Библията

 

耶利米哀歌 2

Проучване

   

1 主何竟发怒,使黑云遮蔽锡安城!他将以色列的华美从扔在上;在他发怒的日子并不记念自己的脚凳

2 雅各一切的住处,并不顾惜。他发怒倾覆犹大民的保障,使这保障坍倒在;他辱没这国和其中的首领。

3 他发烈怒,把以色列的角全然砍断,在仇敌面前收回右手。他像焰四围吞灭,将雅各烧毁。

4 他张好像仇敌;他站着举起右手,如同敌人将悦人眼目的,尽行杀戮。在锡安百姓的帐棚上倒出他的忿怒,像一样。

5 主如仇敌以色列和锡安的一切宫殿,拆毁百姓的保障;在犹大民中加增悲伤哭号。

6 他强取自己的帐幕,好像是园中的窝棚,毁坏他的聚会之处。耶和华使圣节和安息日在锡安都被忘记,又在怒气的愤恨中藐视君王和祭司。

7 耶和华丢弃自己的祭坛,憎恶自己的圣所,将宫殿的墙垣交付仇敌。他们在耶和华的殿中喧嚷,像在圣会之日一样。

8 耶和华定意拆毁锡安的城墙;他拉了准绳,不将收回,定要毁灭。他使外郭和城墙都悲哀,一同衰败。

9 锡安的都陷入内;将她的闩毁坏,折断。她的君王和首领落在没有律法的列国中;她的先知不得见耶和华的异象

10 锡安城的长老上默默无声;他们扬起尘土落在上,腰束麻布耶路撒冷处女

11 我眼中流泪,以致失明,我的心肠扰乱,胆涂,都因我众民遭毁灭,又因孩童和吃奶的在城内街上发昏。

12 那时,他们在城内街上发昏,好像受伤的,在母亲的怀里,将要丧命;对母亲:谷、酒在哪里呢?

13 耶路撒冷的民哪,我可用甚麽向你证明呢?我可用甚麽与你相比呢?锡安的民哪,我可拿甚麽和你比较,好安慰你呢?因为你的裂口,谁能医治你呢?

14 你的先知为你见虚假和愚昧的异象,并没有显露你的罪孽,使你被掳的归回;却为你见虚假的默示和使你被赶出本境的缘故。

15 凡过的都向你拍掌。他们向耶路撒冷城嗤笑,摇:难道人所称为全美的,称为全所喜悦的,就是这城吗?

16 你的仇敌都向你大大张;他们嗤笑,又切齿:我们灭她。这真是我们所盼望的日子临到了!我们亲眼见了!

17 耶和华成就了他所定的,应验了他古时所命定的。他倾覆了,并不顾惜,使你的仇敌向你夸耀;使你敌人的角也被高举。

18 锡安民的哀求主。锡安的城墙啊,愿你泪如,昼夜不息;愿你眼中的瞳人泪不止。

19 夜间,每逢交更的时候要起来呼喊,在主面前倾。你的孩童在各市口上受饿发昏;你要为他们的性命向主举手祷告。

20 耶和华啊,求你观!见你向谁这样行?妇人岂可自己所生育手里所摇弄的婴孩吗?祭司和先知岂可在主的圣所中被杀戮吗?

21 少年人和老年人都在街上躺卧;我的处女和壮丁都倒在刀下;你发怒的日子杀死他们。你杀了,并不顾惜。

22 你招聚四围惊吓我的,像在大会的日子招聚人一样。耶和华发怒的日子,无人逃脱,无人存留。我所摇弄所养育的婴孩,仇敌都杀净了。

   

От "Съчиненията на Сведенборг

 

属天的奥秘 #5044

Проучете този пасаж

  
/ 10837  
  

5044. “监狱长” 表在试探状态中进行掌管的真理. 这从 “长” 和 “监狱” 的含义清楚可知: “长” (prince, 经上或译首领, 君, 君王, 族长, 王子等) 是指首要真理, 因而是指进行掌管的真理, 如下文所述; “监狱” 是指虚假的消磨或荒废, 因而是指试探, 如前所述 (5038, 5039, 5043节). 必须先讨论一下何谓在试探状态下进行掌管的真理. 对经历试探的所有人来说, 真理从主那里正在流入; 这真理掌管并主导他们的思维, 每当他们陷入怀疑, 甚至感到绝望时, 便鼓舞他们. 这真理就是那进行掌管的真理, 是他们从圣言或教义所学来, 并且自己已经确认的那种真理. 诚然, 在这种时候, 其它真理也能被回想起来; 但这些真理并不主导内层. 有时, 进行掌管的真理并未清晰地呈现在理解力面前, 而是藏在模糊中; 然而, 它仍进行掌管. 因为主的神性流入这进行掌管的真理, 并在如此行的过程中将心智的内层保持在它掌控的范围内; 因此, 当它出来进入光明时, 经历试探的这个人便从它得到安慰, 并被它鼓舞.

主掌管那些经历试探之人所用的, 不是这真理本身, 而是对它的情感; 因为神性只流入那些属于情感的事物. 被植入并扎根于人之内层的真理是通过情感被植入并扎根下来的; 没有情感, 绝没有任何东西在那里生长. 通过情感被植入并扎根下来的真理紧紧依附于心智, 并通过对它的情感被回想起来. 此外, 当这真理被如此回想起来时, 它便表现为与它结合的情感; 这情感就是此人相应的情感. 由于这就是经历试探之人的情形, 所以没有人被允许进入任何属灵的试探, 除非他已成年, 并如此获得能主导他的某种真理. 若没有这种真理, 他会在试探中倒下; 在这种情况下, 他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 从这些事可以看出, “监狱长” 所表示的在试探状态下进行掌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

“长” (prince, 经上或译首领, 君, 君王, 族长, 王子等) 之所以表示首要真理, 是因为 “王” 在内义上表示真理本身 (参看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75, 4581, 4789, 4966节); 因此, “长” (prince, 经上或译首领, 君, 君王, 族长, 王子等) 因是王的主要臣宰, 或王的儿子, 故表示那真理的首要特征. “长” (prince, 经上或译首领, 君, 君王, 族长, 王子等) 具有这种含义 (参看1482, 2089节); 然而, 由于这两段没有从圣言中的许多其它经文说明这层含义, 所以此处引用一些经文. 以赛亚书: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 有一子赐给我们; 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和平的君. 祂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 (以赛亚书 9:6-7)

这论及主. “担在祂肩头上的政权” 是指源于祂的天堂里的一切神性真理; 因为天堂照着源于良善的真理而被分为各个独立君国, 这也解释了为何天使被称为 “君”. “平安” 表示天堂里蒙福的状态, 这种状态从至内层感染良善与真理 (3780节). 这就是为何主被称为 “和平的君”, 又为何经上说 “祂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

同一先知书:

琐安的首领, 法老大有智慧的谋士极其愚昧. 你们怎敢对法老说, 我是智慧人的儿子, 我是古王的子孙? 琐安的首领都变为愚昧, 挪弗的首领都受了迷惑; 当支派房角石的, 使埃及人走错了路. (以赛亚书 19:11, 13)

这论及埃及, 埃及表示教会的记忆知识 (4749节), 因而表示属世真理, 也就是次序的最末和最低层. 由于同样的原因, 埃及在此被称为 “支派房角石”, 因为 “支派” 是指整体上真理的各个方面或一切事物 (3858, 3862, 3926, 3939, 4060节). 但在这段经文中, “埃及” 是指败坏教会真理的记忆知识, 因而是指被歪曲的处于次序最低层的真理, 这真理由 “琐安的首领” 和 “挪弗的首领” 来表示. 他之所以自称 “是古王的子孙”, 是因为埃及的记忆知识来自古教会的真理. “王” 表示真理本身, 如前所示; “古王” 表示古教会的真理.

又:

亚述却不这样思想; 他心里并不这样打算; 他心里倒想毁灭, 剪除不少的民族. 因为他说, 我的首领不都是君王吗? (以赛亚书 10:7-8)

“亚述” 表示推理神性真理, 虚假由此产生, 因而表示败坏的推理 (1186节). “他说, 我的首领不都是君王吗” 表示被如此歪曲的真理, 也就是通过推理产生, 并看上去完全就像的真理的虚假. 只要人的心智专注于历史的字义, 他就无法看出, 因而相信 “亚述” 表示推理, 他那 “为君王的首领” 表示被视为至高真理的首要虚假. 他若不肯接受这种观念: 神性的圣言里面有比字义上所看到的更神圣, 更普遍的某种东西, 则更不相信这一点. 然而, 就内义而言, 在圣言中, “亚述” 无非表示理性和推理, “王” 表示真理本身, “首领” 表示真理的首要特征. 天堂里的人对亚述一无所知, 天使也将对王和首领的观念从自己那里抹去; 当在人里面察觉到它时, 他们便将它转向主, 并理解为从主发出并属于天堂里的主之物, 即从祂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

又:

亚述人必倒在剑下, 并非人的; 有剑, 并非人的, 要将他吞灭; 他的磐石必因惊吓挪去, 他的首领必因大旗惊惶. (以赛亚书 31:8-9)

这也论及埃及, 埃及表示被败坏的教会的记忆知识. “亚述” 表示基于记忆知识对于神性真理的推理, 这推理导致败坏和歪曲; “首领” 表示这些被败坏和歪曲的真理; 让亚述倒下的 “剑” 是指与真理进行争战并毁灭真理的虚假 (2799, 4499节). 又:

法老的力量必作你们的羞辱; 投在埃及的荫下, 要为你们的惭愧, 他们的首领已在琐安. (以赛亚书 30:3-4)

“琐安的首领” 表示被歪曲的真理, 因而表示歪曲, 如前所述.

又:

鹈鹕, 箭猪却要占据它; 猫头鹰, 乌鸦要住在其间; 祂必将空虚的准绳, 混沌的线铊拉在其上. 让他们召它那里没有一国的贵胄, 它的所有首领也都归于无有. (以赛亚书 34:11-12)

“鹈鹕”, “箭猪”, “猫头鹰” 和 “乌鸦” 表示当圣言中的神性真理被视为一文不值时所产生的虚假的不同种类; “空虚的准绳和混沌的线铊” 表示真理的荒凉和荒废; “首领” 表示虚假, 对于此处所描述的人来说, 它们就是首要真理. 又

我要辱没圣所的首领, 使雅各成为咒诅, 使以色列成为辱骂. (以赛亚书 43:28)

“辱没圣所的首领” 表示亵渎神圣真理; “使雅各成为咒诅, 使以色列成为辱骂” 表示外在和内在教会的真理的毁灭; “雅各” 是指外在教会, “以色列” 是指内在教会 (参看4286节).

耶利米书:

那时就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 他们与他们的首领, 或坐车, 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 (耶利米书 17:25)

凡根据历史意义理解此处圣言的人不可能知道有比以下观念更深层, 更神圣的东西隐藏在这些话里面, 即: 君王和首领或坐车, 或骑马通过城门进入, 他由此总结出所指的是这国的持续时间. 但人若知道 “城”, “君王”, “首领”, “大卫的宝座”, “坐车”, “骑马” 在内义上分别表示什么, 就会看出这段描述含有更深层, 更神圣的东西; 因为 “城” 或耶路撒冷表示主的属灵国度 (2117, 3654节); “君王” 表示神性真理, 如前所示; “首领” 表示真理的首要特征; “大卫的宝座” 表示主的天堂 (1888节); “坐车和骑马” 表示教会的属灵理解 (2760, 2761, 3217节).

又:

有剑临到迦勒底人和巴比伦的居民并她的首领与智慧人. 有剑临到说谎的人. 有剑临到她的马匹, 车辆. (耶利米书 50:35-37)

“剑” 表示与虚假争战的真理, 并与真理争战并荒废它的虚假 (2799, 4499节); “迦勒底人” 表示那些亵渎真理的人; “巴比伦的居民” 表示那些亵渎良善的人 (1182, 1283, 1295, 1304, 1307, 1308, 1321, 1322, 1326, 1327末尾节); “首领” 表示虚假, 对这种人来说, 这些虚假是首要的真理; “马匹” 表示教会所拥有的理解, “车辆” 表示教会的教义, “有剑临到马匹, 车辆” 表示对这些的荒废.

又:

主何竟发怒, 使云遮蔽锡安城! 主吞灭雅各一切的住处, 并不顾惜; 祂发怒拆毁犹大女子的保障, 使这保障坍倒在地; 祂辱没这国和其中的首领; 锡安的门, 都陷入地内, 祂将门闩毁坏折断. 君王和首领落在列族中. (耶利米哀歌 2:1-2, 9)

“锡安和犹大的女子” 表示属天教会, 在此是指这被毁的教会; “国” 表示其中的教义真理 (2547, 4691节); “君王” 表示真理本身, “首领” 表示这真理的首要特征.

又:

因饥饿爆发, 我们的皮肤就黑如炉. 他们在锡安玷污妇人, 在犹大的城邑玷污处女, 他们吊起首领的手. (耶利米哀歌 5:10-12)

“首领的手被吊起” 表示真理遭到亵渎, 因为 “吊起” 代表亵渎的诅咒; 由于这种代表, 当这百姓随从巴力毗珥犯奸淫, 并拜他们的神时, 耶和华吩咐将族长对着日头悬挂 (民数记 25:1-4); 因为随从随从巴力毗珥犯奸淫, 并拜他们的神就是亵渎神圣. 以西结书:

君王要悲哀, 官长要披凄凉为衣, 那地人民的手都发颤; 我必照他们的行径待他们. (以西结书 7:27)

此处 “王” 同样表示总体上的真理, “官长” 表示它的首要特征.

又:

他们中间的君必在天黑的时候将物件搭在肩头上带出去. 他们要挖通了墙, 从其中带出去. 他必蒙住脸, 眼看不见地. (以西结书 12:12)

显而易见, “君” 在此并非表示一个君, 而表示教会的真理; 当论及这真理, 经上说它 “必在天黑的时候将物件搭在肩头上” 时, 意思是说, 尽全力在虚假当中传下真理, 因为 “黑暗” 表示虚假; “蒙住脸” 表示根本看不见真理; 他 “眼看不见地” 表示丝毫看不见教会的东西; “地” 表示教会 (参看662, 1066, 1068, 1262, 1413, 1607, 1733, 1850, 2117, 2118末尾, 2928, 3355, 4447, 4535节). 何西阿书:

以色列人也必坐多日, 无君王, 无首领, 无祭祀, 无柱像, 无以弗得, 无家中的神像. (何西阿书 3:4)

诗篇:

王女在里面极其荣华, 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 她要穿锦绣的衣服, 被引到王前; 你的子孙要接续你的列祖, 你要立他们在全地作王子. (诗篇 45:13-16)

“王女” 表示主的属灵国度, 它凭主的神性真理而被称为祂的属灵国度, 在此被描述为 “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 和 “锦绣的衣服”; “子孙” 是指源于主的神性的那国的真理, 这些真理必作 “王子”, 也就是首要真理或真理的首要特征. 以西结书 (44:3; 45:7, 8, 17; 46:8, 10, 12, 16, 18; 48:21) 所描述的 “君王” (prince)(即他和他在新耶路撒冷和新地的地业) 表示总体上源于主之神性的真理; 因为那里的 “新耶路撒冷”, “新殿” 和 “新地” 表示主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 在以西结书, 这国通过诸如在圣言其它部分所见到的那类代表来描述.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От "Съчиненията на Сведенборг

 

属天的奥秘 #1327

Проучете този пасаж

  
/ 10837  
  

1327.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了全地的口音” 表这个古教会的状态, 即内在敬拜开始消失. 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 此处经上说的是 “全地的口音”, 而不象第7节那样说的是那些开始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之人的口音. “全地面” 表教会的状态, 因为 “地” 是指教会 (参看662, 1066节).

关于洪水后的教会, 情况是这样: 圣言特别提到的教会有三个, 即: 第一代古教会, 以挪亚命名; 第二代古教会, 以希伯命名; 第三代古教会, 以雅各命名, 后来以犹大和以色列命名.

名为挪亚的第一代古教会是这样: 它是后续教会之母, 和各教会起初时一样, 相对后来的教会而言, 它最纯全无疵; 这也可从本章第1节清楚看出来, 那里说它有一样的口音, 即有一种教义; 也就是说, 所有教会成员都视仁爱为根本. 但随着时间推移, 如各教会常见的现象, 这个教会也开始退化. 主要原因是, 很多人开始追求自我崇拜, 意欲高人一等, 这从第4节清楚可知, 即 “他们说, 来吧, 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 塔顶通天; 我们要为自己立名. ” 这种人在教会中必然象某种发酵剂, 或引发火灾的火把. 由于亵渎圣物的危险一触即发 (参看571, 582节), 所以按照主的天命, 该教会的状态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 它的内在敬拜消失了, 而外在敬拜保留下来, 这就是此处经上说 “耶和华变乱了全地的口音” 所表示的. 由此也清楚可知, 名为巴别的这种敬拜在第一代古教会中并不盛行, 而是盛行于随后的教会, 此时, 人取代神被敬拜, 尤其是他们死后, 异教诸神就是从这里兴起的.

使内在敬拜消失, 外在敬拜得以保留, 是为了防止圣物遭到亵渎. 因为亵渎圣物会招致永恒的诅咒. 只有那些拥有信之认知并承认它们的人才会亵渎圣物. 没有信之认知的人不会承认, 更不会亵渎它们. 能被亵渎的是内在事物, 因为圣物居于内在事物, 而非外在事物. 这和有人虽行了恶, 但却没有恶意的情形很相似. 他所行之恶不能象蓄意行恶或失去理智者那样被归罪于他. 因此, 凡不相信死后生命存在, 而又进行外在敬拜的, 都不能亵渎属于永生的事物, 因为人不相信它们的存在. 而那些既知道又承认它们之人的情形就不同了.

这也是为何宁可允许人沉浸在欲望和欢乐中, 从而与内在事物隔离, 也不允许他去认识和承认内在事物, 从而亵渎它们. 出于同样的原因, 今天的犹太人则被允许沉浸在贪婪中, 以此避免他们承认内在事物, 因为他们就属于若承认它们, 必会亵渎之的那类人. 没有什么比贪婪更能使人与内在事物隔绝的了, 因为贪婪是一切世俗欲望中最为糟糕的. 这同样适用于教会内的许多人, 也适用于教会外的外邦人, 尽管外邦人是最不能亵渎的. 这就是此处经上说 “耶和华变乱了全地的口音” 的原因, 也是为何这些话表示教会的状态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 它的敬拜变得外在, 里面没有内在敬拜的原因.

以色列人和后来的犹太人被掳为巴比伦之囚, 巴比伦之囚代表和表示同样的情形. 对此, 耶利米书上是这样写的:

无论哪一族哪一国, 不肯服事这巴比伦王, 也不把颈项放在巴比伦王的轭下, 我必用刀剑, 饥荒, 瘟疫刑罚这民, 直到我藉巴比伦王的手将他们毁灭. (耶利米书 27:8)

“服事这巴比伦王, 把颈项放在巴比伦王的轭下” 是指被彻底剥夺对良善和信之真理的知识和承认, 由此被剥夺内在敬拜.

这一点在以下经文中看得更清楚, 同一先知书:

所以耶和华论到住在这城里的一切百姓, 就是未曾与你们一同被掳的弟兄,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 看哪, 我必使刀剑, 饥荒, 瘟疫临到他们, 使他们像极坏的无花果. (耶利米书 29:16, 17)

“住在这城里, 未曾到巴比伦王那里” 代表和表示拥有对内在事物的认知, 即对信之真理的认知, 并亵渎它们的人. 论到这种人, 经上说祂降下 “刀剑, 饥荒, 瘟疫”, 也就是对亵渎的各种惩罚, 并使他们 “像极坏的无花果”.

“巴别” 表剥夺他人对真理的一切知识和承认之人. 这一点也是下面这些话所代表和表示的, 同一先知书:

我必将犹大人全交在巴比伦王的手中; 他要将他们掳到巴比伦去, 也要用刀将他们杀戮. 并且我要将这城中的一切货财和劳碌得来的, 并一切珍宝, 以及犹大君王所有的宝物, 都交在他们仇敌的手中, 仇敌要抢夺他们, 抓住他们. (耶利米书 20:4, 5)

此处 “一切货财和劳碌得来的, 并一切珍宝, 以及犹大君王所有的宝物” 的内义表对信的认知.

又:

我必召北方的众族和我仆人巴比伦王来攻击这地, 和这地的居民, 并四围一切的民族. 我要将他们尽行灭绝, 使他们成为废墟, 令人嗤笑, 并且永久荒凉. 这全地必然荒凉. (耶利米书 25:9, 11)

此处 “巴比伦 (即巴别)” 用来描述信的内在事物, 即内在敬拜的荒凉. 事实上, 如前所述, 凡自我崇拜的人都不会拥有信之真理. 他摧毁, 荒废和囚禁一切真实事物. 因此, 巴比伦被称为 “行毁灭的山” (耶利米书 51:25). 有关巴别的更多情况, 可参看前文 (1182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