성경

 

出埃及記 31

공부

   

1 耶和華曉諭摩西

2 哪,猶大支派中,戶珥的孫子、烏利的兒子比撒列,我已經題他的名召他。

3 我也以我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聰明,有知識,能做各樣的工,

4 能想出巧工,用、銅製造各物,

5 又能刻寶,可以鑲嵌,能雕刻頭,能做各樣的工。

6 我分派但支派中、亞希撒抹的兒子亞何利亞伯與他同工。凡裡有智慧的,我更使他們有智慧,能做我一切所吩咐的,

7 就是會幕和法櫃,並其上的施恩座,與會幕中一切的器具,

8 桌子桌子的器具,精金的臺和臺的一切器具並香

9 祭壇的一切器具,並洗濯盆與盆座,

10 精工做的禮服,和祭司亞倫並他兒子用以供祭司職分的衣,

11 和為所用馨料。他們都要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去做。

12 耶和華曉諭摩西

13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你們務要守我的安息日;因為這是你我之間世世代的證據,使你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你們成為的。

14 所以你們要守安息日,以為日。凡干犯這日的,必要把他治;凡在這日做工的,必從民中剪除。

15 日要做工,但第七日是安息日,是向耶和華守為的。凡在安息日做工的,必要把他治

16 故此,以色列人要世世代守安息日為永遠的約。

17 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遠的證據;因為日之內耶和華,第七日便安息舒暢。

18 耶和華在西乃摩西說完了話,就把兩塊法版交他,是用指頭版。

   

스웨덴보그의 저서에서

 

真实的基督教 #226

해당 구절 연구하기

  
/ 853  
  

226. 關於這些, 需要按一定的順序來論證。

(1)沒有教義的情況下, 聖言無法被理解。

這是因為在其文字意義中, 聖言全由對應構成, 並沒有其它什麼, 為的是使其同時持有屬靈和屬天之意, 每一個字都是屬靈和屬天意思的容器和支撐。這就是為何在文字意義中, 神性真理難得暴露, 而是被蓋住。於是, 它們被稱為真理的表象, 在很多情況下使其適於簡單的人們來理解, 他們只關注於眼前所見, 不會將他們的關注點提升到眼見之上。有一些甚至看起來矛盾, 但若在屬靈之光下看聖言, 實際上並無矛盾。此外, 在先知書的一些章節中, 還有將地名與人名積聚一起, 由此得不出什麼特別含義。聖言就其文字意義而言, 看起來就是如此, 這就容易證明聖言在沒有教義的情況下無法被理解。

[2]讓我們引用一些例子來說明。經上說, 耶和華後悔(出埃及記32:12, 14; 約拿書3:9; 4:2); 也說耶和華不後悔(民數記23:19;撒母耳記上15:29)。若無教義, 以上陳述就無法調和。還說, 耶和華察罰罪愆, 從父親到兒子,到三四代(民數記14:18)。又說, 父親不可因兒子的緣故而被處死, 兒女也不可因父親的緣故而被處死∶各人只要各因自己的罪而被處死(申命記24:16)。教義能夠說明這些說法並不衝突, 而是和諧一致的。

[3]耶穌說:"你們祈求, 就給你們; 尋找, 就尋見; 叩門, 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7:7-8; 21:21-22)。

如果沒有教義, 人們會相信各人會得到凡他所求的。然後, 我們從教義可知, 但凡某人在主裡面所求的, 得蒙應許。也因如此, 主教導說:"你們若常在我裡面, 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 凡你們所願意的, 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翰福音15:7)。

[4]主說:"貧窮的有福了, 因為上帝的國是你們的"(路加福音6:20)。

倘若沒有教義, 人們會認為天國是為窮人而非富人而設的。然而教義指示我們說:這是指心靈的貧窮, 因此主還說:"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 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3)。

[5]主還進一步說:"你們不要論斷人, 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 也必怎樣被論斷"(馬太福音7:1-2;路加福音6:37)。

倘若沒有教義, 無論是誰都會被誘導而堅稱:我們不應當論斷惡人為惡。然而教義告訴我們:可以論斷, 只要我們行事公義。因為主說:總要按公義判斷(與論斷同一詞, judge或judgement)(約翰福音7:24)。

[6]耶穌說:"但你們不要受老師的稱呼, 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老師, 就是基督; 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 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 就是在天上的父; 也不要受師傅的稱呼, 因為只有一位是

你們的師傅, 就是基督"(馬太福音23:8-10)。

若無教義, 這意味著我們不要稱任何人為老師,父親和師傅。然而教義告訴我們, 我們可以在屬世上這樣做, 但在屬靈上不可如此。

[7]耶穌跟門徒們說:"人子坐在祂榮耀的寶座上, 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 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馬太福音19:28)。

或許有人從這些話推想, 主的門徒們也會實行審判, 但事實上他們不能審判誰。因此教義以事實來揭示這個奧秘, 唯有主(祂是全知的, 知道萬人的心思)能夠並將成為審判者。祂的十二位門徒表示教會——關於一切真理與良善, 理與善由主通過聖言賦予教會。在此基礎上, 教義推斷出, 是十二門徒所代表的良善與真理將要審判萬人, 正如主在(約翰福音3:17-18; 12:47-48)。

聖言中還有很多類似的章節, 明顯地說明:沒有教義, 聖言無法被理解。

  
/ 853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성경

 

出埃及記 31:17

공부

       

17 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遠的證據;因為日之內耶和華,第七日便安息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