성경

 

以西結書 16:50

공부

       

50 他們狂傲,在我面前行可憎的事,我見便將他們除掉。

스웨덴보그의 저서에서

 

属天的奥秘 #6432

해당 구절 연구하기

  
/ 10837  
  

6432. “以及乳房之福” 表将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这从 “乳房” 的含义清楚可知, “乳房” 是指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乳房” 之所以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 是因为它们与生殖器官相联, 由此属于婚姻之爱的区域 (关于该区域, 可参看5050-5062节)。婚姻之爱对应于天上的婚姻, 也就是良善与真理的婚姻, 因为婚姻之爱是从该婚姻降下来的 (2618, 2728, 2729, 2803, 3132, 4434, 4835, 6179节); 因此, “乳房” 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另外, 它们从以下事实获得这层含义: 婴儿通过乳房得到喂养, “乳房 (或译胸)” 通过这种情感而表示与对后代的爱相结合的婚姻之爱。

在以赛亚书, “乳房” 也表示这些情感:

你也必吃万族的奶, 又吃君王的乳房。我要拿金子代替铜, 拿银子代替铁。(以赛亚书 60:16, 17)

“吃君王的乳房” 表示从真理所获得的良善, 因为 “君王” 表示真理 (参看1672, 2015, 2069, 3009, 3670, 4575, 4581, 4966, 5044, 5068, 6148节)。“万族的奶” 和 “君王的乳房” 明显表示某种隐藏的属灵事物, 要不然, 这些话毫无意义。所表示的是良善与真理, 这一事实从接下来的话明显看出来: “我要拿金子代替铜, 拿银子代替铁”; “铜” 是指属世良善 (425, 1551节), “金” 是指属天良善 (113, 1551, 1552, 5658节), “铁” 是指属世真理 (425, 426节), “银” 是指属灵真理 (1551, 2954, 5658, 6112节)。

以西结书:

我使你增长好像田间的种, 你就渐渐长大, 以至极其俊美, 你的乳房成形, 你的头发长成。(以西结书 16:7)

这论及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在此表示古代的属灵教会; “乳房成形” 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内在情感; “你的头发长成” 表示对属于属世层的外在情感, “头发” 是指真理方面的属世层 (参看3301, 5247, 5569-5573节)。这些话明显含有一个并显现在文字中的灵义; 因为若没有灵义, 经上为何论到耶路撒冷说, “她的乳房成形, 她的头发长成” 呢?

同一先知书:

有两个女子, 是一母所生的女儿, 她们在埃及行邪淫, 在幼年时行邪淫。在那里她们的乳房被挤压, 在那里他们抚弄她们童贞的奶头。(以西结书 23:2, 3)

以西结书的这段经文阐明, “两个女子” 是指耶路撒冷和撒玛利亚, 她们在内义上表示诸教会; 她们 “在幼年时与埃及行邪淫” 表示他们通过记忆知识歪曲教会的真理, “行邪淫” 是指歪曲真理 (参看2466, 4865节); “埃及” 是指记忆知识 (1164, 1165, 1186, 1462, 5700, 5702节)。因此, “她们的乳房被挤压” 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通过歪曲而遭到败坏。那些准备研究对这些女子的描述是什么意思的人能明显看出, “女子的邪淫” 和 “对她们乳房的挤压” 表示这类事物。

何西阿书:

你们要与你们的母亲大大争辩, 叫她除掉脸上的淫像和乳房间的淫态, 免得我把她剥光, 使她如旷野, 使她如干旱之地, 以干渴杀死她。(何西阿书 2:2, 3)

“母亲” 表示教会 (289, 2691, 2717, 3703, 4257, 5581节); “淫像”whoredoms)表示对真理的歪曲 (2466, 4865节); “淫态”adulteries)表示对良善的玷污 (2466, 2729, 3399节); 因此, “乳房间的淫态” 表示被玷污的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 “剥光” 表示剥夺一切真理 (1073, 4958, 5433节); “使她如旷野, 使她如干旱之地, 以干渴杀死她” 表示灭绝一切真理。

又:

使他们坠胎小产, 乳房枯干。(何西阿书 9:14)

“乳房枯干” 表示既非对真理, 也非对良善的情感。以赛亚书:

安逸的妇女啊, 起来听我的声音!无虑的女儿啊, 侧耳领受我的言语!, 脱去衣服, 赤着身体, 腰束麻布。她们必为纯酒的田地和多结果的葡萄树捶胸。(以赛亚书 32:9, 11, 12)

“女儿” 表示情感 (2362, 3024, 3963节); “赤着身体” 表示被剥夺真理 (1073, 4958, 5433节); “腰束麻布” 表示由于失去良善而陷入悲伤; 由于所表示的是这些事物, 故经上又说 “为纯酒的田地和多结果的葡萄树”; 因为 “田地” 表示良善方面的教会, 因而表示教会的良善 (2971, 3196, 3310, 3766节), 而 “葡萄树” 表示属灵教会, 因而表示真理之良善 (5113, 6375, 6376节)。

启示录:

我看见七个金灯台。七灯台中间有一位好像人子, 身穿长衣, 直垂到脚, 胸间束着金带。(启示录 1:12, 13)

“金灯台” 表示良善之真理; “人子” 表示神性真理; “胸间束着的金带” 表示爱之良善。谁都能从圣言的神圣性推断出, 约翰所看见的这些事物含有诸如属于主的国度和祂的教会的那类事物; 否则, 对这个世界的国度所作的预言里面有何神圣性可言呢?由此可见, “灯台”, 以及 “身穿长衣, 直垂到脚, 胸间束着金带的人子” 表示天上的事物。

路加福音:

百姓中间有一个女人抬高声音, 论到耶稣说, 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耶稣却说, 是, 却还不如听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路加福音 11:27, 28)

主的回答表明, “怀胎的有福了” 和 “乳养的” 是什么意思, 即: 他们是指那些 “听神之道而遵守的人”; 因而是指那些听神之道的人所拥有的对真理的情感, 和那些遵守或实践它的人所拥有的对良善的情感。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스웨덴보그의 저서에서

 

属天的奥秘 #3310

해당 구절 연구하기

  
/ 10837  
  

3310. “是个田野的人” 表源于教义的生活良善. 这从 “田野” 的含义清楚可知. 在圣言中, 经上经常提及 “地” (earth) 或 “陆地” (land), “土地” (ground), “田地” 或 “田野”. 当用于好的意义时, “地” 或 “陆地” (land) 表主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 因而表教会, 也就是祂在地上的国度. “土地” 所表相同, 只是意义更加严格 (566, 662, 1066-1068, 1262, 1413, 1733, 1850, 2117, 2118, 2928节). “田地” 或 “田野” 也表示相同的事物, 只是意义还要更严格 (368, 2971节). 由于教会不是凭教义而成为教会, 除非这些教义以生活的良善为目的, 或也可说, 除非这些教义与生活的良善结合, 故 “田地” 或 “田野” 主要表示良善的生活. 不过, 为使教会拥有这类良善, 取自圣言, 被植入在这良善中的教义必须存在. 没有教义, 生活的良善的确存在, 然而还不是教会的良善, 因而不是真正属灵的良善, 它仅具有成为这类良善的潜能, 如没有圣言, 因而不知道主的外邦人当中的生活良善就是这种情形.

“田地” 或 “田野” 是指信的事物, 即教会所具有的属灵真理要被植入其中的生活良善. 这一点从主在马太福音中关于撒种的比喻很明显地看出来:

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撒的时候, 有落在路旁的, 飞鸟来吃尽了; 有落在泥土不多的石地上, 因为泥土不深, 很快就长起来; 日头出来, 就晒焦了, 因为没有根, 就枯干了; 有落在荆棘里的, 荆棘长起来, 把它们挤住了;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 就结实, 有一百倍的, 有六十倍的, 有三十倍的. 有耳可听的, 就应当听! (马太福音 13:3-9; 马可福音 4:3-9; 路加福音 8:5-8)

这段经文描述了田, 也就是教会里面的四种地或土. 显然, “种” 是指主的圣言, 因而是指真理, 就是所谓的信之真理; 而 “好土” 是指良善, 就是所谓的仁之良善, 因为接受圣言的, 是人里面的良善. “路旁” 是指虚假, “石地” 是指没有植根于良善的真理, “荆棘” 是指邪恶.

至于 “田野的人” 所表示的源于教义的生活良善, 情况是这样: 那些正在重生的人首先按照教义的指导行善, 因为他们凭自己不知道何为善, 而是通过关于爱与仁的教义学习行善, 由此知道主是谁, 邻人是谁, 以及何为爱, 何为仁, 因而何为善. 他们若进入这个阶段, 就是处于对真理的情感, 被称为 “田野的人 (viri拉丁文, 男子)”. 此后, 一旦重生, 他们就不再出于教义行善, 而是出于爱与仁行善, 因为那时他们处于通过教义所学来的良善本身中, 被称为 “田野的人 (homines拉丁文, 男人)”. 其中的情形就像有人天生就倾向于奸淫, 偷窃和杀人, 但从十诫得知这类行为属于地狱, 因而而避开它们. 在这种状态下, 他就受十诫影响, 因为他害怕地狱, 并且从这些诫命, 以及圣言中的许多事他还学到该如何指导自己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 他行善是出于诫命. 但当具有良善时, 他便开始憎恶以前所倾向的奸淫, 偷窃和杀人. 在这种状态下, 他就不再出于诫命, 而是出于他所具有的良善行善. 在前一个状态, 他通过真理学习良善; 在后一个状态, 他通过良善教导真理.

这也适用于属灵真理, 也就是所谓的教义, 它们是更为内在的诫命. 因为教义是属世人所具有的内在真理, 那里的第一类真理是感官真理, 第二类真理是记忆知识的真理, 内在真理则属于教义. 这些教义真理建立在记忆知识真理的基础之上, 因为若不通过记忆知识, 人无法对它们形成并保持任何想法, 观念或概念. 而记忆知识的真理则建立在感官真理的基础之上, 因为没有感官真理, 人就无法拥有记忆知识. 这类真理, 也就是说, 记忆知识和感官的真理, 由 “擅长打猎的人” 来表示; 而教义真理则由 “田野的人” 来表示. 这就是这类真理在人里面所具有的彼此相关的秩序, 所以人在成年通过感官和记忆知识的真理而拥有教义真理之前, 是不能重生的, 因为若不藉着源于记忆知识和感官的真理, 他就无法确认教义真理. 没有什么东西能存在于人的思维中, 包括不具有属世或感官观念的信的最深奥秘, 尽管人多半不知道这类观念的性质. 但在来世, 若他愿意, 它们的性质就会呈现在他的认知面前; 甚至若愿望强烈, 还会在他眼前呈为可见. 在来世, 无论显得多么令人难以置信, 这类事物仍可以呈现在眼前.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