光, 与天堂之光分离. 这光被分离出去的时候, 就是浓厚而彻底的黑暗.

财富和财物 (或财宝, 财产等) 表示理解或聪明和智慧的事物, 因而也表示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 它们也被称为属灵的财富和财物, 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及它们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如以赛亚书:

我必罚亚述王自大的果子, 因为他说, 我所成就的事, 是靠我手的能力和我的智慧, 我本有聪明. 因此我必挪移万民的地界, 抢夺他们的财宝. 我的手必找到万民的财物, 好像找到鸟窝. (以赛亚书 10:12-14)

此处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是那些倚靠自己的聪明, 认为真正的智慧来自他们自己, 而非来自天堂的人. “亚述王” 表示推理, 在此表示出于自我聪明的推理 (1186节); “因此抢夺万民的财宝和财物” 表示摧毁那些构成聪明和智慧之真理的事物.

同一先知书:

论南方走兽的预言: 他们把财物驮在驴背上, 将宝物驮在骆驼的背脊上, 运到埃及. (以赛亚书 30:6, 7)

“南方的走兽” 是指那些在教会中, 从而住在来自圣言的真理之光, 然而阅读圣言只是为了拥有记忆知识, 不是为了生活的功用, 或生活中的有用服务. 因为 “南方” 表示真理之光所在的地方, 因而表示圣言存在的地方 (3195, 3708, 5672, 9642节); “驴” 表示记忆知识, “骆驼” 和 “埃及” 也表示记忆知识. “驴” 具有这种含义 (参看5492, 5741, 7024节); “骆驼” 也具有这种含义 (3048, 3071, 3143, 3145, 4516节); “埃及” 同样具有这种含义 (参看9391节提到的地方). 这些预言必须按灵义来理解,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 没有灵义, 没有人知道 “南方的走兽”, 或 “把财物驮在驴背上, 将宝物驮在骆驼的背脊上”, 或把它们 “运到埃及” 表示什么.

又:

我要将暗中的宝物和隐密处所藏的财宝赐给你, 使你知道就是我, 耶和华. (以赛亚书 45:3)

“暗中的宝物和隐密处所藏的财宝” 是指诸如属于天上的聪明和智慧的那类事物, 它们向属世人藏起来.

耶利米书:

犹大的罪, 是用铁笔记录的. 我田野的山哪, 我必使你的资财和一切的财宝成为掠物. (耶利米书 17:1, 3)

犹大被称为 “田野的山”, 是因为属天教会的代表在犹大; “山” 是指属天教会所拥有的爱 (6435节); “田野” 是指教会本身 (2971, 3766, 7502, 9139, 9295节); “成为掠物” 的 “资财” 和 “财宝” 是指教会的一切真理和良善, 它们将被驱散, 化为乌有.

同一先知书:

你因倚靠自己所做的和自己的财宝, 必被攻取. (耶利米书 48:7)

此处 “财宝” 也表示教会所拥有的教义事物和认知或知识.

又:

有剑临到它的马匹, 战车和在它中间混杂的人群! 有剑临到它的宝物, 使它们被抢夺! 有干旱临到它的众水, 使它们乾涸! (耶利米书 50:37, 38)

这些话是针对迦勒底人的, 迦勒底人是指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敬拜, 因而口头上声称相信圣言的真理, 而心里却弃绝它们的人. “剑” 表示与真理争战的虚假 (2799, 4499, 6353, 7102, 8294节); “马匹” 表示理解力 (2760-2762, 3217, 5321节); “战车” 表示教义事物 (5321, 8215节); 将要被抢夺的 “宝物” 表示教会的真理和良善, 它们将通过应用于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而被扭曲和毁坏; “有干旱临到它的众水, 使它们乾涸” 表示剥夺和毁灭信之真理, “水” 表示信之真理 (参看2702, 3058, 3424, 4976, 8568, 9323节).

谁看不出字义并不是这些话的真正含义? 因为这些措辞, 即 “有剑临到马匹, 战车和混杂的人群, 临到宝物”“有干旱临到众水, 使它们乾涸”, 里面有何神圣之物, 或有何天堂, 教会之物, 或有何意义可言呢? 从这些, 以及圣言的其它一切事物可以清楚看出, 有一个不同于属世之义的属灵之义在每个细节里面, 没有属灵之义, 圣言不可能被称为圣, 并且在很多地方是无法理解的.

又:

住在众水之上大有财宝的巴比伦啊……(耶利米书 51:13)

“巴比伦” 表示那些拥有圣言, 并由此拥有教会的一切良善和真理, 却将它们用于自我之爱, 从而亵渎它们的人 (1326节). 这种事也由巴比伦王的行为来代表, 即他掠夺神殿的金银器皿, 用它们饮酒, 赞美金银所造的神 (但以理书 5:2-4ff). 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论到巴比伦说 “住在众水之上大有财宝”, “水” 表示真理, 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 (2702, 3058, 4976, 8568, 9323节). 这一点在启示录中有更充分的描述, 其中 (18章) 列举了巴比伦的财富, 这些财富在那里被称为 “货物”.

以西结书:

我必使尼布甲尼撒攻击推罗. 他必用他的马蹄践踏你一切的街道. 人必掳去你的财物, 掠夺你的货物. (以西结书 26:7, 11, 12)

“推罗” 表示在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方面的教会 (1201节);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 表示亵渎和荒废之物 (1327末尾节), 当圣言所包含的真理和良善通过错误的运用而成为用来支持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的手段时, 这种情况就会发生. 因为这种情况下, 这些爱的邪恶存在于心里面, 而教会的圣物在口头上; “马蹄” 是指最外在的属世事物, 也就是纯粹的感官记忆知识 (7729节); “街道” 是指信之真理 (2336节); “财物” 和 “货物” 是指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

由于 “推罗” 表示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 (1201节), 所以在圣言中, 凡论述推罗的地方, 也会论述各种货物和财富, 如在以西结书:

他施因你多有各类的财物, 就作你的客商, 拿银, 铁, 锡, 铅来与你交易. 大马士革因你多有各类的财物, 就与你交易. 你以许多财物, 商品, 使地上的列王富裕. (以西结书 27:12, 18, 33)

同一先知书:

你靠自己的智慧聪明为自己得了财富; 你得了金银收入你的宝库. 你靠自己的大智慧增加你的财富. (以西结书 28:4, 5)

这也论及推罗, 由此明显可知, 在圣言中, “财物” 和 “财富” 表示属灵的财物和财富, 也就是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 因而是获得智慧的手段.

在这些经文中也是如此, 撒迦利亚书:

推罗积蓄银子如尘沙, 堆起金子如街上的泥土. 看哪, 主必使它贫穷, 将它的财物抛入海中. (撒迦利亚书 9:3, 4)

诗篇:

推罗的女子, 就是王的女儿必向你献上礼物; 民中的富足人也必求你的情面. (诗篇 45:12)

这段经文描述的是对真理的情感方面的教会, 该教会被称为 “王的女儿”, 因为 “女儿” 表示情感方面的教会 (2362, 3963, 6729, 9055末尾节); “王” 表示真理 (1672, 2015, 2069, 3670, 4575, 4581, 4966, 6148节); 这就是为何经上说 “推罗的女子必献上礼物”, “民中的富足人也必求你的情面”; “民中的富足人” 表示那些富有真理和良善的人.

何西阿书:

以法莲说, 我果然成了富足, 我为自己得了财物. (何西阿书 12:8)

“成了富足, 为自己得了财物” 并非表示富有世俗的财富和财物, 而是富有天上的财富和财物; 因为 “以法莲” 表示教会的理解力, 当阅读圣言时, 这理解力就获得光照. (5354, 6222, 6238, 6267节)

启示录:

你要写信给老底嘉教会的天使说: 因为你说: 我是富足, 已经发了财, 一样都不缺. 却不知道你是那可怜, 困苦, 贫穷, 瞎眼, 赤身的. 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 叫你富足; 又买白衣穿上. (启示录 3:14, 17, 18)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以为教会的一切仅在于赤裸裸的知识, 并由此自认为比其它教会优越的教会, 而事实上, 知识无非是纠正和改善生活的手段而已. 因此, 人若拥有知识, 却不照之生活, 就是 “可怜, 困苦, 贫穷, 瞎眼, 赤身的”; “买火炼的金子” 表示从主那里为自己获得真正的良善, “买白衣” 表示从主那里为自己获得源于这良善的纯正真理. “金子” 表示爱之良善 (参看9874节提到的地方); “衣服” 表示信之真理 (4545, 5248, 5319, 5954, 9212, 9216, 9814, 9952节).

耶利米书:

我耶和华要照各人所行的路, 照他作事的结果来报应他. 那不按正道得财的, 好像鹧鸪收集, 却不下蛋; 到了日子的中间, 他必离开它们, 到日子的末了, 他必成为愚顽人. (耶利米书 17:10, 11)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那些为自己获得知识, 却看不到它的任何用处, 只是为了使自己变得富有, 也就是成为知识的拥有者之人; 而事实上, 它们应该致力于生活. 这一切由 “好像鹧鸪收集, 却不下蛋” 和 “不按正道得财” 来表示.

路加福音:

你们无论什么人, 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 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路加福音 14:33)

人若不知道 “所有的” 在内义上是指属灵的财富和财物, 也就是源于圣言的认知或知识, 就不可能有其它任何观念, 只是认为他若要得救, 就必须失去所有财富. 然而, 这并不是这些话的意思; “所有的” 在此表示由人自己的聪明所产生的一切, 因为没有人能凭自己变得智慧, 只能凭主或主的东西; 因此, “撇下一切所有的” 表示不将任何聪明或智慧归于自己; 凡不这样做的人都无法被主教导, 也就是 “作祂的门徒”.

由于 “所有的”, “财富”, “财物”, “银” 和 “金” 表示构成聪明和智慧的事物, 所以主还将天国比作 “藏在田里的财宝” (马太福音 13:44); 祂说, 他们 “要为自己积攒不能锈坏的财宝在天上, 因为财宝在哪里, 心也在那里” (马太福音 6:19-21; 路加福音 12:33, 34).

那些不知道 “富人” 表示那些拥有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 因而拥有圣言的人, “穷人” 表示那些没有这些知识, 然而却渴慕它们的人之人, 不可能有其它任何观念, 只会认为在路加福音 16章中, 那个 “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 的财主和 “被放在他门口” 的穷人是指这些词一般意义上的富人和穷人. 但在这个比喻中, “财主” 表示拥有圣言的犹太民族; 他所穿的 “紫色袍” 表示真正的良善 (9467节); “细麻布” 表示真正的真理 (5319, 9469, 9596, 9744节); 放在门口的穷人表示那些在教会之外, 没有圣言, 却渴望天堂和教会的真理和良善之人.

由此也明显可知, “富人” 表示那些拥有圣言, 因而拥有神性真理的人; 在路加福音马利亚的预言中也是如此:

神叫饥饿的得饱美物, 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路加福音 1:53)

此处 “饥饿的” 是指那些在别处被称为 “穷人” 的人, 因而是指那些没有食物和水, 因而又饿又渴, 想要食物和喝的之人, 也就是那些不知道良善和真理, 却渴望它们的人. 在圣言中, “食物和水” 表示良善和真理 (9323节); “饥饿” 和 “口渴”, 因而 “想要食物和喝的” 表示对它们的渴望.

别处的 “穷人 (经上或译为贫穷的人, 贫穷的, 贫寒人)” 也表示这样的人, 如下列经文:

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 因为天国是你们的! 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 因为你们将要饱足! (路加福音 6:20, 21)

路加福音:

家主对仆人说, 快出去, 到城里大街小巷, 领那贫穷的, 残废的, 瘸腿的, 瞎眼的来. (路加福音 14:21)

同一福音书:

福音将传给穷人. (路加福音 7:22)

马太福音:

穷人听到福音. (马太福音 11:5)

以赛亚书:

贫寒人的长子必有所食; 穷乏人必安然躺卧. (以赛亚书 14:30)

同一先知书:

人间贫穷的必因以色列的圣者快乐. (以赛亚书 29:19)

西番雅书:

我却要在你中间留下困苦贫寒的民, 他们必投靠耶和华的名. 他们吃喝躺卧, 无人使他们惊吓. (西番雅书 3:12, 13)

以赛亚书:

贫穷困苦的人寻求水, 却没有水; 他们的舌头因口渴而干燥. 我耶和华必垂听他们. 我要在山坡上开江河, 在山谷中间设泉源. (以赛亚书 41:17, 18)

“寻求水的贫穷困苦人” 是指那些渴望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的人; “水” 表示真理; “他们的舌头因口渴而干燥” 描述了这种渴望; “在山坡上开江河, 在山谷中间设泉源” 的应许则描述了他们将要拥有的丰盛. 由此再次明显可知, 天上的事物, 就是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 由地上的事物, 就是水, 山坡上的江河, 谷中的泉源来表示; 后者构成圣言的字义, 而前者构成灵义; 圣言凭灵义而为神性, 没有灵义, 不是神性.

财物和财宝表示诸如构成聪明 (或理解) 和智慧的那类事物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对应. 在天上的天使当中, 一切事物都看似闪耀着金, 银, 宝石的光芒; 这是由于他们所拥有的对真理的聪明理解和对良善的智慧洞察. 因为天使所拥有的内层或内在能力通过对应于这些内层或能力的物体以这种可见的方式呈现出来. 此外, 天堂之下的灵人当中照着对来自主的真理和良善的接受状态也有一种财富的表象.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5897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5897. “为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这地上” 表教会的中间和至内在部分。这从 “余种” 的含义清楚可知, “余种” 是指与真理联结并被主储存在人里面的良善 (468, 530, 560, 561, 660, 1050, 1906, 2284, 5135, 5342节), 在此是指教会中间和至内在部分。之所以说 “中间和至内在部分”, 是因为人里面的至内在之物占据属世层的中间, 至内在之物和相对内在之物便在那里共存。一般来说, 哪里有一系列连续接踵而来的事物, 并又有另一个系列使得它们能在其中分布并共存, 如属世层的情形, 哪里这个系列的至内在部分与另一个系列的中间或中心部分是同一个东西。这就是至内在的事物在更外在的事物里面排列自己的方式。

“为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这地上” 暗示教会的至内在部分必存在于雅各的儿子们中间。并不是说他们自己要在这至内在部分, 而是说表面上处处看似一个真教会的教会代表要建在他们中间, 圣言也要存在于那里。这些就是当论及教会、从这个民族抽象出来理解时的 “余种” (经上或译为余剩)所表示的事。

圣言各处都提到 “余种” 或 “余剩”, 以及 “余民”; 照纯文字来理解这两个词的话, 它们表示一个人民或民族当中的余剩或余民。但迄今为止, 人们完全不知道它们在灵义上表示被主储存在内层人中的良善与真理; 如在以下经文中, 以赛亚书:

到那日, 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 地出产的果实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那时, 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 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 在生命册上记名的, 必称为圣。(以赛亚书 4:2, 3)

“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 以及 “在生命册上记名的” 和其他人一样, 绝不会成圣; 因此, “剩下和留下的” 明显表示神圣并记在生命册上的事物。这些事物就是与真理联结并被主储存在内层人中的良善。

同一先知书:

到那日, 以色列所剩下的和雅各家所逃脱的, 不再倚靠那击打他们的, 却要诚实倚靠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所剩下的, 就是雅各家所剩下的, 必归回大能的神。(以赛亚书 10:20, 21)

“剩下的 (或余剩)” 不是指任何人民或民族的余民,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 在圣言中, 尤其在先知书部分, “以色列” 不是指以色列, “雅各” 也不是指雅各; 这二者表示教会和构成教会的东西。正因如此, “剩下的 (或余剩)” 不是指以色列和雅各的余民, 而是指构成教会的真理和良善。当经上说 “一个人民的余剩” 和 “一个民族的余民” 时, 他们并非表示任何人民的余剩或任何民族的余民; 因为 “人民 (经上或译百姓)” 在内义上表示真理 (1259, 1260, 3295, 3581节), “民族” 表示良善 (1259, 1260, 1416节)。这一点, 即 “剩下的 (或余剩)” 表示真理与良善之所以一直不为人知, 看似很奇怪, 是因为字义, 尤其它呈现为历史形式的地方, 将人的心思吸引走, 并强有力地阻止它深入思考这类观念。

同一先知书:

余剩的百姓, 就是从亚述剩下回来的, 必有一条大道, 如当日以色列从埃及地上来经过红海一样。(以赛亚书 11:16)

“从亚述剩下的” 同样是指那些没有通过错误的推理而被毁坏的人; 因为 “亚述” 表示这类推理 (参看1186节)。又:

到那日, 万军之耶和华必作祂余剩之民的荣冠华冕。(以赛亚书 28:5)

又:

犹大家所逃脱余剩的, 仍要往下扎根, 向上结果。必有余剩的民从耶路撒冷而出; 必有逃脱的人从锡安山而来。(以赛亚书 37:31, 32)

又:

在地中所剩的人都要吃奶油与蜂蜜。(以赛亚书 7:22)

耶利米书:

我要将我羊群中所余剩的, 从我赶他们到的各地内招聚出来, 领他们归回本圈, 他们也必繁殖增多。(耶利米书 23:3)

又:

在剑下幸存的人民, 在旷野蒙恩, 我要将安息赐给他, 赐给以色列。(耶利米书 31:2)

“在剑下幸存的人民” 是指那些被称为 “小孩子” 的人, 其余的都死了以后, 他们被领到迦南地。这些 “小孩子” 就是余民, 他们表示纯真的良善, 把他们引到迦南地代表并入主的国度。

以西结书:

我要保留一些余剩的人, 你们中有人得以在列族中逃脱刀剑, 分散在地上。那时, 你们那些逃脱的人必在被掳所到的各族中记念我。(以西结书 6:8, 9)

“他们分散并被掳所到的各族中余剩的人和留下的人” 之所以代表主储存在人之内层中的良善与真理, 是因为人不断在邪恶与虚假当中, 被它们所掳。邪恶与虚假就是 “各族或列邦” 所表示的。外在人在脱离内在人时, 完全就在它们中间, 所以若非主将良善与真理聚敛起来, 它们在人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被注入人, 此人就绝无可能得救。没有余留或余剩, 任何人都没有救恩。

约珥书:

到那凡求告耶和华名的必得逃脱; 因为照耶和华所说的, 在锡安山, 耶路撒冷必有逃脱的人, 在剩下的人中, 必有耶和华所召的。(约珥书 2:32)

弥迦书:

雅各余剩的人必在列族当中, 在多民中间, 如森林间百兽中的狮子。(弥迦书 5:8)

西番雅书:

以色列所剩下的人必不作罪孽, 不说谎言, 口中也没有诡诈的舌头; 而且吃喝躺卧, 无人惊吓。(西番雅书 3:13)

这些话描述了剩下之人的品质, 众所周知, 被称为 “以色列” 的百姓从来就不曾有这种品质。由此也明显可知, “剩下的人” (或余民)具有其它含义; 显然, 这些是指良善与真理, 因为这些才是那 “不作罪孽, 不说谎言, 口中也没有诡诈的舌头” 的。

撒迦利亚书:

城中街上必满有男孩女孩在街上玩耍。这事在我余剩的民眼中看为希奇, 但如今, 我待这余剩的民必不像从前。因为这余剩的民将是平安之种; 葡萄树必结果子, 地土必有出产, 天也必降甘露。我要使这余剩的民承受这一切。(撒迦利亚书 8:5, 6, 11, 12);

“余剩的民” 在此被称为 “平安之种”, 他们就是拥有源于良善的真理之人, “葡萄树必结果子, 地土必有出产, 天也必降甘露” 描述了这些真理所结的硕果。

灵义上所指的余留或余剩因邪恶的生活和虚假的信念而被如此封闭, 以至于不再显现。当首先出于情感接受真理, 后来又出于情感否认它时, 它们就被毁了; 因为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真理与虚假就会混在一起, 这就是所谓的亵渎。关于这类余剩或余留, 我们在圣言, 如以赛亚书中读到:

耶和华将人迁走; 旷野在这地中增多; 那里若还有十分之一, 也必连根拔起。(以赛亚书 6:12, 13)

“十” 表示余剩或余留 (参看276, 1906, 2284节)。又:

我必治死你的根; 你所余剩的人他必杀戮。(以赛亚书 14:30)

这论及非利士人, 他们是指那些拥有认知的知识, 但没有照之生活的人 (1197, 1198, 3412, 3413节); 所余剩的人被称为 “根”, 是因为使得人成为真正之人的良善与真理从他们, 如同从根发出。所以, “耶和华将人迁走” (如刚才所引用的以赛亚书中的经文)表示毁灭余留或余剩。

耶利米书:

年轻人必死在剑下; 他们的儿女必因饥荒而死; 并且没有余剩的人留给他们。(耶利米书 11:22, 23);

这论及亚拿突人。又:

我必使那转脸进入埃及地寄居在那里的犹大余剩的人, 尽都灭绝; 进入埃及地, 住在那里的, 无人逃脱, 也没有一个犹大余剩的人。(耶利米书 44:12, 14, 28)

犹大人之所以不能在埃及寄居, 也不能住在那里, 他们被严厉禁止这样做, 是因为犹大支派代表主的属天教会, 属天之人根本不想知道 “埃及” 所表示的记忆知识。因为他们从他们所在的属天良善知道一切, 如果他们真的去往或使用记忆知识, 属天良善就会灭亡。事实上, 由于主的属天国度的成员处于属天良善, 属天真理是仁爱, 而属灵真理是信仰, 所以他们甚至不愿提及信仰, 唯恐他们从良善 “下去” 并 “回头看” (参看202, 337, 2715, 3246, 4448节)。这些事也是这些话的意思:

在房顶上的, 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 也不要回去取衣裳。(马太福音 24:17, 18)

参看刚才5895节。这些事同样路加福音中这句话的意思:

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路加福音 17:32)

她回头看, 变成一根盐柱。关于一看和回头, 可参看前文 (2454, 3652节)。

彻底被毁, 甚至没有一个人剩下的列族代表他们当中的罪孽满盈, 以致没有丝毫良善与真理幸存下来, 因而没有任何余留或余剩; 如摩西五经:

他们击杀了巴珊王噩和他的众子并他的众民, 没有留下一个幸存者。(民数记 21:35; 申命记 3:3)

又:

我们夺了西宏的一切城邑, 将有人居住的各城, 连男带女, 以及小孩子尽都毁灭, 没有留下一个幸存者。(申命记 2:34)

其它经文也记着列族的彻底毁灭。

关于余留或余剩, 即主储存在人之内层中的良善与真理, 情况是这样: 当人出于情感, 因而出于自由处于良善与真理时, 良善与真理就被植入人内。并且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天堂的天使就会靠近, 并与此人联结。正是天使与他的这种联结使得与真理结合的良善来存在于人的内层中。但是, 当外在事物占据人的注意力, 如他忙于追求世俗和肉体事物时, 天使就会离开; 一旦他们离开, 这些良善与真理就连一丝痕迹也不显现了。然而, 由于这种联结已经实现, 所以此人有能力与天使联结, 进而与属于他们的良善并真理联结。只是这种联结不如主所愿的那样经常和充分, 主照着对那人最有利的方向来掌控局势。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