성경

 

以西結書 45

공부

   

1 你們拈鬮分為業,要獻上一分給耶和華,長二萬五肘,寬一萬肘。這分以內,四圍都為

2 其中有作為所之地,長五肘,寬五肘,四面見方。四圍再有五十肘為郊野之地。

3 要以肘為度量地,長二萬五肘,寬一萬肘。其中有所,是至的。

4 這是全的一分,要歸與供所職事的祭司,就是親近事奉耶和華的,作為他們房屋所之

5 又有一分,長二萬五肘,寬一萬肘,要歸與在殿中供職的利未人,作為二十房屋之業。

6 也要分定屬城的地業,寬五肘,長二萬五肘,挨著那分供地,要歸以色列全家。

7 歸王之地要在供地和屬城之地的兩旁,就是供地和屬城之地的旁邊,西至西頭,東至東頭,從西到東,其長與每支派的分樣。

8 以色列中必歸王為業。我所立的王必不再欺壓我的民,卻要按支派將以色列家。

9 耶和華如此以色列的王啊,你們應當知足,要除掉強暴和搶奪的事,施行公平和公,不再勒索我的民。這是耶和華的。

10 你們要用公道天平、公道伊法、公道罷特。

11 伊法與罷特大小要樣。罷特可盛賀梅珥十分之一,伊法也可盛賀梅珥十分之一,都以賀梅珥的大小為準。

12 舍客勒二十季拉;二十舍客勒二十舍客勒十五舍客勒,為你們的彌那。

13 你們當獻的供物乃是這樣:一賀梅珥麥子要獻伊法分之一;一賀梅珥大麥要獻伊法分之一。

14 你們獻所分定的,按的罷特,一柯珥要獻罷特十分之一(原來罷特就是一賀梅珥)。

15 以色列滋潤的草場上每二中,要獻羔。這都可作素祭、燔祭、平安祭,為民贖罪。這是耶和華的。

16 的民都要奉上這供物給以色列中的王。

17 王的本分是在節期、朔、安息日,就是以色列家一切的節期,奉上燔祭、素祭、奠祭。他要預備贖祭、素祭、燔祭,和平安祭,為以色列家贖

18 耶和華如此:正日,你要取無殘疾的公牛犢,潔淨聖所。

19 祭司要取些贖祭牲的血,抹在殿的柱上和磴臺的角上,並內院的框上。

20 日(十士譯本是初一日)也要為誤犯罪的和愚蒙犯罪的如此行,為殿贖罪。

21 十四日,你們要守逾越節,守節七日,要無酵餅。

22 當日,王要為自己和國內的眾民預備一隻公牛作贖祭。

23 這節的日,每日他要為耶和華預備無殘疾的公牛隻、公綿隻為燔祭。每日又要預備公山羊一隻為贖祭。

24 他也要預備素祭,就是為一隻公牛同獻一伊法細麵,為一隻公綿同獻一伊法細麵,每一伊法細麵加

25 十五日守節的時候,日他都要如此行,照逾越節的贖祭、燔祭、素祭,和的條例一樣。

   

스웨덴보그의 저서에서

 

属天的奥秘 #1250

해당 구절 연구하기

  
/ 10837  
  

1250. “东边的山” 表仁爱, 事实上表主的仁爱. 这从圣言中 “山” 的含义清楚可知, “山” 表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 如前所述 (795节). “东边” 表主, 因而表爱与仁的属天事物, 这一点可见于前文 (参看101节), 还可见于下列经文, 以西结书:

于是基路伯展开翅膀. 耶和华的荣耀从城中上升, 停在城东的那座山上. (以西结书 11:22, 23)

此处 “城东的那座山” 无非表主爱与仁的属天之物, 因为经上说 “耶和华的荣耀停在那里”. 同一先知书:

他带我到一座门, 就是朝东的门. 看哪, 以色列神的荣光从东而来. (以西结书 43:1-2)

此处 “东” 具有相同的含义.

又:

他又带我回到圣所朝东的外门, 那门关闭了. 耶和华对我说, 这门必须关闭, 不可敞开, 谁也不可由其中进入, 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已经由其中进入. (以西结书 44:1-2)

此处 “东” 也表唯独属于对主之爱的属天之物. 又:

王预备甘心献的燔祭和平安祭, 就是向耶和华甘心献的, 当有人为他开朝东的门, 他就预备燔祭和平安祭, 与安息日预备的一样. (以西结书 46:12)

此处 “东” 同样表属于对主之爱的属天之物.

在另一处:

他带我回到殿门, 见殿的门槛下有水往东流出, 原来殿面朝东. (以西结书 47:1, 8)

这论及新耶路撒冷. “东” 表主, 因而表爱的属天之物, 而 “水” 表属灵之物. 在本节经文中, “东边的山” 所表相同. 而且, 那些住在叙利亚的人被称为 “东方人”. 对此, 蒙主怜悯, 容后再述.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스웨덴보그의 저서에서

 

属天的奥秘 #795

해당 구절 연구하기

  
/ 10837  
  

795. “普天下所有的高山都淹没了” 表一切仁之善都灭绝了. 这一点从上古之人中高山的含义明显可知. 对他们而言, 高山表主. 为此, 他们在高山上敬拜祂, 因为这些高山是世上最高的地方. 因此, “高山” 表属天事物 (它们还被称为至高者), 所以表爱与仁, 因而表源自爱与仁的良善, 也就是属天之物. 就相反的意义而言, 在圣言中, 高傲的人被称为 “高山”, 因此 “高山” 也表我欲. 在圣言中, “高山” 也表上古教会, 因为这些山拔地而起, 可以说更接近天堂, 更接近事物起源的地方.

“高山” 表主和来自祂的一切属天之物, 或源自爱与仁的良善. 这一点从下面的圣言经文明显可知. 这些经文清楚表明了高山在特定情况下所表示的含义, 因为在圣言中, 每一个细节根据它所应用的主题而具有它的意义. 诗篇:

大山小山都要因公义得享平安. (诗篇 72:3)

“大山” 表对主的爱, “小山” 表对邻人的爱, 诸如存在于上古教会中之类的. 上古教会由于具有这种性质, 故在圣言中也用 “大山小山” 来表示. 以西结书:

主耶和华说, 在我的圣山, 就是以色列高处的山, 以色列全家, 那陆地所有的人, 都要事奉我. (以西结书 20:40)

“圣山” 表对主的爱, “以色列高处的山” 表对邻人的仁爱. 以赛亚书:

末后的日子, 耶和华殿的大山必坚立于万山之巅, 高举过于万岭. (以赛亚书 2:2)

这表示主, 因而表一切属天之物.

同一先知书:

在这高山上, 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 祂又必在这高山上吞灭蒙脸的帕子. (以赛亚书 25:6, 7)

“高山” 表主, 因而表一切属天之物. 又:

在大行杀戮的日子, 高台倒塌的时候, 各高山冈陵必有川流河涌. (以赛亚书 30:25)

“高山” 表爱之良善, “冈陵” 表仁之良善, 这类良善是信之真理的源头, 也就是 “川流河涌”. 又:

你们必唱歌, 像守圣节的夜间一样, 并且心中喜乐, 像人吹笛, 上耶和华的高山, 到以色列的磐石那里. (以赛亚书 30:29)

“耶和华的高山” 表涉及爱之良善的主, “以色列的磐石” 表涉及仁之良善的主.

又:

万军之耶和华必降临在锡安山冈上争战. (以赛亚书 31:4)

此处及其它地方, “锡安山” 均表主, 因而表一切属天之物, 也就是爱. “冈 (hill)” 表较为低级的属天之物, 也就是仁. 又:

报好信息给锡安的啊, 你要登高山; 报好信息给耶路撒冷的啊, 你要极力扬声. (以赛亚书 40:9)

“报好信息给锡安的啊, 你要登高山” 是指通过爱与仁敬拜主, 也就是至内在之物, 因此还被称为至高者. 至内在之物被称为至高者. 又:

西拉 (the rock) 的居民当歌唱, 在山顶上呐喊! (以赛亚书 42:11)

“西拉 (the rock) 的居民” 表那些居于仁爱中的人, “在山顶上呐喊” 表通过爱敬拜主. 又:

只听见那报佳音, 传平安, 报好信息, 传扬救恩的, 他的脚踪在山上何等佳美啊! (以赛亚书 52:7)

“在山上报佳音” 同样表通过有关爱与仁的教义宣扬主, 并由此敬拜祂. 又:

大山小山必在你们面前发声歌唱, 田野的所有树木也都拍掌. (以赛亚书 55:12)

这表示通过爱与仁, 也就是 “大山小山”, 以及源自这些的信, 也就是 “田野的树木” 敬拜主.

又:

我必使我的众山成为大道; 我的大路也被修高. (以赛亚书 49:11)

“众山” 表爱与仁, “大道” 和 “大路” 表源于这些的信之真理, 当信之真理源于作为其至内在的爱与仁时, 就说它们 “被修高”. 又:

那投靠我的必得陆地, 必承受我的圣山为业. (以赛亚书 57:13)

这表示主的王国, 那里除了爱和仁之外没有别的东西. 又:

我必从雅各中领出后裔, 从犹大中领出承受我众山的, 我的选民必承受它. (以赛亚书 65:9)

“众山” 表主的王国和属天的良善, “犹大” 表属天的教会. 又:

因为那至高至上, 永远长居, 名为圣者的如此说: “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 (以赛亚书 57:15)

“高” 表神圣. 因此, “大山” 由于高于地而指主和祂神圣的属天之物. 正因如此, 主在西奈山上宣布律法. 爱与仁就是高山所表示的主, 论及世代的末了, 祂说, 那时, 在犹太的, 应当逃到山上 (马太福音 24:16; 路加福音 21:21; 马可福音 13:14).“犹太” 表荒废的教会.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