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约书亚记 13

Studie

   

1 约书亚年纪老迈,耶和华对他:你年纪老迈了,还有许多未得之

2 就是非利士人的全境和基述人的全

3 埃及前的西曷河往,直到以革伦的境界,就算属迦南人之地。有非利士人五个首领所管的迦萨人、亚实突人、亚实基伦人、迦特人、以革伦人之地,并有南方亚卫人之地。

4 又有迦南人的全,并属西顿人的米亚拉到亚弗,直到亚摩利人的境界。

5 还有迦巴勒人之,并向日出的全利巴嫩,就是从黑门根的巴力迦得,直到哈马口。

6 地的一切居民,从利巴嫩直到米斯利弗玛音,就是所有的西顿人,我必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他们去。你只管照我所吩咐的,将这地拈阄分给以色列人为业。

7 现在你要把这分给个支派和玛拿西半个支派为业。

8 玛拿西那半支派和流便、迦得二支派已经受了产业,就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在约但河东所赐他们的:

9 是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并米底巴的全平原,直到底本,

10 和在希实本作王亚摩利王西宏的诸城,直到亚扪人的境界;

11 又有基列地、基述人、玛迦人的地界,并黑门全、巴珊全地,直到撒迦;

12 又有巴珊王噩的全国─他在亚斯他录和以得来作王(利乏音人所存留的只剩下他)。这些地的人都是摩西所击杀、所赶逐的。

13 以色列人却没有赶逐基述人、玛迦人;这些人仍以色列中,直到今日。

14 只是利未支派,摩西(原文作他)没有把产业分他们。他们的产业乃是献与耶和华以色列的火祭,正如耶和华所应许他们的。

15 摩西按着流便支派的宗族分他们产业。

16 他们的境界是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靠近米底巴的全平原;

17 希实本并属希实本平原的各城,底本、巴末巴力、伯巴力勉、

18 雅杂、基底莫、米法押、

19 基列亭、西比玛、的细列哈沙辖、

20 伯毗珥、毗斯迦山坡、伯耶西末,

21 平原的各城,并亚摩利王西宏的全国。这西宏曾在希实本作王,摩西把他和米甸的族长以未、利金、苏珥、户珥、利巴击杀了;这都是属西宏为首领的。

22 那时以色列人在所杀的人中,也用刀杀了比珥的儿子术士巴兰

23 流便人的境界就是约但河与靠近约但河的地。以上是流便人按着宗族所得为业的诸城,并属城的村庄

24 摩西按着迦得支派的宗族分他们产业。

25 他们的境界是雅谢和基列的各城,并亚扪人的一半,直到拉巴前的亚罗珥;

26 从希实本到拉抹米斯巴和比多宁,又从玛哈念到底璧的境界,

27 中的伯亚兰、伯宁拉、疏割、撒分,就是希实本王西宏国中的馀地,以及约但河与靠近约但河的地,直到基尼烈的极边,都在约但河东。

28 以上是迦得人按着宗族所得为业的诸城,并属城的村庄

29 摩西把产业分玛拿西半支派,是按着玛拿西半支派的宗族所分的。

30 他们的境界是从玛哈念起,包括巴珊全地,就是巴珊王噩的全国,并在巴珊、睚珥的一切城邑,共六十个。

31 基列的一半,并亚斯他录、以得来,就是属巴珊王噩国的二城,是按着宗族给玛拿西儿子玛吉的一半子孙。

32 以上是摩西在约但河东对着耶利哥摩押平原所分给他们的产业。

33 只是利未支派,摩西没有把产业分给他们。耶和华以色列的是他们的产业,正如耶和华所应许他们的。

   

Komentář

 

探索约书亚记13章的意义

Napsal(a)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taff, Julian Duckworth (strojově přeloženo do 中文)

约书亚记13:部落领土分配的开始。

现在,以色列已经征服了迦南地,耶和华命令约书亚在十二个支派之间划分土地。接下来的七章讲述了迦南地是如何划分的(见瑞典堡的著作。 天国的秘密1413,以阅读更多关于精神意义的内容)。)

第13章是关于分给流便、迦得和一半玛拿西支派的领土,所有这些支派都在约旦河的另一边。流便得到了南部的土地;迦得得到了广阔的中部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被称为基列;玛拿西的一半支派得到了北部的土地,位于约旦河的另一边。

还值得注意的是,前几节经文说大部分土地仍有待征服。然而,在第11章的结尾,我们读到约书亚按照耶和华的吩咐,拿下了整块地。

这似乎是矛盾的,但在精神上却非常符合。在我们的重生中,我们的目标是征服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本性,并允许主用他的真理来统治我们。这在精神上是 "征服全地"。但即使如此,我们的自然思想和欲望有时也会兴起来困扰我们,这些时候就像土地的一部分仍有待征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完全依赖主(天国的秘密8326).

主把土地作为遗产分给十二个支派中的每一个,代表了他给我们的属灵生命的方式。当我们做属灵 "征服 "的工作时--按我们的目的生活,为主服务--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我们可以在每天的行动中使用我们对上帝和他的话语的理解。

十二个支派代表了灵性生活的全部内容,每个支派都与我们灵性生活的特定品质有关(天国的秘密3858).例如,我们需要明辨是非,积极进取,尊重他人,等等。每个部落都有相当大的土地面积,是整个国家完整的一部分。

赐给流便、迦得和玛拿西一半的领土并不是迦南的一部分,但它们与迦南有联系。这些地区代表了我们的外在生活:我们工作、生活、休息和与他人交往的方式。这是我们灵性生活的 "外壳",也是必不可少的。

流便支派--雅各的长子--代表我们最初需要在话语中看到来自主的真理。所谓 "看见",我们指的是遇见它们,仔细观察,专心致志,理解它们对我们的要求,并意识到它们有多么重要。这不是一个模糊的印象,即主的教导是重要的,而是我们真正迈出的第一步(天国的秘密3866).

迦得支派代表我们有能力看到知识和真理需要被用来做善事。迦得的名字的意思是 "军队",让人想到士兵们列队前进,去把事情妥善解决。这是我们可以应用于自己和我们周围的世界的东西。我们只需要注意不要让它变得过于沉重(见瑞典堡的作品。 启示录435[7]).

玛拿西支派代表着精神上的美好,它支持我们的意愿,使我们的生活公正、公平和可敬,因为它是以上帝为基础。事实上,玛拿西--意思是 "忘记"--代表着我们需要记住 "我的意愿 "实际上是 "主对我的意愿"。我们的意志需要专注于外在的生活,同时也要在内心向主敞开,这就是为什么玛拿西有一半的土地在约旦河外,一半的土地在迦南境内(天国的秘密5353).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2280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2280. “假若在那里找到二十个呢” 表即使没有任何争战存在, 但仍有良善存在. 这从 “二十” 的含义清楚可知. 如前面各处所阐述和说明的 (参看2252节), 圣言中提及的一切数字都表示真实事物和状态, “二十” 也是. “二十” 所表示的, 可从它的得出, 也就是十的两倍看出来. 在圣言中, “十” 和 “十分之一” 一样, 也表示余留, 以此表示从婴孩直到临终, 主在人里面所植入的一切良善与真理. 下一节经文会论述这类余留. 十的两倍, 或两个十, 也就是二十, 和十的含义一样, 只是等级更高, 也就是表示良善.

余留表示三种良善, 即婴孩的良善, 无知的良善和聪明的良善. 婴孩的良善是指从人一出生直到他开始接受教导并知道些东西的年纪, 被注入到他里面的良善. 无知的良善是在他正接受教导并知道些东西时被注入的. 聪明的良善则是在他有能力反思何为良善, 何为真理时被注入的. 从婴幼儿到十岁, 婴孩的良善一直存在于人身上; 从十岁到二十岁, 无知的良善一直存在于他身上; 他从二十岁开始变得理性, 具有反思良善与真理的能力, 并为自己获得聪明的良善.

无知的良善就是 “二十” 所表示的, 因为那些处于无知良善的人还没有进入任何试探. 在具有反思能力, 并以自己的方式觉察良善与真理的性质之前, 没有人被试探. 此前的那两节论述了那些已通过试探获得良善之人, 而本节则论述那些没有经历试探, 但仍具有良善之人.

正是由于那些拥有这种良善, 也就是所谓的无知良善之人以 “二十” 来表示, 所以凡从埃及出来的人都算 “二十岁” 以外的, 或照经上说的, “能出去打仗的”, 以他们来表示那些不再处于无知良善中的人, 他们在民数记中有所提及 (民数记 1:20, 24, 26, 28, 30, 32, 34, 38, 40, 42, 45; 26:4) . 经上还提到, 凡二十岁以外的都死在旷野中 (民数记 14:29; 32:10–11), 因为罪恶算在他们头上, 他们代表那些在试探中屈服的人. 还有, “从五岁到二十岁”, 男子估定 “二十舍客勒” (利未记 27:5); “从二十岁到六十岁”, 男子估定五十舍客勒 (利未记 27:3).

至于上述各种良善, 即婴孩的良善, 无知的良善和聪明的良善, 情况乃是这样: 聪明的良善是最好的, 因为这是智慧的属性; 先于它的良善, 也就是无知的良善事实上也是好的, 只是由于它里面只有少许聪明, 故它不能被算作智慧的良善; 至于婴孩的良善, 它本身的确是好的, 但不如另外两种好, 因为智慧真理尚未与其联结, 因此, 它还没变成智慧的良善, 只不过是能变得如此的一个平台, 因为它是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 这种认知能使人变得像人那样智慧. 表示纯真的婴孩本身并不属于婴孩, 而是属于智慧, 这一点可从本章末尾关于来世的小孩子的说明看得更清楚.

在本节, “二十” 如前面所说的, 只表示无知的良善. 这种良善如前所述, 不仅是那些二十岁以下之人的特征, 而且还与所有具有仁之善, 同时对真理无知之人同在. 后者包括教会中那些具有仁之良善, 却出于种种原因不知道何为信之真理的人. 很多虔诚思想神, 对邻友善的人, 以及所有在教会之外, 被称为外邦人, 但同样活在仁之善中的人也是这种情形. 这种人, 无论教会内的还是教会外的, 虽然不具有信之真理, 然而仍具有良善, 故在来世和小孩子一样能接受信之真理. 其认知尚未被虚假原则败坏, 其意愿也没有被罪恶生活强化, 因为他们不知道何为虚假与邪恶. 而且, 仁爱的生命具有这样的性质, 无知的邪恶与虚假很容易被折向真理与良善. 但那些确认违背真理之物, 同时在违背良善之物中过生活的人则不然.

在圣言其它地方, “十分之二” 表良善, 无论属天的还是属灵的. 所预备的无酵饼或陈设饼每个用面 “十分之二” (利未记 24:5), 这 “十分之二” 就表示属天的良善和源于此的属灵良善, 而与公绵羊一同献上的素祭所用的 “十分之二” (细面) 表示属灵的良善 (民数记 15:6; 28:12, 20, 28; 29:3, 9, 14). 蒙主的神圣怜悯, 这些事将在别处予以论述.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