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Bijbel

 

以西結書 16:30

Studie

       

30 耶和華:你行這一切事,都是不知羞恥妓女所行的,可見你的心是何等懦弱!

Van Swedenborgs Werken

 

属天的奥秘 #5954

Bestudeer deze passage

  
/ 10837  
  

5954. “又给他们各人一套新衣服” 表始于良善的真理。这从 “衣服” 的含义清楚可知, “衣服” 是指真理, 如下文所述。因此, “新衣服” 是指新真理; 当真理在良善中开始时, 它们就变新, 因为那时它们获得了生命。所论述的主题是属世人与属灵人, 或外在人与内在人的联结。当联结正在实现时, 真理就会发生变化并变新, 因为它们从流入它们的良善那里获得了生命, 如刚才所述 (5951节)。“换衣服” 代表披上神圣真理, 这也是 “换衣服” 的起源 (参看4545节)。

在圣言中, “衣服 (或译衣裳)” 之所以表示真理, 是因为真理包裹良善, 几乎如同血管包裹血液, 或纤维包裹灵。“衣服” 有真理的意思, 是因为灵人, 以及天使看上去都穿着衣服, 并且各自都照着属于他的真理而着装。看上去身穿白衣的, 那些处于作为通向良善之路的信之真理的灵人或天使; 而看上去身穿闪亮衣服的, 是那些处于从良善发出的信之真理的灵人或天使。因为良善通过真理发光, 产生光辉 (参看5248节)。

灵人和天使看上去穿着衣服, 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天使显现的地方也能看出来, 如马太福音:

坐在主坟墓上的天使像貌如同闪电, 衣服洁白如雪。(马太福音 28:3)

启示录:

我看见二十四位长老坐在宝座上, 身穿白衣。(启示录 4:4)

启示录:

骑在白马上的穿着溅了血的衣服; 祂的名称为神之道。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 穿着细麻衣, 又白又洁, 跟随祂。(启示录 19:11, 13, 14)

“衣服洁白如雪” 和 “白色的细麻衣” 表示神圣真理, 因为洁白和闪亮论及真理 (3301, 3993, 4007, 5319节), 原因是它们最靠近光, 从主发出的光就是神性真理。这解释了为何当主变了形像时, 祂衣服显如光; 马太福音:

耶稣就变了形像, 脸面明亮如日头, 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 17:2)

在教会, 众所周知, “光” 是指神性真理; 但从诗篇清楚看出来, 它被比作 “衣裳”:

耶和华披上亮光, 如披衣裳。(诗篇 104:2)

“衣服或衣裳” 是指真理, 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 如马太福音:

王进来观看宾客, 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人。就对他说, 同伴哪, 你到这里来, 怎么不穿礼服呢?于是, 他就被丢在外边的黑暗里。(马太福音 22:11-13)

至于 “不穿礼服的人” 是谁, 可参看前文 (2132节)。以赛亚书:

锡安哪!你要醒来; 醒来; 披上你的能力。圣城耶路撒冷啊, 穿上你华美的衣服!因为从今以后, 未受割礼、不洁净的, 必不再进入你中间。(以赛亚书 52:1)

“华美的衣服 “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

以西结书:

我也使你身穿绣花衣服, 穿上海狗皮鞋, 并用细麻布给你束腰, 用丝绸披在你身上。你的衣服是细麻布和丝绸并绣花衣; 吃的是细面、蜂蜜并油。(以西结书 16:10, 13)

这论及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在此表示属灵的古教会, 该教会是在上古教会气绝之后由主建立的。赋予该教会的真理以 “衣服” 来描述; “绣花衣” 是指记忆知识, 当记忆知识是纯正的时, 它在来世看似绣花衣, 又看似有网眼的织物, 正如我蒙允许所看到的。“细麻衣和丝绸” 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 但在天堂, 这些织物是极其明亮和透明的, 因为它们在天堂之光中。

同一先知书:

你的帆是用埃及绣花细麻布做的; 你的篷是用以利沙岛的蓝色、紫色布做的。(以西结书 27:7)

这论及推罗, 推罗代表对真理与良善的认知 (1201节)。当这些认知是纯正的时, 它们就是 “埃及绣花细麻布”; “蓝色、紫色布” 表示由此衍生的良善, 或真理之良善。

诗篇:

王女极其荣华, 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 她要穿刺绣衣服, 被引到王前。(诗篇 45:13, 14)

“王女” 表示对真理的情感; “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 表示拥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 “刺绣衣服” 表示最低级的真理。

启示录:

然而在撒狄, 你还有几个名字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 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 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 必穿白衣。(启示录 3:4, 5)

“未曾污秽衣服” 表示没有用虚假玷污真理。

启示录:

那儆醒, 看守衣服, 免得赤身而行, 叫他们见他羞耻的, 有福了。(启示录 16:15)

“衣服” 以同样的方式表示真理。这就是 “那儆醒, 看守衣服, 免得赤身而行, 叫他们见他羞耻的” 所表示的。

撒迦利亚书:

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 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吩咐站在他面前的说, 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又对约书亚说, 看哪, 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你, 要给你换上衣服。(撒迦利亚书 3:3, 4)

“污秽的衣服” 表示被源于邪恶的虚假玷污的真理; 因此, 当脱去这些衣服, 穿上其它衣服时, 经上说: “看哪, 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你”。谁都能知道, 罪孽不会因换了衣服就消失; 谁也都能由此得出结论: 换衣服是代表行为, 正如洗衣服也是代表行为一样, 当百姓自洁时, 如当他们靠近西乃山时 (出埃及记 19:14), 当他们从污秽之物中洁净时 (利未记 11:25, 40; 14:8, 9; 民数记 8:6, 7; 19:21; 31:19-24), 就会被吩咐洗衣服。

事实上, 从污秽之物中洁净是通过信之真理实现的, 因为这些真理教导何为良善, 何为仁爱, 何为邻舍, 何为信仰, 以及主、天堂和永生的存在。没有教导人的真理, 人们就不知道这些事, 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凭自己, 除了爱自己爱世界的良善是属于人的唯一良善外, 谁还知道别的?因为这二者构成他生命的快乐。若不通过信之真理, 谁能知道还有别的良善能被赋予人, 即对神之爱的良善, 或对邻之仁的良善?有谁知道这些良善拥有天上的生命在里面, 或这些良善在此人不再爱自己胜过他人, 爱世界胜过天堂的范围内从主经由天堂流入?由此清楚可知, 洗衣服所代表的洁净通过信之真理实现。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Van Swedenborgs Werken

 

属天的奥秘 #5077

Bestudeer deze passage

  
/ 10837  
  

5077. “埃及王的酒政” 表在受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的身体事物当中. 这从 “酒政” 和 “埃及王” 的含义清楚可知: “酒政” 是指受内在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的外在感觉或身体感觉, 如下文所述; “埃及王” 是指属世人, 如下文所述 (5079节). 由于接下来的几节论述的主题是酒政和膳长, 而他们表示属于身体的外在感官事物, 故有必要说一说这些感官事物. 众所周知, 外在或身体感觉有五种, 即: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和触觉; 这些感觉构成身体的整个生命. 因为没有这些感觉, 身体根本没有生命可言; 因此, 当丧失它们时, 身体就会死亡, 变成一具尸体. 所以, 人的实际身体部分无非是感官印象, 和随之由此产生的生命接受者. 感官所扮演的角色是主体性的, 而身体所扮演的角色是辅助性的. 辅助性的东西若离开它适合服务的主体, 甚至不能被称为人活在世上时所携带的身体; 但辅助性的东西与它的主体在行如一体时就能被如此称呼. 因此, 这二者一起构成身体.

人的一切外在感觉都与他的内在感觉直接相关, 因为它们被赋予人并被置于他的身体中, 以便他活在世上时服务于他的内在人, 并受这内在人的感官能力或感官事物支配. 因此, 当人的外在感觉开始主导他的内在感觉时, 他就完了.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他的内在感官能力就仅仅被视为仆人, 这仆人的功能就是强化或确认凡外在感官事物带着权威所迫切需要的东西. 当外在感官事物处于这种状态时, 它们便陷入刚才所说的颠倒次序 (5076节).

如前所述, 人的外在感觉与他的内在感觉直接相关, 一般与理解力并意愿相关. 所以, 有些外在感官事物受人类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 有些受意愿部分支配. 有一种感官能力尤其受理解力支配, 那就是视觉; 还有一种感官能力受理解力支配, 之后受意愿支配, 那就是听觉; 嗅觉, 尤其味觉同时受这二者支配; 而受意愿支配的能力则是触觉. 大量证据表明, 外在感官事物受理解力和意愿支配; 还表明它们如何受支配; 不过, 要解释到这种程度需占用大量篇幅. 然而, 所涉及的某些事实可从前面各章节末尾有关这些感官的对应关系的说明得知.

另外, 要知道, 被称为信之真理的一切真理皆属于理解力部分, 属于爱与仁的一切良善则与意愿部分一起存在. 因此, 理解力的功能是相信, 承认, 知道并看见真理, 以及良善. 而意愿的功能是感受到对真理的一种情感, 并热爱它; 凡人从中感受到一种情感并热爱之物就是良善. 不过, 至于当真理进入良善时, 理解力如何影响意愿, 以及当它将那良善付诸实践时, 意愿如何影响理解力, 这些都是需要更深入探究的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 蒙主的神性怜悯, 我们将在不同的地方进一步予以讨论.

“酒政” 之所以表示受内在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的感官, 是因为用来喝的一切, 或诸如此类的消费物, 如酒, 奶, 水等, 都与真理有关; 真理喂养理解力, 因而属于理解力. 由于外在或身体感官起服务作用, 故 “酒政” 表示那些感官或它们所感知到的东西. 因为总的来说, “喝” 与喂养理解力的真理有关 (3069, 3071, 3168, 3772, 4017, 4018节); “酒” 的具体含义是源于良善的真理, 或源于仁的信 (1071, 1798节); 而 “水” 表示真理 (680, 2702, 3058, 3424, 4976节). 由此可见 “酒政” 表示什么.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