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创世记 39

Studie

   

1 约瑟被带埃及去。有一个埃及人,是法老的内臣─护卫长波提乏,从那些带他来的以实玛利人买了他去。

2 约瑟住在他埃及的家中,耶和华与他同在,他就百事顺利。

3 人见耶和华与他同在,又见耶和华使他里所办的尽都顺利,

4 约瑟就在主人眼前蒙恩,伺候他主人,并且主人派他管理家务,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他里。

5 自从人派约瑟管理家务和他一切所有的,耶和华就因约瑟的缘故赐福与那埃及人的家;凡家里和田间一切所有的都蒙耶和华赐福。

6 波提乏将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约瑟的中,除了自己所的饭,别的事一概不知。约瑟原来秀雅俊美。

7 这事以,约瑟人的妻以目送情给约瑟,:你与我同寝罢!

8 约瑟不从,对他人的妻:看哪,一切家务,我人都不知道;他把所有的都交在我里。

9 在这家里没有比我的;并且他没有留下一样不交给我,只留下了你,因为你是他的妻子。我怎能作这恶,得罪呢?

10 後来他和约瑟,约瑟却不从他,不与他同寝,也不和他在一处。

11 一天,约瑟进里去办事,家中没有一个在那里,

12 妇人就拉住他的衣裳,:你与我同寝罢!约瑟把衣裳丢在妇人里,跑到外边去了。

13 妇人见约瑟把衣裳丢在他里跑出去了,

14 了家里的,对他们:你们!他带了一个希伯进入我们家里,要戏弄我们。他到我这里,要与我同寝,我就声喊

15 见我放声喊起来,就把衣裳丢在我这里,跑到外边去了。

16 妇人把约瑟的衣裳放在自己那里,等着他人回家,

17 就对他如此如此:你所带到我们这里的那希伯仆人要戏弄我,

18 我放声喊起来,他就把衣裳丢在我这里,跑出去了。

19 约瑟的见他妻子对他所:你的仆人如此如此待我,他就生气,

20 把约瑟下在监里,就是王的囚犯被囚的地方。於是约瑟在那里坐监。

21 耶和华与约瑟同在,向他施恩,使他在司狱的眼前蒙恩。

22 司狱就把监里所有的囚犯都交在约瑟下;他们在那里所办的事都是经他的

23 凡在约瑟的事,司狱一概不察,因为耶和华与约瑟同在;耶和华使他所做的尽都顺利。

   

Komentář

 

之后

  
After, a photo of a bulb pushing up through the earth, by Brita Conroy

按照瑞典博格的说法,时间和空间不存在于精神现实中,它们是纯粹的自然事物,只存在于物质层面。这就意味着,一个精神性的东西不可能在时间上的另一个精神性的东西 "之后 "发生,因为没有时间。而一个精神性的东西也不可能在空间上 "追随 "另一个精神性的东西,因为没有空间。

相反,灵性的现实是建立在灵性状态的基础上,或天使的爱和思想。这些爱和思想以因果链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天使们的体验就像我们体验时间一样;一个思想在精神层面上流向另一个思想,而天使们感觉到这种进步,就像我们感觉到一个时刻流向另一个时刻的进步一样。当天使有类似的思想和感觉时,他们体验到的亲近感和我们对肉体亲近感的体验是非常相同的;他们对 "空间 "的概念是整个精神世界中的灵魂所拥有的思想和情感的变化。

当《圣经》将某件事情描述为 "后边 "的东西时,那么,属灵的意义就与属灵状态的递进有关;它是在前边的东西基础上产生的新的属灵状态。由于较高的状态会流入较低的状态,所以 "之后 "的东西往往是较低的、较外在的状态。例如,内心深处对他人的善的渴望,会自动地流向具体的想法,即我们可以做的具体的善事。那么,这些具体的想法,就会 "在 "善的欲望之后。

(Odkazy: 属天的奥秘1955, 2019, 5216, 8209, 9251, 10099, 10550)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5217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5217. “这细弱的穗子吞了那七个又肥大又饱满的穗子” 表没有用处的记忆知识驱逐了好的记忆知识. 这从 “细弱的穗子”, “又肥大又饱满的穗子” 和 “吞” 的含义清楚可知: “细弱的穗子” 是指没有用处的记忆知识, 如前所述 (5214节); “又肥大又饱满的穗子” 是指信与仁的事物能被注入的记忆知识 (5213节), 因而是指好的记忆知识; “吞” 是指驱逐, 这与前面 (5206节) 论及母牛的 “吃尽” 是一样的. 好的记忆知识被没有用处的记忆知识驱逐, 或真理被虚假驱逐 (参看5207节).

这同样适用于灵界. 凡虚假所在之处, 真理就无法生存; 反之, 真理所在之处, 虚假也无法生存. 这一个会驱逐那一个, 因为它们是对立面. 原因在于, 虚假来源于地狱, 而真理来源于天堂. 有时虚假与真理看似在同一个主体中; 但在这种情况下, 他里面并没有与真理对立的虚假, 只有因使用而依附于这些真理的虚假. 真理与虚假共存于其中的主体被称为 “不冷不热”; 虚假与真理混杂于其中的主体被称为 “亵渎”.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