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申命记 33

Studie

   

1 以下是摩西在未死之先为以色列人所祝的福:

2 耶和华从西乃而,从西珥向他们显现,从巴兰发出光辉,从万万者中临,从他右手为百姓传出烈火的律法。

3 他疼爱百姓;众圣徒都在他中。他们在他的下,领受他的言语。

4 摩西将律法传给我们,作为雅各会众的产业。

5 百姓的众首领,以色列的各支派,一同聚会的时候,耶和华(原文作他)在耶书仑中为王。

6 愿流便存活,不至亡;愿他人数不致稀少。

7 犹大祝福:求耶和华犹大声音,引导他归於本族;他曾用为自己争战,你必帮助他攻击敌人

8 论利未:耶和华阿,你的土明和乌陵都在你的虔诚那里。你在玛撒曾试验他,在米利巴水与他争论。

9 他论自己的父母:我未曾见;他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话,谨守你的约。

10 他们要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他们要把香焚在你面前,把全牲的燔祭献在你的上。

11 耶和华降福在他的财物上,悦纳他里所办的事。那些起来攻击他和恨恶他的人,愿你刺透他们的腰,使他们不得再起来

12 论便雅悯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同耶和华安然居住;耶和华终日遮蔽他,也住在他两之中。

13 论约瑟:愿他的耶和华赐福,得上的宝物、甘,以及里所藏的泉水;

14 太阳所晒熟的美果,月亮所养成的宝物;

15 得上古之山的至宝,永世之岭的宝物;

16 和其中所充满的宝物,并住荆中上主的喜悦。愿这些福都归於约瑟的上,归於那与弟兄迥别之人的顶上。

17 他为牛群中头生的,有威严;他的角是野牛的角,用以抵触万邦,直到极,这角,

18 论西布伦:西布伦哪,你出外可以欢喜。以萨迦阿,在你帐棚里可以快乐。

19 他们要将列邦召到上,在那里献公的祭;因为他们要里的丰富,并沙中所藏的珍宝。

20 论迦得:使迦得扩张的应当称颂!迦得住如母狮;他撕裂,连头顶也撕裂

21 他为自己选择一段地,因在那里有设立律法者的分存留。他与百姓的首领同来;他施行耶和华的耶和华以色列所立的典章。

22 论但:但为小狮子,从巴珊跳出来。

23 论拿弗他利:拿弗他利阿,你足沾恩惠,满得耶和华的福,可以得西方和方为业。

24 论亚设:愿亚设享受多子的福乐,得他弟兄的喜悦,可以把蘸在中。

25 你的门闩(门闩或作:鞋)是铜的,的。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26 耶书仑哪,没有能比神的。他为帮助你,乘在天空,显其威荣,驾行穹苍。

27 永生的是你的居所;他永久的膀在你以。他在你前面撵出仇敌,:毁灭罢。

28 以色列安然居住;雅各的本源独居五谷新酒。他的也滴甘

29 以色列阿,你是有福的!谁像你这蒙耶和华所拯的百姓呢?他是你的盾牌,帮助你,是你威荣的刀。你的仇敌必投降你;你必踏在他们的处。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揭秘启示录 # 357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962  
  

357.启示录 7:7.“利未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表那些将要属于主的新天堂和新教会之人所具有的对源于良善之真理的情感, 聪明便由此而来.

在至高意义上, “利未”表示爱与仁慈; 在属灵意义上, 表示行为中的仁爱, 也就是生活的良善; 在属世意义上, 表示联合和结合. 利未因联合而得名, 在圣言中, 表示通过爱结合. 不过, 此处“利未”表示对真理的爱或情感, 以及由此产生的聪明, 因为他在西缅之后而来, 在这个次序上形成中间的(the intermediate).

由于利未代表这些事物, 故这个支派受膏成为祭司(民数记 3:1-51; 申命记 21:5等). “利未支派”表示对真理的爱, 也就是使得教会成为教会的本质之爱, 以及由此产生的聪明. 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耶和华拣选了利未人事奉祂, 奉祂的名祝福. (申命记 21:5)

“奉耶和华的名祝福”就是去教导, 唯有那些具有对真理的情感, 并由此具有聪明的人才能施行教导.

利未人遵行你的话, 谨守你的约; 他们要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 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 (申命记 33:8-11)

主必忽然进入祂的殿, 祂必坐下如熬炼和洁净银子的, 必洁净利未人, 熬炼他们像金银一样. (玛拉基书 3:1-4)

“洁净利未人”就是洁净那些具有对真理的情感之人. 由于这种情感通过聪明发旺, 故:

利未的杖, 就是上面写有亚伦名字的, 开了花, 结了杏仁. (民数记 17:2-11)

  
/ 962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